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还好那天路上人多,三轮车骑不快,不然半路就要跟丢。
不过那天追着臭豆腐跑的除了禾嫒尺以外,还有俩看着四十岁上下的叔。
最开始禾嫒尺没发现他俩,直到大概追了半条街时候,才发现这俩叔的路径跟她完全一样。
也是刻板印象作怪。
他俩穿搭整齐身材匀称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禾嫒尺怎么想也没想到两人是跟她一起追臭豆腐摊的食客。
直到后来他俩越走越快,赶到前头,其中一个穿着西装革领人模人样的,可能是追后头跑急眼了。
等臭豆腐摊终于不逃以后,直接冲上去指着陈老板质问他:“你跑那么快干什么?我都追不上你!”
然后要了一份臭豆腐。
那天的臭豆腐吃得禾嫒尺气喘吁吁,一世难忘。
好在陈老板虽然摆摊喜欢到处跑,但不跨区,想吃的时候在他出摊前问问,总能吃上。
所以禾嫒尺平时根本不看这个群的消息。
没想到啊,摊子现在居然摆到她楼下,这不直接撞嘴里吗?
跑下楼的禾嫒尺目标清晰,导航都不用看,直接往城中村食街最边上那家大飞超市去,才走半路上就闻着味了。
确实臭,也不怪城管撵他。
快走两步,进入食街的禾嫒尺发现虽然时间已过凌晨,但还有不少店铺在营业。不仅如此,夜晚的食街上还多出不少流动摊贩,光是卖臭豆腐的就有三家。
也不知道是不是太晚的原因,三家臭豆腐摊里只有陈记臭豆腐有顾客,估计都是刚看了群里的消息从屋里出来的。
另外两家卖臭豆腐的摊贩只能巴巴看着陈老板赚钱。
陈记臭豆腐的摊子很好认,他的臭豆腐车架子上粘了三个小黄鸭弹簧塑料玩偶,开车的时候会弹起来到处晃。
摊子的招牌也和别的摊不太一样,陈老板自封网红,车上用大大的红字标注网红美食臭豆腐,略显厚脸皮。
陈老板的臭豆腐也有讲究,三轮车改造的摊子上有三口不锈钢大深锅,两锅放油,用来炸臭豆腐。
这两口锅里,油的温度是不一样的。第一口锅的温度没那么高,用来把臭豆腐炸熟炸透。等臭豆腐炸透了之后,再把豆腐捞出来,放到第二口锅里,这口锅的油温更高,能把臭豆腐的壳子炸脆。
第三口锅比另外两口小一些,用作装提前熬好的汤汁。汤汁一直用火温着,保持恰好入口的温度。
陈老板熟客多,不怎么主动招揽客人,反而悠哉地念叨:“都是现炸的,要慢慢等哎。”陈老板边炸臭豆腐偶尔看看手机,管理他那几千个顾客的群。
“要等多久啊?”隔壁新来的顾客问。
“完全新的一份炸好要十分钟,好吃的东西就是要等。”陈老板可有自信,“现炸的不一样。”
禾嫒尺十分认同这个说法,毕竟她以前就没少到处吃臭豆腐。
臭豆腐如果之前已经炸过一次,晾着,第二次再炸的时候,就很容易炸过头,皮发硬,要是油温不够的话吃起来还会有一股油哈喇子味。
如果炸的时间不够,没炸好,只要浇上汤汁酱汁,臭豆腐就蔫了,吃起来像普通油豆泡,没啥特色。
新手是很难掌握这个度的,因为肉眼看根本看不出来。
陈老板炸臭豆腐的手法已经很熟练,能炸得刚刚好。
“老板,给我来十块钱臭豆腐。”禾嫒尺赶紧上前点单,免得后面再来人,她又得排更后面。
“好的。”陈老板潇洒地用捞网在油里翻着臭豆腐,问:“你要大个的臭豆腐还是小个的?”
“小的,微辣。”
现在消息交通发达,几乎全国各地,哪怕原本不产臭豆腐的地方,都有卖臭豆腐的店。大多卖的几种为,长沙经典臭豆腐、贵州臭豆腐、台湾臭豆腐等。
其中长沙黑色经典臭豆腐店更多,更容易吃到。
臭豆腐哪怕长得像,调味、炸的手法不同,吃起来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
陈老板的臭豆腐摊卖两种臭豆腐,两种臭豆腐都是黑臭豆腐。大臭豆腐是常见的长沙经典臭豆腐,方扁形,吃起来块头大,皮更厚实,炸脆了以后,哪怕泡在汤里也能保持酥脆的口感很久。
小个的臭豆腐则是近几年才看见的种类,不知最初出自哪个城市。整体呈一个立体正方形,个头比平时吃的油豆泡还略小一些。炸透之后皮又薄又脆,得赶快吃,不然会软得特别快。
等臭豆腐的时间很漫长,禾嫒尺和陈老板闲聊起来:“老板,你最近都在哪里摆摊,天天都在这吗?”
“对呀,每天都在这。”陈老板显然也挺无聊的,见有人跟他聊天,还蛮高兴。
“那我之前怎么没看见你?平时都几点出摊啊?”
“我一般下午四五点就出摊了,但是晚上十点之后才能过来这里,十点之后这里的城管下班,摆摊的都是这个时间来。”陈老板聊天归聊天,手里的事半点不耽误,臭豆腐刚炸好一份,利落地用纸碗装起,再调制汤汁往里浇。
旁边等半天的女子凑过头来问:“这份是我的吗?”
“是你的,微辣对吧?”陈老板把臭豆腐递给女子:“趁热吃啊,久了会软。”
出完一份餐,手上活不多的陈老板又开始跟禾嫒尺聊起来,“你加了群没有嘛,加群我会发定位,平时出摊都是先到隔壁服装城对面那条巷子,太阳下山,一般晚上六点半之后去服装城那边。”
“我之前加过群了。”禾嫒尺问:“都是固定这几个位置吗?”
“是的,这几个地方熟客多嘛,偶尔也会去别的地方。”
视线扫过陈老板臭豆腐车上的网红臭豆腐几个大字,禾嫒尺忽然福至心灵。
这种移动摊贩能在小众点评里作为商铺登记吗?
搜一下试试?
第8章
可以,哈哈!
而且陈老板这种会在逗音平台自己发臭豆腐视频的人,居然没在小众点评登记店铺资料!
问他为什么,他很惊讶:“我这是小摊,又不是店铺,没有固定地址啊,也能登记吗?”
“可以啊,我现在就给你弄。”想着新手任务能完成,不光能得现金奖励,还能继续薅app的羊毛,禾嫒尺高兴得不行,她看陈老板都觉得慈眉目善,顺眼多了。
转念一想,把店铺资料登记完之后,这家店岂不是也能通过点评报销餐费?
于是禾嫒尺豪爽地手一挥:“再给我来10块钱的臭豆腐,一共20,给我炸脆一点啊!”
今天,她要把报销额度用到这家店里,一口气吃20块钱的臭豆腐!
主打的就是一个豪横!
“再来10块钱的小豆腐是吗?”陈老板看禾嫒尺一眼,见她不像一个人能吃那么多的样子,问:“给别人带的?两份给你分开打包?”
“行。”禾嫒尺也不多解释其实是她一个人吃。
趁着陈老板给她炸臭豆腐的功夫,禾嫒尺开始拍照。
先是臭豆腐三轮车来一张,然后周围的环境拍一张,顺便把隔壁大飞超市的门牌号也拍下来,开始上传资料。
商铺名字,图片都很简单。营业时间17:00-1:30,麻烦一些的地址,则是直接用小众点评的地图定位功能把店铺位置圈在街道上。最后再填上老板的两个电话号码。
资料填写完毕,见老板还没把臭豆腐炸好,禾嫒尺又单独开了一个空白文档。把老板平时营业的几个位置,以及具体在这几个位置摆摊的时间点写上,再截图。与店铺照片一并上传到小众点评里。
她可太贴心了。
确认所有填写项目都没问题后,禾嫒尺点击确认上传。
同一时间,美食网红打卡app弹出令人愉悦的消息。
【新手系列任务2已完成,获得幸运转盘抽奖一次,经验10点。因上传资料足够完整,获得现金奖励500,已转入您的电子钱包。】
噢耶!
处理完一切,属于禾嫒尺的其中一份臭豆腐也已经炸好,陈老板正在为她调制酱汁。
他手持一个小奶锅,先用那种饭堂里打汤用的不锈钢大汤勺往奶锅里勺上一大勺提前熬制好的汤汁,再往里面加上大半勺腌酸萝卜、半勺腌菜。再加上少量辣椒,葱花香菜,将配菜和汤汁完全搅合到一起。
最后用勺子在炸脆的臭豆腐脑门顶上压两下,给它们压出能吸汤汁的口子来,再把配好的汁水往碗里浇。
陈老板问:“你的这份好了,还有一份要等会儿,这份要直接拿着吃吗?”
“我吃着等。”
小个的臭豆腐炸出来之后必须马上吃,打包带回家就缺了点意思,软得特别快。
陈记臭豆腐和其他臭豆腐的区别,正是在于他特调的汤汁。一般臭豆腐的汤汁不会太多,给入个味就差不多了,但陈记的汤汁多得能把臭豆腐淹在碗里。
他调制的汤汁味道不重,哪怕直接喝也不会觉得太咸,所以如果搭配店里卖的普通黑色经典大块豆腐,会显得不够入味,差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