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在妻子的劝说下,陈成荣把这碗面吃个干净。
  随即妻子道:“要不然我们把房子也卖掉?暂时租房子住,应该能凑上些钱吧。”
  陈成荣摇摇头:“就算卖掉房子,这钱也是不够的,之前我们已经将车子给卖掉了,能借的人都借过……卖掉房子,女儿上学都不方便,实在不行的话,我、我把老家的地基也卖喽。”
  陈成荣咬咬牙,表情却分外不舍。
  那老家的地基是他父母留给他的,算是遗物之一,承载了他太多的过往——他儿时的回忆、他与父母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等,地方虽小虽破,却是陈成荣疲惫时的港湾,如果可以,他想要一辈子留着这老地方,怎么可能舍得卖掉。
  可是现在拍摄电影的资金不充足,他也是没有任何办法了。
  妻子一听他这么说,也劝他别卖,到时候卖掉肯定会后悔的,而想要再买回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难道就没有什么别的法子了吗?”妻子问:“之前你拍电影时投资的那些人,要不要找一找……”
  话未说完,陈成荣的脸色就黑沉下来,立马道:“不找,都是他们把我的电影给毁了!找也没用……之前那件事情我们闹得不欢而散,和彻底翻脸没什么区别,现在彼此都没有联系,还找什么找。”
  其实陈成荣早已经背地里找过,但若结果是好的,那么他此刻就也不必发愁了。
  他打电话过去,低声下气的求人投资,可对方却提出他不想要接受的要求和条件——再次往他的电影里塞人。
  陈成荣想都没想,压制不住脾气,当场就骂了回去,这样怎么可能拉来投资。
  可当他一挂断电话后,他就忍不住有一点后悔了。
  不过又想起之前闹出的事情,这一点后悔便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成名早,年纪轻却才华横溢,一路走来从不缺少鲜花和掌声。
  他对待电影、对待剧本就像是对待他自己的孩子,甚至可能他对待孩子都没有对待电影拍摄来的精心。
  他挑选的剧本是精益求精,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更是细致周到,格外的严谨,大到场景的布置,小到演员的妆容、一句话乃至一个字的台词,他都要时刻的盯着,稍有不对就得重来。
  曾经有一次电影场景的布置不符合他心中的预想,他甚至去亲自搭建,还把手给弄伤了,可搭建出来的效果却令他满意无比。
  如果演员的妆容不合格那就重新再画,若还不合格那就换化妆师,直到画出他心中满意的效果才行。
  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事事仔细,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对别人也是如此,还犹有过之。
  所以有不少合作过的演员都在背地里说他脾气古怪,难以相处,但也不得不承认陈成荣是有本事的,正是因为如此,他导演的每一部电影才能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曾经有一部电影投资的很少,却在上映后获得超高的票房,靠着观众们的口口相传,自来水效应,这部电影火了、爆了,也成功将陈成荣的名字推上巅峰,令他的名声高涨,到哪里都被尊称一声陈导。
  就连路人都说只要是陈导出品的电影必有保证,只要是陈导导演的电影,他们必须会去电影院支持。
  陈成荣这个名字已然成为了一种口碑,一种拍电影必火必好看的象征。
  单单就是冲着这个名字,这个电影怎么样,他们高低都得去看看。
  那时候陈成荣春风满面,简直到了人生巅峰的时刻,赞助投资不用去拉,就会有老板挥舞着钞票找来,演员不用去找,就会有无数想要拍摄他电影的人上门自荐,几乎各方面都到了绝好的地步。
  所以陈成荣当时意气风发、信心满满的打算筹拍一部自己精心打磨已久的剧本,这电影还是冲着拿奖去的,消息一出,尽管还不晓得剧本是什么样子,就已经有不少资本下场要投资这部电影,还有不少演员向他投递简历、自荐、甚至写信和拍摄小视频发给他希望求得一个机会。
  那时候陈成荣满心满眼都是他的作品,力求将每方面都做到最好,于是资金就必不可少的使用更多。
  但就当他准备好一切,踌躇满志的开拍时,资本却开始塞人了,有男有女,还要求加戏,要求在他的电影里占据一个重要的戏份,他不同意的话就撤资。
  当时不止一个资本这么要求,剧组成立、电影都开拍了,不能随意停止,否则就是违约,更何况剧组里还有一大帮子人等着吃饭,以及演员的档期等等问题。
  陈成荣有傲气,根本不想妥协,心想大不了你撤资就撤资,他再重新去拉别的投资,可屋漏偏逢连夜雨,除了他以外,他们一家人的车祸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一瞬间他焦头烂额,急需用钱。
  一方面是电影的拍摄,一方面是处理父母的丧事、照顾还在医院里的妻子和女儿,他伤心痛苦、还疲惫不堪,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哪有心情再去计较资本塞不塞人的问题。
  而且他还要借钱给妻子女儿治病,于是开始了剧组和医院两边的辗转。
  他一边来往医院一边找空隙进行拍摄,可是拍摄中途妻子一度病危,令他彻夜难眠、担忧不已,困苦难言,这种情况下电影怎么可能拍得下去。
  最后,陈成荣只能将拍摄电影的重任暂且交给了当时的监制,并叮嘱他绝对要看好剧组的人员,盯着演员的演技,让他们不要随意的增加剧情和戏份,一旦有人起小心思的话,就赶紧去医院告诉他。
  监制当时在陈成荣的面前答应的挺好,可等他一走就不是那样了,他当家做主起来,被资本收买,瞒着陈成荣暗自改剧本、加戏,还在陈成荣在照顾妻子期间打电话过来时担保说一切正常、无事。
  之后,妻子脱离危险,陈成荣想要回去继续拍摄电影,却突然发现没有人听他的了,剧组里只听监制的话,不认他这个导演,大家都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甚至改剧本的事情连一个告诉他的人都没有。
  可想而知,这部电影毁了。
  但电影上映,导演的名字却还是他。
  于是那个时候,他被骂惨了。
  第10章
  不是说陈导出品的电影必有保证吗?
  不是说陈成荣拍电影必火必好看吗?
  他们去看了,去支持了,可结果呢?
  这个电影就是一坨屎,外表包装的再漂亮再甜蜜,却掩盖不了本质上还是一坨令人恶心的、难闻至极的屎的事实。
  每个从电影院里出来的人都会骂骂咧咧,甚至有人连电影都还没有看完就忍不住中途离场,因为实在是太烂了,真的看不下去,再看下去就是对眼睛的污染、对智商的侮辱。
  这演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剧情不通顺、故事稀烂,人物毫无缘由的发癫发疯,一点逻辑都没有,最重要的是,这都找的什么演员?演技是狗屎!哭戏却笑得那么开心,台词僵硬,表情也不自然,在街上随便拉个路人没准都能够比电影里的演员演的好吧。
  陈成荣这是在干什么?怎么会把电影拍成这样?
  观众们觉得被欺骗了,于是一窝蜂的涌到网上去骂人。
  其实这部电影里有的人演技还算不错,剧情也没有稀烂到碎成一地的程度,还是有一点核心在里面的。
  可是这部电影是陈成荣导演,当时他拍摄前还放出话来,说电影是冲着拿奖去的,必然、一定会是顶好的片子,所以也就导致网友们对此无比的期待,连路人都有所耳闻,在脑海里留下去电影院看的念头。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他们全都怀抱着这是绝好的电影要去看的想法,结果看完却发现是烂片,这其中造成的巨大落差无疑令人愤怒,认为被骗进影院里宰,纯属浪费时间和金钱,不骂陈成荣骂谁?
  陈成荣以前有多火、多么春风得意,那个时候就有多被人全网黑。
  有人说他被资本腐蚀,为了钱找一堆不会拍戏的毁掉他的剧本,还什么精心雕琢、多年打磨,呸,就是捞钱的玩意。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他人生的滑铁卢,说他江郎才尽,想趁着拍不出好电影前趁机赚一把。
  还有人说陈成荣就会放大话,还拿奖,我看是扫帚奖吧。
  这部电影一下子成为陈成荣人生中的黑点。
  有人放话他是之前拍电影拍飘了,一路走来都是鲜花和赞誉,成绩取得的轻松容易,刚一毕业拍的
  第一部电影就火了,票房可观,之后也从未跌倒过,挣了太多的钱就开始享受,沉溺于金钱的挥霍里,失去了最初拍电影的决心,与资本为伍,狂塞人,却不看重角色到底适不适合,胡乱加戏,剧情拍摄的乱七八糟,所以这部电影是必定失败的,他还扬言,陈成荣可能以后都拍不出好电影了,这就是他人生滑落的节点。
  当时这句话在网上被很多人认同、点赞,都觉得陈成荣一定是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