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
禾嫒尺在评论区给大家挨个点赞。
后台飙升的各项数据让她很满意。
《肉铺老板为了卖肉居然在店里干这种事?!》热度涨得快,其实算是意料之中。毕竟她动了手脚,私底下悄悄给视频、以及公众号推文分别各自使用过5000流量券。
完成跨城探店任务送的嘛,不用白不用。
使用原因也很简单,她想让这家店红。
最开始,禾嫒尺去店里录制探店视频时,想的是像以前那样,在店里多点几次不同的餐试味,再按照自己的体验给网友们推荐菜谱。
所以连着到店里去了好几天。
或许是因为她去的次数多,店里又没什么客人,于是便跟店里几个小老板都混了个脸熟,顺带也了解了这家店合伙人们最开始决定试行堂食体验的理由。
“每个人吃肉的爱好不太一样,我们三人虽说合伙开店,又都年纪差不多,实际上喜好其实完全不同。”
小铭那时给她解释。
“徐旭最喜欢的是熟成肉,他觉得熟成之后肉质风味更足,厚切薄切都好吃,而且能把品质差一些的肉通过熟成工艺变得更好吃,店里熟成柜就是他坚持要买的。”
“我现在比较喜欢的是美国厂眼肉,但小时候其实更喜欢阿根廷厂的出品。”
“许维则不喜欢将牛排煎着吃,更喜欢烤的,店里还有专门的牛排高温烤炉,温度可以达到单面800c,油脂多的牛排可以不用放油煎着吃,直接烤就行。”
店里用来烹饪牛排的厨具,不光只有烤炉、不同种类的煎锅、还有空气炸锅、微波炉,甚至烤肉盘等厨具。
主打让客人挑到最适合自己的肉和烹饪方式,哪怕客人想试试在店里用空气炸锅炸一锅牛肉粒吃也是可以的。
店里的堂食体验模式算是做到禾嫒尺心里了。
从那时开始,她便决定把视频重点放在‘体验’上。
她希望看自己视频、推文的网友粉丝们,也能试试这种体验。
第126章
屿田鲜肉铺的体验模式受到鹏城网友的一致好评,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后来才到鹏城工作的朋友们。
来鹏城工作,基本都要租房住。
租房,尤其是单身居民,喜欢自己下厨的人其实不那么多。
厨具也少。
至少适合用来煎牛排的铸铁锅就不是人手一个。
大家平时哪怕路过类似的社区中高端生肉铺,也不会产生进去消费的欲望,毕竟自己烹饪不方便,真想吃牛排还是到店里比较好。
本地人不去消费的理由就更简单。
大部分本地鹏城人比起这些从国外进口的牛排,他们更愿意用钱去买一只本地土生土长的走地鸡。
牛排?
到店里偶尔吃吃还行,买回家煎就算了,反正也不一定煎得明白。
屿田鲜肉铺的体验模式算是让这些客人有了进店消费的理由,不过最初,大家其实也就是抱着尝新鲜的心来的。
到店的理由大多是:“这种牛排在xx店要五百块呀,到屿田鲜肉铺现买现吃两百不到,多划算呀!”
很现实,但确实是这个理。
然而进店之后,发现其实最贵的不一定最适合自己,店老板们也会建议大家多试试各种不同的肉和做法。
不知不觉地,感受就开始发生变化。如果接下来对牛排依旧保持兴趣,便会逐渐成为店里的常客。
堂食做得好其实不算很赚,毕竟卖的东西成本高,鹏城店租又贵,店里座位少,每天能接待的客人数量有限,都约满了也就开支平衡,能少量赚点儿吧。
况且店里堂食的火爆其实维持不了太久,鹏城人喜新厌旧嘛,那股劲儿过了,估计店里客人就会逐渐减少。
哪怕能将大部分客人转化为常客,一个月能来个两三次其实已经算多,毕竟好吃的东西不少,大家也会想尝点别的。
好在堂食的火热,确实能成功带动零售。
这不,之前到店里尝过牛排的陈姐几天后又来买走两包牛仔骨,说是想回家煎着给小孩配饭吃。
顺带的,她还看上店里用来煎牛排的锅,问店里有没有一样的新锅卖,能不能卖她一个。
类似这样的客人还有不少。
甚至还有几位本来就对熟成牛排感兴趣的客人到店体验之后,大方地买下整条牛排肉,要求店里帮着熟成。
牛排肉整条的买,哪怕重量较小的板腱肉也得3kg起,都是大生意。
肉铺的牛肉进货价贵,虽说店铺流水多,利润率却不算高,能给禾嫒尺带来的影响力收入为2%,加上非小众点评平台的3%,共计也有5%。
笔记刚发出那天工作日,给禾嫒尺带来的影响力收入是106,次日涨到161,第三日因为是周末,又碰上某位客人买下一条8kg的较好品质牛肉做熟成,收入暴涨至587。
这个时候视频热度没下降,公众号推文热度还在涨,眼看影响力收入还没到达预估的最高峰。
然而这次受到较大影响的不仅仅只是被探店的屿田鲜肉铺,还有禾嫒尺。
发过好几部探店视频的禾嫒尺已经半步入行,不算一个完全的新人。这次的视频也不知到底戳中观众们哪个点,导致她在p站的粉丝数量涨得比之前都快。
连带小紫书和逗音号的粉丝也跟着涨,现在禾嫒尺的全平台粉丝在她从广西回到鹏城这个月内又翻一倍,已经到达8w多。
可惜的是,年前年后制作的鹏城探店相关作品热度退减,这个月的收入已经开始减少。
而广西的店则是在清明假期过后也逐渐凉下来,收入下降。
目前整个四月,除去月初假期几天挣得的一万,工作日日均影响力收入是300~600,周六日是500~1000,比三月时略下降了些,不过加上清明挣的部分,以及任务额外给的现金奖励,上月收入成功突破4w,算是大赚一笔!
而且屿田鲜肉铺相关的探店视频刚发,接下来收入又能涨一段时间。
再看时间,已经快到五一。
“五一能放假,是个好日子啊……”
这么想着,禾嫒尺在网站后台,将她之前剪辑好的某些视频片段,以及推文一并发送。
【每日任务4:发表公众号探店长文任务已完成,获得750现金奖励,略……】
【每日任务5:制作美食有关视频任务已经完成,获得960现金奖励,略……】
【每日任务3:发表笔记任务已完成,获得89现金奖励,略……】
“上次任务给的5000流量券还剩四张,除了小众点评以外正好一个平台一张,搞定。”
*
禾嫒尺上个月发的所有广西相关笔记、推文和视频热度在涨。
不光涨浏览量,就连收藏和点赞评论都在涨。
这种情况其实不太正常。
各大平台为了让大家多发内容,流量通常会在作品发出之后1~3天内给得多一些。
过了这几天,如果作品未能进入更高级别的流量池,数据基本就不会再涨。
哪怕收藏笔记网友们在重复翻看笔记,笔记只会涨浏览量,不涨互动数据。
毕竟一个号只能点赞收藏一次。
理论上是这样。
不过禾嫒尺最近学了个新招给旧作品引流。
禾嫒尺回到鹏城后,发的所有广西相关探店作品,基本都是以较大的店为主。
像在柳州菜市场逛吃、买猪肉铺、逛夜市等一些小片段她都攒下来剪成一段以旅游小吃街逛吃为主的视频。
主打的不再是探店推荐,而是旅游闲逛,顺带随便吃。
类似的内容她分别发在小紫书、p站、逗音、公众号,并在作品末尾加上一小段以前制作的广西探店视频预告,建议对广西美食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直接翻往期作品看。
她把广西的内容在每个平台各自打包成单独作品集,方便网友们连着看。
原本五一假期就是正好适合出门游玩的时候,不少网友在四月末已经开始数着假期过日子,无心上班或上课。
她的作品刚发出去没多久,就勾得不少想出门玩的网友心痒痒,再加上流量券一推。
愣是把之前某些不怎么火的视频或是笔记的热度也一同推起来。
禾嫒尺看着后台飙升的数据,高兴地拆了一根耗费她5.5大元买的磨巧冰糕啃下一口。
……
各平台其实为了让制作者或撰稿人多出作品,其实经常时不时地,都会换着花样推出各种各样的流量扶持计划。
例如某平台去年11月发与下雪,或是冻雨相关作品会得到较多流量,12月发游戏相关作品流量较多,3月、4月,各平台又会根据需要,扶持不同类型的作品。
正巧这个五一,各平台都对旅游方向作品分出不少流量。
仿佛为了告诉全国各地的朋友们,过完年上班已经几个月,好不容易劳动节放个假,可以去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