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禾嫒尺这才想起,自己来柳州原本想吃螺蛳粉来着,只是从昨天到现在吃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居然还没碰过螺蛳粉。
  昨晚的炒粉不算。
  所以她问另外两人:“你们来柳州吃过螺蛳粉吗?”
  “还没。”
  “没呢,昨天刚来就碰上你们,没来得及。”
  她俩也没吃。
  商量过后,她们决定中午找家螺蛳粉吃吃。
  “不去排队的网红店。”
  “不找带柳字的螺蛳粉。”
  “最好找那种犄角旮旯里全是居民吃的粉店。”
  “容器得是不锈钢盆!”
  她们仨商量着,开始不走大道,往各种看起来像是居民区的地方钻,最后路过一家粉店。
  店子的招牌看起来不算新,装修朴素,像是有些年头。
  中午时分,店里人不至于多到要排队,却也不算少,几乎都是本地人。
  肯定不是网红店、名字不带柳,位置也够犄角旮旯。
  “要不我们在这家吃?”禾嫒尺提议道。
  佳佳和嘉嘉顿足细看,却有些犹豫。
  “可是……”
  “这家店是螺蛳粉店吗?”
  “是吧,里头价目表说螺蛳粉9元一份呢,我看见了。”
  对了,这家粉店的名字不光没有柳字,就连螺蛳粉三个字也不全,叫香螺小吃店。
  按照禾嫒尺最近在桂林探店的经验来看,这种名字哪儿都不搭的小吃店就像少林寺里的扫地僧,很有可能藏龙卧虎。
  例如恩恩小吃店的糯米饭、知明小吃店的卤味火锅。
  名字起得不明不白还能经营下去,基本只能靠口碑支撑,但凡味道差一些,早倒闭不知道多少年。
  这家店的螺蛳粉有拌粉和汤粉,拌粉是一两10元二两11元,汤粉是一两8元,二两9元。
  单卖的螺蛳是8元一碗。
  有单买的螺蛳证明螺蛳粉味道够正,至少汤底不是汤料包兑的,而是真正每天自己熬的大骨螺蛳汤。
  除此之外还有猪脚鸭爪等各种配料,都比鹏城的价格便宜三分之一。
  禾嫒尺在鹏城吃螺蛳粉舍不得到店里吃,贵,基本都是自己煮。
  自己煮粉,料就那么些,体会不到在店里随便加小料的快感。现在难得来到螺蛳粉发源地柳州,趁着各种配料划算,肯定得多加料。
  鸭脚鸡脚3元一个,得各来一个吧。
  豆腐吸汁,2元一个,肯定也少不了。
  豆腐酿还能泡螺蛳粉里吃?也来一个,3元。
  吃螺蛳粉难得见到螺蛳,也来一碗让大家尝尝味呗。
  小料多,就会担心粉吃不下,最终禾嫒尺只要了一两汤粉,共计28。
  “我的粉煮软一些。”
  煮螺蛳粉的大姐问:“要多辣?”
  原本按照禾嫒尺平时吃速食螺蛳粉要把辣油全加进去的习惯,她肯定至少得来一份中辣粉。
  毕竟在她的印象中,螺蛳粉就得被辣油包围,泡得红彤彤才显得有食欲又好吃。
  问题是她今天嗓子有点不太舒服。
  也不知是不是昨天吃完炸串麻辣烫又跑去吃蛋散、辣炒各种东西闹的,所以——
  “我想要一份不辣的。”
  “不辣也会有一点辣哦,小料是辣的。”
  “好。”
  三人各自端着自己点的粉找桌子坐下,先拍照再吃粉,嘉嘉还发了个朋友圈。
  配字:在柳州抓到两个美少女,一起吃粉啦。
  三人加的料都不少。
  佳佳能吃辣,她那份螺蛳粉上的辣油已经将螺蛳汤遮得严严实实,夹出来的每根粉条上都裹着红油,上面还豪放地放着一块8元的炸猪脚和3元的虎皮鸡爪、油豆泡,看起来卖相很不错。
  嘉嘉吃辣能力差不少,她就意思意思点份微辣,还额外要了一碗煮芋头和萝卜。微辣的红油少很多,也就比禾嫒尺那份不辣看起来多那么点儿红。
  三份螺蛳粉,禾嫒尺那份看起来味最淡,汤面上漂的少许红点来自酸笋和虎皮鸡爪等小料。
  据说螺蛳粉的精髓是汤底,所以云螺小吃店里有勺子。吃粉之前,禾嫒尺决定先给自己来一口汤尝尝味。
  她将手里的勺子往碗里压了压,螺蛳汤沿着勺边往里滑,汤里没什么油,在勺子里看起来更清。
  先呼呼吹几口气,确认汤没那么烫嘴,再就着勺沿慢慢吸汤汁。
  螺蛳汤入口瞬间,禾嫒尺不由自主地将眼睛睁得大了些。
  鲜。
  这份汤底喝起来比看着浓得多,清澈的汤底咸中带着来一股鲜甜味,这股鲜味跟禾嫒尺平时在家吃的花甲、贝类有些相似,却又好像更浓一些,而且不腥。
  想必汤底在熬制的时候没少放螺蛳,螺蛳本身也足够新鲜。
  尝过汤,这时她才夹起一小撮粉放进勺里,再添上一根酸笋、少许豆角、配着汤一块吃。
  因为下单时,她叮嘱过煮粉的大姐要将粉煮软一些,所以出来的粉条软硬程度恰好是她喜欢的口感。
  偏软的螺蛳粉和汤一起滑入嘴里,每次咀嚼,鲜美的汤底配着酸辣脆爽的笋和豆角在口中与米粉汇合,让嗓子有些不适的禾嫒尺吃起来也很舒服。
  随后,她将粉里的虎皮鸡爪鸭爪、还有豆腐酿往汤里压了压,将粉条从碗底捞上来,盖在它们上面,想让汤把它们泡软。再夹起碗里的豆腐吃。
  香螺小吃店的豆腐是油豆腐。
  不是那种小油豆泡,店里倒是也有小油豆泡卖,1元一份。不过她没买,而是转而选择2元的长油豆腐。
  它比油豆泡更扁、更宽、更长。
  豆腐在加入粉里之前,其实正泡在一份螺蛳辣汤里温着,早已吸饱了味。
  夹起豆腐,在边沿上咬下一小口。鲜浓还带着少许辣味的螺蛳汤迸出来,配着豆香十足的豆腐,吃起来让人相当满足。
  她没舍得一口气将豆腐全吃完,转而将碗底的虎皮鸡爪捞出来。
  其实禾嫒尺以前不算喜欢吃螺蛳粉。
  螺蛳粉其实火得很突然。
  在她的印象里,螺蛳粉刚火那会儿,和其他粉区别也不是很大,就是速食做得好,在哪儿都能吃。
  煮起来能自己加各种蔬菜,好像比方便面健康好吃一些。
  直到后来网友推荐得厉害,她试着把网购的虎皮鸡爪零食加到螺蛳粉一起煮。
  虎皮鸡爪配螺蛳汤是真厉害。
  炸过泡囊的鸡爪皮能把汤汁牢牢兜在里面,每次咬开鸡爪的关节时,鸡爪上卤得软糯带筋的皮肉连着汤汁一块进入嘴里,能让哪怕最普通的速食螺蛳粉吃起来香上一个档次。
  打那以后,禾嫒尺每次吃虎皮鸡爪几乎都会配着螺蛳粉吃。
  毕竟最近虎皮鸡爪很贵呢,直接吃,几口就没了,不是很划算。
  在螺蛳粉店里吃的虎皮鸡爪比速食的和螺蛳汤更搭,毕竟做的时候就是准备配粉吃,所以卤味没那么重,杂味更轻。
  吃起来螺蛳汤的鲜味会更明显。
  把虎皮鸡爪啃没,鸭爪暂时留着,禾嫒尺将最底下的豆腐酿翻出来。
  其实广东也有豆腐酿,只是广东的豆腐酿基本当菜配米饭吃。
  泡螺蛳汤里?
  这回还是第一次见。
  第110章
  禾嫒尺第一次见泡在螺蛳粉里的豆腐酿。
  豆腐酿里的豆腐,用的是油豆泡。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先剁馅,将油豆泡挖空,把提前拌好调过味的馅往里面塞,再上锅蒸熟。
  蒸熟的豆腐酿被禾嫒尺泡在螺蛳汤里温着,看起来鼓鼓囊囊,皮薄馅足。
  她用嘴唇试了一下温度,发现不太烫,随后直接沿着豆皮外侧咬下一小口。
  “嗯?”
  禾嫒尺低头看一眼被自己咬开的豆腐酿,里面的馅料口感让她有些意外。
  禾嫒尺小时候吃的豆腐酿里,大多是以猪肉碎为主,香菇、马蹄等食材为辅拌的馅料。做好之后不管是空口吃或是配上米饭,都挺香。
  香螺小吃店里买的豆腐酿跟她以前吃的不一样,主料是糯米和芋头。
  糯米、芋头、加上少量肉沫、木耳拌成的馅料塞在油豆泡里,剁成小块蒸煮过后的芋头入口化泥,吃起来沙沙粉粉,再配上带着韧劲软糯的糯米,口感奇特,像是在吃糯米烧麦,层次感却又比糯米烧麦更丰富。
  表皮韧劲更强,还带一股豆香。
  由于豆腐酿里的主材是糯米和芋头,所以调味不重,哪怕不配任何东西,直接把它当主食吃也很合适。
  禾嫒尺感觉自己要是没吃螺蛳粉,能一口气干掉至少八个。
  既然现在在吃螺狮粉嘛——
  她选择将这个被她咬过一小口的豆腐酿再次泡进汤里,好让螺蛳汤能直接透过口子,渗进豆腐酿的每一个缝隙。
  豆腐酿的馅料塞得紧实,咬开之前哪怕泡在汤里,也仅仅只是让豆腐酿看起来湿了些,并且能保持一定温度,并未能让它吸着汤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