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刘邦当然不会算这东西,他看向周昌和戚氏:“两位可有异议?”
  “当然!”戚氏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眼冒精光,“公主怕是忘了战时消粮巨大,一名士兵一个月就要吃三石多的粮食,十万大军一个月就需要三十万石粮食。当年为了支援大军,汉蜀两地的粮草大部分支援给了前线,能抽出粮草支援关中已经是极限了。”
  刘邦:“少府说得有理。”
  “听着是挺有道理。”阴嫚嗤笑,“陛下当时占据了敖仓。敖仓,汇聚天下粮草,有千万石之多。当时项王尚未袭扰甬道,前方可自给自足,又何来汉蜀都供给前线之说?”
  “可是蜀地潮湿,粮草难以保存……”
  阴嫚:“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1]。就算巴蜀一带再难贮藏粮草,也能维持一两年。也就是说当时巴蜀两地至少存粮一百四十石,除却自留,为何赈灾之粮不足三十石?我请问其他粮草呢?”
  飞蛾撞进了蜘蛛布好的陷阱,在挣扎中越缠越紧。最后,彻底困死在网上。
  戚氏被阴嫚打中了七寸顿时哑口无言,脸色发白,豆粒大的冷汗从鬓角滴落。
  周昌见事情明了,立刻开口:“陛下事情已经真相大白,少府罔顾律法,贪图赈灾粮草,致使关中无数人饿死。请陛下从严惩治,以正视听!”
  刘邦见周昌态度坚决,勃然大怒:“好你个戚烨竟敢背着朕干出这等下作的事情!”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戚氏连忙跪在地上,“臣也是为陛下着想。当时战况不明,把粮食都给了灾民,万一荥阳失守了,我军又该如何?”
  刘邦怒道:“当乃公是三岁小儿,由得你哄骗?”
  戚氏已经病急乱投医了,抓着刘邦的下裳,语气激动:“陛下您不能问责臣。此事是由丞相一手督办的,他没有发现问题亦有失察之责。”
  周昌:“陛下,人命关天,不可放过罪首!”
  “他们已经死了,死了两年了!”戚氏瞪着周昌,“周昌你抓着两年前的事情不放,到底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拉丞相下马?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一直嫉妒丞相,想着法子针对丞相——”
  “你血口喷人!”周昌被气得站不稳了。
  刘邦:“放肆!”
  此时此刻,宫室堪比菜市口。
  阴嫚冷眼旁观,不得不说戚氏的这招高明,先是拖萧何下水,然后将此事说成是功臣集团的内斗。对于皇帝来说,对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平衡。而且——
  她打量着怒容满面的刘邦,浮于表面,更像是做戏。
  也对,戚姬做了那么多错事,刘邦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这份宠爱也会以她为中心惠及到每一个姓戚的人身上,爱屋及乌大抵如此。
  戚氏又一次爬到刘邦面前,言辞恳切:“开国初期正是用人之际,您惩罚我事小,连累了丞相,失去了人才事大啊,陛下!”
  “你闭嘴!”刘邦呵斥戚氏后,看向她和周昌,“这厮虽然狡辩,可说的也是事实,丞相却是不该受此牵连……”
  “若是不受牵连的代价就是放过罪首,臣宁愿脱了这身官服!”萧何从容走进,站定冲刘邦行礼,“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苟疾无自至[2]。”
  刘邦:“可是——”
  萧何义正词严:“陛下初平天下正是树立威信之时,岂可因一时不忍,使得自己的名誉受损,也使国家遭受虫蠹的危害?秦因赵高李斯奸佞之臣为亡,陛下当引以为戒。”
  “你疯了!”戚氏瞪大眼睛,“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自然知道。”萧何正色,“此事确为臣失责,请陛下责罚,以正朝纲!”
  戚氏忙不迭地拉着刘邦的下裳,打起了感情牌:“陛下饶命啊。阿姊的生辰就要到了,您忍心让她伤心吗?”
  托辞已经没有了,刘邦就是有心包庇也不行了。他深吸一口气,甩开了戚氏,对萧何作揖:“丞相说得是,朕确实应当以身作则。”
  萧何连忙扶起刘邦:“陛下言重了。”
  刘邦又看向周昌:“御史大夫揪出虫蠹大功一件,朕要重赏。”
  还没等刘邦把话说完,戚姬的声音就传来了:“什么揪出虫蠹,分明就是罔顾国事!”
  阴嫚按了按太阳穴心道,今天的栎阳宫还真热闹。
  戚姬厉声呵退了前来阻拦的仆从,哭哭啼啼地来到刘邦面前:“陛下,弟弟尚且年幼,不懂律法。他只是担心荥阳失守后,汉军没了粮草来源,想省一点粮草。虽然做法有失,可这一切都是为了陛下您啊。”
  “阿姊你终于来了,他们都欺负我。我不过是心系陛下,却被人诬陷为贪赃枉法。我,我——”戚氏泣不成声。
  周昌:“夫人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命!”
  “我知道此事阿弟做得不妥。我可出钱补偿死者尚在世的亲属。死人再重要也没有活人重要啊。”
  “况且此事传扬出去有损陛下圣名,妾虽为妇人但也知道此时暗流涌动切不可生事端。”
  戚姬的言辞变得犀利:“周大夫执意如此,到底有没有把陛下放在眼里,把国家安危放在眼里!”
  好了,这一下他们成坏人了。阴嫚心道,戚氏姐弟的嘴还真是厉害,颠倒黑白,局势又逆转了。她看了眼犹豫不决的刘邦心道,还得再下一剂猛药。
  “陛下,廷尉求见。”
  刘邦本来就被眼前的事情弄得心烦意乱,根本没心情处理另一件事情:“他来添什么乱?告诉他乃公忙着呢,没空搭理他。”
  “陛下,他说这件事事关少府,他不敢擅自主张。”高内侍将布巾交给了刘邦。
  刘邦展开,鲜红的血迹映入眼帘,字字锥心,令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怒火。他一脚踹在戚氏的心口窝,阴沉着一张脸:“你好大的胆子。”
  不同于刚才浮于表面的表演,这一次是真正的帝王之怒。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酝酿已久的大雨终于倾泻而下。
  第71章
  他不断地向前跑着,豆粒大的汗珠落在他苍白的唇上。嘴角上的瘀伤,破烂衣服下若隐若现的伤口,都表明他正在遭遇一场非同一般的劫难。
  我不能停下,我绝对不能停下!他满脑子都是这一个念头,我要离开这里!一定要把这件事说出去!
  天地是一个蒸笼,在高温的笼罩下,眼前出现了重影。他晃了晃脑袋却没有注意地上凸起的石头,一脚绊住,摔了个跟头。
  他想爬起来,可是劳累的身体却不再受大脑控制,竟再也站不起来了。炽热的阳光灼烧着脊背,融化了他的意识。
  我会死吗?
  不,我不想死!他们还等着我报仇雪恨!
  可是——公主说过,如果一直待在阳光下,人是会死的……
  追兵终于还是追了上来。隶臣见了他后狞笑:“跑啊,你倒是跑啊!”他冲着自己的手吐了两口唾沫:“你们谁也别跟我抢,我今天要亲手宰了他!”
  环首刀飞快地砍来,可他却无半分抵抗的能力,不甘席卷了他,支撑着他死死地盯着隶臣,想要记住他的模样,这样即便化作厉鬼也不会忘了仇人的目光。
  一杆长槊截住了环首刀,槊身一挑,隶臣脱手,环首刀落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一愣,猛地抬起头。在看到来人后,眼泪刷地一下流了下来。他见到了家人的小孩子,委屈道:“阿桃百将——”
  作为一名返乡的士兵。在得知陛下罢兵了那一刻,他便立刻收拾好行囊,头也不回地返回家乡。在归乡的途中,他和同伴畅想着自己回到阔别三年的家乡后会是怎样的光景。
  “我的一双儿女肯定有这么高了。”他将手抵在了腰侧,迎着众人羡慕的目光继续显摆着自己的孩子们是多么的乖巧可爱,妻子是多么能干持家。
  用这些军功赏钱给妻买几件像样的首饰,给孩子们买些新衣服,还有父母的坟也该修一修了……越想他越觉得日子又有盼头,更加急切地希望自己与家人团圆。
  可是当他回到家乡那一刻,他傻了眼。
  原本温馨的家为何变得荒草丛生,毫无人烟呢?
  他发了疯似地询问每一个人:“我的妻儿呢?”
  可是每个人都用着怜悯的语气告诉他,他的妻儿早就死在了那场饥荒中。
  “别说是你的妻儿了,乡里的人死了大半。”一个熟悉的妇人告诉他,“那一年几乎家家挂起了白幡。”
  “可是丞相不是从蜀地运回来了很多粮食吗?为什么还会有人饿死?”
  “很多粮食?”妇人摇头,“不,那时候战事频繁,怎么可能掉那么多粮食给我们。乡里只收到了一车粮,里面还和着泥沙。老人们为了节省口粮都绝食死了,可是还是会有人饿死……”
  在妇人的啜泣声中,他只觉得荒唐。这怎么可能呢?他跟随辎司里的人学过一两手,偷偷地算过家乡能收到多少粮食。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么多人饿死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