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今时不同往日,她有钱了!
而且买东西吃还能报销!
阳澄湖大闸蟹,买!
中秋当日,禾嫒尺提着刚从商场大闸蟹专卖店里价值1288的4公4母礼盒套装,衣锦还乡。
……
中秋,傍晚。
香山市装修有些旧的三室两厅楼梯房里,比平时都要热闹几分。
尤其是餐厅。
紧挨着厨房的餐厅正中摆着一张大方桌,桌上已堆满各式各样丰盛菜品,只是最中央的位置暂时还空着,显然要留给今天最硬的大菜。
“大闸蟹还有十分钟才蒸好,来,先吃饭,凉了就不好吃啦。”
听了她爸的话,刚洗完澡换上家居服的禾嫒尺赶紧乖乖跑到饭桌边上坐好,然后抓了只虾吃。
而刚在厨房忙完的禾仁善倒是没坐下,他不知从哪掏出一瓶黄酒摆到桌上,说:“大闸蟹得配黄酒吃才香。”
禾嫒尺她妈妈祝文芯见了倒是好笑:“你仪式感很足啊。”
禾仁善拆着黄酒封说:“那当然了,毕竟要吃我女儿带的阳澄湖大闸蟹啊,好东西!”
随后,他又催:“赶紧吃点东西垫垫,螃蟹寒,空腹吃容易拉肚子,所以才要配黄酒。”
禾嫒尺又听话地夹了一条香煎蚬鱼1放碗里,用筷子拆肉吃。
秋天应季的美食不光只有大闸蟹,蚬鱼也是。
四季都能打捞的蚬鱼在秋天时最为肥美,自带鱼油。
两指宽,一掌长的细长小鱼稍微用盐腌过再煎,便能煎出一碟黄橙橙的鱼油来。禾嫒尺小时候筷子用不明白那会儿,便喜欢趁着刚出锅还热时直接用手撕着鱼肉和皮吃。
焦香的鱼皮裹着已被煎出油来的鱼肉,嚼着香得叫人上瘾,就连被煎脆的鱼尾都能直接带骨嚼碎了吞。
吃下两条煎蚬鱼,禾嫒尺又将筷子转到一旁的蒸蚬鱼上。
配上葱花姜丝清蒸的蚬鱼与煎鱼风味完全不同,仅在秋季时才会出现在她家饭桌上。
蚬鱼算小鱼,鱼肉极嫩,蒸制后并不好夹,所以平时大家更喜欢煎着吃,但秋天的蚬鱼是特别的。
禾嫒尺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嫩到容易散开的鱼肉放进嘴里。
肥美的海鱼因为准备过冬而囤下的脂肪经过蒸制,早已化入每丝鱼肉里,只需用舌头轻轻一抿,一阵专属这种鱼的油脂香气便随着鱼肉碎裂,从舌尖漫延至整个口腔。
“今天的鱼好肥!”
难得尝到一回这么肥的蚬鱼,禾嫒尺直接勺筷并用,将鱼直接捞进碗里,夹起鱼尾,连肉带刺嘬着吃。
她爸妈见了还急。
“哎,小心刺。”
“别光吃鱼,也吃点菜啊。”
“喝汤不?秋冬天气燥,喝汤下火。”
……
十分钟后。
禾嫒尺把桌上的菜都尝个遍,还在她妈的催促中喝下一碗不知煲多久的老火汤,备受期待的清蒸大闸蟹才被端上桌来。
“好像是和平时吃的不一样哈,壳干净多了,而且个头还大!”
说着,禾仁善还掏出手机拍了张照,估计吃完饭就要显摆去。
禾嫒尺搓搓手,在一家人期待的眼光下,掀开第一只大闸蟹的壳,准备看看贵一些的大闸蟹里头到底长啥样。
结果——
大家沉默了。
半响,她爸才憋出一句:“螃蟹就是这样的,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可能下一只黄比较多呢?”
说着,他也开始拆他手上的螃蟹。
然后——
大家又沉默了。
不是吧?空壳?贵螃蟹也这样吗?
1288元8只,虽然没有港剧上的贵,但在专卖店里已算贵价礼盒,不管怎么说都算不上便宜货,怎么会这样呢?
就在禾嫒尺琢磨自己是不是被坑的时候,凡事都喜欢往好处想的她爸倒是没想太多,决定先给自己掰根蟹腿肉吃。
“螃蟹很干净哦,腮都是全白的,我们以前好像没买过腮这么白的螃蟹吧?”
“蟹肉还挺甜,和平时吃的螃蟹味道不一样哎。”
“这个稀拉的黄还带着一股甘香,不错不错。”
“你看这只黄是不是稍微多一些,哎,你刚才拆的那只是公螃蟹,公螃蟹的黄就是会少一些,来,吃只母的吧!”
原本刚准备掏出手机,准备拍照质问老板怎么回事的禾嫒尺听了她爸的话,想了想,决定暂时放宽心,先吃再说。
不过照片还是要拍的。
“咔嚓”
留个证据。
……
晚上,吃饱饭的禾仁善把刚才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顺带地,还提了一下螃蟹的产地和大小,隐晦地告诉朋友们,他吃了一顿贵螃蟹。
螃蟹黄不多这个事似乎根本不影响禾仁善显摆,他正跟尊佛似的呆沙发上乐呵。
还发语音。
“我女儿买了一大盒螃蟹,过节呢,她回来了,呵呵呵呵呵。”
“螃蟹在鹏城大商场里买的,个头好大。”
“多少钱?哎,说这个事情多没意思,应该不少吧,毕竟在专卖店里买的。”
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吃螃蟹的祝文芯已经把刚才的螃蟹忘了,正挨在禾嫒尺旁边看电视。
同样已经吃饱饭的禾嫒尺则翘着脚半靠在沙发上,吹着不咋凉快的风扇,用她那双洗过好几次还是有螃蟹味的手,和卖她螃蟹的商家聊得有来有回。
确切地说,这俩其实在对峙。
更确切地说,禾嫒尺在质问他,为啥螃蟹里黄那么少那么稀还发苦。
虽说她的螃蟹钱能报销,但这个价买到这种品质的螃蟹,确实是过份了些。
穷过的禾嫒尺坚决不能忍。
1288啊!她穷的那会儿一个月在吃喝上都花不了这么多钱!
尽管现在花的不是她的钱。
但黄稀拉的大闸蟹破坏了她的中秋节,还破坏了她对大闸蟹的期待跟幻想。
气死她了!
越想越气的禾嫒尺两手打字速度已经快到临界点,然而聊着聊着,她又慢慢缓了过来。
因为她通过和商家沟通后得知,大闸蟹空壳的原因,似乎是因为季节和天气。
今年太热。
养在水里的螃蟹不会按照日期成熟,只晓得感知温度。天气热,水热,螃蟹就觉得秋天还没到,愣是不出黄,也熟得比往年更晚一些。
商家卖给她的螃蟹确实是当前较好的一批货,但哪怕是好的批次,目前也仅能做到蟹肉干净、黄稀软。
说白了,今年的中秋,母蟹有黄就已经不错,公蟹大多还在空壳状态,根本不能指望跟往年一样,中秋就能吃上好螃蟹。
原本翘着脚半躺在沙发上的禾嫒尺换了个姿势,最后在聊天对话框中输入一句:“我买的时候怎么不早告诉我?”
然后便关掉对话框,不再和商家对话。
她支着下巴想了小半天,开始思考,应该怎么给这家店写评价,毕竟写完评价她的1288才能返还。
要客观一些。
不能乱写。
人家说卖给她的螃蟹已经是当前批次中比较好的螃蟹,是真的吗?
想到这里,禾嫒尺决定上网搜索大闸蟹的相关资料。
她要把大闸蟹扒个一干二净。
第207章
禾嫒尺先是在浏览器搜索后大概得知,大闸蟹的上市时间通常是农历九月左右。
农历九月母蟹成熟,十月公蟹有膏。
嗯,中秋是八月十五,确实不管吃哪种,都稍微早了些。
不过网页上搜的资料基本都是好几年前的旧信息,禾嫒尺思考后决定打开小紫书再继续搜。
小紫书上分享日常的网友不少,有时当百科用比网页搜索还好使,搜出来的内容和网页完全不同。
从最新发表的内容开始往下看,能看到的大闸蟹相关笔记基本分两种。
一种是跟禾嫒尺一样,从去年大闸蟹过季之后便馋了一年,想着中秋有吃螃蟹的习俗,便认为这会儿季节肯定到了,决定买螃蟹吃。
结果不管花多少钱买回来的螃蟹黄都很少。
这类型的网友花了钱又没吃到期盼中的好螃蟹,郁闷得实在不行,只好将螃蟹的照片拍下来,发到网上嚎两声。
另一种则是螃蟹养殖商的广告笔记。
这种笔记就很过分。
不管是视频笔记,还是图文笔记,里面的螃蟹大多爆黄满膏肉厚,要不是禾嫒尺刚搜过相关资料,估计真以为这些素材全都自今年的新蟹,看馋了就下一单试试。
这让禾嫒尺想起今天光顾的那家螃蟹专门店。
有些卖螃蟹的为了多赚点钱,才不管买的人吃着咋样。
毕竟大闸蟹一年也就卖一季,丰收之前那九个月只有支出没有收入。
憋了大半年没盈利,到这个时候可不是只想着先赶紧多捞点钱嘛。
这么想着,禾嫒尺随手划拉小紫书的笔记页面继续往下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