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比如猪肉饼里就得加姜。
  可她不吃姜。
  咋办呢?
  那就把姜先切成细丝,再切碎,最后混进肉里一起剁,直到她吃不出味来。
  想办法把食材剁碎混在别的东西里骗小孩吃这种方法很多人都用,只是经常不奏效,因为想要真弄得吃不出来味,其实非常费功夫。
  可想而知,禾仁善为了让女儿在肉饼里吃不出姜,得多费劲。
  只是看到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女儿爱吃,当爸的也算欣慰。
  小时候的禾嫒尺因为挑食,所以对于自己难得喜欢的美食会有很强的正向反馈。
  比如说她会对猪肉饼抱有敬意,每次吃它时,工序都特别长。
  她会要求家长只给她打半碗饭。
  然后把猪肉饼放进空出的半个碗里,再拿个小铁勺,一点一点地,把已经压成饼的肉沫再拆成碎碎。
  这个步骤也很费功夫,她爸就经常说她:“我饭都吃完一碗了,你怎么还在玩你那块肉饼。”
  肉饼拆成碎碎之后还不算完,她会用勺子把肉和米饭细细拌匀,确认肉和米饭的比例是否合适。
  要是肉多了,她会再加一点点米饭。肉少了,就再搞一块肉饼继续拆,直到她满意为止。
  最后还要浇上两勺猪肉饼的汁水,保证将一整份猪肉饼的精华全部与米饭完美结合,这才老老实实开吃。
  这碗猪肉饼拌饭她用勺子舀着吃,吃得特别快。
  比她爸吃饭还快。
  一勺一勺,直到把碗底上的米粒都刮干净才算完。吃相还特别香,会让看着她吃饭的人都想跟着多吃几口。
  不过长大之后的禾嫒尺倒是不这么干了,反而开始喜欢吃整块的肉饼,因为整块的肉饼有嚼劲。
  她爸倒是怪遗憾的,因为他还挺喜欢看自己女儿一点点拆肉饼的样子。对他来说,女儿吃饭时的怪癖算是饭桌上一处奇观。
  猪肉饼算是禾嫒尺的美食启蒙之一。
  同样,也是猪肉饼让禾嫒尺认识到,原来食物的形状会影响食物的味道。
  肉饼拆碎之后的味道和未拆碎之前吃起来口感以及味道略有不同,然而蒸制的时候,是否把肉饼压扁,也会影响肉饼蒸好之后的味道。
  记得有一次家里人就因为禾嫒尺老喜欢拆肉饼,所以把剁好的肉沫直接散着洒在碟子上,而不是压扁了蒸。
  心想反正她要拆成碎吃的,是不是饼状也无所谓了,散着还更好拆呢。
  结果蒸出来的味道和压成饼状居然不一样,拆散了吃也还是吃起来略不同,显然饼状的更好吃。
  到底什么原理,禾嫒尺也没完全弄明白。
  但是她很佩服第一个把猪肉饼做出来的人。
  新鲜的肉饼上桌大受欢迎,前一天的拜神菜没被夹几筷子,反而猪肉饼和新鲜蔬菜被一下清光。
  负责剁肉饼的禾仁善也很满足,认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正向回馈,吃饱饭后舒服地斜靠在沙发上摸着肚子打饱嗝。
  如无意外,这道菜在晚上会再次出现在饭桌上,直到她爸剁的那七份肉饼完全吃完。
  *
  下午。
  禾嫒尺盯着家里剩下那块烧猪肉陷入思考。
  她现在是社会人,而且还是个准备做美食达人的社会人。
  不能光吐槽家里饭不好吃,然后啥也不干光摆烂。
  得想点儿招才行。
  至少想办法把这块烧猪肉变好吃些,而不是天天蒸了蘸酱油吃。
  那只鸡被她爸切块拿盐腌起来尝试做成盐焗鸡,已经没救了。好在她爸在吃蒸烧猪肉时,都是吃多少蒸多少,剩下这些没蒸过的倒是看着还能抢救一下。
  怎么抢救?
  禾嫒尺这么想着,开始在家里来回溜达,从门口走到客厅,从客厅走到餐厅,再从餐厅走到她家走廊,然后——
  “你干嘛一直在这走,晃得我眼都花了,坐下看电视呗。”祝文芯正看电视呢,旁边有人一直晃悠闹得她一直看不进去:“来,给你剥个桔子。”
  禾嫒尺听话地在沙发上坐下,接过剥好的桔子吃,“你这是在看什么?”她瞄一眼电视,上面正播放这两年大热的仙侠古偶,她妈看得正起劲。
  说起这个她妈可高兴:“哇,我最近退休在家里天天看电视,看完一部又一部,现在的剧这么好看吗?你看,这些人修仙还很讲究,有我国古文化……”
  禾嫒尺听着她妈在耳边讲,想起小时候的事来。
  和她爸的细致不一样,她妈是个比较粗心的人,而且对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不那么擅长。
  毕竟她也是第一次当妈。
  她做饭不好吃,还会把乱七八糟的食材混在一起喂小孩,不代表她对自己的女儿不好,她对孩子的期望体现在另一方面。
  祝文芯是个狠人。
  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
  小时候的禾嫒尺是不被允许看电视的,她每天回家之后要做作业,学习。小时候她墨迹得很,还容易分心,做作业非常慢,祝文芯就在旁边陪着她。
  祝文芯不是那种把小孩关在房里做作业,自己跑客厅看电视的家长。
  说了不让禾嫒尺看电视,她自己也不看。
  上班时公司的同事都在讨论最新的电视剧剧情,只有她啥也不知道,因为她没看过。
  每天禾嫒尺在家里做作业时,祝文芯就捧书看。
  不是小说哦。
  是那种小禾嫒尺看不懂的大部头,反正看起来都很复杂,那会儿禾嫒尺没一本能看懂的。
  祝文芯强大的自制力导致禾嫒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为妈妈不喜欢看电视。
  直到后来长大,她不在家住了,才发现她妈仿佛被解开封印,电视剧一部接一部的看。不挑题材不挑剧情,能看就行。
  看来前面那些年没少憋得慌。
  既然小时候妈妈陪她做作业,那长大了她就陪妈妈看会儿电视吧。
  两人一起看电视,时不时聊会儿天,时间过得很快,接近晚餐时间,禾嫒尺才发现自己忘了烧猪肉的事。
  她爸已经开始煮饭,并开始把晚上要吃的剩菜分别放碟子里,准备上锅蒸。
  先是把又咸又硬的白煮鸡拿出来摆盘,然后是那条没吃完已经有点腥的煎鱼,最后是烧猪肉,他拿出砧板正准备切——
  “等一下。”
  禾嫒尺看着她爸切烧猪肉的样子,忽然想起一道四川名菜——回锅肉。
  回锅肉顾名思义,就是将已经熟透的肉回锅再次烹饪,具体怎么做禾嫒尺还不知道,但她现在手里可不就有一块熟肉嘛。
  还是上好的五花!
  虽然是隔夜的,这不重要。
  回锅肉怎么做来着?
  网上搜一下试试。
  佐料需要姜、大蒜叶子、蒜粒、郫县豆瓣酱、有些配方还会放辣椒和花椒。
  别的都好说,只是她家没有郫县豆瓣酱,而且这东西在广东小城市不太好买,附近超市估计是买不到的,得网购。
  大过年的,网购也不好用呀。
  再搜,禾嫒尺发现回锅肉其实不只有川菜版,也有其他地区人民会做当地口味的回锅肉。
  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是否放豆瓣酱、辣椒、等调料。
  要不试试?
  禾嫒尺跑进厨房:“爸,我们晚上试试吃回锅肉怎么样?”
  “回锅肉?”禾仁善想了会儿:“我不会做哦。”
  “我来试试,家里有大蒜叶子吗?”
  “没有。”
  “大蒜呢?”
  “有,葱姜蒜都有。”禾仁善纳了闷:“你怎么忽然想做回锅肉?”
  “因为我想把你买的这块烧猪肉炒了。”禾嫒尺跑到门口换鞋,“那我下楼去小区超市买大蒜叶子啦。”
  ……
  过年超市关门早,禾嫒尺差点没买到大蒜叶。
  平时父母在家的时候几乎都是他俩做饭,禾嫒尺在家正式炒菜还算第一次,怪紧张的。
  紧张的不是她,是她爸妈。
  他俩时不时在厨房门口路过往里瞅一眼,看起来很怕她把家里厨房炸掉的样子。
  禾嫒尺以前当然也做过饭,甚至在家里还经常自己煮些面条呀粉之类的吃,她妈就没少吃自己女儿胡搞煮出来的米面,甚至寿司饭团。
  只是显然煮米粉煮面,以及包饭团,和正经炒菜还是有些区别。
  夫妻俩对自己女儿的厨艺水准完全没数。
  也难怪,因为禾嫒尺做菜的知识不是他们教的。
  她爸是没什么机会教,她妈是不教。
  祝文芯是一个很不喜欢做饭的人。
  她不喜欢做的事情,就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做,所以从小禾嫒尺看妈妈做饭感到好奇时,都会被她妈从厨房里轰出去。
  小孩嘛,肯定有些叛逆,她妈越是不让她看,她对烹饪这个事就越好奇。
  可惜这份好奇心在家里时被她妈压得死死的,除了放寒暑假趁她妈上班时偷看点儿烹饪节目,其余时候是一点儿头也冒不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