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老张拍桌子:“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有这么狡诈吗?”
他狡诈不狡诈蒋西哪里敢说,反正她不管:“下次她来电,你跟我一块去接。”
万一是什么特殊要求,蒋西可做不了主。
老张答应了,叫她到时候叫自己。
蒋西狡黠的笑:“我刚刚就跟收发室的人说了,那边再来电话就在广播叫你。”
老张无语:“你都安排好了,还跟我商量什么?”
说是这么说,流程还是不能少的。
等两天李兰霜又回了电话过来,她说粮站主任就在旁边。
正好老张也在,蒋西就说让两人直接对话。
把话筒给了老张。
对方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发电厂能派人过去给他们技术支持。
原来布春县因为太小,电力一直不稳定。
别说村里没通电,就连县城也三不五时停电。
电力没法维持,县城的小厂子还维持原始生产设备,产能跟不上他们已经被市里批评好几次拖后腿了。
可他们向上反应,却一直没有音信。
这次蒋西让李兰霜去找粮站主任,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粮站主任在县委刚开会回来,会上就一直讨论这个电力问题。
谁知道他刚回来,就遇到李兰霜来找人,一听说南边的省城发电厂想跟他们调粮。
他心思一转又去找县委的人商量,商量出来这么个主意。
布兰县给青城发电厂提供三年粮,请他们派人过去支援。
本来以为最多只能解决到年底,没想到一下三年粮都有着落了。
张主任立刻答应下来,接下来的事也不用蒋西和李兰霜对接了。
接完电话看张主任喜滋滋的样子,蒋西把给李兰霜申请的经费补贴条子递过去。
蒋西刚到采购看资料,发现采购有宗补贴专门是开给介绍人的。
她还是第一次开,怕老张抓她毛病。
“这是给帮我们忙同志的补贴……”
还没等她说完,张主任已经接过去大手一挥。
边写还边叮嘱她:“这次多亏了人家愿意帮忙,等她回青城你跟我说,我请她来发电厂吃一顿。”
怕他发现自己多申请了五块钱,蒋西心不在焉的点点头。
老张心里想着去跟厂长邀功,也没仔细看钱数,签了字就走了。
蒋西拿着条子去财务科批钱,麻烦人给汇过去。
这件事老张跟厂里开会以后,答应了下来。
支援兄弟省市他们每年都有份额,支援布兰县也不算有问题。
主要是能换到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因两边距离较远,对接的事老张要找人专门去布兰县一趟。
布兰县坐火车都要两天两夜才能到,这事首选男同志去。
最后选了程华。
蒋西听说他要去,又去请他帮忙给李兰霜捎了些本地特产带过去。
做完这些她才算真正放松下来,一算已经一个多月了,顾宁山还没回来。
第82章 ……
程华走了以后,采购就没什么事了。
星期天也能正常休,蒋西一大早就往电路厂去。
她之前经常去,保卫科的人认识她。
听说她来找吴厂长,保卫科的人就直接让她进去了。
电路厂蒋西也没认识几个人,只能直接找吴家强问。
吴家强得知她是来问顾宁山的事,安抚她道:“你来的倒巧,我刚收到消息他们有点事,要晚一些时候回来。”
他说的含糊其辞,蒋西就知道是她不能听得理由。
这下倒好,连回来的日期都没有了。
她心里焦急,也知道不是她能催的,只好沮丧的回去。
看他走了,吴家强跟旁边的干事笑说:“这结了婚就是不一样,以前小顾出去学习,也没人来问过。”
以前顾宁山也有比原计划回来迟的时候,这对他们来说是常事。
他走之前忘记告诉蒋西,遇到意外也会回来迟一些。
一个星期以后顾宁山还没回,程华先从布兰县回来了。
他给蒋西带了一包东西,说是她同学带给她的。
蒋西从家里匀了两斤米,又买了些干货让程华给李兰霜带过去。
谁知道李兰霜又给她带了一包土产回来,程华说自己像邮递员。
“尽给你俩送货了。”
蒋西把包裹收起来,说中午在食堂请他吃饭。
“给你接风,顺便咱也去尝尝西北的粮食。”
程华从当地找了运输队,跟车一块把第一批粮食运回来了。
发电厂今天最大的事,就是这件事。
大家都喜气洋洋,比过年还高兴。
厂长让食堂今天把伙食提上去,所以蒋西可不是请他去喝稀饭。
是正儿八经的吃米饭。
程华答应了,蒋西叫上从越和文成华一块去。
她们用采购的份额,每个月可以在食堂点一次小炒。
程华的那份钱票蒋西出,叫从越和文成华去搭伙。
到食堂蒋西去找方圆,得知她想点菜,方圆“哟”了一声:“大功臣来了,放心吧今天先炒你的菜。”
蒋西扶额,大伙得知粮食的事被解决,她最近经常这样被调侃。
忽略他促狭的眼神,蒋西让方圆带她去看菜,点了个炖豆角,一份炒茄丝,又要了一份小炒肉。
方圆偷偷告诉她:“今天郝厂长招待书记,炖了骨头汤,待会给你端一份。”
“这不好吧?”蒋西口是心非的四处看看。
“被人看到不好,你给我留着,待会我们来后面喝好了。”
点完菜蒋西坐回去告诉她们吃完饭去喝汤,从越连连欢呼:“那太好了,今天是沾你的光了。”
“额,又来。”
知道她脸皮薄,不好意思听别人说这个,从越捂着嘴偷笑。
趁等菜的功夫,蒋西问程华:“你去我同学待得村里看了吗?”
她带的东西是程华送过去的,当然去看过了。
“嗐,别提了。那边村里比青城这边苦多了。”
青城这边他们去乡下,偶尔也能看到有村子起房子,现在都起红砖或者青砖房。
布兰那边土房子都算是过得好的,大部分还是茅草房。
那边雨水少,尘土也大,显得特别穷困。
更别提给小孩上学,程华说:“你同学班级才十个学生,还是一个三个村子凑出来的。”
教室是在村部旁边搭的茅草屋,课桌都凑不齐。
一张课桌,几个人凑着用。
他叹息一声:“反正去了才知道,为什么要去支援西北。”
他说的几人心情都有些沉重,蒋西也感叹道:“她主动去为革命添砖加瓦,我不如她。”
“你这话说的不对。”程华卖个关子:“你俩能当同学,肯定是有共性的。”
原来李兰霜借这次牵线的机会,跟县里申请把他们村的教学条件改善了。
“这不是借你的光吗?”
蒋西听笑了:“那我该多努力一点,让她能借到更多光才行。”
文成华总结道:“革命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每一块砖都有她该去的地方。”
三人听完,给她鼓掌。
程华还说要把她这句话写道报告里。
吃完饭回去,路上遇到老张。
老张红光满面,一看就是有好事。
看到蒋西,笑眯眯叫蒋西过去。
蒋西走过去,他就告诉她:“郝厂长今年给了我们科一个名额,让我们提名先进模范,你准备好了没有?”
“时刻准备着!”其实她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觉得机会不能错过,嘴比脑子快的先回话了。
等她反应过来,才一脸惊讶的问老张:“先进模范?我?”
她何德何能啊?
厂里比她努力,比她奉献的人比比皆是,这就轮到她了?
老张说:“这次发电厂自己解决了粮食危机,市里省里都表扬了,不给你给谁?”
蒋西摸摸后脑勺傻笑:“我这么厉害啊!”
老张翻了白眼,交代她写报告,准备开会的时候发言。
发言的报告蒋西还没写过,她去资料室找之前的稿子,准备看看别人怎么写。
在资料室遇到盛放,她来找素材。
听说蒋西要做报告,乐道:“那我还找什么素材,我直接写你不就行了吗?”
蒋西一头雾水:“我有什么可写的?”
“你临危不乱解决了厂里的危机,这不值得写吗?”
“我临危不乱?”她呆愣道:“这是我吗?当时我急得满头大汗你没看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