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江湖梦> 第210章

第210章

  她用杨梦一送的照片打印机将它们都洗了出来,只是没钉到毛毡板上,反而塞到了抽屉深处,之后也再没拿出来过。
  有一年国庆,沉寂已久的宿舍群突然有新消息弹出,是刘诗淇说她要和丈夫霍伟一同来祁平故地重游,问大家有没有空聚一聚。
  罗颂和刘京溪本就在祁平,自然应好,李玲娇最爱热闹,也不愿放过这难得的重聚机会,竟特地从老家搭了四个小时的高铁前来相见。
  旧日室友再相聚,其实也不过是一块吃顿饭,聊聊天而已。
  刘京溪仍在进修,李玲娇在自家公司里上班,而刘诗淇在老家的法院做书记员。
  大概是圈子不相交,即便已经踏入社会好几年,几人交流间也没有什么客套虚伪的恶气,只说说笑笑。
  她们也知道罗颂在祁和律所好几年了,因此最爱追问她在法庭上遇到老同学的趣事。
  这样的事情不少,比起老同学坐在工作人员位置上,更尴尬的是发现熟人是对方的律师,然而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毕竟祁平不大,总能遇着。
  罗颂不扫兴,循着记忆一一说出,狠狠满足了她们的好奇心。
  聊到最后,向来嘻嘻哈哈没个正形的小八卦精李玲娇抓着机会朝罗颂挤眉弄眼,又问了一句“嫂子呢”。
  尽管已经做足会被问及杨梦一的心理准备,但那一瞬间罗颂还是控不住地微微一滞,随即笑笑,没有说话。
  李玲娇大抵还想问,但刘诗淇拉住了她,她虽面带不甘,但也没那样没眼力见地继续叨念,这个话题就此结束。
  而在这之前,罗颂自己也没想到,原来即使隔了这么久,要她再亲口承认她们的离散,依然是件难之又难的事。
  第203章 余波特辑里罗颂最后的专场
  大海奔流不息, 浪涌不止,罗颂永远无法预测下一场剜心悲事的来临。
  罗颂每周都会抽出时间给屋子做下清洁,规模视闲忙情况而定。
  在一个很寻常的周日, 她心血来潮搞了场大扫除,从地板到墙面、大件家电到小物件, 一个角落都没放过。
  也因此, 当她手滑不小心将麦色的咖啡壶摔碎在地时, 怔忪的几秒内回闪最多的情绪是后悔,恨两个小时前的自己的一时兴起。
  其实那套手冲壶闲置很久了, 在实际功能上, 一句“可有可无”就能概括一切。
  当初兴致勃勃从两千多公里外的京城背回来, 但杨梦一也只维持了两个礼拜的热情,随后认清了两点,一是她没有做咖啡的天赋,二是咖啡没有茶好喝。
  自此以后, 它就成了家中的摆件,一直放在展示架上, 倒也算赏心悦目。
  罗颂也从未启用过它, 日常喝咖啡也多靠外卖软件,但那一刻,莫大的惊慌依旧铺天盖地袭来,淹没了她。
  她很难得会抛弃理性做些什么,可下一周周末,她却不管不顾地跑去了京城。
  时隔太久, 罗颂已经不记得那陶瓷店的具体地址了, 只依稀记得胡同巷道的名字。
  她艰难地挖掘记忆中的零星碎片,在那条不长却蜿蜒的胡同里挨家挨户找去。
  那天天很热, 阳光炽烈,灼得她头昏眼花,但这都比不上苦寻无果的颓丧。
  白云苍狗,野马尘埃,在不知第几回往返于胡同中时,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那家店大概已经倒闭了。
  罗颂终于停住脚,定立于路中央,身旁是川流的嬉笑着的游客,他们脸上挂着和曾经的她们一样的快意。
  而她呆站着,像一条孤零零的败家之犬。
  灰败之色蒙住她的脸,那徒劳无助的样子,和多年前苦苦寻找销声匿迹的爱人一模一样。
  但回到祁平后,罗颂依然将所有戚戚消沉都收拢得彻底,只有展示柜上永远空了一块。
  生活的车轮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停下,罗颂也不例外。
  周一,罗颂换上西装,准时出现在律所里,开始新一周的工作。
  但那么多年下来,其实她有时候都不确定自己对这个职业还有没有热爱。
  越往深处走,她见到的腌臜越多,身不由己、假笑逢迎的时候也越多。
  但无论喜爱与否,她很清楚自己需要这份工作。
  除了丰厚的报酬以外,大量的满溢的繁杂的工作能让她从蓬乱的心绪中抽离,填满她生活的空白。
  罗颂不习惯假手于人,再微末的细节都喜欢自己一点点臻于完善。
  撰写文书和检索报告、整理证据、做委托材料等细碎零散的活穿插在各种接待沟通工作中,大多数时候几个案件并行,她像一列疾行的列车,车轮和钢轨磨得发烫,却只容许自己在站点停靠的短短两分钟内小小地喘口气。
  她工作量大,却比旁人完成得更快,甚至更好,相熟的同侪总爱打趣说罗律已经将睡眠进化掉了。
  但这调侃其实歪打正着挨到了边。
  失眠成了她的后遗症,但罗颂也说不清究竟是那场隔代对抗的后遗症还是分手的后遗症,不过也不重要了。
  她不喜欢失眠,阒寂与夜色都是情绪的催化剂,所以在睡不着的夜晚,她都将自己扔到电脑前。
  但失眠不等于不困,若是恰好遇上棘手的活,罗颂会就着尼古丁强打精神、整理思路。
  可在这种时候,她却更会突兀地想起杨梦一,想她要是知道自己在房子里抽烟,应该会很生气吧。
  罗颂几乎可以想象得出对方瘪成苦瓜的脸,那双溜圆的眼睛即使含着怒意肯定也会亮得让人心喜。
  在这样的想象中,她总会恍惚地立马将烟头摁进烟灰缸中,但按下去的时候,却像烫在了她心上。
  于是下一秒,幻想便被挥散了。
  想与不想、念与不念、爱与不爱,只要另一端系着的是杨梦一,罗颂就永远无法想明白。
  恨吗?或许有过,但太微弱了,她也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理由去恨她。
  爱吗?还爱着吧,只是再无力回天,她便也认了。
  想到最后,罗颂只会盼她一切都好,平安幸福。
  互相吸引的两人,定然在灵魂上是有某种共鸣的。
  杨梦一在某些方面跟罗颂惊人地相似。
  她也始终相信,罗颂这样好的人,跟谁在一起都会很幸福。
  但其实,她们好像都没成为对方祈愿中那样幸福的人。
  第204章 梦一的德国生活
  从小县城到大都市, 从学校到公司,从乌烟瘴气到声色犬马再到寻常有序,杨梦一自诩算是软泥一块, 怎样嶙峋怪异的恶劣环境都能咬着牙适应,但德国还是让她啃得艰辛。
  尽管出发之前已经看了不少攻略, 也做足了心理准备, 但实实在在地生活于这片异土之上, 她依旧很不习惯,像穿着不合脚的怪鞋, 那鞋一日一个形状, 今日挤明日松, 总不得劲。
  即便是未出国时,杨梦一也从没认为外国的月亮会更圆。
  而在德五年,杨梦一仍然没能完全适应他乡的生活方式与气候。
  生活中大小事都要预约,没有预约几乎寸步难行, 初到时,她就因为没有这个习惯而数次跑空, 吃多了教训才硬生生记住。
  她畏寒, 也不喜欢黑暗,可德国冬季漫长,一年里有长达半年的低日照阴霾天,目之所及阴沉沉一片,总让她想起乌长的凛冬。
  但好在,分公司的驻地位于杜塞, 可以说是德国华人最多的城市了, 相应兴起了大量的中餐馆,亚洲超市里甚至还能买到熟食。
  杨梦一德语说得不错, 但能在异国他乡用母语跟人交流,竟也让她感到某种温暖的慰藉。
  不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她还是能感受到隐晦的歧视,但不影响工作,她倒也懒得计较,总归也算人在屋檐下。
  平心而论,杨梦一在这里的人际关系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平和简单的,没有鄙夷与冷眼,没有孤立和霸凌。
  同事就是同事,邻居只是邻居,同胞倒是想拉着她一起玩,但杨梦一参与过几次团体活动后,也意识到自己或许更喜欢独处。
  其实那些八面玲珑的社交手段足以让她在这如鱼得水,但杨梦一却不愿曲意逢迎。
  有时候,她觉得自己是被那梦一样的四年宠坏了、养叼了,那时候无论她是什么样的,都总有一个人对她无限包容。
  杨梦一倒也不觉得现在独来独往有什么不好,只是偶尔也会觉得孤独。
  因为生命中曾有过繁花似锦的热闹时分,所以如今生命回归本色了,就显得格外凋蔽荒芜。
  她刚来没多久,在当地生活有些年头的过来人就曾建议她,多多关注移民政策,若运转得当,第四年大概就能申请永居了。
  杨梦一当时只笑说再看吧。
  但伍老师在知道她如今人在德国后,也曾认真与她谈论过这件事。
  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她借此机会留在德国是最好的结果,也都觉得她最后必定会留在德国,只她一人依旧含糊其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