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又打开小众点评,开启app自带的评价筛选功能,查看这些店铺的网络评价如何。
  “这家刚开,没有评价,得试过才知。”
  “这家评价太差了吧,都是说味道不好的,不要。”
  “这家评价看起来还行?要是真的很不错,广告费也可以适当少收一些。”
  小众点评美食图片多,禾嫒尺打开的时候还想着工作的事,看着看着却又开始馋,还莫名其妙地在首页刷到自己的往期评价。
  是湘潭的麻辣丝。
  说起来湘潭也已经在网上火了一段时间。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说,某些老板已经察觉到了商机来临,开始考虑在鹏城开湘潭菜馆呢?
  之前贵州菜火的时候,鹏城便开了不少贵州餐饮店。
  说不定某些鹏城比较少见的湘菜也有机会。
  最好把湘式卤味搬过来!
  光是在脑海里幻想一下,下楼便能买到湘式卤味,禾嫒尺心里便美得很。
  于是她晃着脚,在小众点评的鹏城本地美食栏中输入湘潭两字。
  结果出来的第一排内容,居然是——
  “湘潭米粉?”
  咦,这家店是不是刚在她的商务合作申请列表里出现过?
  第237章
  在此之前,湘潭美食在全国各地都不太出名,湘潭米粉更是没啥名气。
  如果有谁在湖南以外的地方开一家湘潭米粉铺,生意会很难好起来。
  因为路过的人根本不清楚店里到底卖些啥东西。
  要不是最近去过一回湘潭,禾嫒尺平日里也根本不会注意到这家店,也根本想不到鹏城居然还有湘潭米粉卖。
  她点进这家名为盛口禾湘潭米粉铺的点评页面。
  开业时间是五月份,从开业至今已过六个多月,总评价数量也就13个,看起来生意相当一般。
  再看评价内容。
  哦?
  “这家店倒闭过?”
  ……
  次日中午。
  “地址好难找啊,是这个地方吗?”
  禾嫒尺顺着盛口禾湘潭米粉铺的点评地址导航,走到一个位置比较偏的城中村里。
  这里的门牌号特别乱,定位也不是很准,很难直接按照店铺门口的号码找地址。
  她在一个路口转了好几圈,才发现这家店的招牌居然藏在另一家店招牌后面。
  门口正摆着一个没人用的臭豆腐摊子,把入口处的湘潭米粉几字遮得严严实实。
  “……这是快倒闭了还是怎么回事?”
  “好吧,已经倒过一次了。”
  禾嫒尺会到这家店里来,主要是因为看了这家店的评论区。
  【超级星期四:唉,现在开在其他地方的连锁都倒闭了,只剩这家,老板加油啊!】
  【v我50证明实力:味道还是很好的,怎么开不下去了呢?】
  【猪肝:米粉真的棒,虽然店子太远,我不方便来,但是还是给个评论支持一下。】
  【瘦肉丸:重新开张之后,以前的评论都没有了?】
  评论虽然不多,但内容相似,感觉全都来自以前的熟客。
  其中居然还有人说自己虽然不方便到店消费,却愿意给老板个好评的?
  啥味道啊,老顾客这么忠诚?
  闹得禾嫒尺相当好奇,非尝一次不可。
  在她的设想中,这家店可能开的地方稍微偏了些,但是客人数量应该不会太少。
  评价数量少,可能只是因为宣传少,大家不喜欢评价。
  结果真找到店时,才发现这家店看起来真的好荒凉,荒得都不像开在鹏城的店。
  禾嫒尺从店门口伸脑袋进去看了眼,店子装修居然还不错。
  看起来有点像那种商场里会有的小吃店,虽然也是铺的瓷砖地板和瓷砖墙,但灯光和小细节做得很好。
  是干净的80年代复古风。
  再看一眼,店里有人。
  是一位身体发福,瞧着有些慈祥的中年男人。
  男人正表情严肃地看着手提电脑的屏幕,旁人看了也不知他到底是老板还是食客。
  进店的禾嫒尺轻手轻脚地,没打扰他。见店子桌上有点单二维码,便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扫码点餐。
  好的,盛口禾虽然荒,但米粉单价不便宜。
  粉的口味不少,比较常见的招牌小炒肉粉是26一份,牛肉粉29,肉丝粉21,青菜粉是16,啥都没有的光头粉12。
  好熟悉的鹏城价。
  尽管禾嫒尺已经是个小富婆,吃得起这个价的粉,但还是感觉贵贵的。
  开在城中村还卖这个价,难怪没人来。
  不过来都来了,也不要那么纠结价格,点个最贵的好了,反正能报销。
  泡椒牛肉粉,29元一份,吃!
  还有冰粉?
  8元一份,买!
  其他小吃就先不要了,把粉吃完再说。
  下单完毕,点击付款,后厨方向传来订单确认的系统提醒。
  坐在店里盯着电脑看的中年男人像是才回过神来,往店里环顾一周,见来了客人,才说:“坐一下啊,马上就好。”
  又赶忙跑厨房里煮粉去。
  没过太久,29一份的泡椒牛肉粉来了。
  刚上桌还没吃,禾嫒尺便大概知道这碗粉可能真有点东西。
  盛口禾的米粉说是湘潭米粉,却又和真正的湘潭米粉看起来有些区别。
  它也是扁的、宽的、但比禾嫒尺在湘潭吃到的所有米粉都要薄,薄一倍,已经相当接近纸的厚度。
  粉皮呈米白色,不透明,无胶感,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纯米粉。
  而且是鲜粉,不是泡发米粉。
  还没等禾嫒尺用筷子给自己夹一口米粉尝,总在店里走神的老板又说:“这里有自助小料,可以自己打。米粉无限添加,要加粉跟我说一声。”
  酷爱往米粉里加各式小料的禾嫒尺便赶紧给自己打小料去。
  和湘潭本地米粉铺相比,这家店的小料种类不算很多,但该有的还是有。
  例如用辣椒炒过的大块油渣、黄豆粒、剁椒、干辣椒、酸腌菜、萝卜干。
  就是看起来不太新鲜。
  禾嫒尺每种都用小料碗给夹了一点尝味,才又回到自己那桌。
  先试一下啥都不加的米粉和粉码好了,不过粉这么薄,能夹吗,不会断吗?
  还真不会。
  极薄的米粉居然还带着少许韧性,在汤里稍微拉扯也根本不必担心断裂。
  禾嫒尺将适量米粉夹到大汤勺里,再往汤勺上夹一小块泡椒牛肉,将汤勺往汤碗里压,让粉汤顺着勺子边沿缓缓落入勺中。
  最后张嘴顺着大汤勺的边沿,将米粉和汤一并往嘴里吸。
  米粉入口软而不烂。
  纯米制成的米粉因为足够薄,所以能把汤里的滋味吸个十足,却又还能保留本身的米香。
  如果只看米粉,这家店的粉在禾嫒尺吃过的所有粉里,得排第一梯队,比湘潭的粉还棒一些。
  可惜它的汤和粉码配不上它。
  盛口禾的粉汤不像一般湘潭米粉用的大骨高汤,更像肉汤,而且汤底的酱油味比肉香浓。
  导致很吸味的米粉并不能吸上特别香浓的骨头汤味来,反而一股子酱油味。
  吃着有点寡。
  粉码就更一般了。
  29元一份的泡椒牛肉粉体现不出它价位应有的水平来。
  感觉泡椒是泡椒,牛肉是牛肉,粉和它们也不熟,大家就是正好凑一块了。
  貌合神离,毫无cp感,根本不搭。
  神奇的是,店里的各种小料跟粉很搭,尽管它们好像蔫不拉几不太新鲜的样子。
  各式腌菜、辣椒炒过的油渣往汤里一放,之前尝着还有些寡的汤底便瞬间复合温柔起来。
  各式腌菜似乎成了连接牛肉和泡椒之间的桥梁,连带着粉码也变得比之前顺眼。
  再加上粉的底子实在太好,好到能生生把这碗米粉的综合水平往上硬拉一大把。
  因此,它在禾嫒尺心中的最终评分,在鹏城的米粉店里还真能排个名号。
  而且是相对靠前的,平日里遇见了,会发图文笔记推荐给粉丝们的类型。
  不过她估计不会推荐29的牛肉粉,而是会推荐12~21左右价位的米粉,然后建议大家用店里的小料搭配出自己喜欢的味道。
  冰粉不推荐哈,一般般。
  那么问题来了。
  这家店味道不差,从评论区网友们的评价内容中还能发现,这家店以前曾在鹏城开过多家连锁。
  前期生意似乎还算不错,甚至一度将连锁开到商场的大商圈里,还大受欢迎。
  这样的店,是怎么把自己干倒闭的呢?
  禾嫒尺没想通。
  她决定不想了,直接问吧。
  于是,她在离开盛口禾湘潭米粉铺后不久,便给店家发去了试探性的询问邮件进行交流。
  顺便看看背后到底有什么自己不清楚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