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难道是因为放的时间太长了?
  不对呀?现在天气冷,东西不容易腐坏。早上他从馄饨店打包馄饨,再到店里煮,也不过只是过去半天,不至于坏得这么快。
  店长给自己勺一口汤,汤的调味也没有问题,和平时的一样。
  问题是出在哪里呢?
  店长陷入思考,而员工则是吃着吃着开始产生疑惑,店长怎么会忽然带一袋馄饨回来呢?
  “店长,你是想在店里卖这种馄饨吗?”
  “没有,我就是想在店里煮一次试试。”店长没对员工做过多解释,他正思考呢。
  确实,他把馄饨带回店里,目的很简单,作为一个餐饮人,他只是想试试美味面家的馄饨味道能不能通过改变汤头更上一层楼。
  至于在店里卖这种馄饨——
  那是不可能的,毕竟馄饨怎么做可是人家店里的秘方,而且他们店原本的配方也还不错,只是因为各环节出现问题才变难吃。
  如果真想做出好吃的馄饨,没必要舍近求远。
  思来想去,店长确定这碗馄饨与美味面家店里吃的馄饨,只有一个地方不同,那就是馄饨汤。
  店长的视线缓缓转向店里那锅涮馄饨的浑浊汤水。
  “……该不会?”
  ……
  夜已深。
  禾嫒尺躺在床上玩着手机,陈记臭豆腐的老板在群里喊人吃臭豆腐,香嘴巴重庆小面的老板忙碌一天,正打开小众点评,挨个给店里的评论点赞,并复制粘贴欢迎再次光临的回复。
  而老海馄饨铺的店长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没想到啊,真没想到。
  他们店的馄饨汤居然比不上美味面家的涮馄饨汤。
  刚才他在店里试过了,把紫菜馄饨汤替换成涮馄饨汤,味道又变得和美味面家里的更接近。
  不过美味面家里的馄饨汤因为会被作为汤水盛出来,需要一边煮一边往里加新鲜水,所以没他们店里的浑浊,处于一个刚好的状态。
  就像不少北方人吃水饺还爱配饺子汤喝呢,也是一个道理。
  看似同样的东西,不同地区的人们都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
  比如说重庆的馄饨就不一样,他们喜欢麻辣味,丢到汤里煮完捞出来加上红油辣子,管它叫抄手。
  抄手用的皮和馅料又和广东江浙福建一带的略不同,配着辣汤也一样很好吃,是不同的风味。
  但如果把广式馄饨拿去配辣汤,反而会显得味不足,还没清汤的好吃。
  其实仔细想过之后,原因很好解释,主要还是因为美味面家的馄饨调味问题。
  那家店主营的东西,其实都是广式早餐常见餐品,广东人早餐不时兴吃得太重口,所以东西调味都会略偏淡。
  鲜肉馄饨配上没什么滋味的馄饨汤,反而能衬托出它原本的鲜美。换上原本就有调味的紫菜汤底,反而被略抢风头。
  他们店的汤底,其实还是搭他们店原本做法的馄饨最合适。
  只不过这就不是店长能管的事了。
  他还在感叹人家店里菜品配置巧妙呢。
  ……
  前一天光顾着拍视频写文章的禾嫒尺没在各平台写新笔记。
  再加上获得app一周,已经习惯了app的结算机制,不再每天盼着看数据,因此她睡得比往常更早。
  第二天起来查看数据时,原本她没报什么期望,却发现各平台的浏览量忽然暴涨。
  昨天一日内竟增加15962浏览人次,并获得1275点赞256人收藏304评论,还增加了127名粉丝。
  虽说影响力收入很少,只有9.17,远不如前些日,但其他数据高啊,影响力暴涨981,现在总额2132。
  一天抵之前好多天。
  原来是转发到小紫书的笔记流量上涨。
  《不用早起也能吃到现炸不安心油条,营业到18:30的油条店!》这篇笔记发在小众点评时反应普普通通,没有火起来,但也不算完全没人看。
  反而发到小紫书之后,在底下留言的人增多。
  小众点评里的笔记大多数会推送给同城网友,偶尔也会有外地网友来看。
  但是因为外地网友吃不到,就不会收藏也不会点赞,有个别网友会留言问,为啥给自己推送吃不到的东西。
  小紫书不同,用户更多,群体广。
  大家打开小紫书原本目的就是打发时间,或是被各种笔记迷住了眼忘记出去,不是专门为找吃的,所以不管能不能吃着,都有可能回评。
  不少网友会赞同禾嫒尺,表示自己也喜欢吃不安心油条。
  某些网友还会在笔记底下发自己吃油条的图,表示自己家附近也有油条摊子。
  甚至还有在底下比赛谁家油条炸得皮更薄更涨,形状稀奇古怪的。
  不管主题笔记发什么内容,天南地北的网友能自己聊起来,怪热闹的。
  《臭豆腐加螺蛳粉,臭臭组合!》这篇笔记在小红书的热度反而没上来。
  之前在小众点评发这篇笔记时,用了引导评论式的提问,问网友们是否也吃过奇怪的臭味美食组合,所以在哪怕在小众点评,也引来其他地区的网友评论,小火一把。
  在小紫书没带动流量倒是挺奇怪的。
  禾嫒尺怀疑是因为她两篇笔记发的时间太近,油条那篇是先发的,所以后面这篇被限流了?
  浏览量不高,点赞评论也不多。反而评论区有个卖螺蛳粉广告的商家,在底下推荐他家的螺蛳粉套餐,是个没见过的牌子。
  没给广告费不准在评论区打广告~
  禾嫒尺手动删除广告评论,退出小紫书app。
  小紫书虽说用户多,浏览量评论等数据是小众点评的好几倍,甚至爆文笔记之间区别的能高达几十倍,但是禾嫒尺不太确定小紫书能给她带来影响力收益。
  因为小众点评的用户基本都在同城,打开app时大多都是为了找当地美食,所以看过笔记或评价之后,很容易被带动前往门店消费。
  找地址也相当方便,小众点评里的商铺信息详细到地图定位,甚至能导航。
  小紫书不一样。
  热闹是热闹,网友们聊完之后大概率是不会去店里消费的。
  一个因素是因为远,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
  小紫书没办法像小众点评一样,设置专门的商家店铺信息。
  所以浏览量、点赞、收藏的数量再多,意义也不是很大。
  反观粉丝数量上涨很有用。
  在小众点评涨粉可太难啦!粉丝数量与声望直接挂钩,声望高,声望商城才能卖更好的东西。
  小紫书账号值得用心经营。
  检查完突然暴涨的平台数据,禾嫒尺久违地打开美食网红打卡app里的用户信息。
  用户:禾嫒尺
  用户等级:lv1(70/100)
  声望lv1:332/1000
  可使用影响力:2132
  果然,她快升级了。
  用户等级提升到lv2后,每日评论任务的报销金额会提升至50!
  公众号的文章任务以及p站的视频任务,只要完成,就能获得每个任务20经验值,共计40经验。
  胜利就在眼前啊!
  而且……
  禾嫒尺后知后觉地发现,她好像可以接广了。
  第29章
  准确来说不叫接广,是参加小众点评的笔记创作分成计划。
  进行实名认证,加上平台粉丝超过100就能参加这个计划。
  和其他平台,或是私下接到的广告不一样,参加这个计划属于完全不知道自己发的哪篇笔记能拿分成,哪篇不能。
  平台会自行在用户发的笔记里挑选精彩笔记,然后按照笔记的浏览、互动等数据给作者发钱。
  多的时候可能一个月几百,少的时候几块钱或是几十。
  不多,不可能把这个当主业,聊胜于无。
  好在粉丝更多之后,有可能直接从商家手中接广,没有平台当中间商收差价,这个赚的就多了。
  想到自己每日打卡任务中也有写笔记这一项,禾嫒尺决定参加分成计划。
  能赚一点算一点,蚊子小也是肉嘛。
  吃过早餐,禾嫒尺再次开始处理公众号文章的工作。
  公众号主体是美食网红打卡app提供的,名字叫小迟逛吃。
  其实公众号的文章昨天已经初步编辑完成,检查没有问题,确认发布。
  【任务已完成,恭喜您获得680现金奖励,一次幸运转盘抽奖,20经验值,1000流量券】
  看着消息提示,禾嫒尺嘴唇上翘。
  收到奖金的感觉很不错,幸运转盘的次数她打算攒起来,等p站的视频任务完成之后一起使用。
  1000流量券则是直接用到公众号文章上。
  眼看还差10经验值就能升级,禾嫒尺决定今天也努力工作,剪视频啦!
  ……
  往前数个十年,多的是人通过公众号赚到大笔外快。
  甚至还有些公司通过专门经营公众号获利,比如说发一些文章养粉丝,把号养大之后再卖给有需要的商家,最后商家使用公众号卖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