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身份一下从店长、臭豆腐摊的顾客,变成能让陈老板随便使唤的小弟,店长……
哦,现在不能叫店长,他辞职了。
馄饨铺前店长姓徐,年纪不算很小,现在地位不高,就叫他徐老弟吧。
关于身份转变,徐老弟最初是不那么习惯的。
只是很快,他的注意力便从身份转变挪开,来到陈老板和顾客的相处模式之上。
徐老弟在馄饨铺里干活时,和顾客其实没什么太多交流,时常看见店员将店里的剩菜往后厨潲水桶里丢,心中其实也没什么太大波澜。
东西不好吃嘛,吃不完很正常。
店里的顾客吃东西时大多面无表情,他无法从任何一位顾客的脸上看见尝到美食时会有的满足感,或是得到任何赞扬。
在臭豆腐小推车旁干活则完全不同。
他能注意到,不少熟客人和陈老板关系不错,哪怕路过摊子不买豆腐,也会跟他打招呼。
而来摊子上消费的客人,表情也和馄饨店的客人完全不同。
熟客在排队等豆腐时,光看陈老板炸豆腐,拌小料和酱汁时的样子已经开始不由自主的咽唾沫。
甚至有很多客人刚把臭豆腐拿到手,也不怕臭豆腐烫嘴,便直接站在摊子旁边狼吞虎咽地吃。
客人对待臭豆腐时的反应和他在馄饨铺里工作时完全不一样,让徐老弟在小摊旁工作的情绪也和店里时有些区别。
徐老弟在店里白打工一周后,陈老板终于让他上手试着炸臭豆腐,并将这份臭豆腐卖给某位食客。
对于徐老弟来说,炸臭豆腐不算难,关键的火候问题有陈老板在一旁把控,自然出品也不会差。
当这位食客站在三轮车旁,往口中连塞三颗臭豆腐,并露出满意的表情时。徐老弟才久违地发现,原来做出的食物能得到食客认可时,厨师本人会这么高兴。
之前在馄饨铺里工作,他在店里涮馄饨的目的,更像是单纯为了上班赚钱。
而现在在陈老板这儿当学徒,似乎目的除了赚钱以外,还能多出些别的什么。正当他想着呢,耳边传来陈老板絮絮叨叨的声音。
“哎,这个豆腐还没好,豆腐蓬起来还没脆的,一沾汤汁就会软,不好吃。你最开始不会判断软硬就自己算时间。”
“客人叫你多打酸萝卜的时候你要看份量,加少了不行,酱汁里的酸味全靠萝卜,加少了会腻口。”
“刚才这位客人要求多加萝卜,你就按照普通比例拌完酱汁,再单独挖一勺小料往做好的豆腐上加,要是一起拌酱汁里,酸萝卜就会让汤汁变淡,发酸还不好吃,知道吗?”
陈老板一边玩手机一边指挥徐老弟干活,看样子倒是比平时更逍遥自在。
不过他这人是一点不藏私,说的话句句都是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精髓,也不知徐老弟听进去没有。
……
在徐老弟辞去店长职务期间,他原来上班的那家馄饨铺也悄悄换下招牌。
老板还是那个老板,装修也没什么改变,只是店里经营的主项目从馄饨换成了各式快餐。
味道一般,但价格还算公道,开在城中村对面街,倒也引来一些食客光顾。
店内收支勉强达到平衡,赚不到大钱,不至于亏钱,也就这么将就经营着,像这样的店铺鹏城多的是。正因为这样的店铺多,大家味道都一般,所以同样都能赚些小钱。
……
离开广西回到鹏城的禾嫒尺开始马不停蹄地剪辑新视频,以及写推文稿。
一个月没怎么发关于鹏城的稿子,她早前的笔记以及视频浏览量下降不少,鹏城餐馆能提供的整体收益已经止住上升趋势,开始往下跌。
毕竟不管是她的视频也好,推文也罢,全都只是让这些店子火起来的导火线,这些店能受到顾客们的欢迎,根本原因还是店家基本功扎实,味道好,才能引来更多客人。
有不少客人其实是经过口碑相传,或是看了别人的推文笔记才来店里消费的。
这些收益跟禾嫒尺没啥关系。
而且app的影响似乎只限定于客人入店前一个月。
例如有位客人在看了禾嫒尺某笔记后,连续到某家店消费2个月。而这个2月期间,他并未再次观看禾嫒尺关于这家店的笔记,那么从第二个月开始,他的消费将不再为禾嫒尺提供后续的影响力收入。
反之,要是这个人每次到店里消费之前,都看禾嫒尺的作品进行参考,那他每次进店消费都能给禾嫒尺带来收入。
所以遵义花记羊肉粉给禾嫒尺带来的收入下降得尤其明显,毕竟关于这家店的推文以及视频,后期已经没什么太多浏览量。
反而冬阴功那篇笔记虽说因为篇幅太长,测评内容太多,初期不那么受网友们欢迎,但后期有不少食客会参考她的测评进店点餐,给她带来的收益还更持续些,直到现在还每天有最低200的影响力收入,每逢周末还能再加一些。
其他几家店也各有各的情况,这几家店给禾嫒尺带来的收益最高峰已经过了,她要想持续赚更多钱,就得再发布些新作品。
现在的禾嫒尺动力满满。
毕竟上个月虽说她没有继续发布关于鹏城美食的任何作品,但光是之前鹏城的推文以及视频,就给她带来三万元出头的收入。
还没算广西笔记那部分呢。
第117章
禾嫒尺在广西写的饮食笔记虽说热度比鹏城写的笔记热度都高,到目前为止却都只是数据好,评论区热闹,钱倒是挣得不多。
不奇怪,毕竟桂林柳州的情况,和鹏城又略微有些区别。
鹏城不是旅游城市,游客少,本地人也少,从全国各地过来发展的年轻人多。
年轻人新到一个城市对本地饮食不太了解,再加上这个城市铺租贵,餐饮业更替快,几乎每过几天都会有新的餐饮店铺开业,愿意登上社交平台查看店铺评价,按照网友们的评论寻找餐馆的人不少。
要是哪家店在网上稍微有些名气,只要过个一两天,或是周末,就会有不少网友凑热闹跑到门店去消费。
桂林阳朔柳州等地的本地餐饮更替其实没那么快。本地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本地人,会更愿意按照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选择就餐的餐饮店。
禾嫒尺那些笔记,其实主要还是写给游客们看的。
只是游客们大部分看笔记时还在家做旅游攻略呢,看完笔记最多只能来个点赞加收藏,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直接跑到广西去消费。
再加上桂林消费低,禾嫒尺推荐的店铺又都是实惠量大味道好的类型,所以收益也不高,哪怕有正好在当地游玩的游客看过她的笔记,选择到店消费,几乎都只能给她带来1%~3%左右的影响力收入。
像糯米饭、各大米粉店、客人们再怎么花钱,一顿也很难超过10元,一位食客能给她提供的收入也就几毛钱。
偶尔也有几位客人跑到例如崖边鼎锅饭、新记酒楼、乡土农家菜、牛八宝等客单价略高一些的店里消费,这些店带来的收入会更高许多,一桌10~50不等吧。
广西笔记的收益,能给她带来的日收入大概是5~150区间内,跟禾嫒尺刚获得app时,在鹏城赚的钱差不了多少。
目前看来是这样。
……
【每日任务4:发表公众号探店长文任务已完成,获得720现金奖励,一次幸运转盘抽奖,10经验值,300流量券。】
【每日任务5:制作美食有关视频任务已经完成,获得940现金奖励,一次幸运转盘抽奖,10经验值,300流量券。】
跨城探店任务进度:75%。
“呼。”禾嫒尺靠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
回到鹏城后,她紧赶慢赶,终于将自己目前最想推荐给广大网友们的崖边鼎锅饭《本地人从外地回家也要驱车去吃的农家乐饭店?》编辑成探店推文,以及视频发送出来。
随后她给自己捏了捏肩膀,起身抻抻腰随意走几步活动身体,又继续坐下。
“对,差点忘了。”禾嫒尺将自己在各平台的账号页面调出来,并在简介页面写上自己在其他平台的账号名。
“不错,这样一个粉丝就能关注我好几遍,刷刷声望值。”声望值高,能接的广就更多,更值钱。
“明着写会限流吗?要不要用缩写什么的?”她删删减减,又跑进其他自媒体工作者的个人页面,想参考一下别人都怎么干。
随后,她又把之前拍摄的广西素材调出来,思考下一篇探店文稿的内容,并同时构思视频分镜应该怎么剪。
其实跨城探店任务剩余的完成时间非常充裕,禾嫒尺只需要在接下来接近四周的时间内,提交最后一篇探店视频或推文,就能完成任务。
作为一个工作刚开始上手的自由职业者,她上个月的收入已经足够高,其实完全没必要将自己逼得这么狠,慢慢来也行。
禾嫒尺不是工作狂,会这么干当然有自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