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最终,每个人都做出了他们认为最合适的选择。包含达山在内。
这样或许就足够了。
而虽然没有人、也永远都不会有人能取代达山,基普还是很高兴在接下来的好长一段岁月里有这群家伙陪伴。
===
对于这一切我要如何乐观的接受?
how am i gonna be an optimist about this?
要如何乐观的接受?
how am i gonna be an optimist about this?
如果闭上眼
if you close your eyes
是否几乎感觉一切都没什么不同?
does it almost feel like nothing changed at all?
◎作者有话要说:
歌曲:pompeii(bastille)
第80章 回忆录:史帝夫.罗杰斯
◎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的目的地,让一切努力都值得
and my destination, makes it worth the while
努力行过黑暗,再往前一里
pushing through the darkness, still another mile
===
史帝文ꔷ格兰特ꔷ罗杰斯的初衷很简单。一种不知从何处而起的正义感。
“天生的。”巴基说。
或许?
他看不惯恶霸,所以在小巷子里被揍得鼻青脸肿。他看不惯纳粹,所以让疯狂科学家帮他长了几百磅的肌肉。他无法接受空有名头、一事无成,所以亲临前线、直直冲进了北冰洋里七十年。
然而史帝夫逐渐发现,世界比他想的更复杂。
他的小队不是毫无伤亡。纵然咆啸突击队一直是军营里伤亡比例最低的一支队伍——就连霍华德都称赞他为战术天才,不可能每一个任务都没有损失。
真正直击他心脏的,是巴基的死亡。
情报不够准确、史帝夫动作不够快、不够强大…
问题是,那一次行动最终非常成功。他们捕捉了佐拉博士,伤亡也和平时一样只有了了数人。
但这次包含巴基。
那一夜,史帝夫灌掉了他能找到的所有酒。他为挚友哀悼、却同时也在想一个问题。过去死亡、伤残的人,是否同样也是某一个人的「巴基」?当他指派某个人去执行高风险的行动时,这些又意味着什么?当然,他为每个失去的战友心痛,却从来没有这样,痛彻心扉。
他是队长,必须向突击队下那些困难的抉择。再上去,还有指挥官、将军、甚至总统,为更多的人命负责。当那些人命不够亲近时,决策变的如此轻松。直到这一刀割下来,他才明白自己双手早已满是鲜血。
这是错的吗?不,史帝夫没有那么愚昧,他知道战争就是如此。没有他,也会有另一个队长,会有另一个咆啸突击队,而巴基——比他还要早参军——也很可能会死。
在他能细想之前,他们找到了九头蛇的最终基地、最大计画。很快的,他就直直冲进了北冰洋,醒来后物是人非。
稍微瞥一眼世界局势、读个二战后的历史概要,史帝夫就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他的立足之地。没有明确的是非、没有绝对的邪恶,经济角力、政治勾结,盟友和敌人都不是永远的、甚至往往不是明面上会说出口的。
这个世界不需要一个正义的象征、不需要一个鼓舞士气的士兵。他毫无用处。
史帝夫迷茫、无事可做。他扔下了枪——不想再踏上那条路——用拳头把自己的困惑发泄在沙包上。
一个古怪的光头黑人邀请他组成「复仇者」。史帝夫,他得承认他当时心情不好,直接了当地拒绝。
好吧,说的更明白点,他的原话是「在这种时代,你要一个马戏团做什么」。
公平来说,当他以为对方是要来给他一个正经的军事任务、却提出这么一个瞎扯的模糊构想时,他确实感觉被冒犯了。
然后外星人来了,让这个马戏团依然阴错阳差的成立了。
史帝夫印象很深刻,他无意间听到玛莉亚ꔷ希尔特工对国安理事会的报告说词。
“错误的人、在错误的时机,最糟的是,它成功了。”
“你们视他们为威胁,我视他们为笑话,而弗瑞…他只视他们为复仇者。我们被训练为相信司法、相信体制,而不是赌博、空泛的期待。”
“复仇者是个拯救了世界的错误。”
那些话用一种极度真实的方式刺痛。
史帝夫——纵然算是个特殊的编制队长,仍然完全合乎规范、合乎每一条军事规则。复仇者...是的,他们拯救了一次纽约,但同时也开启了非常糟糕的先例。纽约本来就有义警,那些阴影中的活动——非常低调、非常小心翼翼,也很少踏出线外。而有复仇者之后呢?那些义警同样会合法吗?人们又该期待他们这些不被规范的「英雄」、还是该继续相信司法?
他们自己也没有将复仇者当一回事。除了弗瑞,其余人的态度都倾向于「一次就结束」,不会有第二次。几人勉强保持着联系,布鲁斯和他留在了斯塔克大厦——充其量只算是个短期的拜访。
哦,修正一下,其实斯塔克对「复仇者」还算有点上心。史帝夫认为这是性格。托尼ꔷ斯塔克有种孩子气的英雄梦——和霍华德有点像。
正当他考虑着要离开大厦时,「盖尔」发生了。他们得知无限原石的资讯、找回了个活蹦乱跳的阵亡七十年老兵。所以不得不相信魔法狗屎真的存在。
在那一刻史帝夫知道,复仇者从「马戏团」变成了「必要」。哦不,他才不相信弗瑞早就预料到这些,那是运气而已。
最终,复仇者基本上成了无限原石持有者。命运?或许。至少史帝夫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巧合——他们每一人都刚好能契合一个无限原石。
包含巴基。他持有着一个无限原石、也持有着一个队友的灵魂与牺牲。
加文(或说达山)究竟为了什么而死?在他们做出了最终决定后的那一个月,那痛苦、充满悲伤的一个月,史帝夫曾忍不住私下问了这个问题。
“加文…你是为了信仰而选择了这个终点吗?”
史帝夫是有信仰的。虔诚吗?他不知道。至少巴基说是。但巴基不是个好标准。
问他愿不愿意为了信仰而做到这种地步?可能。但会不会像加文那样笃信这就是正确的终点?大抵不会。他信仰,但从来不会依赖信仰来做决定、期待神迹能解决问题。
“不。”加文直接了当的回答,仰头靠到椅背上,望着天花板,沉默了一下:“说实话,我不知道,史帝夫。”
“我认为是每个因素都有一点。”最终他回答:“信仰、还有点自私。”
男人没说,但史帝夫知道,「他们这些无限原石持有者的命运」也毫无疑问是原因之一。和他不同,他缺失的右手可以依赖机械、依赖科技弥补,加文却永远都不会回到原样——那个光鲜亮丽的帝王、那个握有决定权的稜鏡法王。就算说是达山——那个史帝夫怀疑称的上是人格分裂的名字区分(虽然基普和加文都说不是)——也是个充满傲气、不甘居于人下的杰出家伙。要他失去力量、失去能力、失去体魄就算了,还得在这接下来远不如从前的岁月里目睹着队友流离失所。他能理解对方为什么干脆的选择死亡。
史帝夫默然。凭心而论,换作是他会不会做出一样的决定?会。
不能改变他希望队友会做出不同抉择的心情。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双重标准吧。
而在那之后,听到布鲁斯由灵魂原石认证过的解释,史帝夫多多少少松了一口气。
或许这一切真的有一个看不见的神祇在安排、而加文如今在一个更好的地方。这并不能完全消除那种失去的伤痛,仍多多少少给予了些许慰藉。
“一堆狗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类似的感受。或明确点说——托尼不同意。“他是黑无限原石,所以必须回归原样——以牺牲自己性命和灵魂的方式?见鬼去吧。”
嘛,史帝夫也挺能理解对方的想法。
做为一个将军,他待在原职位一小段时间。并不是最愉快的经历。战争结束后,他这位平白无故跳了好多阶的军官不再是必须。或许基普那样直接辞职还挺聪明的。但史帝夫仍有任务在身。战争结束后的搜救、家属慰问、纪念吊唁、军力重新编制。想好了并不久留,史帝夫快乐的得罪所有他能得罪的人,只求将一切安排到最好。
“你比斯塔克还糟。”弗瑞告诉他:“他嘴毒,但至少眼不见心不烦,最终所有人都选择不去招惹就没事。你?你把整个体系从上到下搞的鸡飞狗跳,还没人能从真正合法的方式抓到你的弊病。”
“我确实尽我所能。”史帝夫咧嘴一笑。他和复仇者混久了,不学点睁眼说瞎话是不可能的。
“这样吧。”前神盾局局长头痛的揉揉脑袋:“我给你一个你可能有兴趣的资讯,如何?”
他不得不承认,对方的诡计奏效了。真该说不愧是弗瑞,将会吸引他的事情摸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