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小迟在鹏城推荐的某些店她也去过,点评得都相当到位。
连哪家店哪几个菜好吃,哪几个菜不好吃,甚至哪种调料碟的味道最正,她都说得相当清楚。
思考过后,她便在某个比较闲的周末预约了一次小迟推荐的牛排体验。
从社区肉铺回来当天,她便把这家店推荐给自己好些关系好的同事朋友。
同一天,小迟没吃饱便成为她在小众点评关注的第一个美食博主账号。
最近几天,朱俐在刷点评的时候,便发现小迟似乎去了贵州,上上周是贵阳,上周是六盘水。
而最近的一篇评价内容,则是安顺的九哥屯堡烤小肠。
难道小迟去她老家安顺了?
那给她推荐点好吃的吧。
于是她快速在底下回复:小迟,我给你推荐一家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去的私房菜。
第175章
“好像是这栋楼吧?”禾嫒尺抬头向眼前这栋居民楼上望去。
大圈圈往禾嫒尺手机上的地址信息瞄:“好像是,这里写着呢,三栋。”
居民楼的门前灯坏了,一盏暗,一盏闪,禾嫒尺心里有点瘆得慌:“……打个电话问问吧。”
“……你好我是之前打电话来预约就餐的客人,对对我们在楼下,没弄错是吗?好,现在就上来。”
挂掉电话,两个外地人决定勇闯居民楼。
网友推荐的私房菜位置是真的私,禾嫒尺探店半年多,居民楼底下的小店一直没少去,真跑住宅屋里吃饭还是第一次。
晓乐私房菜的位置处于小区某栋楼房的顶层,上去得坐电梯。
电梯里破得很,连铁皮墙都没有,裸露在外头的全是大木头板子,瞧着跟货梯一样。
不过里面的各种广告倒是一点不少。
“电梯都破成这样了还在里面装广告框呢?”禾嫒尺说着,还仔细研究广告上的内容,看起来广告倒是挺新,活动都是近期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大圈圈说,“在电梯里投放广告,物业是可以赚钱的。”
“……也不知道私房菜的房子装修怎么样,不能比电梯还差吧?”
随着“叮”的一声响,电梯门打开。
18楼到了。
电梯门刚开,一道柔和的灯光便从外头射来,让人感觉眼前豁然开朗,似乎进入了另外一个空间。
店内装修还算不错,环境敞亮,灯光亮堂还干净。
往里走几步,还能隐隐听见餐具碰撞,以及客人聊天说笑的声音。
至少是个正经吃饭的地方。
走出电梯最先看到的,就是私房菜的各种奖状。
什么曾经登上贵州哪儿的杂志,报纸,名人合照等等,贴了整整一面墙。
“好像有点意思啊?”禾嫒尺将相机的摄像功能打开,退回电梯里,“上过这么多传统媒体,不管最后好不好吃,估计都能当素材用,我再拍个出场。”
从电梯出来,经过玄关再往里走,便是长长的新中式乡土风走廊。
走廊墙上也贴着各种名人合影,看起来相当气派,虽然上边的名人禾嫒尺一个都不认识。
大圈圈的注意力则不在合影上,反而还在疑惑:“这里是居民楼吧,为什么一出来就是餐厅,不应该是一层好几户吗?”
禾嫒尺也琢磨来着:“估计老板有钱,买下来全打通了吧……找找服务员在哪。”
这家私房菜的格局有些复杂,不像一般饭店那样只有敞亮的大唐,反而走廊很长,让禾嫒尺莫名想起今天去过的屯堡。
两人像探险般一路往里走,直到快冲进人家厨房重地时,才碰见一位小妹在里头端着饭菜走出来。
见店里来了两位没见过的新面孔,她先是高声问:“您是刚才打电话过来的客人吗,等等我,马上就来。”
随后利落地将手里饭菜给坐在包间的客人端过去,再赶紧出来迎客。
私房菜店是由居民楼改的,屋里包间特别多,只要不是客人多到坐不下,来这吃饭的客人基本都是一人一间屋,私密性特别好。
禾嫒尺和大圈圈虽然只有两人,依旧能获得一间独立包厢。
她俩才刚坐下,大圈圈便找服务员要菜单,不过很快,她就知道这家店没有菜单。
晓乐私房菜的特点,就是到店以后能吃上什么全看当天店里备了什么菜,老板心情如何。
上菜形式有点像在日料圈比较常见的omakase。
按价位上菜,50~100一位。
例如50元的,就是一荤两素,或是一荤一素一汤。
80的是两荤一素一汤,要是点100一位,两人吃会上8到10个菜。
“10个菜太多了,我们两人吃人均50元的,两荤两素两汤就行了吧?”
小妹听了也没让她俩往贵的点,反而赞同道:“你俩人均50,六个菜绝对够了。”
禾嫒尺与大圈圈对视一眼:“那就……50?”
“好咧,能吃辣吧?”
“能。”
下过单,小妹便转身离开,只剩两人在包厢里不停猜测等会大厨会给她们上点啥。
……
私房菜位置偏,散客少,没人带着根本找不到。所以尽管这儿占地不小,里头的客人却不多。
在外头奔波一天的两人在包厢里聊天,目前正说到悠悠养老院的午餐。
禾嫒尺:“刚才小哥回复我了,说是平时的大厨临时有事,今天是另外一个人做的,被好几位住户投诉,马上就换新厨子……”
正等大圈圈准备往下接,菜来了。
装满六个敞口瓷碗。
两人吃6道菜听起来数量虽多,每道的分量却相对少一些,倒也不至于吃不完。
不过,仔细观察后,禾嫒尺发现上菜的标准似乎和点菜时说的不太一样。
按照原本的餐标,她俩桌上的菜应该是两荤两汤两素才对,大厨却按照吃饭的人数将上菜种类改了。
荤菜数量增加一份,并去掉一汤一素,再补一份凉菜解腻,变成三荤一汤一素一凉菜,外加一大桶米饭。
估计是觉得这种搭配,客人吃起来会更舒服。
见菜上桌,聊天的两人马上收住话头,先给自己盛上一碗大米饭,随后便各自拿起筷子便朝自己喜欢的菜上夹。
目的都是荤菜。
饿了啊,荤菜下饭嘛。
禾嫒尺的第一目标是辣椒炒肉。
辣椒炒肉也算是名菜,毕竟全国各地,不少地方的居民都会用辣椒炒肉吃。
有用青椒炒的,有用双椒炒的,还有炒菜时加豆瓣酱的做法。
有些人炒菜时会多放蒜,有些则喜欢加些豆豉,家家户户都能不一样。
而在这家私房菜的辣椒炒肉,则属于安顺屯堡菜。
屯堡人属于汉人,所以安顺屯堡菜的做法也和汉人饮食习惯更为相似,四舍五入能算600年前的融合菜。
炒肉用的辣椒是贵州常见的发酵辣椒,糟辣椒。
配细蒜苗一块炒。
不算太大的敞口瓷碗中,刚出锅不久的槽辣椒炒肉还热乎着。
颜色鲜红的槽辣椒与肉片混在一起,底下的汤汁瞧着也十分艳丽。
炒肉用的猪肉片哪怕和这样通红的辣椒混在一块炒过,瞧着颜色依然较白,一看就是新鲜猪肉,不需腌渍也不会有怪味,才敢直接这么做。
饿极的禾嫒尺把一筷子糟辣椒炒肉塞嘴里,还没细咀嚼,便猛扒一口米饭。
不愧是安顺当地人力荐的私房菜,太香了。
发酵过的糟辣椒不光仅有辣椒的辣味,还带着一丝清爽的蔬果酸,让明明腌渍过的糟辣椒尝起来有一种新鲜辣椒的鲜辣味。
配上未曾腌渍过的肉片和蒜苗一块爆炒,光是躺在盘底的汁水就已经能让人吃上一碗大米饭。
最近大半年没少到处下馆子的禾嫒尺能吃得出来,这家私房菜大厨的手艺很好。
他将肉片炒得很嫩,刚熟透的鲜肉片口感极好,底下甚至还有不少汁水,却又能尝得出铁锅爆炒时才会有的‘锅气’。
禾嫒尺没忍住,用糟辣椒炒肉配着吃下半碗米饭,才依依不舍地转向一道菜,刀切牛腱。
刀切牛腱是饭菜上桌后,大圈圈夹的第一道菜。
虽然是荤菜,却也属于凉菜的一种。
卤煮后的牛腱控干水分,被切成0.5cm厚的肉片,蘸着贵州辣椒面吃。
卤牛腱其实也属于全国各地都有的吃法,并不罕见,那么将这种不少见的菜做得出色,就得更考验功夫。
禾嫒尺夹起一片蘸上辣椒面的牛腱细品。
卤过的牛肉嚼起来依旧筋道,却不塞牙,因为切的片够厚,吃起来很有嚼头。
不过要说卤水本身有什么突出嘛,还真没有。
要是放在平时,这道卤牛腱其实已经能让禾嫒尺比较满意,不过可惜,她刚尝过糟辣椒炒肉,比之还是略逊色些。
只是客观地讲,其实牛肉凉吃能做到不腥不膻,味道恰到好处已经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