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您好,诚邀您加入我们探探工会,加入我们你可以得到更多的广告.机会和曝光,以后你发的所有作品我们都有人去点赞……”
  “……”
  广告啊。
  工会广告。
  别搞了,她不需要加入公会。
  禾嫒尺随手将一堆垃圾邮件丢入回收站,准备关闭邮箱时,收件箱忽地又亮起一个小红点。
  与此同时,app也发布出两个新任务。
  【指引任务2:与更多同行取得联系,获得更多业内信息。
  任务完成后,声望商城将正式开放跨城探店任务组。】
  “跨城探店任务组?”是之前那种去广西探店的任务吗?
  “与更多同行取得联系,意思是让我加入工会?不是吧?我只想自由点儿当个体户呀。”
  禾嫒尺点开收件箱内的新邮件,脑海里还有些发懵。
  好在很快,她便明白任务不是这个意思。
  与更多同行取得联系,就是字面意思。
  仅取得联系就行。
  第142章
  “合作联动?”禾嫒尺打开新邮件时一头雾水。
  邮件是一封来自同行的合作邀请。
  内容很简单,主要是希望能和她一起完成类似《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一样的合作视频。
  这事得从之前开始说起。
  视频《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到从发出到目前为止,各种数据依旧还在上升,光是p站的播放次数已经超过五百万。
  制作视频的小迟和陆爷爷账号当然也没少涨粉。
  不过大家在看视频时,其实会更倾向关注出镜者,所以陆爷爷账号的粉丝数会涨得更多。
  比小迟号多很多。
  甚至后来居上,刚进驻p站不久的陆爷爷粉丝量已经超过小迟。
  羡慕也没办法,毕竟人家身上有多年练下来的厨艺,基本功扎实,碰上机会可不就是红得快嘛。
  然而禾嫒尺没想到的是,其实她本人也同样引起了某个群体的注意。
  主要是同行。
  账号刚做起来,不算完全新人,但数据又不算那么好的同行。
  自媒体其实不好做,尤其是前期。
  粉丝数量不多,粘性也少的时,作品阅读量少,互动量不大,平台给的流量自然也不多。
  大家为了博得更多观众注意,都会想尽方法整各种花活。
  自己整还不算完,还会留意同数据的同行怎么整。
  也不用特意关注,大数据抓取兴趣内容后,首页会自己冒出来。
  《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最近这么火,自然同行们也能刷到它。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人眼里,在《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中能看到的内容也不太相同。
  一般网友看完视频,或许脑子里想的都是好吃的。
  但同行们看完,有相当一部分会透过视频思考它背后的制作状况。
  随后便会发现仅在视频内以声音出镜,负责拍摄剪辑的小迟没吃饱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合作对象。
  她自己本身有些流量,但是拍摄合作视频时又不抢镜。
  后期剪辑和拍摄这些麻烦事都由她全程负责,合作者只要出镜就好。
  粉丝涨得还多。
  用玄学的话来说,就是她旺人。
  玄学在业内其实也是一个很莫名其妙的指标,例如在小紫书发布笔记,能不能给流量,完全看运气。
  小迟的运气看起来就挺不错。
  而且还是能蹭的那种不错。
  于是,有些心痒痒的自媒体人便开始向她发出合作邀请。
  合作视频不好发得太频繁?
  没事,先联系上,排个队,以后有机会合作也是好事。
  在此之前,好些类似的合作邀请早就躺在禾嫒尺各平台私信聊天窗口里。
  只是禾嫒尺在早期因为写某些笔记导致和人产生冲突以后,已养成不主动看私信的习惯,所以一直没发现而已。
  收到合作邀请的禾嫒尺还挺高兴。
  “合作好啊。”
  禾嫒尺在平台上搜了搜对方的id名,先点个关注。
  “杭州啊?有点远呀。”
  暂时她还没去杭州的打算,合作好像不太合适,先加个好友扩张联系人列表吧。
  想起自己还有任务要做,禾嫒尺便学着这位同行的样子,开始到处加人扩列。
  没多久,她甚至通过某位热心同行的帮助,被拉入一个全是自媒体人的活跃内部大群,在里头水上了。
  然后在里头快速交一大群网友,并学到一些她以前从未细心留意的知识。
  主要关于如何接广,和接广的报价。
  跟禾嫒尺原本了解的数据不太一样的是,本来她听说小紫书的粉丝们消费倾向更强,所以更值钱。
  但其实小紫书只是更好接广,单只广告报价最高的是p站。
  原因是因为p站视频基本都是长视频,单支广告制作起来更麻烦,所以价格高。
  小紫书和逗音广告制作起来简单许多,所以哪怕效果不错,价格也会更低。
  不过小紫书和逗音接广门槛低,尤其是小紫书,哪怕账号只有千粉,也一样可以恰饭,更适合新人。
  之前一直在声望商城用影响力购买广告,从未自己接过广的禾嫒尺,这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她的账号比想象中似乎更值钱。
  目前各平台广告报价大概是粉丝数量的10%~20%左右。
  例如禾嫒尺在p站目前的粉丝量是12万,那么她的广告报价就是1.2~2.4万之间。
  小紫书的粉丝量在3万左右,报价就是3~6千。
  图文少一些,视频高一些。
  这个新发现,让禾嫒尺突然有种松一口气的感觉。
  在这之前,她的收入大头其实一直依赖来自app的探店影响力分成。
  赚得很开心愉快是真的,让她感到担忧也是真的。
  本来app的出现就很莫名其妙,万一哪天app消失,她的收入来源不就没了吗?
  现在好了,哪怕app消失她也有办法自己赚钱。
  放松下来的禾嫒尺心情大好,随后开始对比app内声望商城内的广告报价,然后越看越不对劲——
  “小美!商城广告的报价抽成也太狠了吧?还是我用影响力买的咧!”
  前不久她在商城内接到的p站刀具广告报酬才3500,外加5%购物提成。
  那时她的p关注数量已经超过10万。
  正常报价哪怕从最低的算也要一万多啊,一万多!
  差这么多的吗?!
  小美被禾嫒尺喊得一激灵,“噌”地一下跳起来跑到屏幕后方,最后仅从屏幕角落露出小半个脑袋解释。
  “声望商城里的广告任务计算方法和现实接广不太一样,提成收入占比更大。
  看过视频的网友们不管通过什么频道购买商品,我们都有办法计入购买数量,支付购物提成。
  而且在声望商城可以接的广告很多,能自己挑,又不用直接跟甲方对接,很方便的。”
  禾嫒尺仔细想想:“好像也是。”
  报价是报价,成交价是成交价。
  哪怕百万粉自媒体博主也无法时常接到广告,更别提在广告里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推广。
  要是碰上挑剔的甲方,时不时要求修改广告,估计也很烦。
  而且实际上刀具广告的广告费加上提成,目前已经6000+,后续还在涨,估计再过段时间,涨到1万也不奇怪。
  差距确实有,细算起倒也不那么大,而且完成商城广告任务还能得用户经验值,倒是不亏。
  见禾嫒尺没生气,小美又从屏幕后方跑出来:“不过一个成熟的自媒体人确实得学习自己接广,建议你有空接一个试试。”
  它捧着胖乎乎的脸蛋不停叭叭:“虽然我们现在确实有从你的广告费里抽成,其实我们商城前期有扶持你呀,还记得吗,声望商城最开始上架广告的时候其实你根本没办法自己接广……”
  是了。
  禾嫒尺想起来,确实有这么回事。
  声望商城最初上架广告时,她的全平台粉丝才刚过1000。
  也就是公众号、小众点评、小紫书、逗音、p站这5个平台的粉丝数量相加,刚过1000。
  单个平台的粉丝数才几十、几百。
  一般自媒体人在这个时期根本接不到任何广告。
  但禾嫒尺可以通过用影响力购买的方式,在商城内获得恰饭机会,通过发布广告的方式,赚得少量钱和广告样品。
  虽然现在看来当时赚的钱不多,不过那会儿她发现自己能接广时是真的高兴。
  毕竟能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嘛。
  不多不少的,也算给她增添一些经营账号的动力。
  而且后来声望商城内粉丝数:广告费的比例一直不算少,好像是粉丝数涨上来后,比例才开始跌的。
  整个声望商城的售卖逻辑似乎跟她的个人能力成长有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