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时隔数年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阴嫚难得生出了几分迷茫。她看着关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竟找不到一点熟悉的感觉。她就好像是一件不合时宜的旧物,突然出现在新生的家乡中,一身的死寂与周遭的生机格格不入。
  阴嫚走在曲廊上,小小的稚童与她擦肩而过。她的目光追随着小童,看着小家伙扑到了母亲的怀中,冲着母亲撒娇。而她却在看清妇人的容貌后,不禁一怔,呆呆地站在那里。
  “难怪今日的喜鹊鸣叫不停,原来是在告诉妾公主到了。”
  突然响起的声音打断了阴嫚即将脱口而出的母亲,也让她从回忆中回神。
  阴嫚平复心情,抬眸看向不请自来的戚姬。
  戚姬笑吟吟:“早就听闻公主的大名,心中早有仰慕之情,却无缘结交,实乃妾心中一大憾事。如今有缘再见,不知公主可否赏脸,去妾那小坐一会儿呢?”
  对方本就生得花容月貌,柳叶眉下是一双多情眼。仅仅一弯,三分情谊也作了十分,犹如琼浆玉液勾人摄魂,让人只愿长醉不起。
  阴嫚想,难怪世人都说温柔乡英雄冢。若是有这样的可人儿作伴,我也愿意一醉不醒。
  “公主军务在身,哪里有工夫去你那小坐。”冷硬的女声似利剑,斩断了攀附在树干上的藤蔓。
  吕雉缓缓走来,金制的发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衬得她雍容华贵。
  戚姬依旧笑着说:“吕夫人倒是消息灵通,公主刚一进宫,您就知道了。”
  吕雉睨了戚姬一眼,不咸不淡道:“我奉命掌管宫中事务,自然要事事周全。不像戚夫人每日清闲得很。”
  戚姬脸上划过一丝不悦,但她很快就掩饰了起来。她道:“所以妾才想着为夫人分忧,替夫人招待公主。”
  “我与公主是旧交,自然是由我来招待。就不劳烦戚夫人费心了。”吕雉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
  “既如此,那妾便不打扰两位叙旧了。”在路过阴嫚身边时,戚姬笑着对她说,“妾听说公主欲赏赐兵卒五百金,若是有需要可来寻妾。”
  说吕雉消息灵通,你也不赖嘛。阴嫚看着戚夫人婀娜的背影心道。
  见戚夫人走远后,吕雉说道:“她自从知道你要来后,每日都会到这,想来是一定要遇到你的。”
  “遇到了又能怎样?我对她又没兴趣。”阴嫚问吕雉,“夫人不放心我?”
  “我若是疑心你,便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找上你了。”吕雉的脸上浮现起浅浅的笑意,冲淡了她冷硬的气质,“今日见公主如旧,我心中顿时安稳了不少。”
  “夫人倒是变了。”阴嫚客观地评价,“比初见时威严了不少。”
  吕雉:“也比之前疲累了不少。”
  阴嫚:“想要得到什么,总要付出代价。”
  “公主还是这般直白。”吕雉无奈地笑了笑,她又道,“只怕戚姬还会在这段日子寻你。”
  阴嫚不以为意:“那也得我有时间见她。”
  吕雉提醒:“你就不怕得罪了她,她去刘季那里诉苦?”
  “还怕她不去呢。”阴嫚戏谑道,“现在荥阳战线吃紧,汉王正心烦意乱,谁添乱谁倒霉。夫人何不与我共看一场作茧自缚呢?”
  吕雉眼中浮现出一抹快意:“还是公主看得远。”
  枝叶交错的影子在长廊上摇曳,斑驳的光停在两人的脚前。在深色的阴影中是两个隔岸观火的女人。
  过了一会儿,吕雉说起了另一件事:“关于犒赏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你有什么打算?”
  阴嫚也很是坦然:“大概需要夫人帮我一把了。”
  吕雉失笑:“好啊,公主竟把主意打到我身上了。只可惜我虽有心,但有人抢先一步帮了你。”
  阴嫚眉头上扬:“我平素也嫌少与人交流,不知是哪位好心人?”
  “卢绾。”吕雉回答,“前些日子卢将军的家眷找上门,说同为汉王麾下是为同袍。公主刚至汉营不久,想来家产不多,这钱就由他们家来出了。”
  阴嫚只觉得有意思。依她这几个月的观察,卢绾有个贪财的毛病。此人也常常借着自己是刘邦亲信的身份敲别人的竹杠,有时候也会讨肥差捞油水。自己这个占了他位置的人不但没有被他穿小鞋,反而还得到了他照顾,其中缘由岂不耐人寻味?
  阴嫚问吕雉:“夫人信这话?”
  “自然是不信的。”吕雉直接了当地说道,“卢绾是个什么人,我很清楚。他不收公主的好处就是好的了,又怎么会主动送钱?”
  “那夫人以为真正原因在于什么?”
  “公主心里明白,又何必问我?”
  阴嫚当然清楚,能让卢绾这个吞金兽往外吐钱的人,也就只有刘邦了。她不禁想,当帝王的果然都令人琢磨不透。
  拂过被风吹到眼前的柳枝,浮动的金色映入眼帘。河绕曲廊,水成青碧。姣姣玉影,可作沉鱼。
  韩信盘腿坐在河畔,盯着水中的倒影发呆。
  “大将军原来你在这!”曹参气喘吁吁地走了过来,“可让在下一通好找。”
  韩信站了起来拍了拍衣服,问道:“何事让曹将军如此着急?”
  “荥阳那边来消息了,大王同意继续攻打代国和赵国。他让我们从降卒中挑选三万人,剩下的降卒就送到荥阳,助他守城。另外,常山王张耳会率本部人马前来助阵。”
  韩信:“辎重呢?”
  曹参:“公主负责押运,过几天就到。”
  韩信闻言一愣:“公主?”
  “对,就是芈欢公主。大将军你是认识的。”曹参想了想又道,“对了,大将军你听说了吗?公主在邙岭斩杀贼寇百余人。”
  “她没受伤吧?”韩信脱口而出。
  “没有。”曹参感慨,“在下原以为公主是女流之辈,难免有妇人之仁,负责督运会生乱子。现在想来是我短视了,公主如此骁勇善战,这下督运一事不必费心了。”
  “那是自然。”韩信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得意,“公主之才,远超你我想象。”
  第23章
  清晨的微光穿过薄薄的雾,淡金色的光占据了每一个角落,让一切沉浸于朦胧的色彩中。
  “老师!”
  脆脆的童声响起,让眼前梦幻般的场景回到了现实。阴嫚抬头看去,只见两个鲜活明媚的小人儿冲她跑了过来。
  刘婠和刘盈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阴嫚则是耐心地听两个人讲述分开之后的所见所闻。气氛融洽自在,让人身心舒畅。
  “骑士实,年三十,泗水郡阳县人,家有母、弟、妻、一儿一女,母有眼疾……老师,这是什么?”
  阴嫚转过头,只见刘盈拿着名册面露疑惑。还没等她回答,刘婠就伸出手敲了弟弟的头:“你又没认真听讲。丞相说过这是军中名册,用来了解兵卒的。”
  刘盈缩了缩脖子,讨好地笑道:“丞相讲得太多了,我一时间记不得那么多。”说到这,他摸了摸脸颊,冲着阴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阴嫚对于刘盈的表现倒是很满意。相比于之前,刘盈已经开朗了不少,胆子也变大了。
  刘盈又问道:“阿母说老师剿灭了邙岭的坐寇。可我听说那里地势复杂,除非有人引路,否则根本找不到坐寇的老窝,您是怎么找到的?”
  “自然是有人告诉过我邙岭的地形。”阴嫚从茶罐里取出一块小巧的茶饼,在火上烤了烤后,又放到茶碾子中研磨。
  “是谁?是谁?”刘盈凑到阴嫚的身旁追问道,“我认识吗?”
  “你自然认识。”阴嫚头也不抬道,“许多人都认识他。”
  刘盈摸不着头脑,望向端坐在对面的姐姐,用眼神求助。
  刘婠无奈叹气:“雍王章邯啊。你忘了始皇帝巡幸天下时曾路过荥阳,章邯当时是始皇帝的随扈,负责勘察巡幸路线地貌。老师和章邯有旧。”
  “原来如此。”刘盈恍然大悟,“章邯能告诉老师这些,想来老师和他是无话不谈的好友。”
  “不,”阴嫚否认,“我们算不上挚友。只是因为认识同一个人,所以才有了几分交情。”
  刘盈笑道:“那人一定是个很好的人吧?”
  阴嫚筛茶粉的动作停顿了一瞬,兄长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浮现在脑海。她深吸一口气,似感叹般地说道:“是啊,是个很好的人,我很怀念他……”
  刘盈正欲问是谁,刘婠却抢先一步岔开话题:“说起坐寇,我倒是想起来了栎阳中的流言,老师可想到该如何应对?”
  自将贼人枭首后,流言蜚语不断。许多人谴责阴嫚手段残忍,毫无怜悯之心。这话听起来大义凛然,但归根结底不过是为了抢下她的督运之任。
  阴嫚冷笑一声,说道:“贼寇泛滥,致使乡里十室九空,饿殍遍野更是不计其数。若是让贼寇侥幸脱罪才是真为人诟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