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贾冰就是这样的网友。
  她倒没有什么到处观察别人吃饭剩不剩的癖好,而是她自己外出吃饭时,总会对于是否应该打包这件事有疑问。
  倒不是对于食物剩下之后,能不能再吃一顿这件事抱有疑问,而是因为她对于说出“打包”这两个字,会感到尴尬。
  贾冰是一个不太擅长处理某些关系,以及事情的人,而且她还非常在意其他人看她的眼光。
  例如点餐aa。
  例如帮人带饭。
  例如叫外卖时拼单,在进行以上事情时,如果她是提前垫付那一方,事后收起款来,就会让她非常纠结。
  昨天垫的钱,今天怎么还没给我,要不要催一下?
  可是怎么催,好尴尬啊,要不然再等一天看对方会不会想起来?
  两天过去还没给我,是忘了还是故意的啊?
  应该不能是故意的吧,大家每天见面呢,故意这么做多尴尬啊。
  从她开始想别人为啥还没给钱,到她鼓起勇气催。这段时间会让她非常难熬,催收的话在对话框里写一遍又删除。总觉得这么问不对,那么说好像也不对,对话冷冰冰的,人家会不会不高兴,后面会怎么看我?
  甚至会产生算了,反正钱不多,问这事多尴尬的想法。
  对她来说,在饭店里将剩菜打包,也是一种类似的感觉。
  剩菜这么多,会不会很浪费,菜是钱买的,钱是努力赚的,食物也是重要资源,被丢进垃圾桶好像有些心疼。
  可是打包?现在这年头谁家能缺口吃的呀。
  同一桌吃饭的人会怎么想?隔壁桌的人会怎么想?服务员会不会觉得她很小气?
  在她的生活中,几乎没怎么见过像小迟这样理直气壮喊打包的年轻人。
  是的,小迟喊“老板,打包。”时的声音和语气用理直气壮来形容再合适不过,让她忽然觉得这件事一点都不尴尬。
  还让她产生,咦?还能这样吗?的想法。
  贾冰给视频默默点赞,或许以后她依旧不擅长处理某些事情,出去吃饭的时候对于说出“打包”两个字还会感到尴尬。
  但是,先点个赞吧。
  ……
  接下来几日,禾嫒尺都在桂林吃吃喝喝探店取材。
  由于在外地呆的时间有限,她取材的方式也和以前在鹏城时不太一样。
  在鹏城时,她通常是先到某家店尝味,拍摄照片素材,吃过觉得味道不错之后,才会再次到店里拍摄视频素材。毕竟一边吃一边录视频多多少少会影响进餐体验,而且没尝过味,也不知道东西好不好吃,录下来的素材能不能用。
  再说,店家通常看见录视频的人来探店,至少服务态度会变好一些,甚至连上的菜都量更大,味更好。她尝到的餐品,和其他人可能根本不一样。
  在外地就不能这样,因为她时间少,所以会用边探店边录视频的方式取材。
  但是为了不让商家知道她是探店的,通常会在点完餐,菜品上桌之后,才把她的支架相机拿出来拍摄。
  要是觉得味道不错值得推荐,她会和商家商量,补拍烹饪、店内设施、招牌等镜头。
  味道不好嘛,吃完抄家伙就走。
  饮食笔记大概2日一更,在桂林探店期间,她还打包了好几次剩菜回去吃。毕竟桂林大部分餐馆出的餐菜量都不小,点一个菜吃着种类太单一,两个菜又会剩。
  她倒是没再用剩菜拍视频,而是每次热剩菜时,都会摆盘拍照,发到饮食笔记推荐的最后一页。
  笔记底下有好些网友询问她到底用的什么锅具,看后台记录,已经有两位网友在品牌方买了这套锅,一套最低折扣也要289,5%的额外提成收入是14.45。
  积少成多也是一份不错的收入。
  除了探店写笔记以外,她也会试着编辑新的推文词,或是p站长视频的内容。除此以外,只要有空闲时间,还会在民宿里复盘自己之前写过的笔记和视频。
  因为她没拿准自己作品优点和缺点分别在哪里,所以哪怕第一期关于桂林‘米粉’的视频素材已经足够齐全,依旧迟迟没能开始动手剪辑。
  最让她困惑的,还是之前在p站发布的关于羊魔牛、陈记臭豆腐这两部探店视频。
  这两部视频热度比她之前拍的遵义花记羊肉粉、冬阴功探店视频,都要更多一些,而且涨粉更快,互动内容也更多。
  区别在哪儿呢?
  她研究好几天也没看明白,最终只能求助其他人,例如说,知道她在做自媒体账号的表姐林菲杏。
  “可能是因为看起来更有趣?”林菲杏还挺好奇自己表妹做出来的作品,早已看过禾嫒尺的探店视频,就连长达半小时的冬阴功探店测评她都看完了,分析得有模有样。
  “羊魔牛的探店视频你把店主p成了黑衣人,还把店主要求打码的部分做成了视频开头预告,有些搞笑成份在里面,所以互动量比较多,哪怕对鹏城美食没兴趣的人也会想看下去。”
  “臭豆腐探店视频可能是因为这个。”林菲杏用手机自带的录屏功能,录下某段视频内容,发给禾嫒尺。
  第96章
  随着视频播放,手机喇叭传出一段听起来呼吸不太匀畅的呼喊声。
  “啊啊啊啊,我要尽快找到一家可以坐下来吃东西的店,因为臭豆腐软得特别快,我一定要吃到脆的!”
  结合视频角度,以及配的爆炸性字幕和镜头晃动幅度来看,能明显感觉到拍视频的人正拎着刚出锅的臭豆腐在狂跑。
  “就这?”
  这是禾嫒尺给陈记臭豆腐视频剪的片头预告。当时差点因为这个小片段,给视频取名为《女子不顾形象狂跑百米竟然只为一碗臭豆腐?》
  禾嫒尺有些惊讶,“是因为视频看起来没那么正经,比较好笑是吗?”天呐,难道她要开始走搞笑路线啦,但她没什么梗呀?
  “是,也不是吧。”林菲杏分析着,慢慢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应该算视频特点。先不说美食博主,往大方向看,各领域有些名气的视频制作者都有能让他人记住的特征和印象点,好笑只算其中一种,有点像娱乐圈的人设。”
  “哦,人设我懂。”禾嫒尺抵着下巴苦思:“探店也要人设吗,可是大家不是光对好吃的感兴趣吗,我看美食视频的时候注意力也基本都在食物上呀?”
  “那换个角度吧,我们来看看你的评论区。”林菲杏继续给她举例。
  “之前的视频弹幕,以及评论,其实大多是针对美食本身的评论,网友之间自己聊天自己整活,内容和你关系没那么大。
  再看后面这两部视频,下面的评论内容更倾向于和你对话,像是在跟你说些什么,而不再完全针对美食本身,也就是说网友除了美食以外,还对拍摄视频的你产生了兴趣。”
  “好像……还真的是?”
  和表姐聊完,禾嫒尺又自己呆着捋思路。
  是了,美食领域有不少出名的网络红人,他们都各有自己的特色与记忆点,让网友能在众多视频内快速记住他,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露脸。
  探店也好吃播也好,长得好看,或是长得让人容易记住,本身就是一个优点。再加上吃得多,或是能吃辣等个人特色,就更容易涨粉。
  例如出门吃东西会自己带蒜。
  例如出门吃东西时会自己带板凳。
  例如中文说得流利的外国面孔。
  最好还能带点奇怪的bgm。
  禾嫒尺不想露脸,饭量一般,吃辣也只属正常范围,而且她还不想改。
  额,就是这么任性,对她来说,探店时最重要的是自己吃着味道好不好,高不高兴,不管是爆炸辣还是让她根本吃不完的大份量,对她来说都是会影响味道的因素。
  毕竟东西好吃最重要,她要是尝不明白味,怎么给网友们推荐好吃的?
  怎么办呢?其实也有办法。
  其实美食圈多的是人不露脸,只是他们大多主攻烹饪,而不是探店。
  有些up主做的东西复杂又好看,有些则是烹饪过程中给网友们详细分析每个步骤的必要性。还有人则是反其道而行,烹饪时屡屡失败,逗得网友哈哈大笑,这些也都属于个人特色。
  能涨粉。
  按照美食网红打卡app的任务方向,她其实也可以考虑走烹饪博主路线,一样能挣钱,只是好像挣得稍微少一些。
  可惜她没有能把饼干做出成城堡的巧手,也没有能把烹饪过程分析得像解题一样清晰的能力。拍烹饪翻车视频倒是还行,但是最近做翻车视频的人也太多了,说实话,她自己正常炒菜做饭,按照菜谱做,是真的很难翻车。
  故意翻车嘛……
  对不起食材啊。
  现在的禾嫒尺还不知道自己的个人特色是什么,也不清楚其实现在已经有粉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默默关注她。
  于是她钻了一天的牛角尖,思考‘如何不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不露脸的情况下增加个人特色’这个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