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再看评论笔记数据统计,能发现遵义花记羊肉粉在昨日一日内,又新增21浏览量,2点赞,1人进店消费。
禾嫒尺自发写的关于大红油条与豆花的笔记数据也被记录在内,新增89浏览量,8个点赞,6收藏,看样子要是有人看过这篇笔记后进行消费,也一样会给她提供影响力收入。
数据最好的,是那篇关于老海馄饨铺的中差评,浏览量651,点赞33,居然比另外两篇加起来都多,而且还有8人评论。
禾嫒尺有些不服气。
馄饨铺的中差评是上头之后瞎写的,关于油条与豆花的笔记写得可用心多了,但数据反而还没中差评好,怎么回事啊?
看着老海混沌铺数据最后那一行——5人在参考您的评论后决定不前往店内消费,禾嫒尺又心梗了。
要是有5人参考她的评论后进行消费该多好,还能增加影响力收入。虽然影响力收入好像很少的样子,5人消费总共也增加不了几块钱。
“总比没有好啊。”禾嫒尺不由地把心中所想说出声,毕竟这篇中差评也写了三百多字呢!
话音刚落,手机上的界面就自动刷新了一下,刷新完毕后再仔细一看,就能看见‘5人在参考您的评论后决定不前往店内消费’这行字后面,多了个小感叹号。
点开后可见备注:如有原本已决定前往店铺消费的消费者,在参考您的负面评论后选择不进行消费,也会增加影响力,影响力在声望商城开放后可作为商城货币进行消费。
“额。”很复杂的样子。
禾嫒尺搞不清楚到底所谓‘原本已决定前往店铺消费’是怎么算出来的,但能加影响力也行。
可惜新手系列任务没完成的情况下,声望商城根本不会开放,也不知道声望商城到底卖什么。
想起今天那0.36的影响力收入,禾嫒尺更加坚定自己要完成新手系列任务的想法。
禾嫒尺是个偶尔喜欢做白日梦的人,尤其喜欢发财梦。
小时候有过全国人民一人给她一元的梦,再长大些了就会梦想自己有一日能当个包租婆。
这个美食网红打卡app的影响力收入,也迅速给她提供了做梦素材,而且相当真实。
你想啊。
美食评价写完之后就一直挂在商铺评价页面里,每天都有可能会被人看到,只要写下一篇,这篇评论每日都有可能给她带来新的收入。
一天只需写一篇,一百日就是一百篇,一年365篇,哪怕每篇美食评价每日只给她带来0.36的收入,一年下来,每日就能赚到100元,躺平收入月3000!
十年后她就能月入3万,成为富婆直接退休啦!
虽然实际上不能这么算,毕竟店铺有倒闭的一天,新的评论会更容易被人看见,旧评的参考性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降低。
但管他呢,美梦做完再说。
禾嫒尺美滋滋地在被窝里蛄蛹着打了个滚,查看小众点评里别人给她回的评论。
然后这才看见老海馄饨铺店长给她发来的消息。
“你好,我是老海馄饨铺的店长,方便加vx聊一下吗?我的联系方式138*****”
这是第一条消息,21:36发的,看着挺客气。
过了一小时后,22:42又发来一条新消息,这条看着就不是很礼貌了。
“我们在后台调过监控,看到您把我们店出的餐吃得一干二净,想必是觉得味道不错,怎么会发出这样的差评呢?”
再过大半小时,23:15对方又发来一条消息。
“这里不能发图片和视频,您看我们在vx详谈?”
禾嫒尺看到这三条消息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人怎么这么晚不下班是吗?
经过几秒回过神来,她才开始疑惑。
对方是怎么通过监控找到她的,她付款并没有通过小众点评的平台支付,而是直接刷电子钱包,很难通过后台查到她的资料。
难道是因为她拍的照片?
也不对啊,她没拍什么能让对方知晓她信息的照片,除了那块她没吃进去的弹牙肥猪肉。
仔细想想也不合理,因为那块肥猪肉很小,最后被她包在了纸巾里,收餐具的人是看不出来的,从视频里也很难看出来。
好家伙,难道是在用话术诈她?
第7章
不管了,反正在网上大家都披着马甲,谁也找不到她,直接不回复就行。
毕竟她写的评论完全真实,又不是瞎写的,馄饨确实不好吃嘛,不好吃总不能不让说了。
禾嫒尺直接反手一个拉黑,把这件事抛诸脑后,开始快乐刷评论区。
她打开老海馄饨铺那篇评价的评论区才发现,网友们其实不止发了8条评论,有个别网友在某条被顶最多的评论下聊了起来。
在评论区里搭的楼显然不被计入影响力数据中,不过楼搭得越高,这篇评价越容易被平台推送到首页,能增加评价曝光量。
现在的app基本都使用大数据推送这套方法,小众点评也不例外。
一般情况下,超过100字,并且带多图的评论会被算为精品评论。在评论发出,并且审核通过后,会少量推送给部分用户。
而同样时间内被浏览人数、点赞、评论、收藏更多的评论,或图文笔记,会在下一个时间段推送给更多用户。
这样不同的评价和笔记才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浏览人数完全不一样的区别。
禾嫒尺刷着评论区,给跟她评论互动的网友全点一遍赞。
原本准备看完评论区就退出app,却不知不觉开始看起美食推荐笔记来,等她反应过来时,已经过去二十多分钟。
真是见鬼。
最近这些app不管原本是干嘛的,全都在里面加入类似逗音一样的短视频笔记功能,刷着刷着就忘了自己原本想做的事。
大半夜的,刷了二十分钟美食推荐笔记和短视频,后果很严重。
她饿了。
也不奇怪,毕竟今天总共也没吃多少东西。
禾嫒尺从床上爬起来,给自己倒了杯热水,咕嘟几口,尝试把饥饿感往下压。
可惜,白水哪里能压得住饿呀,一口一口往下灌,越喝越饿。
人饿起来完全不讲道理,刚才在小众点评app里看到的美食在脑海里轮番播放。
“钵钵鸡、螺蛳粉、铜锅涮肉、蜜汁烤排骨、臭豆腐……”念着好吃的,禾嫒尺直咽唾沫。
所以说大晚上不能上网看吃的,真要命啊!
要不跟朋友聊天转移一下注意力?
打开聊天软件,禾嫒尺把聊天记录一路往下拉,看看哪个睡得晚。还没往下翻太多,就看见某个群里刚好有人发消息,把群聊天顶了上来。
群名让人眼前一亮:a陈记臭豆腐8群。
发消息的人是群主。
[a陈记臭豆腐:吃臭豆腐了哎,摊子现在在村里大飞超市隔壁,想吃臭豆腐的快来。]
说完这句话还发了个定位,发完定位还不算完,没多久又发出一张臭豆腐的动图。
动图里是一碗刚炸好的臭豆腐,小个的黑色臭豆腐被浇上满满的汤汁和腌菜。有人用两根竹签夹起臭豆腐一挤,浸入臭豆腐里的汤汁从豆腐那被炸的酥脆的孔洞里直往外流。
“啊啊啊啊啊!!!”
狡诈的人类,大半夜放这种毒!
更可怕的是,这家臭豆腐摊现在距离禾嫒尺只有仅仅100米不到的距离!
她只要披个厚外套,下楼转个弯走几步就到了!
要不要吃呢?
大半夜的,外面冷嗖嗖,不想出门呀!
可是好饿,而且臭豆腐好贵,最小份也要10块钱一份呢,而且小份还不太够吃。
但是陈记臭豆腐真的很好吃!
有时候身体就是容易比脑子先动,还没等禾嫒尺琢磨明白到底要不要下楼吃臭豆腐,她已经穿好了外套和袜子,把钥匙揣兜里,准备换鞋。
这家臭豆腐是移动摊贩。
一辆三轮车上安的小摊位,没有固定摆摊地点,所以老板为了让熟客更容易找到他,特意弄了微信号,还建了群。
每天要出摊的时候,就在群里喊一声,发个定位,群友就能知道他在哪儿。
一个群足足500人呢,都开到8群了,可想而知他有多少老顾客。
禾嫒尺是两年前加的群,那时候她还是个大学生。她工作的城市和读大学的城市都是鹏城,臭豆腐老板在学校旁边的商圈摆过几次摊,后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城管撵他,就再没到那边摆了。
想吃就只能满世界追着他跑。
有一次禾嫒尺追着他跑了两条街。
那时候大约晚上8点,卖臭豆腐的陈老板在服装城摆摊,禾嫒尺花了半个小时从学校出来坐了两站公交车赶过去,好不容易找到他,城管来了。
陈老板动作熟练地把东西一收,骑着车就跑,城管在后头坐着小摩托赶,禾嫒尺在后头用两条腿追。
本以为陈老板拐个弯就能停下,结果他一直跑,禾嫒尺只能一直跟。最终足足跟了他两条街,穿过十字路口,跑进一个犄角旮旯没什么人的地方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