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长公主叹了口气,并没有办法反驳。
  这个问题,确实要这样考虑。
  “如今京都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我也是越来越看不懂皇兄的行为了……接连封了两个王爷,楚王也就算了,至少有边关的经历能够帮他填补一下履历上的空白,康王就有些奇怪了,他这些年对朝廷的贡献,应该还不到封王的资格……”
  崔振邦自然也知道,不过这个并不是皇上考虑的事。
  如今他想的是尽快扶持起来可以跟太子分庭抗礼的势力,不然就会让太子的势力过于庞大。
  “皇上的想法,并不是我们能够轻易看懂的……”
  崔振邦的话说得委婉,可是长公主听得懂。
  “紫玉,你别只看着不说话,我知道你在太后的教导下,大有长进,不如你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长公主看着梁紫玉,又说了一句。
  梁紫玉对这件事,确实有自己的想法。
  她微微起身,说了一句道:“母亲和夫君刚刚说得都对,皇上的心思,确实不是我们能够轻易揣测的。不过,哪怕如今京都之中,已经有了三位王爷,若说跟太子殿下分庭抗礼,怕是有些困难。”
  “毕竟,翊王是会站在太子身后的,另外两位王爷,还是皇上刚刚扶持起来的,只怕还没有办法达到皇上想要的平衡,为了制衡太子,只怕皇上之后还会有其他动作,尤其是如今夫君平安无恙地归来,给太子这边增大了筹码,足够影响朝堂的风向了……只怕,这个并不是皇上想要看到的。”
  “不错,”崔振邦赞许地点点头,“这也是我所担忧的,太子殿下自幼便深得皇上宠爱,如今又掌管着朝中诸多事务,势力已然不小。可是如今皇上年富力强,一定不会希望自己的接班人太早地显现出接班的姿态……”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长公主和梁紫玉都明白他的意思。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是好?”长公主问道。
  “如今之计,皇上自然是着急扶持楚王和康王,我们自然就是静观其变,暗中巩固太子的势力,毕竟将来总要对上的。皇位只有一个,那两个皇子的德行,不堪大位。”
  崔振邦的话,自然是得到了长公主的认可。
  其实,她也是这样想的。
  崔振邦补充了一句:“不过,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毕竟这是京都,天子脚下,而且朝中势力盘根错杂,不知道哪个大臣到底是向着哪一边的……万一真的出错,就会影响了全盘的计划。”
  长公主闻言,微微颔首,心中却也不免有些忧虑。她知道,这件事关乎着整个皇室的安危,马虎不得。
  皇兄从小到大就是城府极深,她和二弟一直都看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
  只有母后,一直都保持镇定,还说他这样也好,将来当了皇上,才不至于被人掣肘。
  只不过事情发展到如今,皇兄这个性格,确实是让人不太喜欢。
  但如今,却也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了。
  长公主轻叹一声,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无奈。
  “母后当年的想法,果然没错……”
  崔振邦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太后娘娘当年的看法,自然有她的道理。但时过境迁,现在的局势已经与当年大不相同。皇上如今的想法,我们更是难以揣测。回来的路上,安如已经跟我说过了京都的局势,也说过我和父亲的死讯传来之后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镇国公府因为跟芮家兄妹相认,已经被人自动划分到太子的阵营了,所以多做什么,少做什么,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
  长公主点了点头,目前来看,就冲着皇兄那个多疑的性格,确实如此。
  “母后曾经叮嘱我,若是想要安生过日子,就不要主动参与朝中的事,毕竟皇兄不喜欢,不过我是个闲不住的,总是想要打听打听,如今听到你们能把事情看得这样透彻,也能放心地不管了。那就依你所言,你们先静观其变,暗中巩固太子的势力。至于其他,等看清了局势再做打算。但是要记住,太子自己的努力,更加重要。”
  第607章 多有担心
  从长公主府上归来,崔振邦对崔安如的推断更加相信了。
  当初边关的事,皇上应该知道,而且亲自参与了。
  想不到皇上为了所谓的稳定政权,竟然会对多年的兄弟,而且是为国为民的功臣下手,还用这样阴毒的手段,简直是人神共愤。
  什么功高震主,不过是对自己的德行没有信心而已。
  若是自己的政绩和人心都能让天下满意,怎么会有这样的担忧?
  崔振邦心中愤懑不平,却也深知这是权力的残酷现实。
  在没有查清楚真相之前,他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把自己的想法透露出去。
  就像是崔安如说的,皇上毕竟是皇上,哪怕有人知道当初他做过什么,想的也是天下安定,若是对他下手,会影响天下格局。
  他默默发誓,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保护自己和家人,同时也要为那些冤屈的忠良讨回公道。
  任重而道远,他知道自己谋划这些东西不是妹妹的对手,所以这些事情自己不扯妹妹的后腿已经很好。
  在这复杂的朝局中,一步之差,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陆景琛来回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并没有耽误过治疗,如今身体恢复得比之前还好。
  他们并不想要理会三皇子封为康王的事,如今他们只想查到当初南风帮的人,到底是在跟谁联络。
  能够把外祖母和母亲这些年的捐赠都吞掉一部分的人,绝对不会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毕竟这件事,从头到尾知道的人并不多。
  崔安如这几天的注意力都在那封信的笔迹,还有从南风帮拿回来那些账本上。
  里面的记录很是详细,这些年他们到底拿走了多少东西,送到了哪里,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只不过这最后的去向,他们也不清楚。
  想要知道这些物资到底被什么人运走了,肯定需要时间。
  陆景琛已经派了最得力的暗卫,同时崔安如也已经让人密切监视那些进入军队,还有恢复成普通百姓的人了。
  这些人之中,肯定有人知情,甚至有人是同伙。
  不然那些东西,是怎么源源不断地送到外面去的?
  “还在想南风帮的事?”陆景琛听到崔安如叹息的声音。
  崔安如点了点头:“如今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这个雷不除,将来背后真正的主谋若是想办法把这个嫁祸到镇国公府头上,那将是镇国公府最大的危机……”
  陆景琛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这件事一定要彻查到底。我已经让人去查自从当年外祖母离开之后,南风帮之后发生过什么大事,还有根据他们这些年的账本,锁定转运地点,找到跟他们之间有联系的人,另外我已经把洛璃带回来了,安置在之前李蓉蓉住过的地方。”
  崔安如点了点头:“她是洛帮主的女儿,总能知道一些什么……”
  她并不会因为这样,怀疑陆景琛有什么私心。
  毕竟这件事,从头到尾都跟洛璃有关。
  若不是洛璃把崔安如劫持到了南风帮,后面这些事,也未必有这么顺利。
  “这件事先不要告诉哥哥,还有嫂子,洛璃对哥哥的感情,应该不太清白。”崔安如说了一句。
  陆景琛也看出来了,不过他说道:“如今嫂子已经不是过去那样了,这种事她能应付过来……”
  崔安如也知道,自己可能是有些关心则乱了。
  不过眼前这个情况,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也许吧,我可能是不想冒险。”
  “早晚都要面对,不过不让嫂子知道,也不能让舅兄知道,我会暗中继续调查。这几天,温继礼那边好像没有什么动静,除了那日在镇国公府大门前徘徊,贺家那边倒是有自知之明,并没有起什么幺蛾子。反而是温家剩下那几个烂人,这些日子吵得更加严重了,估计这几日就有人求到舅兄头上了。”
  崔安如皱了皱眉:“温家那些人,如今就像是多年吃不饱的流浪狗一样,若是真的给了他们一丝丝的机会,只怕都会咬住不放。哥哥刚刚回来,虽然也知道当年的事,可是他毕竟是个男人,需要立于朝堂之上,总要注重自己的名声。”
  陆景琛点了点头:“我明白,我不会让舅兄掺和进来的。温家那边,我会让人盯着,若是他们真的敢闹到舅兄面前,我也不会客气。”
  崔安如闻言,心中稍安。她知道陆景琛做事向来有分寸,这件事交给他,她也能放心一些。
  只不过这是京都,温家剩下那几个人,皇上都没有理会,他们总不能无缘无故限制他们的自由。
  若是温庶人真的跟闹到镇国公府门前,他们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