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嗯,不过这个网站更适合看横视频,长视频。”
  直到一个礼拜前,@陆爷爷教你做菜这个账号其实只入驻了抖音平台。最开始只是闹着玩的,爷孙两人都不怎么上心。
  只是后来粉丝数量越来越多,当爷爷的年纪大了,也没想再进行二次就业。对于自己的账号没啥想法,倒是能继续保持初心,孙子却不行。
  他小子见账号粉丝越来越多,甚至有人问他要不要接广什么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要不要开始用心经营这个账号试试?多少也能积累一些经验,以后等他想自己干自媒体也有底气。
  当他决定试着主动经营账号时,第一件事,就是想在多个平台注册同名账号。
  现在有不少自媒体人都是多平台开花,倒不是他们花心。
  不同的平台用户群体,习惯都不一样。将同样的作品投稿至多个平台内,吸引到的观众不一定重合,也说不好账号在哪个平台能更火,多一份流量多一份保障,也多一份钱。
  除此之外,则是为自己买一份保险。
  现在的视频平台没几年就冒出一个新的,过几年就死去一个旧的。
  如果死磕一个平台,一旦运气不好碰上平台倒闭之类的倒霉事,分分钟就跟着一块埋在坑里。
  所以他已经试着在p站注册账号,并陆续把以前发布在逗音的视频搬运过去。
  新号粉丝没起来,旧视频热度不是很高。所以他就琢磨,怎么能快些涨粉呢?
  这天陆毛毛替他爷打字,跟小迟聊天时,正巧想起目前小迟在p站经营得还行,虽说没他们逗音号多,也有几万粉。
  而且她视频质量不错,如无意外,后续应该还能继续涨,说不定哪天突然就火了。
  要不合作一次,大家都给对方带点新粉?
  *
  十天后五月末的一个周五,合作视频《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正式登上各个平台。
  视频内打上美食、烹饪类的各种标签,出现在不少对烹饪感兴趣的用户推荐页面内。
  视频发布之前,@小迟没吃饱和@陆爷爷教你做菜两个账号都在各平台提前发足了合作预告。之前对合作感兴趣的各平台网友们,也能第一时间看见他们的合作视频。
  苏倩是@陆爷爷教你做菜在逗音的老粉。
  从这个账号还只有三千多粉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关注他。
  她自己本身喜欢美食,而且还挺享受自己下厨的感觉,账号上没少关注各种美食账号。
  最初关注@陆爷爷教你做菜倒不是为了学做菜,而是觉得视频中的陆爷爷广普口音很好笑。后来才发现他拍摄烹饪视频时看似随便,又带着一丝严谨,教的菜谱是真能按照步骤做出菜来。
  这很重要。
  因为做美食门槛看似不高,所以现在做美食账号的人很多。
  在网上看美食,尝不到味,比起味道,更重要的是视觉冲击力。
  也就是看上去好看,看上去好吃。
  所以经营美食自媒体的号主本人只要能把画面弄得好看,甚至可以是个调味魔鬼选手。
  毕竟真的看完视频会学着去烹饪的人也不那么多,网友们看见好吃的,哪怕馋了,也大多会选择去点个外卖,或是泡个泡面解馋。
  所以,按照食谱真能做出美食来的@陆爷爷教你做菜,会给苏倩留下更深的印象,经常刷他的视频。
  视频上线这天周五的傍晚,苏倩下班回家坐公交时,按照平日里的习惯打开逗音,想刷点儿美食视频找找晚餐灵感。才刚打开逗音没划拉几下,视频《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便出现在页面上,吸引住她的眼球。
  吸引她的当然不是平平无奇,看起来还有些无趣的标题。
  是画面。
  @陆爷爷教你做菜拍摄的视频风格变得和以前不一样。除了从竖屏视频变成横屏视频以外,视频内开场也不再是直接以孙子视角拍摄烹饪过程,而是多了一小段预告。
  预告内容也很直白。
  第一幕是将烧得滚烫的热油“滋啦”地一声,浇在蒸好的三色鱼上。
  鱼肉和葱花在被淋上油时,油水接触冒出油泡的镜头还被放大、放慢。
  镜头一转,下一幕,便转到一个吊烧窑炉前。
  刚从窑炉中央被铁钩吊着拿下来的烧鸡,被一只带着棉手套的手扯着鸡腿将肉撕开。
  被烤得焦脆的鸡皮锁在内里的鸡汁瞬间找到出口,从破裂的鸡皮之间流出。
  这一处镜头依旧是慢特写,观看视频的观众,甚至能清晰地看见有几滴肉汁随着撕扯鸡皮的动作,不合群地从镜头内弹出,仿佛要随同烧鸡的香气一并突破屏幕来到观看视频的观众身边。
  还没等观众品明白烧鸡的味道,镜头再转,落到一锅被烧得火热的砂锅上。
  眼见砂锅边上还有水气咕嘟冒泡时,一只带着棉厚手套的大手将锅盖掀开。
  锅盖掀开瞬间,肉眼可见的烟气如蘑菇云一般从砂锅内腾升。锅盖底下藏的是一锅被鹧鸪铺得满满当当的鹧鸪煲仔饭。
  镜头这时再次拉近,放缓,能看见铺在米饭上的鹧鸪肉被热气熏得一股一股。
  这时,一把葱花从上撒下。恰到好处地给煲仔饭注入灵魂。
  最后,一把大勺狠狠插入煲仔饭的煲底,掀出来一大块焦黄锅巴。
  预告播放完毕,苏倩的大脑已经成功被食欲把控,不得不咽着口水继续看下去。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小迟去从化探店的视频,实在没忍住也想自己下厨做做看。这次把探店的小迟也一起请过来,让她试试自己做的和在店里吃的有什么不同。”
  “顺便教你们怎样像顺德大厨一样处理大头鱼,很简单的。”
  后面的内容,就是和平时一样正式教做菜的过程。
  和平时不一样的是,叫爷爷的人从孙子变成了另外一个叫小迟的人。视频画面更高清平稳,转场丝滑,看起来拍摄道具更专业一些。
  而且在每个烹饪步骤,都会附上严格的的流程文字,以及配方重量配比,比平时更严谨些。
  一整部视频下来,陆爷爷一共做了三个菜,视频时长长达25分钟,在逗音已经属于相当长的长视频。
  她居然在公交车上看完了。
  “先给配方截个图……”
  看完视频的苏倩已经在琢磨今晚要不要给自己和家人添个新菜试试。
  “荔枝蜜烧鸡是不行的,准备时间太长了,而且家里也没有那样的烧鸡炉可以用,倒是煲仔饭和三味鱼都可以试试。”
  “感觉大头鱼处理起来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麻烦,跟着视频操作好像我也能片出来无骨鱼片似的。”
  不过现在时间不早,估计市场里也没有整条的大头鱼卖,要不明天放假,买一条试试?
  今天就先做煲仔饭试试吧,虽然没有鹧鸪,可以用排骨做嘛,正好把之前贪新鲜买回来的砂锅用上。
  随后,她回家跟着视频步骤做菜时,又多次反复回看视频。
  甚至后来由于视频内提到这些菜品都是小迟探店时吃过的,她还摸进@小迟没吃饱的账号看了一遍她的从化探店视频。
  毕竟合作视频《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里只有烹饪教学过程,没有特别馋人的吃播环节。
  探店视频内容则将重点大部分放在是吃上,感觉完全不一样。
  当然,看完视频肯定要点一下关注啦。
  *
  跟陆鼎仁的合作比禾嫒尺想象中愉快,天天吃得倍香,还学到不少烹饪食材方面的知识。
  跟他混上几天,禾嫒尺感觉自己可能比以前又更挑嘴了些。
  顺带的,她还借着这次合作机会,将之前学习的某些拍视频小技巧运用上,目前看起来效果好像还可以。
  没白瞎她氪金买的新镜头。
  跟禾嫒尺合作的陆鼎仁也很开心,她剪出来的视频看起来像模像样,让一把年纪的陆爷爷感觉自己似乎在跟业内专业人士合作。
  而且横屏视频给他一种像是在拍摄正规节目的感觉,让人很有成就感。
  合作视频发出后,浏览量一直稳步上涨。
  与此同时,@小迟没吃饱和@陆爷爷教你做菜的各平台关注人数也在涨。
  最初,@小迟没吃饱这个号在逗音蹭上@陆爷爷教你做菜的粉,所以在逗音涨得快。
  反过来,@陆爷爷教你做菜在p站和小紫书蹭上@小迟没吃饱的粉,在这两个平台涨得比较快。
  对,陆鼎仁在小紫书也有号了。
  原本陆毛毛不玩小紫书,本来没想这么快运营小紫书账号,不过看禾嫒尺要在小紫书发合作视频,想着流量不蹭白不蹭,所以也在那开了个号。
  没想到效果还行。
  三个平台的用户习惯不一样,给人感觉也不同。
  逗音视频底下评论玩梗内容比较多,点赞量也更大,老粉见陆鼎仁的视频内容忽然高清,还问他是不是做美食视频发财了,鸟枪换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