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说着,他看向兄弟侄子,道:“三十多年了,武氏结的仇比海深比山高,若没有擎天之柱支撑,须臾合族皆灭。殷鉴不远,所宜深慎。
这也是我们选小公主的原因,她正直仁厚,一心为百姓,又年轻,且敏锐勇敢,会带领武家走出一条路来。
即便失败了,也不打紧。我们原不过升斗小民,享受了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也该偿还了。”
武攸止等人听了,说:“合该如此。”
裹儿道:“既然这样,我就却之不恭了。我话也撂在这儿,只要武氏安分守己,没有人敢来找你们的麻烦。”
武攸暨等人起身,道:“武氏就托付给小公主了。”
太平公主笑说:“你们都说完了,该说我的事了,说起来我还要谢谢裹儿。”
裹儿奇道:“谢我什么。”
太平公主笑道:“你家的植儿留在神都,别家的孩子也不好离开。不然我这学堂刚开,就空了大半,脸上也不好看。”
裹儿笑说:“即便我把人带走,姑母也有的是手段。”太平公主闻言笑起来,与裹儿说起话来,其他人见无事纷纷散了。
裹儿掌握了武家暗地的力量,正巧手头有一件要紧的事情要早早布局,但苦于没人手,现在这人手就来了,也好试试这些人的成色。
过了两日,李显带着宠臣御驾亲临教义坊的致知院。太平公主、武攸暨、相王等人出门亲迎。太平公主自然也请了相王。
李显下了御撵,叫起众人,并让太平公主和相王伴在左右。
他与弟妹叙了寒温,目光扫过数人合抱的银杏树,只见枝上挂着璀璨的金叶,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风一出来,呼啦啦作响。
“你们还记得这株银杏树吗?”李显脸上露出回忆的神色。
教义坊的宅邸原本是武曌赐给其母荣国夫人的,几经转手,最后归了太平公主。三兄妹少时都曾来过这处宅邸。
相王笑道:“我们当初还猜这树的年纪呢。”
太平公主说:“我记得好像是四兄猜对了。”
李显点头道:“嗯,就数相王猜的离实际年份更近。”
相王说:“我就大着胆子说了个数,没想到它的寿命比我说的更久。”
李显道:“这宅邸养树,也养人,办学堂正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是能培养出如这银杏树的擎天巨擘就好了。”
太平公主闻言笑起来,说:“阿兄心里想要的是周公管仲诸葛亮那样的贤臣,只怕我无能,要辜负阿兄的期望了。”
相王道:“明君现,贤臣出。如今朝堂人才济济,我虽多病,但也听闻安乐公主的令名,外头传言她有管仲之才。”
李显闻言笑道:“你不要夸她,她最是淘气。”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裹儿在后面挽着韦淇的手臂,正在给韦淇介绍这里的景致。
众人簇拥着李显走过石拱桥,桥下是一弯浅浅的小溪,对岸是一处大殿,匾上书着“有教无类”。
李显看到这个笑了,赞道:“这个好,亏妹妹能想出这几个字来。”相王也跟着赞叹。
进了殿,众人依次落座。李显和韦淇坐在上首,左右分别是太平公主和相王。侍女奉上茶酒,紧接着穿红着绿的幼童鱼贯而入。
待李显等人看清后,纷纷忍笑,那为首的可不是李显的外孙和侄孙们?
不论男童女童,脸上都涂着两团大红胭脂,嘴唇也涂得红红的,梳着双丫髻,腰间挎着小鼓。
乐声响起,这些孩童你乱一拍我抢一拍地跳起了《长命女》,顿时将众人逗得忍俊不禁。
李显转头向太平公主笑说:“定是你出的主意。”
太平公主笑说:“阿兄,你说跳得好不好?”
李显笑起来:“好好好,都赏!”
孩童们跳完,李显看得可乐,勉励了几句,又赏赐了东西,才说他们退下。这些孩童立刻就像被猫儿追赶一般,掩面飞快地跑了。
他们的父母就在席上,笑得正开心,还嘲笑他们。
裹儿对众人自豪道:“看,第一排左边第三个是我家的植儿,跳得比左右灵活多了。”崇训拉她不住。
植儿在跳《长命女》时听得清清楚楚,一字不落,登时满脸羞红,僵硬地跳完舞。一听散了,立刻跑了,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裹儿和崇训嘀咕道:“植儿的黑历史一定要记下,等他成亲的时候给宾客们看。”
崇训虽然不知什么是黑历史,但看现在情形也明白是什么了,不忍道:“孩子面皮薄,这么逗人不大好。”
裹儿摇头笑说:“你就是心太软,慈父多败儿。”崇训欲言又止,最后叹了一口气。
孩童们下去后,又有少年少女抱着乐器上来演奏。散了后,侍女奉上肴馔。众人吃了,散去更衣。
一顿饭的功夫后,众人复入席中。太平公主建议效汉武帝柏梁体联句,先请李显开了头。
李显笑着说了一句,近侍大臣依次联上,联不上的罚酒吃,最后是上官婉儿结的尾。
李显又看过院中的学堂宿舍,称赞不已。因时间不早,内侍屡次催促,才带人回去了。
裹儿跟随李显回皇宫,但她留在值房,筹备西返京师的事情。过了三日,皇帝仪仗从宫门蜿蜒而出,朝西去了。
这是李显即位后,第二次返回京师,上次是送则天皇后灵柩归葬。
李显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头也不晕了,甚至还蠢蠢欲动想要出去策马奔腾。
韦淇拦住他,说:“你省省吧,药还没断,就出去吹风。”李显只好悻悻作罢,又叫来相王等旧人叙旧,回忆往昔。
韦淇忍不住和裹儿悄悄嘀咕说:“他怎么越来越像个小孩子似的?”
裹儿道:“大约是闲的吧。”李显自从宣布太子监国后,又仗着生病,便让太子和诸位相公商量着裁决政务,一般的事情不必告知他。
到了京师,李显在含元殿召见完百官并京师留守官宦后,立刻留下太子在京师监国,自己则带着皇后、女儿以及宋璟韦安石等人前往温泉宫。
温泉宫背山临渭,规模宏丽,楼阁台馆顺山势而错落其间。汤池氤氲,虽是深秋初冬,亦是温暖如春。
第138章 春风得意 谁上的奏疏,这么刁钻古怪?……
“公主,来玩啊!”
裹儿中午吃罢饭回来小憩,路过殿内的汤池,忽然从珠帘里伸出一只赤裸裸的手。
她低头看去,只见武延秀拨开珠帘露出脸,笑说:“公主,来玩嘛。”
裹儿俯身伸手摸摸他的脑袋,问:“我上午见你兄长和五姐夫还有几个宗室打马球,你怎么不去?”
武延秀笑回:“我在等公主回来,这汤池泡着也舒服。”他说着,双手握住裹儿的手,眼睛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公主,一起玩嘛。”
裹儿笑着推辞说:“不行,下午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武延秀问:“你准备回来歇多久,保管误不了你的事。”
裹儿盯着武延秀想要推辞,只见他发尾湿漉漉地落在肩上,越发衬得肌肤白皙,水珠儿从修长的脖颈上滚过骑马蹴鞠练出的好身板,从内到外透着精壮和色气。
武延秀见她意有所动,哗啦一声从池中站起来,撩起珠帘,一把将人抱起,进了温泉。
裹儿气得拍武延秀的胳膊,然而硬邦邦的,反而打得手疼。她嗔道:“你真是……”
武延秀将人抱在膝上,耳语说:“一个月统共就两三天能够肆意,公主可怜可怜我吧。”
裹儿啐了他一口,骂了几声。不一会儿,汤池中传来男女嬉笑的声音。
待裹儿坐在镜台前梳妆,早已将武延秀骂了七八遍。武延秀端着靶镜,满脸陪笑说:“马上就好了。陛下不会怪你。”
裹儿说:“快别说陛下了,他是真来这里游玩了。奏本也不看,全推给我和两三位相公。对了,他说过两日要看打马球比赛,你马球打得好,若是不去,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你的才能?”
武延秀连声道:“去,当然去,我给公主争光。”
裹儿微微一扭头,武延秀也跟着移动靶镜,说:“这话说的是。你本不是什么平庸之辈。”
裹儿起身,武延秀放下靶镜,取了绛红的披帛来,笑说:“我送公主出门就过去。”
到了温泉宫后,君臣们不约而同地放松下来。李显接连设宴,观赏歌舞,处处是笙歌。
裹儿换下官服,穿上常服,因着温泉宫室内暖和如春,她身上葱绿短襦,柳黄长裙,绛红披帛,青春烂漫。武延秀捧着一领石青斗篷跟在后面。
穿过长廊,待裹儿进了暖殿,武延秀才转身回去,换了骑装,牵来骏马,找兄长武延基去了。
裹儿还未进殿,就听见里面笙箫阵阵,拦住宫人,问:“谁在里面?”
宫人笑回:“陛下、皇后,上官婕妤还有几个会作诗的官员在里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