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这话一出,蛐蛐声变得热闹起来。
19班啊,新区最好的班,年级前三总是这两个班的,甚至前五都得有四个,难怪不得能转到他们班呢。
老班刻意等同学们谈论了下,巡视一圈:“你先坐搬张桌子坐孟与后面吧,刚好他那少一排,孟与,就是最后边靠窗那个。”
孟与啊,她怎么可能不认识。
荀和面上依旧沉静,只是应道:“好的。”
老班看她文文静静又瘦弱的样子,转头冲教室后面喊:“孟与吴翰林你们去我办公室帮新同学搬套桌椅过来。”
吴翰林刚想应声,就觉余光一花,身边的人已经站起来,耳边传来他懒散的声音。
“好。”
吴翰林、陈越明:“……?”
换芯子了?
吴翰林压下疑问,跟着站起来,两人从后门出去。
荀和便跟老班道:“蒲老师,我也去。”
老班点点头。
她小步快走,从前门出去,恰好迎上走到前门外的两人。荀和看了眼孟与,张张嘴又合上,最后只是轻声道:“麻烦你们了。”
她不知道,孟与还记不记得她。
孟与能看到她垂下的眼睑,忽闪的长睫,仿佛一双蝶翼在展翅欲起。
他暗暗挑眉:“不客气。”
荀和错过了吴翰林朝孟与投去的古怪的眼神。
吴翰林搭着孟与的肩:“别这么客气,以后都是同学了。”
班主任办公室自然不缺桌椅,不过一般都堆放着收上来的作业什么的。
孟与轻飘飘看了圈:“你选套吧。”
荀和也跟着看了圈,有些迟疑:“那上面的东西怎么办?”
她原本想着挑张空的就行了,结果没一张空的。
哪怕办公室里还有两位老师,孟与依然毫不客气地发言:“哪个班的还给哪个老师。”
好像只能这样了。
荀和便安心开始挑选稳当且干净的桌子。
“这个吧。”
孟与走近把面上那本书翻开看了眼,然后抱起来,朝某张桌子走去,放下,话挺礼貌,但语气散漫的很:“李老师,你班上作业,还给你了。”
李老师:“……”
吴翰林抱来另一摞:“李老师,这也是。”
一人搬桌子,一人拿椅子,荀和是真的只是来挑选了,空着手背着书包跟在两人后面直接从后门进去。
孟与将桌子放在自己后面:“后面有……”
话没说完,就看到荀和从书包里掏出一包湿巾。
听到他的声音,她有些茫然地抬头:“嗯?”
“没什么,我想说后面有帕子。”孟与顿了下,“不过你有湿巾还是用湿巾吧。”
说完,他转身坐下。
荀和在后面擦桌子擦椅子,前排吴翰林提笔刷刷写了一行字,将草稿纸往孟与面前一推。
低眼看了眼。
——你今天话好多。
吴翰林从来没看到过孟与跟女生说这么多话,更别提这么积极主动地帮忙了。
总之,结论就是不正常。
孟与不屑地发出一声气音,拿起笔龙飞凤舞写了一个大大的“滚”字。
这才是他的风格,吴翰林习以为常地耸耸肩。
班上重新开始自习,孟与撑着下巴,看着渐渐暗下去的天色,莫名地想起刚刚荀和在自我介绍时的反应,那明显的卡顿显然是认出自己了的。
他轻笑一声。
突然有了趣味,那就看看她什么时候才来跟他“相认”。
还在忙碌的荀和也听到了这声笑,手下一顿,抬眼望了孟与一眼,犹疑又踌躇。
作者有话说:
这个时候分开的时间还并不久,而且孟与是先听到了名字再见到人的,所以他超快反应过来这个人是过去的同学。
第97章 高中if线:如果时间刚刚好2
◎“你是真的不记得我,还是装的不记得我。”◎
这次的转学跟上一次区别很大,同学们对她的好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是从19班转过来的,她的身份除了长得好看的新同学外,还有一层竞争对手。
重点班总是慕强的,这一点没问题。
随着学习状态的深入,落在她身上的注意力也没有那么多了。
荀和坐在孟与后面,没有同桌,似乎也没个说话的人,不过这对于她而言已经早已习惯,甚至觉得恰好。
况且,很幸运不是吗?
她目光从黑板上微微偏移,视线的中心便是写了两三年的日记本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哪怕他对此丝毫不知也没关系,能离他这么近已经是没想过的了。
近到只用朝前伸去手臂就能轻而易举地触碰到。
思绪恍惚了下,等被粉笔刮在黑板的刺耳声惊醒,才发现指尖离他不过咫尺之距,难得的,荀和有些慌乱地收回,垂下的眼睫轻颤,过了会儿,偷偷抬眼,前面的人依旧微微弯着脊背,姿态散漫。
孟与啊,是孟与啊。
她重新看向老师,跟上讲题的节奏。
高二还有完整的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比起其他人的聊天和打羽毛球之类的,荀和只是在校园操场周边走了一圈,然后路过篮球场,稍稍驻足。
孟与丢进一颗球,不经意间,余光看到什么。
他偏过头,就看到荀和一个人离开的背影,眉头微拧,这半个月,他似乎总是看到她这样的身影。
陈越明跑过来,跟他勾肩搭背,压低声音神神秘秘:“你似乎对荀和很关注啊。”
孟与瞥他一眼,肩膀一塌,抖落他的手,没说话。
翌日,昨晚没睡好,导致一整个早读和第一节 课孟与都格外没精神。荀和清楚地感觉到老师看了他好几眼。
是没休息好,还是不舒服啊?
她胡乱想着,把资料书扣上,准备放到该放的位置去。
视野上方出现一只匀称分明的手,凸起的骨节泛着红,在她的桌面敲了敲。
荀和拿着书,愣愣地抬头。
孟与耸搭着眉眼:“同学,给我张湿巾。”
他需要清醒一下。
“啊?噢噢。”她顾不得放书,只是随手一搁就要给他拿湿巾,“稍等。”
孟与并没有催她,也没有转回去,那只手还在她桌面轻叩。
荀和从包里掏出湿巾递给他,看着他慢条斯理打开抽了张,摊开往脸上一覆,没忍住问了句:“孟与,你是想睡觉还是不舒服啊?”
听到这声孟与,他取下湿巾,叠了两下,在脸上抹了两把。
瞟了她一眼:“想睡觉。”
荀和想了想,迟疑片刻,又从书桌里掏出几颗糖:“这个糖很酸,你要试试吗?”
眼前这只手,白皙修长,掌心没被糖遮住的纹路清晰明了,第一次,他从一只手上感觉到了“标志”这个词。
他五指拢过这三颗糖。
“谢了。”
“不用呀。”她轻轻晃晃头。
感觉掌心被碰触的地方有些痒,手指动动,合拢扣在桌上。
这是她转来后,孟与第一次看到她这样的笑容,和她那双眼睛一样,干净又明媚的,少了再次见面以来的清冷疏离,添了几分他记忆中的烂漫纯真感。
也是这个笑容,让他问出了那句话。
“所以,荀和。”
“你是真的不记得我,还是装的不记得我。”
这话一出,吴翰林震惊到露出些许惊恐。
荀和脸上也浮现出惊讶,盯了他两秒,直接道:“你记得我呀?”
是没想过的答案。
孟与:“……”
沉默对视片刻。
他有几分无言:“三年而已,倒也不至于失忆。”
而且在他看来,这三年,荀和变化不算很大,感觉大了号,但五官的影子还是那样,况且,他是先听到名字再对号入座的。
“荀这个姓,我活到现在也就遇到了一个。”
荀和轻轻点头:“是吗,我好像不止遇到了一个哎。”
她爸爸她爷爷,还有大伯堂哥……
孟与:“……”
他扯扯嘴角:“你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荀和眨眨眼,这么多年,她第一次“扑哧”笑出声来,眉眼弯弯的样子似乎总算是跟他记忆里的样子有些重合了,但又似乎不太一样。
“好久不见啊,孟与。”
按照往常,孟与应该是轻淡地“嗯”一声。
可此时看着她,那些好久好久之前的记忆忽然渐渐生动起来,他想起了那个含着两包泪捏着剪刀的小女孩儿。
“嗯,好久不见。”
这串对话结束,吴翰林才找到机会插嘴:“所以,你们认识?”
是在问,但显然又不是在问,答案太明显。
大概是相认了,荀和对孟与的朋友也没有那么疏离了。
“嗯,我们以前是同学。”她没说的的太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