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桂林人吃火锅时都往里面放些啥?》发布成功之后,她的跨城探店任务成功做完。
  奖励是100经验值和6张5000平台流量券声望。
  她的用户等级终于提升啦!
  第119章
  “让我看看升级之后有啥改变呢?”说着,禾嫒尺打开用户页面。
  用户:禾嫒尺
  用户等级:lv3(2/2000)
  声望:lv3(42885/200000)全平台每增加一个粉丝涨1声望。
  可使用影响力:157312
  禾嫒尺看着用户下一级所需经验后面那几个0,头是真的大。
  从lv2升到lv3需要500经验值,愣是花掉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把等级升起来,现在升下一级居然要2000,每日基础点评报销任务才给2点,如果不做其他额外任务或是接广告,光靠吃饭打卡,得吃三年才能升级。
  不过升级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目前禾嫒尺的用户等级为3,每天做点评任务可以报销的额度从之前的50,一下涨到100。
  房补额度也从之前的每个月35%,补贴上限2000,飙升到每个月50%,补贴上限3500。
  只要她每个月写满4篇推文或是探店视频,现在她租的房子只要交1149.5就行。
  房租下降,吃饭能花的钱还上涨,禾嫒尺在鹏城的生活成本再次降低。再往后,很容易就能攒下钱来。
  不过……
  “钱是王八蛋,花了再赚!”
  禾嫒尺失业前已经好几个月没拿到工资,导致她手中拮据许久。获得app之后,前一两个月赚的钱不算多,刚够交房租和配置新住处的家具家电等东西,手里也没什么钱。
  等她笔记火起来,真正赚钱,其实已经是年后的事。
  年后,她在广西呢。
  在广西期间虽说有持续笔记收入,但出门在外,网购还是不那么方便,所以她很多东西都没怎么买,现在嘛……
  “夏天到了,买几件短袖穿一下,鹏城夏天长冬天短,一件短袖能穿十个月,嗯,夏装划算。”
  放进购物车。
  “睡衣?”禾嫒尺只有专门的冬睡衣,没买过夏睡衣。
  她现在身上这件衣服还是洗旧的t恤。
  旧棉t洗多了变形发软,穿着外出显旧显脏,当睡衣穿倒是舒服,就是不好看,专门的薄睡衣会不会穿着更舒服呢?
  不知道,先买两套试试吧。
  放进购物车。
  最近天气热起来,要不要买些冷饮喝喝,还有冰激凌!
  禾嫒尺想买冰激凌很久了。
  以前在家里住,妈妈不让她吃太多冰激凌,基本都是买一根吃一根,家里囤不住。
  后来在学校住宿舍,宿舍里又没冰箱,也是只能买一根吃一根。
  毕业之后住城中村也一样。
  但现在不同,她是有冰箱的人啦!
  冰激凌,冰棍这种东西,现在不管扑超市还是便利店,一根一根单独买都很贵。
  比如较出名的苦咖啡、脆宝、甜筒什么的,都得3-5块钱一个,有时候可能更贵。
  但是如果批量买嘛……
  “不是吧,附近的米团超市苦咖啡才9.9一盒6根,脆宝10.9一盒6根?”
  “咦?!怎么这个品牌的冰激凌还能叠加99-40冷饮券?”
  买买买!全部放进购物车!
  禾嫒尺靠在沙发上刷购物软件刷得兴起,手上这台工作4年多的手机忽然卡了。
  “啊!我要买手机,新手机!”
  ……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禾嫒尺的影响力收入正式突破3000大关,次日一早,她用这个假期赚到的钱,跑到品牌手机专卖店给自己买了一台新手机。
  内存大大的,型号新新的,刚开机,美食网红打卡app像是预安装软件似的已经住在上头。
  新手机到手,她才发现自己旧手机是真的卡,只是之前用得习惯,所以不在意而已。
  用户等级上升还买了新手机的禾嫒尺心情好得不得了,她决定庆祝一下,试试平时不怎么会吃的东西。
  比如说西餐。
  禾嫒尺小时候是吃过西餐的。
  她爸出门打工那会儿据说富过一小阵,可能几个月吧。那时候她爸也不晓得投资什么的,反正赚了钱就是花。
  二十年前的人花钱路子不多,要么买衣服,要么吃。
  她爸给全家都买了衣服,又带老婆孩子到当年市里最高档的西餐厅里吃好吃的,说是见见世面。
  那次吃饭对于禾嫒尺来说,可能是出生以来最隆重的一次。
  三人的饭前准备快要赶上出门喝喜酒。
  她爸不知从哪儿弄来一罐发胶,模仿发哥在上海滩的样子,把自己的头发全部往后梳得整齐,又穿上一套结婚时的西装,还踩着一双扁头皮鞋,看起来像模像样。
  她妈则是换上她爸新买的衣服,涂上粉底口红,还描了眉,闻起来香香的。不过她提前烫卷的头发摸起来也很硬,估计跟她爸用的是一罐发胶。
  那天出门前,她妈在家里的鞋盒堆里翻出一双禾嫒尺从没见过的超尖高跟鞋,穿上愣是看着高一截。
  家里两个大人都重视对待,还在上幼儿园的禾嫒尺当然也要打扮,她被父母双方一块折腾,穿上厚厚的红色毛呢裙子和小白长袜,脚上套着一双圆头小皮靴。
  小皮靴贵,她那会儿又正好长身体,脚长得快,所以她爸买的时候特意买大一号。
  穿上脚晃里晃荡的,不怎么好走,拉链还很难拉,每次穿起来都得费吃奶的劲。
  一家三口整得这么隆重,当然不是去吃普通西餐。
  那家高档西餐厅请来不知哪儿的外国名厨来准备一年一次的全套圣诞大餐。
  据说是法餐还是什么来着,时代久远,禾嫒尺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她只隐约想起自己吃饭的时候,旁边有外国人在拉小提琴。
  上菜方式和平时自己在家里,或是在一般餐馆就餐时都不一样。
  都是先上一份,吃完撤掉,再换一份上。
  禾嫒尺带着脑海中的印象在网上搜了搜,大致确定自己小时候跟父母一块去吃的圣诞大餐应该是法餐。
  “100一顿在鹏城吃法餐应该不太可能。”毕竟她小时候跟父母去吃圣诞大餐的时候,人均也不止这个价。
  整顿牛排吃吃应该还行。
  说吃就吃。
  因为禾嫒尺没在鹏城吃过牛排,所以去之前,她这个探店达人居然打开自己平时常用的笔记平台,开始搜其他美食号的牛排推荐。
  “太贵的不行,价格超一点我可以补,最好人均不要超过150……”
  ……
  “哎。”
  刚从牛排店走出来的禾嫒尺叹了口气。
  这家店的牛排不好吃。
  但这次禾嫒尺却没法像以前那样,很肯定地觉得是这家店的问题。
  她从小到大,吃牛排的次数不多,每次吃都觉得味道一般般,所以很难明白到底是自己不喜欢吃牛排,还是别的其他原因。
  刚才这家牛排店是新店,中午还有优惠套餐,138包括一份原价128的牛排、意粉、饮料。
  禾嫒尺觉得牛排吃起来有些老,意面没什么味,饮料太甜。
  想了想,又在点评看商家评价,似乎大家给的评分都不低,基本都在4星以上。
  但是仔细看评价,好评内容似乎都是给服务和环境,和味道关系不大。
  低分评价当然也是有的,评价内容跟禾嫒尺的感觉差不多,也是觉得肉老、意面调味一般、饮料不好喝。
  结果发评人被非商家的路人号怼了,说他一百多在鹏城想吃什么好牛扒,不晓得多花点钱去好餐厅吃吗?
  “……”
  “或许在鹏城一百多真的吃不到好牛排吧,但是人均138很少吗?”
  感觉自己被扫射到的禾嫒尺有点郁闷,西餐好贵呀。
  她尝试用记忆中自己吃过最贵的那顿圣诞大餐的味道作为标准,想比对一下贵的和便宜的区别在哪儿,却发现自己想不起来那是什么味。
  毕竟这事已经过去接近二十年,那会儿她才上幼儿园呢。
  不过好在她不记得,有别人记得。
  禾嫒尺赶紧用新手机联络妈妈。
  “妈,你还记得小时候带我去吃圣诞大餐的事吗?”
  “嗯,记得,怎么啦?”
  “有吃上牛排吗?好吃吗?”
  “哈哈,说起这事才好笑,那天一顿饭吃到晚上接近九点钟,上来一堆菜根本没吃饱,刚出餐厅门你就说难吃,最后拉着我们去大排挡吃炒粉……”
  听着妈妈在电话里回忆过去的事,禾嫒尺脑海中的记忆也逐渐清晰起来。
  那顿一家三口盛装出席的圣诞大餐不好吃。
  难怪之前她死活想不起来这顿饭什么味,因为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尝不出来味道,仿佛大厨全程忘记放盐。
  主食可以自己选鸡排、牛排、或是鱼排。
  禾嫒尺要的鱼排,妈妈是鸡排,爸爸是牛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