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虾和牛排我也要,牛排切薄一点可以吗?谢谢。”
“这里的是蒜蓉粉丝蒸扇贝,帮我拿一点吧,我拿不下了。”
才逛小半圈,她的碟子已经满得不能再满,刚想把夹的餐拿回去吃,又在半路上发现新目标。
“生蚝在这里!”
禾嫒尺则是喜欢吃自助餐的时候先规划路线。
她会先把餐厅整体全部逛一圈,把握清楚有什么菜品,再适量将有眼缘,想吃的东西夹到碟子里,带回去尝味。
尝过味,知道哪些东西好吃哪些不好吃之后,再正式出击。这回就只拿刚才品尝过,确认好吃的菜品。
“西班牙海鲜饭不错,不过刚才那个阿姨过去盛走一大盘青口,现在料变少了。”
“烤生蚝和锡纸烤虾好像刚出锅,那边现煎的法式羊排好像要拿号,我去拿,你要吗?”
林菲杏正忙着吃饭呢,她吞下嘴里刚啃出来的螃蟹肉:“等等,我跟你一起去,那边排队的是什么,龙虾?”
“隔壁的是龙虾,这边是鹅肝。”
“你有没有闻到一点臭臭的味道……榴莲?”
两人端着龙虾和鹅肝循着味去找榴莲,发现在餐厅最角落的地方藏着一个小小的榴莲酥摊。
或许是考虑到榴莲味道大,摊子藏在橱窗里,禾嫒尺还能透过玻璃窗瞧见里面的一大摞榴莲和榴莲壳。
负责榴莲酥摊的是名身材娇小的年轻女子,戴着口罩和高高的厨师帽。或许是因为摊子太边缘的缘故,没什么在这拿吃的,她看着有些无聊。
见好不容易有两人找到这儿来,还挺热情。
“来份榴莲酥吗?现做哦。”
……
自助餐味道不能说特别好,至少如果花328正经去店里吃一顿,估计食材、味道、都能更胜一筹。
只是这种一次能品尝许多食品,边逛边吃的感觉确实不错。
禾嫒尺甚至都在思考,自己以后要不要出一期自助餐测评试试。
“如果做测评,这家店应该推荐的是什么呢?”她喃喃自语道。
目前为止,禾嫒尺和林菲杏最钟爱的菜品不是限定一人一份的龙虾,也不是鹅肝,更不是鲍鱼。
居然是藏在甜品区和甜品区中间的夹缝处,无人问津的猪脚姜。
林菲杏吃了一碗本想再来一碗,只可惜她在餐厅里连吃几圈早已吃饱,肚子里根本没什么位置。
猪脚姜一般不会作为大菜端上台面,平时过年过节也不太能吃得到,说起粤菜或许不会提起它的名字,在广东却相当有名。
——因为这是月子名吃。
生孩子辛苦,广东湿气重,生产后又容易受寒,所以得大补。
怎么补?
食补。
吃点好的。
有些地区人民会熬鱼汤、有些则会熬鸡汤。广东人平日里没少熬汤喝,到了这种关键时候,也有自己的招。
炖猪蹄。
用姜和醋一块炖。
基础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将猪蹄清理干净,再配上大把的肉姜、甜醋慢煮。
除此以外,还能往里放好些煮好剥壳的鸡蛋。
炖好的猪蹄会被黑色甜醋染上浓厚酱色,吃起来酸甜开胃,还能滋阴活血,对身体很好。
据说身体再寒的产妇,连着吃上一个月猪脚姜,也能把寒体吃成热底子。
不过一般不这么吃,毕竟再好的东西连吃一个月也腻得慌。
到后头,吃不完的猪脚姜基本都会跑到亲朋好友肚子里。
由于姜、醋、猪蹄,价格都不便宜,这道菜做起来还费时间,所以一般饭店卖的比较少,哪怕有,也不便宜。
在鹏城,吃上小小一份,就得28。
碗里只有一小块猪脚趾、姜块、一个鸡蛋。
吃一份不过瘾,吃两份钱包疼。
还不一定好吃。
酒店自助餐里的猪脚姜是随便又豪放。
负责炖猪脚姜的厨子估计有点儿功夫,炖出来的猪脚火候恰到好处。连着筋皮的肉口感还有点嚼劲,不至于过烂软化,却又很好嚼。
调味没有过甜过酸,底味入得刚刚好,比禾嫒尺擅长熬猪脚姜的奶奶做得都好。
而且不吝食材。
熬制猪脚姜的大陶瓷汤煲盖上盖子,看起来就跟旁边的绿豆糖水煲一样朴素。
然而打开,便会发现里头满满当当全是料,想吃哪个部位就能直接捞哪个部位吃。
禾嫒尺想了想,决定先拍些素材做纪念。
毕竟严格来说,这份酒店自助餐里偶然碰见的猪脚姜,能算是从她出生到现在为止,吃过味道最好的猪脚姜。
第131章
在禾嫒尺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原本在餐厅里摆放一个多小时都无人问津的猪脚姜,在禾嫒尺拿出相机拍照之后引起几位旅客的注意。
最初他们只是对禾嫒尺感到好奇,很快,便把好奇心转移到她拍摄的对象上。
——一个盛放着不知道什么玩意的汤煲。
会来从化泡温泉的旅客大多是广州或附近居民,基本都是本地人。
哪怕盛放猪脚姜的汤煲旁没放名牌。大家光闻气味和色泽,便能大致猜出煲里放的是啥。
虽说猪脚姜不是什么名贵东西吧,毕竟平时不太能吃得到。
等禾嫒尺拍完照离开,好奇的旅客们便都各自按照自己的喜好盛了点儿猪脚吃。
“怎么之前没发现在这里放了一煲猪脚姜呢?”
“料倒是挺足,不知道好不好吃,先来块小的试试吧。”
将猪脚姜端到桌上尝味的旅客们,意外发现自助餐厅里没什么人吃的猪脚姜居然味道很正。
渐渐地,那锅被藏得很深的猪脚姜居然受欢迎起来。
*
中午没正经吃饭的两人在离开餐厅时肚子浑圆,吃了个十分饱,只好在酒店园区里散步,顺带消食。
自助餐虽说有意思,却不适合剪成从化特色美食视频。
还是得找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才好。
禾嫒尺想起自己下午在网上搜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决定问问自家表姐:“我想拍一些从化美食的素材,你觉得什么算从化特色美食,假如你是游客,来这里会想吃什么?”
林菲杏:“没有假如,我就是游客,什么都想吃,但现在吃不下了。”说完,她还打个饱嗝以示对刚才那顿自助餐的尊重。
禾嫒尺:“……”
我的亲姐,白问你了哈。
“不过——”林菲杏拉长声音卖起关子:“说到吃这件事,肯定还是得问本地人,本地人最清楚哪里有好吃的。”
“有道理。”说着,禾嫒尺的脚步不由地慢下来:“我也在网上看过本地网友推荐,但是很难分清哪些是网友真心推荐,哪些是商家做的广告。”
“这还不简单,直接问认识的本地人就好啦。”
“你是说酒店里的工作人员?倒也是一个好办法。”
“不不。”林菲杏伸出手指头摆了摆:“当然是直接找自己的本地人脉——问老同学啦。”
“对哦!”
大学四年,除了玩得比较好的几个朋友,禾嫒尺对于同学老家在哪儿其实大多记不太清,不过有群,可以问嘛。
“就算没有从化同学,应该也能有一两个广州的?”
*
没有。
禾嫒尺没有从化同学。
仅有那位广州同学表示自己从来不去从化,小时候泡温泉基本都去其他区,玩耍吃东西则是更愿意考虑番禺和南沙。
从化哪怕通了地铁,他也没去过。
得知禾嫒尺正在从化泡温泉,他吃惊极了:“这么热还下雨去泡温泉?在泡池里分得清哪些是温泉水哪些是雨水吗?”
两人来回唠几句之后,他又说:“你在从化碰到什么好吃好玩的记得介绍给我啊,下次我也去。”
倒是林菲杏在校友群里问从化美食时,蹦出来两位从化老同学。
老同学们正逢周末没事干,于是围绕从化美食在群里产生一轮激烈讨论。
大致内容如下:
同学1:“在从化泡温泉可以去附近的农庄,味道基本不会太差,我之前跟家人去的遥记不错。”
同学2:“遥记不行,明明是一家以前听都没听过的店,也不知道为什么给自己挂了个十年老店的招牌,在网上红了之后烧鸡都变预制菜。客人来了热一热,肉又柴又老,皮还不脆。
还不如去试一下鹧鸪煲仔饭,红姐煲仔饭。”
同学1:“红姐以前更好吃,现在不行,你去隔壁的陈叔煲仔饭吃吧,那家还可以,而且平时人不多。还可以试一下三味鱼或者一鱼五吃。”
同学2:“红姐发挥只是不稳定而已,虽然现在没以前好吃,但也是特色菜。三味鱼不如去顺德吃,在从化吃什么三味鱼,当然要吃山坑螺。吃紫苏炒的那种,要多汁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