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本宫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任性刁蛮的长公主,而是经历过风风雨雨,在大雍二十余年仍旧完好无损的大夏长公主,自然该有长公主的格局。”
“本宫年轻的时候,确实很中意镇国公,不过从来没有用过什么下贱的手段勾引,更是没有想到过要跟镇国公木已成舟来逼迫他接受本宫,作为女子的自尊自爱,本宫还是有的……”
这个话差点让林知音破防,句句不提她的名字,却句句都是在骂她。
“即便当年跟镇国公夫人关系不睦,甚至做过一些伤害她的事,本宫还是没有想过让她从这个世上消失,也没有想过毁掉她的清白这些极端的办法,本宫当年也不是输给镇国公夫人,而是输给自己,毕竟镇国公不是什么奖品,他是有心有情有血有肉的人,他知道自己的感情归属,从头到尾都是本宫妄图介入,仗着自己的身份,以为什么都可以勉强而已。”
“经历过失败,也经历过这些年的教训,本宫已经想通,错的从来不是镇国公夫人,本宫也不该对她心存任何恨意。”
“你们一定不知道,本宫到达大雍之后,一开始并不适应,几年之后生了一场大病,缠绵病榻又是几年,那个时候大雍已经准备好跟大夏报丧……”
太后娘娘猛然抬起头,一脸心疼。
皇上也反应过来,说道:“皇妹,竟然还有这些事?”
“毕竟大雍和大夏之间太远,传递一个消息并不轻松,臣妹身份又特殊,他们自然是要想办法全力救治。”
“后来还是一位自称是医仙弟子的人出现,救了臣妹的命,他也明确说过,因为他的师傅受了镇国公夫人之托,所以派了他过来……”
所有人听了之后,又是一阵震惊,这个消息确实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没想到,这中间竟然还有这样的故事……”
当陆景琛看到崔安如并不意外的表情时,就知道对此事崔安如一定事先就清楚。
怪不得她一直气定神闲,完全没有紧张的样子。
皇上和皇后娘娘互相看着,明显都不清楚。
温继礼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小丑,上蹿下跳,甚至赌上了自己的名誉,结果从一开始,长公主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他们的方向错了,早知道这段过往,就不该提出让长公主认义女的事。
如今收回这个建议,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梁紫玉,本宫知道你的情况,你生母早逝,所以不存在本宫需要跟谁相提并论的情况,而且你跟梁家已经断绝关系,母后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被人拿来跟什么不要脸的老东西放在一起。若是你介意之前本宫和你婆母之间的关系,觉得对你会有影响,也可以拒绝本宫。”
梁紫玉从刚才的茫然,到现在的不知所措,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崔安如看着梁紫玉,说道:“嫂子,尊重自己的内心,想想太后娘娘对你的关照,自己决定答应还是不答应。”
第399章 皇子婚事
梁紫玉脑海中片刻之间已经闪过各种念头。
她看向了林知音的方向,林知音紧紧地咬着嘴唇,都快咬出血来。
“不孝女梁紫玉,拜见义母……”
梁紫玉的话,终于让这件事尘埃落定。
每个人的表情都不太一样,带着看戏心情的人,已经觉得满足了,这件事还真的有意思,温继礼那样卖力地促成这件事,谁都明白他把仅剩不多的老脸豁出去,就是为了帮林知音成为长公主的义女,结果不但没有成功,长公主还选择了崔安如的嫂子。
这也是在刻意保护崔安如了,毕竟梁紫玉和崔琅都是崔安如的软肋,如今有了长公主这层关系,梁紫玉母子基本上是不会有人敢动,崔安如就能发挥的更加不需要保留了。
皇上和皇后对这个结果都不满意,却没有办法说不。
太后娘娘率先表达了自己的欣喜之情。
“看样子,哀家今日不但当了外祖母,还有了曾孙?”
显然,她对这件事非常满意。
这段时间跟梁紫玉的接触,她能感觉到梁紫玉的真诚,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才不会累。
而崔琅虽然年纪小,却懂得很多大人都说不明白做不漂亮的事,这已经难能可贵,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哪怕崔安如再怎么不让他背负什么,同时失去了祖父和父亲,他肯定也会自行背负。
皇上听到这个话,知道这件事一定是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不过本宫也是刚刚回来,而且皇兄之前也说过,让本宫认下义女,也是担心本宫将来会孤独终老,所以本宫的义女并不能拥有皇室玉谍,这一点本宫要说清楚。”
梁紫玉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反正她认下这个义母,想着的也是将来可以帮崔安如分担,希望她不再是孤军奋战。
虽然这个想法她没有说,相信崔安如也能感觉到。
太后娘娘对皇上说道:“皇上,既然已经是昭华的义女了,按理说是不是也该封个郡主?虽然她这个郡主并不会比如今她这个诰命夫人的身份更高。”
太后娘娘都发话了,皇上自然听得懂。
“确实,既然已经是皇妹的义女了,那就封崔梁氏为安乐郡主吧,不过平日还是以夫人相称才是,想不到这些年镇国公夫人不但为边关捐赠银钱物资,还拜托了医仙弟子去大雍救了皇妹一命,此等恩情不能当面偿还,皇室自然也会把这份功劳铭记于心,把奖赏留给她的后世子孙,今日朕特此宣布,镇国公府小世子年满十八之日,承袭镇国公爵位。”
这道口谕,让所有人更加羡慕镇国公府了。
总觉得在镇国公府待着,就算是一块石头最后都会身价倍增。
梁紫玉那种出身,她能当上崔家的儿媳妇,如今不但是将军夫人,还攀上了长公主和太后娘娘。
她到底是朝着哪个方向日夜磕头,才换来这么好的运气?
众人都在议论纷纷的时候,陆景年已经走上前去,直接恭喜长公主了。
“恭喜姑母,以后也是有女儿的人了,不用再羡慕旁人生了女儿,女儿又生了孩子,如今这位义女,儿子都有了……”
长公主很是受用,直接说道:“本宫有了女儿,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不过你年龄也不小了,又在外面漂泊了这么久,也该成家了……”
这句话,让皇后娘娘一阵紧张。
这个话题,陆景琛和崔安如同样敏感,都看向了太后娘娘。
只见太后娘娘如今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完全不像是有大事要发生的人。
她越是这样,崔安如就越是确定,太后娘娘一定是心里有底。
陆景琛却有些紧张,担心皇祖母见到女儿之后太感慨,把正经的大事给忘了。
陆景年并不反感这个话题,直接说道:“侄儿的婚事,自然由父皇和母后做主,也会听取皇祖母和姑母的意见。”
长公主说了一句:“本宫倒是没有什么意见给你,只盼你早日成婚,早日生子。”
这个话说到了皇后娘娘心坎上,她可以一直容忍陆景年在边关待着,也是因为前几年李家嫡女年纪还小,若是婚配的话,其实稍微是早了一点点。
李家嫡女比崔安如年龄还要小,是李存忠最小的一个孩子,从小如珠似宝地养大,被皇后选中之后,又学习了各种规矩礼仪,这几年趁着陆景年不在,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在京都贵女圈子中寻求一席之地。
如今,也确实是有些成就。
出身和本身的谈吐学识,都已经可以匹配陆景年。
皇后娘娘前段时间还在和李存忠说,等陆景年回来,他们的婚事也就该提上日程了。
这次经过长公主一说,皇后娘娘今日他们的计划本来就没有成功,一定不能让梁紫玉这个小门小户出身的寡妇出尽了风头。
不如直接宣布陆景年和李家嫡女的婚事,抢回主场。
毕竟一个长公主认义女,和大夏嫡长皇子定亲之间到底哪个话题会更加引人注意,她相信一定是后者。
想到这里,她直接对皇上说道:“皇上,方才昭华这样一提醒,臣妾猛然想起,景年的岁数确实不小了,跟他同样年龄的人,孩子都会说话了,他还是孑然一身,说到底还是这个孩子太倔了,非要在大雍边关这么多年,亲自经历边关的凄苦……如今他回来了,恰好臣妾娘家的侄女月仪也已经到了适嫁的年龄,臣妾恳请皇上成人之美,不妨给他们赐婚吧……”
皇后娘娘说完,李家上下自然是高兴的,李月仪端庄的坐在那里,不敢有什么反应。
太后娘娘早就知道这样,所以并不惊奇,就连长公主都不觉得意外,这个本身就是皇后娘娘这个性格的人能够做出来的事。
“景年,你可愿意?”
皇上心中也早就有数,而且也在等着这一天。
陆景年说了一句:“回父皇,儿臣自然不敢有意见,表妹芝兰毓秀,又是母后亲自挑选,必然不会有错。只不过儿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