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这钱给到国库还不一定真的能完全用于赈灾呢,难保有人昧良心从中捞油水,还是他自己直接去赈灾来得实在。
  他起身一揖,对宣文帝恭敬道:“启禀陛下,并非臣不愿,而是祖上得来赏赐都不得变卖,所累积的现银不过万两,已是臣的全部身家。”
  宣文帝眸光沉沉,微微垂眸俯看下面躬着身的虞峥,让人猜不透心思。
  良久,他淡淡道:“爱卿平身,无论多少都是爱卿的一片心意,尽力而为即可。”
  这一共才八万两,远不够一个河南道赈灾的,易相看了看宣文帝的脸色,主动道:“陛下,依臣之见,朝中百官食朝廷俸禄,国难当前,应为大朔分忧。明日早朝时,可由百官集思广益,看是否还有什么好办法。”
  这个要拖所有人下水的馊主意,可谓是说到宣文帝心坎上了,神色渐缓,难掩赞赏:“好,就如爱卿说得做。”
  一出宫门,虞峥就立刻叫出暗卫交代一番,让他快速去给虞悦递信,叮嘱她最近低调行事,莫要被宣文帝盯上。
  虞悦听得瞪目结舌。
  这不纯纯仇富,明摆着欺负她爹吗!
  自己被迫捐了钱心里不痛快,一定要找个比自己更惨的人出来心里才平衡。
  虞家几代祖业累积,一不偷二不抢,全靠上战场真刀真枪厮杀换来,如何就矮人一节?
  狗皇帝,虞悦在心里怒骂一声。
  昏聩无能,不堪大用的狗皇帝,得尽早把他赶下皇位。
  她深吸一口气,对虞峥身边的暗卫道:“我知道了。”
  *****
  翌日早朝,河南道官员上奏,连年干旱导致关内庄稼几乎绝产,粮价大涨,米斗值数千。而百姓没有收成,手中早无积蓄,导致无粮可吃,民多以卖子换取粮食,然只能解燃眉之急。
  又逢雪灾,流民已往河北道涌入,途中死者甚多。遂请朝廷速下播赈灾款,开含嘉仓放粮,以解灾情。
  江南道官员跟着一起上奏金陵雪灾,听得百官皆是愁眉不展。
  户部尚书黄重珍一听,脸苦得不行,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国库存银不足十万两,便是全部拿出来赈灾也是不够的。”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他们多少心里清楚近年国库空虚,具体数额还是第一次放到台面上说。
  右相李孟年毫不留情地直指黄重珍:“今日不如就烦请黄大人当庭与陛下和百官们对对帐,看看这银两都用在了何处?莫不是被你吏部贪墨了去?”
  黄重珍吓得跪在大殿上,连忙对陛下表忠心:“请陛下明鉴,臣等不敢有此祸心啊!”
  宣文帝深深地看了一眼黄重珍,“你大致说说,正好朕也许久没有过问了。”
  黄重珍珍酌片刻,说道:“边关连年战事不休,各地天灾不断,军备和赈灾的支出一直居高不下。百姓无收成,田赋便收不上来,只靠着商税和其他的一些杂税支撑国库,一直入不敷出。”
  “众爱卿有何解决之法吗?”
  百官皆低头沉思,这可不是小事,没人敢妄论。
  易问峰左右观察一番,向大殿中央挪了一步:“启禀陛下,臣以为,应加设商税务,商贾每经过一次便要交一次关税,住税改为三十取一。扬州与广州两个市舶司对外来商贾的住税增至二十取一。”
  国库收入主要靠的就是税收,从农户身上榨不出油水,便只能将手伸向商贾。
  李孟年难得与易问峰政见一致,这确实是眼下最好的办法,“陛下,老臣以为应暂时对全国蠲免田赋和徭役,减轻百姓负担,让百姓安心农作。”
  宣文帝点头赞同,既然交不上来,干脆免了,百姓反而会对他感恩戴德,能收复民心。
  黄重珍接到宣文帝递来的眼神,开口道:“二位大人见识长远,这些法子确能使国库充盈,不过最起码也要三年五载方能缓和,眼下河南道与江南道的雪灾等不了啊。”
  见大家又沉默不语,宣文帝自顾自说道:“如今国库告急,恰逢天灾,众爱卿食朝廷俸禄,应为社稷分忧,定然愿意捐俸赈灾。朕说的可对?”
  此话一出,便是威胁。他们若是不愿意捐钱,这身官服也别想接着穿了。
  见宣文帝态度强硬,百官只好参差不齐回答道:“陛下说得对,臣等愿意捐俸赈灾。”
  “其余爱卿为何一言不发,是有什么顾虑吗?”
  那些没反应过来跟着一起回答的大臣急忙稀稀拉拉地附和:“陛下说得对,臣等愿意捐俸赈灾!”
  宣文帝对他们的反应很满意,面上终于挂起笑容,“家中闲银多的可以多捐点,闲银少的也可以少捐点,众爱卿量力而行。”
  他把最后四个字念得又慢又重,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意思就是你们老实点,能多捐就多捐,你们一个个有多少家底,朕心里门儿清。
  随着鸿胪寺官员高唱“奏事毕”,这一出由三个人主演的独角戏顺利收场,只有被迫花了大价钱看戏的观众苦哈哈地强颜欢笑。
  国库空虚不是一天两天了,偏偏今日黄重珍将此事明晃晃地说出来。国库里大半的钱都被宣文帝挥霍,此事若没有宣文帝点头,他是断断不敢主动提出的。
  明摆着两人唱双簧逼大家“自愿”掏腰包呢。
  宣文帝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搜刮民脂民膏不得,就让大家一起给他擦屁股平烂账,给国库补窟窿。可那些暗中往家里搂黑钱的贪官污吏怎么会舍得往外捐,到头来坑害的还是那些真心为民的好官。
  但他们除了唉声叹气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宣文帝是皇帝呢。
  梁璟下了朝回到府中,先是回了忘忧堂,屋里却没人,问了院中的洒扫丫鬟才知道她去了他的书房。他一路走到寿芝堂,推门进书房,虞悦正坐在桌案后的椅子上聚精会神地看账簿。
  他硬挤进一人坐稍显宽大的椅子中,堪堪坐下他们两个。歪过身子靠在虞悦身上,嗅着她身上的香气叹道:“这宅子太大了,每天回来都要到处找你。”
  虞悦偏头看他,哭笑不得:“第一次听说有人嫌宅子大的。”
  “想见你的时候,一刻都不想多等。”
  梁璟像只撒娇的大型犬,在她颈侧蹭了几下。冰凉的镶着宝石的发冠骤不及防地也贴到了她的脖子上,冰得她一激灵,伸手去推开他的脑袋,但他执意要耍赖似的,就是不肯起。
  “怎么啦?早朝上受气了?”虞悦察觉到他的反常,柔声问道。
  “除了心甘情愿被你欺负,谁还能欺负得了我?”他低语道,“就是感觉有点累。”
  “因为雪灾和陛下捐俸救灾?”
  “嗯。”
  虞悦知道他心中感受,也看到了他每日因忧心百姓受苦,一直在翻阅典籍、算账,找人商讨各种赈灾法子。
  她抬手顺顺他的鬓角,愤愤不平道:“择日不如撞日,我们明日就带兵逼宫,把他从龙椅上赶下去,如何?”
  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也只有她会说出来哄他,梁璟不由发出极为张扬的笑声,抬起头,伸手转过她的脸,在她唇上亲了一下,眼眉舒展,唇角依旧弯弯的:“夫人怎么对我这么好。”
  “我乐意,别管。”虞悦大手一挥,做出一副豪迈做派。
  梁璟被她耍宝的可爱模样感染,心情也明媚起来:“这又是从哪本话本子上学来的?”
  气氛活跃起来,虞悦也笑得娇俏,伸手往后一指:“我也不记得了,反正是你书架上的那些。”
  梁璟微笑注视着她,心变得柔软起来,这一刻的吵吵闹闹带来的巨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甚至让他觉得有些不真实。
  眼前的少女,是完完全全相信他,永远会站在他身边,能托付后背之人,这就是世间最大的幸运。
  有她在他身边,也是他此生最大的幸运。
  第60章 淮王妃被淮王这一剑彻底闹……
  虞悦从桌上的点心盘捏起一块儿颜色粉嫩,形如桃花的糕点递到梁璟面前:“心情不好应该吃些甜的,喏,这是我一大早吩咐人去城南那家糕点铺子买的新品,很好吃,你尝尝。”
  梁璟没有伸手去接,而是微微前倾,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桃花酥,细细品味了一下,道:“我觉得还不够甜。”
  “啊?”虞悦看着被他咬剩的半块桃花酥,为难道,“我觉得挺甜了呀,要不我让厨房再给你做些多加糖的?可是厨房虽然能做更甜的,却不一定有它好吃呀……唔!”
  梁璟盯着她喋喋不休的殷红小嘴看了半天,根本听不进去她说了什么,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