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两大筷子酸菜和萝卜片摞碗里,再打上汤,放一勺炸黄豆,不锈钢大碗一下就满了。
  这家店的小份面,分量惊人,比一般面馆的普通分量还要多至少三分之一。
  带着芝麻粒的红油辣子被滚烫的高汤浇透,满满浮在不锈钢面碗上。
  端起碗,找个位置坐下,禾嫒尺迫不及待地将筷子往大碗里伸。
  靠她多年使用筷子的功力,成功一筷子夹起酸菜、香菜、萝卜片、毛肚和面。
  略带嚼劲的面条上边裹着辣油,入口咸香麻辣。再来一口腌得刚好的酸菜,和切得薄如蝉翼的腌酸萝卜,顿时嘴中津液泛滥,香得停不下来。
  点缀在这碗面上的红油牛肚,更是重中之重。
  牛肚在烹饪之前,已被早早切成丝,经过长时间和各种香料一块烹煮,完全去掉属于内脏的腥膻气。
  吃起来略弹牙,但是不难嚼烂。直接夹起吃,能吃到专属于红烧牛肚的醇厚香味,往加了辣子的麻辣汤底里泡一泡再吃,还能增添一丝不一样的麻香味。
  不过按照禾嫒尺的习惯,她肯定是要夹着跟面一块吃的。
  她平时吃汤粉面类的食物时,基本都会用勺,把浇头和面、汤,装起来一块吃。
  但吃这碗麻辣红烧牛肚粉的时候,她却不这样了。
  主要是因为牛肚粉的调味本身就比较重,不需和汤一起吃就已经非常入味,况且这家店的汤头其实没太多讲究,不是特别鲜美的高汤。
  再加上汤里麻辣味重,她确实有点扛不住。
  只吃面和浇头,却是刚刚好。
  吃麻辣味的东西总是容易呛着嗓子,禾嫒尺大口大口吃下小半碗,就被呛到了。
  好在这家店有自助的免费绿豆汤,她赶紧去给自己打一碗,把嘴里的麻辣味压一压,再继续吃。
  坐在隔壁吃肥肠粉的食客见禾嫒尺这么干,也学着来了一碗绿豆汤。
  其实禾嫒尺会点牛肚面倒不是因为她特别爱吃牛肚。而是因为这家店几个招牌面里,不知为什么,牛肚的浇头量是最多的。
  其他红烧牛肉,红烧排骨,肥肠之类的,给的量都少一些。
  或许是因为牛肚进价便宜吧,管他呢,好吃就行。
  吃到半饱,禾嫒尺将前面存着没舍得吃的卤蛋用筷子从中间夹断,让蛋黄泡了麻辣味的汤,再和面条一块入口。
  说起鸡蛋,有些人喜欢吃蛋白,有些人喜欢吃蛋黄,禾嫒尺是属于喜欢将整个鸡蛋,蛋黄和蛋白一起吃的类型。
  不喜欢吃蛋黄的人,大多是因为觉得蛋黄太干了,噎得慌。
  而蛋黄在被夹开,稍微泡些汤汁后,变得没那么干,更易入口。
  最后把面条和料都吃完,禾嫒尺开始用筷子捡浮在汤面上的黄金豆吃,泡了辣汤的黄金豆吃起来还没完全变软,香脆还带点辣,很是过瘾。
  吃饱喝足,禾嫒尺抽起桌面的纸巾抹去额头冒出的细汗,再将嘴巴擦净。赶紧腾出位置,好让下一位食客进来用餐。
  走出店门没几步,对面熟悉的招牌映入眼中——老海馄饨铺。
  第20章
  没错,老海馄饨铺和香嘴巴重庆面馆同样开在相隔一条小道的街道上。
  能看出来,老海馄饨铺的人流量和香嘴巴重庆面馆形成鲜明对比。
  香嘴巴重庆面馆现在还排着队,排队的人数比禾嫒尺刚来的时候还多上不少,起码有个十一二人。
  偶尔有一两个本想去香嘴巴重庆面馆的人被排队人数劝退,会转头进入老海馄饨铺。
  对面的老海馄饨铺里也有食客。
  食客绝对算不上少,每桌都坐了人,但每桌也就坐一两个人,整家店还有一半以上的位置是空的。
  饭点时间,店内居然还有这么多空座,在这条人流量极大的街上其实是比较奇怪的。
  想起自己前几天吃的那碗馄饨,倒也能解释为什么这家店客人没那么多。
  ……
  吃完晚饭的禾嫒尺溜达到附近的服装城摆摊区消食,顺便又给小众点评录入一家新的小摊,获得280元现金奖励,才回屋。
  回到屋里的禾嫒尺打开小众点评的评价页面,准备给香嘴巴重庆面馆写个点评。
  因为这家店人实在太多,而且拥挤,她担心新到的相机磕着碰着,没带过去,最终还是用手机给红烧牛肚面拍的照。
  不得不说,用手机拍照虽然没那么好看,但是如果要将照片上传到社交平台,还是比相机方便。
  她用手指在手机上滑动,给香嘴巴重庆面馆打分。
  口味4.5星(很棒)环境2.5(一般)服务4星(不错)
  想了想,总分给个4星(不错)。
  比花记遵义羊肉粉差半星。
  作为同是粉面类的美食,羊肉粉和红烧牛肚面味道不同,各有千秋。
  喜欢吃羊肉粉的人不会因为爱吃羊肉粉,而选择不吃红烧牛肚面,反之亦然。
  但非要比一下的话,从味道上来说,羊肉粉还是略胜一筹,主要赢在汤头上。且羊肉粉的用餐环境更好一些,哪怕坐满了也不至于连转身都困难。
  打完评分,再开始认真写文字点评。
  【这家重庆面馆给的浇头超多,特别推荐红烧牛肚面,浇头是所有面里最多的。而且出餐的大姨面善人好,还给我多打了这么多酸菜和酸萝卜片。
  店家手重,特别是花椒放得很多,如果不能吃麻的一定记得说要微微麻,店里有免费绿豆糖水提供,可以压辣。
  店家的评论区里,有说味道正宗的,也有说味道和重庆不一样的,我没去过重庆,所以不知道正不正宗,但不影响它好吃。
  说起来这家重庆面馆其实不是重庆人开的,是广东人……】
  会这么说,是因为之前禾嫒尺在店里吃面的时候,听见店里的老板和员工用及其纯正的粤语聊天。
  说什么他二叔刚在哪里买了新房子之类的事……
  鹏城这个地方就是这么离谱,卖肠粉的商贩来自天南地北,卖臭豆腐的不是湖南人,卖兰州拉面的不是兰州人,沙县小吃可能和福建没关系,开重庆小面店的居然是不怎么爱吃辣的广东人。
  而且这家广东人开的重庆小面,花椒辣椒加得还特别重,味正。
  其实香嘴巴重庆小面和老海馄饨铺一样是加盟店,鹏城各个区域都有开,但是每家店的老板不一样,所以味道也不一样。
  城中村对面街的这家香嘴巴重庆小面,在鹏城的众多加盟店里,也是属于好吃的。
  现在物流发达,各城市之间交流方便,连锁店加盟店开得到处都是。
  但连锁店,加盟店不等于不好吃。
  其实一家店能开得起连锁,甚至有人愿意花钱加盟去专门买它的招牌,和出产的商品,就证明这些品牌研发出来的菜品,其实有些水准。
  但实际食客的体验,餐品在店内的真实味道,就只能靠每个门店自行把控了。
  比如说香嘴巴重庆小面。
  这家店的面条、粉丝、腌酸菜、酸萝卜、甚至熬浇头用的配料,都是统一由商家供应的,原本吃起来不应该有什么太大区别。
  可光从小众点评的评分来看,这家分店,评分明显优于鹏城的另外几家店。
  当然是有原因的。
  第21章
  加盟店需要从品牌购入的东西很多,其他需要自己准备的,其实很少。
  比如说蒜泥、香菜、葱花,青菜等。
  这几样东西随便哪个超市市场都能买得到,不是什么稀奇物,怎么可能左右一家店菜品的味道呢?
  很多加盟店的老板都是这么想的,香嘴巴重庆小面的老板不是。
  “蒜要选好的,不要烂的,香菜葱花青菜要每天买新鲜的。”
  “香菜葱花每次不要切太多,一次高峰期够用就行,最好每天补两次以上,蒜泥也是。”
  “配料的量一定要打够,都是按比例调配的。特别是蒜泥,不要以为打到碗底用汤一冲就看不出来,打少了吃起来没那么香啊。”
  “黄金豆多放一点,看起来好看啊。”
  他经常操着一口广谱这么念叨。
  “给客人打料的时候,不要一次打太满,要是打满了觉得多再捞出来就很难看啦。最好是一次少打一点,多打几次,客人就会觉得你给的量很多的啦。”
  “看见身材瘦小不太能吃的女孩子,你就随口问一下人家,要不要少吃点面,多打点青菜,现在的女孩子都要身材要减肥的,她吃高兴了下次还会再来的啦。”
  “看到那种带小孩的,可以问一下人家要不要只点一份,两个人分着吃。多给人家一个碗,一双筷子,不浪费啊。”
  他自己的店自己管,也没有另外请个店长帮他管。
  每天自己去采购新鲜菜,从品牌方进的货他也储存得很好,酸腌菜和酸萝卜片,都是每天用多少,新鲜拿出来,绝不过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