第22章

  纨纨忙让裹儿坐下,又让宫女奉茶,说:“你终于来了。”
  裹儿笑说:“我不仅来了,还给大姐带了贺礼。”说着,就让小宫女把锦盒捧上来,仙蕙接过,送到纨纨面前,打开一看,是一对内造金钗并一部名人字帖。
  纨纨推辞不受:“你自己能有什么好东西,何苦弄这些来?”
  裹儿刚封郡主不久,俸禄不多,宫中开销又大,哪里有多少钱财?
  裹儿笑道:“这多少是我的心意,你不受,我反而不安了。”姊妹们也劝纨纨收下,纨纨只得收了。
  她封郡主最早,出嫁由朝中置办嫁妆,现在是姊妹当中最有钱的那个。
  姊妹们说了一会子话,就有司礼的女官领着宫女寺人过来了,纨纨并院里的宫女都不得闲。
  裹儿见新娘子事多,自己几人不仅帮不上忙,还要宫女留意侍奉,便和仙蕙等人说:“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先去偏殿,等这里忙完再过来。”
  纨纨忙回头笑说:“也好。”只有舜华留下照看,静淑及以下都去了偏殿。
  晚上,诸事忙完,仙蕙本想拉着裹儿躺在一张榻上夜话,却被阿娘把裹儿抢了去。
  韦淇一直担忧小女儿,今日她难得归家留宿,便拉她叮嘱些女孩家的事情。
  烛光摇曳,韦淇站在裹儿身后给她拆发髻,感慨道:“我的裹儿长大了。以后来癸水,可不许吃冰凉、辛辣和油腻的东西。知道了吗?”
  裹儿有气无力道:“知道了。”
  韦淇又叮嘱:“你在宫中受了委屈,一定要说出来,你阿耶是太子,只要合情合理,没有人敢得罪你。记住了吗?”
  “记住了。”
  “还有,宫人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凡事小心些,不要轻信他人,遇事要三思而后行。明白了吗?”
  “明白了。”
  看着镜中的阿娘一直絮絮叨叨,裹儿忍不住地捂住耳朵说:“阿娘,耳朵要生茧子了。”
  这话气得韦淇伸手打了她几下,裹儿呼疼不已。洗漱毕,母女二人躺在床上睡去。
  裹儿迷迷糊糊间忽然被韦淇摇醒,努力睁开眼睛,道:“阿娘,又有什么事情?”
  韦淇坐着,居高临下,紧紧盯着裹儿,一脸严肃说:“你坐起来。”说完,她起身下榻,点亮蜡烛。
  外头守夜的宫女见灯亮了,小声问:“主子有什么吩咐?”
  韦淇道:“你去厨房煮两盅红枣莲子羹端来。”宫女答应着去了。
  韦淇将宫女打发走,才对裹儿道:“我给你说一件要紧的事情,你仔细听着。”
  “听着呢。”裹儿此时人已经清醒了。
  韦淇悄声道:“张易之张昌宗是圣人的禁脔,你正值知慕少艾的年纪,他们又是撩拨人心的好手,你可不许被他们骗了,惹怒圣人,后果不堪设想。”
  裹儿:“……”这就很离谱。
  韦淇见她不回答,伸手拧她的耳朵,咬牙低声叮嘱:“他们都是狐狸精,你是做大事的人,不能沉迷于美色。”
  裹儿:阿娘越说越离谱了。
  “我不喜欢他们那样的。”裹儿道:“我喜欢乖一点的。”
  韦淇听完不仅没有松一口气,反而将心提起来,牙齿咬得咯咯响:“你以为受圣人宠爱的他们不乖吗?”
  裹儿:“……”
  裹儿拉着韦淇的胳膊,笑道:“我知道,我明白,阿娘不用担心。”
  烛光下,裹儿美得如皓月般熠熠生辉,眉宇之间的灵动让人惊叹造化的神奇。
  然而裹儿并非完美无缺,“你方正的下巴若圆润些就更好了,”韦淇又说,“幸好脸颊线条柔和,中和了下巴的冷硬。”
  裹儿不知为何话题跑到容貌上了,打了哈欠说:“阿娘睡吧,明儿你还要早起送大姐出嫁呢。”
  韦淇躺下后重复了一句:“你是做大事的人,不许沉迷美色,不要被狐狸精骗了。”
  裹儿哭笑不得,正巧宫女端来莲子羹,韦淇没喝,裹儿倒是喝了半碗。
  裹儿重新洗漱才睡下,她竟然梦到自己被十几只雪白雪白的漂亮狐狸埋了,那毛绒绒的触感令人念念不忘。
  等裹儿醒来时,韦淇早不知什么时候出去了。廊上的灯笼照如白昼,院外乱哄哄地人来人往。
  她洗漱更衣,又被宫女喊住吃了一碗粥:“娘娘说今儿忙起来不知能不能吃上饭,让郡主吃些粥垫垫肚子。”
  裹儿到纨纨房时,除了小季姜,其他姐妹都到了。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真是喝一口水的功夫也没有。
  太子嫁女,嗣陈王娶妇,盛大无比。送纨纨出宫后,裹儿才得闲,匆匆吃了几口饭,辞别父母家人,又马不停蹄地回大内上课。
  最近到了紧要关头,每年三月底,宫中举行考试选拔女史,侍奉圣人笔墨。
  裹儿十分眼馋女史的位置。据说圣人做过太宗皇帝的侍女,侍奉左右,耳濡目染学会了帝王之道。还有传言说,圣人的帝王之道是在先帝身边学的。
  总之,不管传言是真是假,裹儿希望自己能在圣人身边见识见识大小事情。
  可是这考试十分难,有时一年不出一个呢。她的辞章虽有长进,但比上官婉儿之流有云泥之别,也幸好有了上官婉儿顶上草拟奏章的缺,宫中现在招的是擅长其他的女史。
  裹儿苦于辞章,但算术、律令、书法、经文都不输旁人。
  只是有宫女得知安乐郡主也要跟她们争夺女史之位,私下里加减些言语。
  裹儿得知后,找到负责此事的库狄夫人,说:“圣人选材,不论出身,最是公正。宫女能参加,我也能参加。”
  库狄夫人闻言失笑:“郡主与宫女竞争,难道不怕自己落了第?”
  裹儿道:“考试又不止考文学,其他的我又不差。我有个主意,最是公平,到时圣人取何人不取何人,没有人会有异议。”
  库狄夫人好奇问:“什么主意?”
  裹儿笑回:“糊名与誊录。”她吐了这几个字后,就静静地等待库狄夫人回答。
  库狄夫人略微思索就明白如何操作了,笑说:“这样一来就猜不到谁是谁了。只是小郡主你落了第,不许恼,也不许哭。”
  裹儿灿然一笑:“我不会输给别人。”
  库狄夫人揶揄:“辞章。”
  裹儿闻言,立刻换上一脸要死要活的表情,苦恼道:“天下才共一石,我就是那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人中的之一啊。”
  库狄夫人失笑,辞别路过裹儿时,伸手拍她的肩膀,赞道:“不愧是裹儿。”裹儿疑惑。
  库狄夫人找个空子,将此事回了圣人,武曌自然应允。
  几日后,一座僻静的宫殿收拾出来,设为考场,近二百个宫女参与女史选拔,裹儿也在其中,信心满满。
  第21章 太迟了 母亲这条路,太累,太苦,太难……
  裹儿本就知道考核不易,只是没想到考核竟然这么严苛。
  三个时辰内做完杂文、时务策、经义、帖经、律法、算术等试卷,一听就知道根本写不完。
  试卷一齐发了下来,裹儿顾不得其他,先将杂文的试题记在心中,然后依次做算术、律法、帖经、经义、时务策等卷子。
  终于在离考试结束还有半炷香时,将所有的试卷写完。裹儿飞快地检查了一遍,不知为何脑子里冒出两个字“高考”。
  交了卷子,裹儿的肚子不争气地叫起来,正要离开,被一个宫女叫住,问她明算试卷的答案。裹儿的算术在诸宫女中一骑绝尘。
  叶儿等几个相熟的宫女道:“咱们找个清净的地方,弄几个点心果碟,边吃边对答案。”
  裹儿依了。众人找了一处无人的教室,将试题默下来,贴在墙上,或是三五成群,或是两两对坐,讨论起答案来。殿内时不时传出懊恼悔恨的声音。
  五日后,关起来批阅试卷的学士和女史终于被放了出来,一起放出来的还有张贴在宫墙上的成绩单。
  裹儿与一名叫湘灵的宫女并列第一,都得了五个甲等以及一个乙等。因圣人更重文采,裹儿屈居第二。
  叶儿羡慕地看着裹儿,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有人出身好,学习更好。
  “啊,为什么明算这么难,题量又那么大?”叶儿挽着裹儿的手臂哀嚎,她明算得了丙等。
  实际上,明算这科,除了裹儿的甲等和湘灵的乙等,其他人都是丙丁二等。
  “节哀。”裹儿的心提着,今年要是只招一个女史,她就没戏了。她羡慕地看向人称小上官婉儿的湘灵。
  湘灵的才气如同山中的雾气,呼呼地上冒;而裹儿的才气就像村子里的炊烟,需要用心点着了,才能冒出头。
  “郡主,卷子都要呈到圣人那里,等圣人看过了,定了人选,才会公布。”叶儿道。裹儿叹了口气,只好回去。
  前五的试卷原卷出现在武曌的案头。待看到裹儿,武曌脸上不觉露出一丝笑容,对库狄夫人和上官婉儿说:“她的学问倒是全面扎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