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吉祥如意> 吉祥如意 第98节

吉祥如意 第98节

  吉祥如意年纪小,辈分小,插不上话去,也对这些生意经没有多大兴趣,倒是对登仙楼的纸扎好奇,就跟着来春屁股后面挑纸扎。
  来春是个二十六岁的青年,相貌周正,腰身板直,他先要了一个最大的纸房子,“石老娘胡同很宽敞,这个纸房子能够抬进去。”
  这个纸糊的房子比如意还高,红墙绿瓦,门口还有一对纸狮子,就像真的似的。
  如意好奇的推开“门户”,朱红色的纸门居然还可以打开!
  如意就钻了进去,“哇,吉祥,里头还有家具摆设,什么罗汉床,衣柜,梳妆台,椅子桌子,甚至马桶都有!”
  吉祥个子高,猫腰钻进去,这纸房子大的两人都可以转身走动。
  少男少女,都还没有确切地体会到死亡为何物,只是觉得纸扎新奇。
  如意说道:“若不是这东西不吉利,我都想给我的娃娃们买一间这样的屋子。”
  吉祥惊道:“你还在玩那些娃娃啊?我那套西洋锡兵早送给长生玩去了。”
  如意说道:“承恩阁就我和蝉妈妈两个人,晚上就是娃娃陪着我睡觉,一年四季胭脂红霞都至少给我的娃娃做一套新衣裳。三年过去,我娃娃的衣服一个箱子都放不下呢。”
  吉祥啧啧几声,想要评价几句,见如意叉腰瞪眼看着自己,顿时把话吞了回去,嘿嘿赔笑,“我们快出去吧,来春要挑下一个纸扎了。”
  吉祥和如意,活脱脱另一对鹅姐和鹅姐夫。
  来春挑的纸扎小人,是两对丫鬟小厮,栩栩如生,连身量都和吉祥如意差不多。
  如意一瞧,赶紧躲在吉祥身后,“我怎么感觉纸丫鬟朝我使眼色来着。”
  来春笑道:“他家的纸人眼睛里装着机括,遇到风吹就眨眼。”
  说完,还朝着纸小厮吹了口气,小厮疯狂朝着吉祥使眼色。
  吉祥看着瘆得慌,把如意拉到纸车马那里去了。来春童心未泯,故意逗这对少男少女玩耍,按动了纸马的机括,那纸马居然还能走动!
  “哎呀,闹鬼了!”吓得吉祥又拉着如意躲到纸房子里头去了。
  “来春!”腊梅连忙喝止继子的恶作剧,“你比吉祥如意大十岁,有个当哥哥的样子没。”
  来春立马关了机括,纸马不动了。
  吉祥如意从纸房子里钻出来,也不恼,只是求来春告诉他们纸马的机括在何处,他们也要玩,两人一人挑了一匹马,一起按动机括,赛起马来了。
  就这样玩玩闹闹的,车马,猪圈,磨房,厕所甚至水井农具扫把簸箕等等活人过日子需要用的东西,来春都挑选齐全了,确保来寿在地底下能过上鬼上鬼的好日子,舒服的舍不得投胎。
  此外,还有金山银山、蓬莱仙岛、冥纸香烛之类寻常的奠礼祭品。
  掌柜算了总账,来春拿起算盘,拨了一个数目递过去,不出声的讨价还价——毕竟是给死人买的东西,大声讨价还价不好看。
  掌柜也在算盘上拨了个数,几次拨算盘讨价还价后,双方定了总价,五十两银子,包送货,大概是颐园一等大丫鬟两年半的月钱——愣是把这些白纸竹篾糊出来的东西卖出了银子的价格!这些纸扎够买一件上等的皮袄了!
  众人按照房头分担了纸扎钱,鹅姐替如意出了份子钱。
  接下来,众人去了熟肉铺子买了猪羊祭品、去点心铺子买了吃看桌面。吃的就是一些果品点心,看桌就是用来看的——用染色的面点做出鲜花、新鲜水果的样子,或者用蜜饯的果子一层层堆成高山一样的造型,只是用来给客人们看的,不是吃的,所以叫做看桌。
  这个吃的看的摆的精致食物花了约十两银子。曹鼎夫妻抢先全部付清了,说道:“都别跟我们两口子抢,大家都是熟人,我们付了吧。”
  曹鼎夫妻这个大财主开了口,众人都乐意顺水推舟,卖他这个人情。
  猪羊祭品和吃看桌面也都是送货上门,他们跟着抬纸扎的人身后,一大群人浩浩荡荡,足足有五十来抬!都朝着石老娘胡同走去。
  众人到了胡同口,就听见里头传来唢呐的声响,到了来寿家的门口,昨天的大红灯笼已经取下来了,换成了白灯笼。
  一群踩着高跷、扮成神神鬼鬼的人戴着各色面具,手里举着各种旗帜魂幡等物,随着唢呐和鼓乐声起舞。
  乍看去就是一群神魔乱舞,虽然众人还没有进屋,就已经看见了好大的排场,来寿果然是风光大葬啊!
  这些神神鬼鬼踩的高跷比吉祥还高!好像真的遇到了守着地府之门的神鬼,一个个庞然大物,看得如意脖子都仰疼了,真是大开眼界。
  神鬼们围绕着他们这一拨贵客手舞足蹈的转了一圈,然后把大门让出来,让客人和后面抬着奠礼的人进去。
  走在最前面的是王嬷嬷和王善夫妻,其次是来禄夫妻,之后是曹鼎夫妇,鹅姐,魏紫夏收次之,之后是来春,吉祥如意辈分最低年龄最小,走在最后面,两人都好奇的四处张望。
  这个三进大宅子和昨天四处张灯结彩的完全不同,来寿家连夜请了专门做白事的队伍,一夜之间,就用毛竹、杉条、芦席、麻绳等等,搭建了七个宽敞的大孝棚,因而昨晚一场大雪没有影响到丧事,院子并无泥泞潮湿之处,干干净净的。
  来寿家的下人们都穿戴白色重孝,神色肃穆,分散在各处伺候。虽是曾经家奴的宅邸,但十分整肃,进退有度,居然有些官宦人家的气派。
  众人进来的时候,后面跟着各种店铺里送来的五十多抬纸扎三牲祭品吃看桌面等等奠礼,都在来寿家的下人们指引之下,分别摆放陈列在孝棚的各处,井然有序。
  原本空荡荡的七个孝棚一下子填了一大半奠礼进去,着实给来寿家的长脸——单是那个纸扎大房子就占了一片地。
  送了摆放的奠礼,众人还按照户头,各自随了二两银子的礼钱,主人家给客人们的答礼是每户一匹上好的白绢。
  众人跟着王嬷嬷去了灵堂,里头没有棺材,只有一个木匣子装的骨灰——边关那么远的地方,运送遗体不现实,能烧成灰带回来就很不错了。
  来寿家的儿子媳妇和大孙子都穿着重孝,在灵前答礼。
  王嬷嬷等一行人进来灵堂,门口小厮大声说道:”有客到!
  灵前有十来个专业嚎丧的妇人们跪在蒲团上,一听有客到,赶紧开始嚎哭起来,十来个人的哭声震得吉祥如意耳朵都是麻的,哭声几乎要盖过外头的唢呐声了。
  除了哭丧的,灵堂还有一群人扮作判官和小鬼,跳着鬼判队舞,也是一副群魔乱舞的景象,只是没有踩高跷。
  有一群小厮们捧着已经点好的三炷香,高高的捧起来,递给王嬷嬷等来吊唁的贵客。
  吉祥和如意也都接过了香,跟着王嬷嬷等长辈们一起上香,拜了拜。
  拜毕,小厮们又收了每个人手里的香,一起插进香炉。
  门口小厮又大声说道:“家属答礼!”
  来寿儿子儿媳齐齐拜了拜客人们还礼,还说道:“多有劳动各位贵客,还送了这些个奠礼,叫我们如何担待的起呢。”
  王嬷嬷作为代表,走到来寿儿子儿媳前,声泪俱下的说道:“是我们吊迟了!令尊几时没的?”
  其实一点都没迟,反而是来的最早的第一拨客人,来寿家的一报丧,大家就立刻就换了素服来了,只不过要客气一下。
  来寿儿子哭道:“是去年腊月初一没的——死在鞑子箭下。”
  一旁王善也落了几滴泪,“令尊是为保家卫国而死,我等钦佩至极。”
  众人也纷纷哭泣落泪,吉祥如意也跟着干嚎了几声,只是他们毕竟年纪小了些,在人情方面的修行还不够,没能嚎出泪水。
  来寿儿子说道:“请各位去后面先歇一歇,吃些茶果,待会就开流水席了。”流水席是随到随吃,没有固定的早中晚饭点。
  王嬷嬷问道:“你娘在何处?我跟她说说话。”
  来寿儿媳说道:“我娘悲伤过度,在暖阁稍息片刻,请跟我来。”
  男客们都去了后面的席棚里喝茶聊天,女客们在王嬷嬷的带领下,都去了暖阁看望来寿家的。
  灵堂和席棚都冷,来寿家的向来怕冷,横竖有儿子儿媳大孙子答礼来吊唁的客人,她一大清早去颐园老祖宗那里报丧之后,就一直在暖阁没出去,等着画师修改来寿的大影。
  门外,丫鬟春花来报,“老太太,东府的王嬷嬷、来禄家的、夏收家的,西府的鹅姐、曹婶子、如意姑娘来看您了!”
  来寿家的正歪在炕上打盹呢,听闻王嬷嬷一行人来了,立刻坐起身来,双手拍打着大腿,声泪俱下哭道:“来寿啊,你走的这么早,叫我以后怎么活哟!”
  第九十二章 吃大席豪掷放赏钱,俏红霞妙语说新闻
  书接上回,来寿家的要画师按照绣像上的赵子龙来修改亡夫来寿的大影,王嬷嬷等人来暖阁看望来寿家的,见她眼睛哭红了、声音也嚎的嘶哑了,但气色精神都还好,刚坐下来说了些“节哀”的开场白,来没来及细劝呢,丫鬟春花进来说开席了,请各位宾客去坐席。
  来寿家的扮演悲伤寡妇着实有些累了,实在不想在和王嬷嬷等老狐狸精应酬——很容易露出马脚啊!便连连催着王嬷嬷等去吃席,“大冷天的,吃点酒暖和暖和,你们不用挂念我,我那大孙子读书上进,乖巧懂事,从今往后,他就是我的指望了。这人有了指望,日子就不愁过,我会慢慢好起来的。感谢各位来看望我,去吃席吧。”
  大孙子都是老太太的命根子,来寿家的这话有理,众人顿时放了心,去赴席了。
  因他们这一拨客人来的最早,人数不算多,就把席面按照男女,分别安排在两间空屋子里,这里比席棚下的流水席暖和。
  众人告别来寿家的,去坐席。来寿家的叫住了如意,“如意,你留下来,我有话跟你说。”
  来寿家的坐在炕上,这一回,她坐在了炕上东边的位置上——来寿死了嘛,就不用给他留了。
  “你坐这里。”来寿家的指着炕上西面的位置说道。
  如意自是不肯,说道:“我辈分小,坐椅子上就行了。”这地方也就王嬷嬷这样的体面的妇人有资格坐。
  来寿家的说道:“要你坐你就坐,这里又没别人,再推辞我就恼了啊。”
  如意忙道:“哎哟,嬷嬷别恼,我坐就是了。”
  如意麻溜坐到炕上去,和来寿家只隔着一个炕桌。
  来寿家的问道:“你娘最近忙不忙?”
  提到我娘作甚?不会是因我娘没有来送奠礼有想法了?如意斟酌着说辞,说道:
  “我难得放假在家里,我娘正月里就没有接做席面的大活,只是我娘生性腼腆,这种人多的场合不自在,刚好今天一大早胭脂和长生都在我家里玩,我娘要招呼这两个小客人,我就没有要我娘过来吊唁。”
  来寿家的说道:“你想茬了,我不是怪罪的意思。我就是问你娘最近得不得空,你娘在颐园年夜饭做了两道菜,都说不错,我就想请你娘来我家里做三天流水席。”
  “她只需做那几道拿手菜、锅塌豆腐、鱼腹塞羊肉、水晶鹅之类的,摆在席面上好看又好吃,我们家也得些体面不是?来寿在边关吃了十五年的苦,他的葬礼得办的风光些,我就怕慢待了客人,人家上门来吊唁,得让客人们吃好再走。”
  “价格嘛,好说,采买食材的钱我们全包,你娘只出手艺,每天二两银子,连做三天,客人们给席面上的打赏,谁做的菜就给谁。”
  哎哟!这来寿家的真大方啊!
  如意说道:“行啊,我这就回去问问我娘。若行,我娘会带着做席的全套家伙事过来。”
  “不着急,待会你吃了席再回去不迟。”来寿家的说道:“有了好席,就差好戏了,总不能让客人们吃哑酒,最近有没有听到好的戏班子?”
  无论红白喜事,吃好席就的得配好戏,吃哑酒会被笑话的。
  如意想了想,说道:“最近最有名气的班子当然是在大朝会上奏乐的女乐,是教坊司臧贤的私班,曹婶子带我们去看过女乐们唱的套曲,真真如听仙乐一般。”
  来寿家差一点点就憋不住笑了!此刻,她憋笑憋的好辛苦啊,说道:“你也太瞧得起我们家了,刚刚脱了奴籍而已,那有那么大面子请的来这些人。得实惠一点,俗一点,能在客人吃酒的时候,当个佐餐的声音就行了。”
  如意脑子里闪过一个人,说道:“我去逛护国寺庙会的时候,郑家茶楼楼下有露天的戏台,有一班唱南曲的,《狮吼记》演的很好,每天都有一堆看客围观,里头有个青衣,叫做河东,与我一面之缘,捡到了我的珊瑚手串,还特特归还了,我觉得人品唱功都不错,嬷嬷不妨派人去听听,觉得合适就请他们来唱。”
  “最近下雪,道路泥泞,天气不好,逛庙会的人少,他们的生意清淡,嬷嬷肯定能请得动他们。”
  来寿的命家里管事去护国寺庙会请人,如意去坐席,此时画师改好了画稿——这回是按照绣像上赵子龙的相貌身材画出来的。
  当然,相貌上稍微参考了一点点来寿儿子的长相,没有太离谱。
  来寿的看了线稿,沉吟道:“还行,虽不十分好看,也有八分好看,可以着颜色了。”
  画师领命而去。
  且说如意去坐席,女桌的席面统共就王嬷嬷、鹅姐、腊梅三个人——曹鼎夫妻太忙了,另有应酬,没时间在这里吃席,夏收魏紫要陪着曹鼎一起,方才两对夫妻匆匆辞别的主人家就离开了。
  如意理所当然的奉陪末座,这一大早的,女人们都不想喝酒,只是吃菜。
  第一道菜是水晶鹅,如意尝了尝,味道不及如意娘的手艺,看来来寿家的厨子做茶果点心还不错,做大席就露了怯,难怪来寿家的要请我娘过来。
  按照吃席的规矩,头三道硬菜,其余客人可随意放赏,给不给,给多少都行,但是坐在席面主位的客人是必须放赏的——也是如意娘做大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