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例如美味竹筒饭这家店做推广时,其实不止小萱萱一位网红写过推文,毕竟要推红一家店,还是一家味道中下的店,仅靠一篇笔记远远不够。
  但他一个个去联系自媒体人,是不是有些麻烦?
  毕竟美味竹筒饭在阳朔,这是个景区,要一口气找到那么多愿意到店里体验拍摄真实照片,顺便刷评价、发推文的自媒体人,有些难度。
  这时候他就可以直接联系小萱萱,商量各种报价,说自己需要多少篇推文,对推文发布账号的要求等等,然后让小萱萱在群里自行分配软广订单。
  久而久之,她自然就会在这个圈子里拥有一定地位,甚至还可以在广告单里抽成。
  史老板是小萱萱的老客户,让她帮忙找个人,还是乐意的。
  不过她真找不到。
  怎么办呢?
  其实最初小萱萱看到排雷笔记时,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互联网记忆力很弱,等她多发几篇无广美食推文,大多数人就会忘了这个事。
  不过史老板找上门来嘛,这事就能有些别的处理方法。
  比如说对史老板提议,把小迟名声搞臭。
  自媒体号嘛,总归最后还是为了赚钱做的。名声臭了,后面就很难接广,粉丝不涨,再加上面对各种恶评,人的精神很容易消耗殆尽,自然就无法更新内容,这个号也就玩完了。
  反正小迟在各平台粉丝量都不过万,在网上也没什么号召力,想搞她再简单不过。
  当然,这是要收钱的。
  这么做,既能除掉让自己不爽的人,还能在史老板那捞点钱,一举两得。
  和史老板谈拢条件之后,小萱萱开始想办法搞臭小迟。
  第一步,就是看她过往在各平台写的所有笔记,以及尽量扒出她的所有账号。
  如果有黑历史,那就最好不过。
  ……
  未能察觉到危机来临的禾嫒尺,正在民宿里晾刚洗好的衣服。
  民宿里衣架不多,她还找房东借了些。不问不知道,原来房东就住在同小区的另一套房里,是一对中年夫妇。
  趁着借衣架的功夫,她还向他们问:“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呀?”
  “你不要去网红店啊,到饭点时在居民街上走,看到人多的店基本都好吃。”
  禾嫒尺再进一步追问:“有推荐的店吗,最好是你们平时也会去的店。”
  他们想了会儿,只说出几个禾嫒尺之前去过的店名,都是网上比较火红的店。至于那些本地人爱吃的——
  “哎呀,那家店叫什么名字来着,就在那个路口的,一时不记得了。”
  好吧,看来这夫妻俩进店根本不看名字,只知道店的地址,根本没注意人家叫什么名。
  只是他们还挺热心,等禾嫒尺回民宿后,还特意向平时一块约饭的朋友问店名,最后将定位和店名给禾嫒尺发了过去。
  知明小吃店。
  “这家店的卤味好吃,可以炒,也可以做火锅。炒米粉和炒饭都好吃,开了二十年,旁边的店都倒闭好几遍啦。”
  禾嫒尺把这家店的名字复制到小众点评搜索,好家伙,评分3.6,开业二十年只有12条点评。
  要不信房东一把,去试试?
  第93章
  知明小吃店开在桂林东安路上,距离禾嫒尺住的地方有一定距离。
  好在她闲,坐上公交车一路摇着去,大半小时也到了地方。
  东安路上有一条烧烤小吃街,从公交站一路顺着导航走去,满大街都是烧烤店。
  禾嫒尺在路上看着导航找店时,还在心里吐槽桂林的餐饮店名字起得随便。之前卖糯米饭的恩恩小吃店也是,这家卖卤味火锅的知明小吃店也是,这名起的,要不是熟客谁能看招牌就知道里头卖的什么?
  还不如叫知明卤味火锅来得直观。
  在街边转一圈,她终于在一家便民小超市的入口隔壁看到知明小吃店的招牌。
  好家伙,知明小吃店估计开业以来没怎么装修过,不光店子翘着旧,就连门口的的灯牌也已经坏掉一些,小吃店里,小字左边的点不见了。
  走进些再仔细看,禾嫒尺才发现这家店在卖炸串。
  门口还摆着选菜台,上边全是各种各样的串,客人点单之后能直接拿锅里炸。
  “房东该不会是搞错店名了吧?”禾嫒尺不敢贸然过去问,要是问过以后才发现不是这家店,好像有些尴尬。
  想了想,她决定拍一张店门照给房东发过去,问:“卤味是在这家店吃吗,我怎么看着好像是卖炸串的?”
  房东估计正在玩手机呢,回得也挺快:“就是这家店,不要买这家店的串啊,这家店的炸串味道一般,没隔壁烧烤好吃。吃卤味就好啦,火锅比较好吃。”
  原来如此。
  等进了店,禾嫒尺才明白为啥这家店叫知明小吃店。
  现在已是饭点,店里已经进来好些客人,能从他们桌上的菜品看出这家店不光卖卤味、炸串、还卖炒粉、砂锅粥、凉拌菜、炒菜……
  业务做得是真广。
  店门口不算大,约宽3~4米左右,但是纵深长,应该有10米以上。入门除了放炸串的台子以外,后头还有一个打着红灯的卤菜台。
  “我想吃卤味火锅,是在这里挑菜吗?”
  “对,想吃什么都可以挑,我们这里按个卖,价格牌在这。”店里的服务员小妹指着墙上红色底黄字的菜牌说道。
  禾嫒尺看着菜牌研究,能选择的卤味大多是牛、猪、鸭的内脏,牛、猪相对贵一些价格10~50一份不等,鸭肠鸭头鸭爪等便宜不少,基本都在十元以下。
  除此以外还能点些素菜一块煮,比如豆泡、腐竹、莲藕等。基本都在5元以下。
  可以根据需求做成凉拌、干锅、火锅等。做成干锅或是火锅,最少得点够30元才行。
  问题不大,禾嫒尺拿着选菜盆挨个把自己想吃的食材往里丢。
  吃火锅嘛,毛肚得来点儿吧?连着根的毛肚一大串28。吃牛内脏,牛肠不能少呀,一根整的12元。卤水酱牛肉也得来点儿吧,35。
  鸭肠才5元呢,来一根长的,鸭脖也能煮火锅?来一根10元,鸭爪鸭翅5元一个,也各夹一个尝尝。
  油豆泡2元一串,一串四个,来一串。再加点儿耐煮的萝卜2元,莲藕4元,绝对够够的。
  禾嫒尺正准备让小妹算钱呢,又在卤味台上看到一块脆骨。据说这个部位叫天花板,也不知到底是牛上颚还是猪上颚,5块钱一片,来一片。
  共计113元。
  这个时候,禾嫒尺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夹得有点多。
  服务员小妹从禾嫒尺手中接过盛放食材的选菜盘,把食材挨个放到木质大砧板上一通猛切,不过数十秒,这盘卤味已经全部变成适合入口的小块,就连油豆泡都被切成两半。
  随后再将它们全部放入大漏勺,往旁边的红油大汤锅里略微汆烫片刻。捞起丢入火锅用的铁锅中,撒上葱花和大段的香菜、炸花生、最后用大勺盛起红油火锅汤浇入其中,就能上桌开煮。
  由于食材本身已经卤制入味,大多数食客都会选择直接吃,不蘸任何酱料,毕竟这家店也不像一般火锅店那样拥有自助调料台。
  毕竟这家店不是火锅店,是‘小吃店’嘛。
  如果想要蘸料,只有一种,那就是商家自制的油辣椒。只是这种辣椒酱并不是为了火锅特意制作的酱料,更类似于每家店都会在桌上备一些,好让客人自行调味的那种辣酱。
  禾嫒尺用干净的筷子头戳了点儿尝味,辣得她飞起,决定还是吃原味红油锅就好。
  红油锅底很香,整家店都隐约飘着火锅味。
  被切开的卤味以及各种蔬菜豆泡等,满满当当挤在浅口铁锅里,红油火锅汤加得不算太多,还未完全没过卤味,这让火锅里头的食材看起来格外丰盛。
  趁着锅底还没煮开,禾嫒尺赶紧给刚上桌的卤味火锅来上几张照片,随后又找角度将相机架起来,盯着锅底下的火苗等开锅。
  她是这么想的。
  卤味火锅嘛,应该是得开锅煮一会儿才好吃吧?里头还有蔬菜呢。
  火锅煮开之前她有点闲,于是拿起手机开始聊天。主要干的事就是把卤味火锅照片发给陈灵,馋得她哇哇乱叫。
  就在陈灵吵吵让她把火锅给打包寄去湖南这会儿功夫,锅底已经逐渐热起来,这时她才记起毛肚不能久煮。
  禾嫒尺趁着锅子还没开始沸腾,快速把火关小,再精准地将锅内毛肚捞起,吃之前还不忘先把毛肚夹在镜头前对个焦,再将毛肚放进嘴里嚼。
  卤味火锅的市井味很浓。
  卤下水与红油火锅其实都属于较为重口的吃法,两者结合得出的结果,竟然莫名契合。
  这家店的卤毛肚和一般火锅店内已经处理成片状的毛肚不太一样,它是一整串的,每片毛肚之间还连着根。
  瞧着处理方式有些粗糙,切开时也不是将它们一片片分开,而是切成有些像千层肚的大块状。在红油汤里泡过以后,每片毛肚都挂满汤汁,吃起来先不说味道,光是份量就能让人极其满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