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也许是味道不好的菜品没被她们点到吧?无论如何,体验很好。好到禾嫒尺甚至在想要不要单独发一篇推文或视频,重点推荐这家店。
  可是她明天就得离开,因为之前已经提前订了桂林的民宿。而且在桂林吃过的糯米饭、红油米粉,还没正式取材呢,她对当地很多东西都感兴趣,不能紧着一家店拍吧?
  崖边鼎锅饭的素材她其实是有的,照片视频都有,虽不足以支撑她写一篇公众号推文,或是探店视频。
  但如果几家店拼在一起呢?素材也算足够。
  “不管了,先这样吧。”
  ……
  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平时看起来开朗活泼的陈灵回到民宿后变得愈发沉默,她偶尔会坐在床上往阳台上望,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你这是怎么啦?”禾嫒尺见朋友不太高兴,决定哄哄她,于是双手按在她的脸颊上,把她挤成嘟嘟嘴。
  陈灵把禾嫒尺的手从脸上扒拉下来:“我在想回去到底是继续找工作,还是考研,或是考公。其实我倾向考研,但是现在已经三月,其实很多想考研的人在大二大三已经开始准备……要是今年没成就得等明年,哎。”
  她掰着手指头说了一堆自己以后的规划,要是考研成功之后应该怎么办,事业生涯可以走哪个方向,获得研究生文凭之后能进入什么样的公司就业,工资前景等,看似前途一片光明。
  最后又停下来,叹了口气。
  “我有点……这么说吧,其实我不是想学习,所以选择考研。你能懂吗?”陈灵欲言又止。
  “嗯。”我懂。
  第90章
  这是一种说不出口的情绪。
  至少面对父母时,说不出口。
  从小到大按部就班学习,考试,再上学再考试。每次学习,考试时,都会用各种各样的鸡汤给自己打气加油。好不容易熬下来,毕业时以为自己能在社会上大干一场,实际上很多事情都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例如工作不如意,公司把人使得比驴还狠,下了班还得干活,劳动法形同虚设,钱还不多。
  除此以外,还会发现在公司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以前认知时不再一样,仿佛不在一个平等社会,某些人看起来就是高人一等。
  这让她们从成长以来认知的阶级结构开始产生变化,很不舒服,所以想逃,逃到熟悉的地方去。
  想接着上学?为什么大二大三的时候不计划好,毕业之后直接去考呢?
  上班上得很迷茫,不高兴?谁上班能高兴呀,大家不都这么过来的吗?
  不上班可以,钱呢?活着要钱的,钱从哪里来?
  说白了,就是要花父母的钱。说难听点吧,是啃老。既然啃老,又凭什么说焦虑说情绪?
  有些事说不出口。
  但她懂。
  两人并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聊下去。陈灵不太想细说,禾嫒尺选择没有继续追问。
  一小时后,陈灵收到一份小蛋糕,禾嫒尺买的。用外卖软件下的订单,从西街送过来。
  她舔着甜滋滋的奶油,把草莓叉嘴里,被草莓酸得一激灵,再瞧着好友好像有些担心她的样子,忽然觉得安心不少。
  那天晚上,陈灵睡得格外安稳。
  ……
  睡得好起得早,陈灵大清早天还没亮就醒了。
  她没像以往那样翻个身继续睡,而是把禾嫒尺从床上掀了起来。
  “啊?看日出?”禾嫒尺睡眼惺忪:“去哪里看啊?”
  “民宿天台呀,这里六层高呢,快快快,晚了就看不到啦!”
  没怎么看过日出的禾嫒尺被陈灵套了几件衣服,稀里糊涂穿上外套,跟在陈灵身后往天台走去。
  外头天还黑着,或许因为连着下了好几次雨,仔细看会发现云层不多,也不厚。
  清晨的温度格外低,禾嫒尺把帽子套脑瓜上才问:“太阳从哪里升起来呀?”
  “东边。”陈灵打开手机指南针比划:“这边是东。”
  搞清方向后,两人站在天台朝着东面楞看,还时不时上网查日出时间,讨论等会儿太阳升起时日夜交替的景色。
  结果直到天蒙蒙亮,已经过了网上说的日出时间,依旧没看见太阳的踪影。
  “奇怪了?”陈灵满脸疑惑:“日出不是天亮的同时,太阳也会跳出来吗?”
  禾嫒尺也纳闷呢:“天色倒是越来越亮,太阳呢?”
  两人琢磨会儿,才想起一般日出说的是海上日出,太阳从海平线跳起的同时,天会亮起来。
  其实太阳早已在天色蒙亮时升起,只是阳朔山多,被山挡住,瞧不见而已。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颜色已经开始逐渐发亮的太阳在山后头爬上来,不远处的河流在阳光照射下,升出一股烟气。暖黄色的日光逐渐铺洒在田野山间,初春的山水林田散发出勃勃生机。
  仿佛一副隐藏在黑夜里的油画被忽然打上了灯。
  禾嫒尺忽然觉得自己词汇量匮乏,不知用什么形容眼前这番景色,只好呆地立在原地,想用双眼多看会儿。
  过了阵子,陈灵深吸一口气。
  “啊哈,终于看到日出啦。之前还想参团去相公山看日出来着,但是想到要早起就没去。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去看海上日出吧,太阳跳出来时,天会忽然亮起来那种。”
  禾嫒尺仔细想了一下这个计划的可行性:“那我们得找个能看见日出的外海,内湾不行,太阳会被海湾挡住。听说有些人为了看日出,还专门到海边露营呢。”
  “露营我也想试试,你试过吗?”
  “没有,我也想试试。”
  “有机会一起呀。”
  ……
  想起等会儿就要离开阳朔,两人在天台聊着天,多看会儿风景,才依依不舍地下楼来。
  早起能看到的事物和平日里不太一样,不光是山水景色与平时不同,就连民宿里的场景也和之前有区别。
  民宿提供早餐,6:30~9:30之间可以到一层餐厅就餐。因为前一天两人集体赖床,所以今天是他们第一次在民宿里吃早餐。
  “这家民宿里居然住了这么多人吗?”光是眼前在餐厅里就餐的住客就有八九人,两人有些惊讶,毕竟从搬进来开始,每次进出都碰不到其他游客,她们还以为现在淡季,店里没人呢。
  民宿里提供的早餐不是一般酒店会提供的自助餐,品种不多,主要是一份米粉,再配上一些小菜以及应季水果等。
  米粉不是桂林常见的卤菜粉,反而更像禾嫒尺在其他城市吃的桂林汤粉。
  让人意外的是这份汤粉还挺好吃。汤底虽说淡了些,不过米粉的口感不错,配上腌菜酸萝卜等小料,一份汤粉下肚,连原本有些困乏的禾嫒尺都精神起来。
  在吃早餐期间,禾嫒尺和陈灵也注意到民宿里其他旅客的早起原因——
  他们大多报了一日游的团。
  难怪白天看不见人呢,估计游客们要么是报了团,要么是玩累了呆屋里没出来。
  吃过早饭,两人收拾东西启程前往桂林。出门时要不是民宿管家提醒,她俩还差点忘了带之前在西街买的那四罐辣椒。
  陈灵得去高铁站坐车回湖南,禾嫒尺得去她提前预定好的民宿入住。
  回程路上,陈灵看起来心情不错,像是已经做好决定,要回去认真面对接下来的问题。
  在高铁站目送陈灵离开,禾嫒尺打车前往之前预定的民宿。
  这家民宿和之前预定的酒店式管理民宿都不一样,是短租民宿,说白了就是当地居民将空置的房屋装修一下,再出租。
  民宿本身就在居民楼里,位置距离核心景区没那么近,单价更低一些,没有前台没有管理人员,全靠密码锁自助入住。
  房间位于桂林某商圈附近的二楼旧居民区,是步梯房,一房一厅一厨一卫带阳台的民宿,平日里淡季挂牌价是一晚138。
  她已经在网上和房东初步谈拢,先住一晚试试。如果觉得不错,后续可以长住,1周7折,半个月6折一个月5折,把第一天也包含在内,日均不过百元。
  禾嫒尺的原计划是陈灵回家之后,自己一个人在桂林住上半个月,把这里的各种美食都尝个遍。空闲的时间里可以开始剪辑素材,提前把准备工作处理好,顺便体验一下当地人生活的感觉。
  再去广西其他城市取材,例如柳州、南宁等地。
  刚进屋,禾嫒尺就把屋里的电器,灯具,以及水龙头都打开试了试,没问题。
  民宿的厨房比较小,是开放式厨房,配了一个电磁炉以及小电饭煲。厨房里还有冰箱,冰箱带冷冻冷藏,能往里面冻冰激凌。只是冰箱的插座没插上,现在刚通电,要过几个小时制冷效果起来之后才知道好不好使。
  户型有些奇怪,厨房居然紧靠卧室,禾嫒尺估摸着,为了更好出租,这套一房一厅应该是大户型改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