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本日增加影响力505、今日影响力收入22.86元。】
  也许是因为周末到了,再加上笔记小火了一把。还有人关注她,进入她的个人页面看她以前的评论,影响力收入又比昨天多出不少。
  看完笔记有13人去吃陈记臭豆腐,去吃油条的也有9人,就连去花记遵义羊肉粉的也有5人,还有俩是去了老海馄饨铺。
  不过笔记这种东西热度有限,再过一两天,热度就会下去,平台不会一直推一篇笔记,到时候收入又会开始下降。
  除非她再写出来点别的东西引起他人兴趣。
  不可能的,禾嫒尺摇头。
  小禾才尽了。
  手握707点影响力,禾嫒尺杀进刚开放的声望商城,然后失望地关上了它。
  声望商城虽然已经开放,里面的东西居然还分等级购买,现在她的声望总数是139,属于一级声望,只能购买一级声望商城里的物品。
  而一级声望商城里售卖的物品中,只有一样是她买得起的,就是流量券。1影响力可以买1流量。
  不是手机流量的那种流量券,而是平台推送流量券。
  比如花费100影响力购入100流量的流量券,可以用于任意一篇笔记,或者评价当中。作用就是能把这篇笔记或者评价,随机推送给100名笔记所在平台用户的首页。
  但人家看见这篇笔记之后,到底点不点进去看,就不是流量券能控制的了。
  把笔记推给707个人看能有什么用?
  而其他物品都很贵,包括吃的喝的用的,甚至还有家具、酒店房间一日使用券、连乐园门票都有。按照兑换价格计算,差不多250影响力能当1元用。
  还有个限时秒杀频道,但里面暂时还没有东西,据说要等二级声望商城开放才上架商品。
  但是二级声望商城需要1000声望,1级声望—2级声望之间,平台增加1粉丝等于1点声望,远着呢。
  从声望商城失望离开,禾嫒尺打开app更新的支线系列任务。
  好家伙,支线任务有四个系列。
  包括小紫书、p站、公众号、逗音四个平台。
  小紫书的第一个任务是在小紫书上发布一篇图文,或视频笔记。
  发布一篇全新笔记,根据笔记的完成度,会发放10~100现金奖励,10经验值,以及100流量券。
  也可以直接把小众点评里的笔记直接转发到这里,但这么做不发放现金奖励,只发放2经验值,以及100流量券,并且进入下一个任务流程。
  逗音平台任务内容和任务奖励同上,但是如果在逗音发布以图片为主的内容,就要把笔记文字再精简些,才好发布。
  p站就不一样了,需要上传与美食有关的视频,视频时间不得少于三分钟,可以是探店视频,也可以是自己制作的美食视频。
  根据视频的完成度评分,会发放100~1000的现金奖励,一次幸运转盘抽奖,20经验值,1000流量券。
  公众号的要求跟另外三个也不一样,需要发布一篇多图探店长文,图片不得少于9张,文字不得少于1000。
  完成之后根据图文质量发放100~800现金奖励,一次幸运转盘抽奖,20经验值,1000流量券。
  这四个任务接取之后,不完成无惩罚,放弃无惩罚,没有完成时间限制。
  奖励也说不上丰厚,可以接可以不接。
  但是!
  如果以上四个任务全部完成,可以进行一次特殊轮盘抽奖,而且这个轮盘里只能抽三件物品,品牌旗舰新款高配手机、高配笔记本电脑、平板,没有抽不中的选项!
  最便宜的应该是平板,平板在别的任何app抽奖里都能算大奖啊!
  禾嫒尺脑瓜子嗡嗡的,琢磨着自己先做哪个任务再做哪个。
  小紫书和逗音的最简单,把小众点评里写的图文笔记直接转发就行,重新写一篇也不难。
  公众号的多图探店长文也还好,毕竟她之前给油条豆浆写的那篇笔记就有500字。再多编些内容,往里面加点情怀呀,故事什么的,也就凑够1000了。
  图片嘛更简单,拿手机咔嚓拍就完了。
  最难的反而是拍视频。
  首先得先买设备,比如说麦克风,稳定三脚架等。拍完还得剪辑,配字幕甚至后期配音什么的,她以前没弄过这些。
  不会倒是可以学,但她手里这台四年前的手机真的能拍出来什么好视频吗?
  抱着对未来的不确定,禾嫒尺躺在床上眯着了。
  ……
  昨晚app刷新的任务太多,导致禾嫒尺脑子过载运转,又一宿没睡好。
  早上9:30,她是被手机来电吵醒的。
  第18章
  上班时大清早接到电话通常都没什么好事,不过现在她失业呢,大早上会打给她的除了妈妈就只有快递员。
  这是个快递电话。
  接到快递的禾嫒尺愣住了。
  这是什么?
  因为没工作没收入,她已经一段时间没在网上购物,至少十天内没网购,这玩意到底是什么?
  她仔细看了快递单上收件人的名字,没错,是寄给她的。
  而且用的快递还是瞬风。
  作为一个在学校住了四年,毕业后又租住城中村里的人,禾嫒尺已经很久很久没接到过送货上门的快递。平时其他快递都是送到驿站,得自己下楼拿。
  拆开包装之后她更懵了。
  里头是一台微单。
  她在购物平台按照型号搜索之后得知——
  “一万五!?”她惊得声音都变了!
  手里这台相机忽然烫手起来,毕竟它值一万五!
  到底是谁给她寄的,是不是地址写错了?
  禾嫒尺把联系人全部翻一遍,准备挨个给他们发信息,问是不是有人把快递发给了她。
  很快她又回过神来。
  她的地址只告诉过表姐和家里父母,别人不知道。
  问过这三人,三人都说没给她寄东西,不是他们送她的大惊喜。
  这时禾嫒尺才隐约想起,在美食网红打卡app完成新手系列任务时,好像有消息提示过要送她一个新手大礼包。
  该不会是这东西吧?
  ……
  她问过客服了,还真是这东西。
  这个app好大方啊,一万五的微单说送就送,她只是完成了三个新手系列任务而已。
  不过客服也说了,这台微单只能她自己用,不能二手转让,如果转让给别人使用,会在她的账户上直接扣除一万五。
  倒不是指她的电子钱包。
  而是未来她通过app获得的所有收益,包括评价报销的金额,全都会被扣除,直到一万五的欠款被扣完。
  禾嫒尺有理由怀疑,app是嫌她之前用手机拍的照片太差劲,特意送她一台相机让她好好拍。
  行!
  精神头十足的禾嫒尺下楼,赶在卖肠粉的收摊前,打包一份3元的泡沫箱肠粉回屋。
  一边吃一边琢磨,剩下那几个支线任务怎么做。
  刚夹起一撮肠粉,准备往嘴里送,又停下来。
  她低头看着眼前这份只需3元的早餐。
  给肠粉写篇笔记怎么样?
  说起肠粉,就会想起广东。广东是肠粉的发源地,但广东也不小。
  不同的城市地区,吃的肠粉不一样,做法不一样,酱汁不一样,甚至连肠粉用的米浆都不一样。
  道具大多是用一个不锈钢大箱子,里头有好几个不锈钢抽屉。把抽屉取出来,往上倒上一勺米浆,给它晃均匀再塞回大箱子里。大火蒸个个一分钟,拿出来用刮板刮两下,浇上酱汁就能吃了。
  也有用布,或者用簸箕做的,各有特色。
  但绝大部分的肠粉都是用米浆现做的。
  可禾嫒尺眼前这一份肠粉不是。
  这种被称为泡沫箱肠粉的肠粉,别说现做了,甚至都不是手工做的,是工厂货。
  肠粉机做出来的。
  每日大清早,工厂就会开工做这种肠粉。
  人工把泡好的米放入打浆机,做出米浆。再将米浆倒入机器中,它就会自动蒸,自动切,再通过传输带把肠粉码入一个个提前摆放好的大塑料箱容器中。
  塑料箱外面还会套一个大泡沫箱,用来保温,免得肠粉卖的时候凉了,不好吃。
  想要卖这种肠粉的小商贩,则需要提前一天向工厂订货,等工厂出货,再将肠粉带回自己准备摆摊的地方售卖。
  他们需要做的准备,就是提前熬好搭配肠粉的酱汁、备好专门的萝卜干、酸腌菜、辣椒酱等配菜。再装上足够多的一次性饭盒和筷子。
  在上班高峰期前,找一个人流量大的好位置,等。
  时间一到,顾客会从四面八方涌出来,抢购这些每日从工厂供货的肠粉。
  是因为好吃吗?
  调味还算不错,却不至于好吃到让人抢着买。
  但是它便宜,而且足够饱肚,还很方便打包带走。
  早年据说最少0.5元就能买一份,如果买0.5元的份,那就是拿个小塑料袋装,用竹签戳着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