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元或者1.5一份就非常多了,可以用饭盒装,还能获得一双一次性筷子。
  尽管这些年物价飞涨,这种泡沫箱肠粉的价格也涨完又涨,3~5元依旧能买到一份。
  哪怕是只买3元一份的肠粉,老板也会给你用小规格的一次性发泡饭盒装得满满当当,淋了酱汁,再加上酸腌菜和萝卜干,饭盒根本合不拢。
  鹏城人很多,本地人很少。
  很多本地人都会说,这个城市里吃不到什么正宗本地风味的东西,因为外地人太多,而本地人都太有钱了。
  本地人拿了拆迁钱,手里十几栋房子收租,根本不需要靠做餐饮赚钱。所以哪怕在鹏城吃的广东菜,很有可能都是外地人开的。
  肠粉更是重灾区。
  因为做肠粉真的很简单,且能赚到钱。
  大钱不行,足够生活的小钱还是有的。
  早些年,网络不发达,来鹏城想要做点小生意,卖肠粉的人根本不清楚本地人做肠粉的配方。没人告诉他们,网上也搜不到。
  用的米浆和酱料都是他们摸索着自己调的,做出来的肠粉和广东原来的肠粉根本就是两种东西。
  不过好在做出来的肠粉也是外地人在买来吃,他们可不知道广东肠粉应该是什么味。
  总归人和人聚在一起,有人做,有人吃,就能有专门属于他们的味道。
  就像禾嫒尺现在吃的这碗泡沫箱肠粉。
  她不知道这种泡沫箱肠粉到底是从多少年前开始变成现在这种味道的。
  米浆调制得很不错,至少是会被本地人所认可的每日现泡现打纯米米浆。
  萝卜干是辣的,酸腌菜也带点辣,就连酱汁里,也放了专门调制的红油,虽说这种红油只香不辣,但也不是本地人会惯常吃的东西。
  将酱汁和辣椒、萝卜干、腌菜和肠粉拌起来吃,与其说是肠粉,不如说是用肠粉打底拌了个酸辣粉。
  但它是好吃的。
  是属于这个城市的味道。
  第19章
  吃完肠粉的禾嫒尺干劲满满。
  从app发布的几个任务来看,似乎是准备让她成为一个美食类博主,并提供了四个平台供她选择发展路径。
  禾嫒尺本人目前暂时还没有成为美食博主的想法,但是既然接了任务,就好好做吧。
  她决定率先在小紫书上写一篇笔记。
  小紫书的用户人数比小众点评多,用户粘性大,而且有不少人把它当浏览器用,搜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在小紫书上获得粉丝,会相对比小众点评更容易一些。
  如果笔记爆了,浏览人数,点赞、收藏、评论人数,可以达到小众点评的数十,甚至百倍。
  禾嫒尺之前还没在小紫书上发布过笔记,只在上面看过别人写的内容,只能摸索试试。
  她从微单里把刚试拍的肠粉照片调出来,然后在小紫书写了一篇极其简单的图文笔记。
  《3元一份,只有早上才能吃得到的泡沫箱肠粉!》
  【最近刚搬家,早上8点上班的时候发现楼下有卖这种泡沫箱肠粉!
  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老板被客人团团围住,好像被打劫一样。他全程只负责往饭盒里夹没调过味的肠粉,然后递给顾客,顾客自己打酱料和小菜,想放多少放多少。
  每打好一盒肠粉就有一个人上去抢,不抢根本买不到。
  于是我只好加入他们。
  这种肠粉有种魔力,第一次吃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吃多了之后,只要一段时间没吃就会一直想!
  可惜这些肠粉只有早上7-10点左右能买得到,卖得快的话,9点不到就收摊了。
  底下附上我知道的泡沫箱肠粉地址,如果大家知道别的地址也可以在评论区提供,我收集起来一起放这。】
  笔记最后附上禾嫒尺以前曾经在大学附近吃到的两家肠粉地址,以及城中村里这家肠粉的地址。
  最后加上肠粉、早餐、地址之类的一长串关键词,让人更容易搜索。
  发布。
  发布完笔记的禾嫒尺还特地回到浏览页面欣赏自己刚拍的照片,不愧是价值一万五的微单,拍出来的照片看着就是不一样。
  虽然她不怎么懂拍照,这张照片基本是瞎拍的。
  但能看出来,照片清晰许多,并且亮度不同。
  泡沫箱肠粉的照片,是在带回出租屋之后,放在小茶几上拍的。
  由于城中村每栋楼房都挨得很近,所以禾嫒尺这间房子日照不好。如果用手机拍照,哪怕开了灯,也会显得有些灰蒙蒙的。
  用微单不会,还能拍出肠粉本来应有的色泽。
  欣赏完照片,禾嫒尺才开始查看手机上方弹出的应用通知。
  【恭喜您完成任务,获得现金72,10经验,100流量券。从明日凌晨开始,会更新小紫薯相关的每日任务,不完成无惩罚,无完成时间限制。】
  任务获得的100流量券禾嫒尺直接用在了这篇笔记上,还挺智能,可以选择本地用户定点推送。
  四个任务已经完成一个,禾嫒尺并没有急着完成第二个,而是把微单的电池拆下来拿去充电,并开始在网上看怎么用微单拍视频,剪视频的教程。
  然后她发现自己可能还得买张大的储存卡。
  这台微单有配送一张储存卡,内存32g,拍照片是够用的,但是多存几个视频就不一定了。
  不过这事不着急。
  可以先买个云台,或者支架,麦克风也得买。手里没什么钱,可以买便宜的先用着。
  禾嫒尺在屋里呆了一天研究怎么剪视频,甚至午餐都没下楼买,而是吃了个泡面解决。
  剪视频的事还稀里糊涂,但已经咬牙耗费22购入一个带灯的桌面支架,再用80买一个领夹麦克风。
  学习使人花钱。
  学习了一天的禾嫒尺倒是不怎么累,因为她是躺在床上用手机学的,中间还不小心睡了会儿。
  为了奖励努力学习的自己,禾嫒尺决定晚上吃点好的。
  她要去吃红烧牛肚面!
  嘿嘿。
  想起麻辣滚烫的红烧牛肚,禾嫒尺把外套往身上一穿,噔噔跑下楼。
  离开城中村,穿过大马路,钻入一家名为香嘴巴重庆小面的食店里。
  哦,她没能钻进去,因为外头排着队。
  排队买面吃。
  这家面店很小,而且煮面的厨房和其他餐饮店不同,是在店面靠门口的位置。
  能看见里头摆了两口大锅,一锅用来煮面或粉,一锅是吊的高汤。
  锅旁是出餐台,上面用不锈钢大盆装满了各种用红油浸泡在里头的肥肠、牛肚丝、牛肉、牛腩、辣子鸡肉,肉沫、排骨、酸辣鸡杂等浇头。
  浇头旁是一缸缸葱花香菜、炸黄豆、红彤彤飘着芝麻的辣子油、花椒粉、蒜末等调味品。
  顾客想在这家店就餐,就得直接在出餐台点餐,付款,等厨房里的大姨将点的餐做好,再自己把碗端到店内的座位上吃。
  或许是因为厨房靠街的关系,这家店每到饭点就会传出来一股类似麻辣火锅的香味。
  先不说吃起来怎么样,闻着是真香啊。
  一般情况下,这种看着人很多,需要排队的店,禾嫒尺是不爱去的。毕竟肚子饿着呢,这么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
  但这家店的出餐设置很巧妙。
  店内的座位总共就四张桌子,人超过4个就得拼桌,总计只有16个座。
  而且相当挤,坐满的时候连转个身都要小心翼翼,没有任何舒适度可言。
  所有在店内就餐的人只管用最快的速度埋头狂吃,吃完尽快离开。
  巧的是,因为厨房是接一份点单,就做一份餐,速度也不快。
  只要排队买到餐,店里就能刚好空出一两个位置来。
  这用餐人流安排有点东西。
  队伍虽然看着挺吓人,其实排到禾嫒尺也没花多长时间,轮到她时,她指着餐牌:“我要一份小份的红烧牛肚面和一个卤蛋。”
  “21,扫码。”
  眼见大姨麻利地将面条放入篓子里烫面,再转身提前把佐料放进不锈钢汤碗里,问:“吃多辣?”
  “微麻中辣。”
  这家店她以前来过几次,重庆面馆下花椒粉手重,微麻中辣刚刚好。
  没多会儿,大姨把烫好的面倒入底下已经装满佐料的不锈钢碗里,开始给面上放浇头。
  禾嫒尺紧盯大姨手里那双筷子,看看到底给她夹多少红烧牛肚。
  大姨先是夹起来一筷子毛肚,瞧着不算多,又抖了抖,才往碗里放。
  还没等禾嫒尺失望,她又夹起一筷子毛肚,还是抖了抖,又往里放,再迅速地往碗里多夹两根。
  这么瞧着,禾嫒尺满意了。
  出餐的大姨又问:“葱花香菜要吗?”
  “要。”
  见禾嫒尺巴巴一直盯着她夹小料,大姨又说:“给你多加点酸菜和酸萝卜片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