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至少面子上过得去。
  这家店给禾嫒尺的第一印象是,不辣。
  但这家店不是不在菜里放辣椒所以不辣,而是放很多辣椒的那种不辣,显然是针对本地口味进行过改良。
  爱吃辣的湖南朋友可能不一定喜欢,却非常适合想尝尝湘菜的广东人,尤其是那些不太能吃辣的。
  无论平时对辣椒多么不耐受的人,到了这里都可以化身辣王,对着铺满剁椒的鱼头、凤爪、口味鸭、辣椒炒一切大快朵颐。
  然后误以为自己的吃辣功力大涨。
  禾嫒尺和表姐一起在这家店吃饭的时候,隔壁桌就有一对广东老夫妻一边吃一边擦汗,嘴里还嘶哈嘶哈地连呼过瘾。
  最后觉得自己实在太能耐,夹了一撮自家孩子都让他们别试的,剁椒鱼头里的面条。
  “哇,辣得我耳鸣!”
  “嗡的一声!”
  这对老夫妻的声音配着动作实在太鲜活,惹得隔壁的禾嫒尺和她表姐林菲杏听了以后一直捂嘴偷笑。
  ……
  第二家店子是一家口碑不错的连锁小饭馆,天天湘。
  这家店的选址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地方,多在路边。不管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店里客人都多得爆满,连午市时间也一样。
  禾嫒尺去之前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味能引得这么多鹏城人去消费,去了才知道是因为性价比高。
  每个月都会给会员送100-50的优惠券,全场通用还可叠加。
  本来店里菜单价就不算很贵,腊肉、炒鸡类的基本是38~58,炒肉、鸡杂这种小荤菜则是38左右,鱼头之类的大菜不超过一百。
  两个人搓一顿,用上优惠券,花的少才五六十,花得多也就100出头。人均30~60能吃撑带打包,太划算了,多凑几个人点上一桌,当工作餐吃都行。
  全是正经炒菜,一个预制的都没有。
  缺点是店里能点的菜种类比较少,好吃的就那几样,偶尔会出一些季节性新品,但味道不好说。
  这家店最强的地方,体现在客人多的时候。
  有些店只要客人一多,出品就容易变差,做不过来嘛,就开始马虎。
  天天湘则完全相反,厨房人手很足。
  店里的大厨们天天高强度炒菜,被迫练出真本领。人多的时候锅子得不停炒菜,烧得火红。这个时候进店吃饭,每道菜都能尝出锅气来。
  也不知老板都从哪招来这么多厉害的厨子。当然啦,也可能全是在店里练出来的功夫。
  ……
  第三家店则让禾嫒尺有些惊艳。
  也可以说是惊讶吧。
  因为这家店其实是一家找她进行商务合作的店子,本来她以为这家店会像大多数找她合作的店子一样多少有些缺陷。
  严格来说,没有。
  至少从服务到味道,没有她能帮忙改善的地方。
  蔡家湘味小厨在鹏城也算是开了十年左右的老店,味道同样针对当地口味进行过改良。
  和芙蓉馆不同的是,这家店改良的方向不是针广东人,而是针对来鹏城工作的湖南人而改的。
  湖南人到广东后,因为当地气候原因,口味大多会比以前更淡一些,变得相对没那么爱吃重口味的东西。
  蔡家湘味小厨,则是在不减辣度的情况下,减少每道菜的油量、以及少许盐量。
  这家店出品的绝大多数炒菜,碗底都不会积油,完美契合现代人不想吃太多油的想法。
  来自衡阳的蔡老板是真正的实力派,减油减盐的做法不影响美味,吃起来反而更像自己家平日会做的家常菜。
  但店里用的灶火又猛,炒的菜又比家常菜要好上不少。
  好些在鹏城长时间没吃够辣的湖南人一来这里就像回老家似的。
  老板不光荤做得好,连素也妙。
  禾嫒尺在这家店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三味茄子。
  切成条的茄子被焖炒煨熟后装进长条盘里,在茄子上面依次铺上蒜蓉、香菜末、炒香的肉沫。
  正确的吃法是在吃之前将所有调料和茄子拌匀。
  禾嫒尺偏不,她喜欢将各种调料分开,每次吃茄子的时候,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将三种配料按照不同的比例蘸取了尝。
  这样每口滋味都会不太一样,有时蒜多香菜多、茄子尝着就更爽口清新。
  有时肉沫多一些,茄子的肉香味则更浓烈。
  蔡家湘味小厨只在店子附近的小圈子内出名。由于店址距离禾嫒尺以前的学校,以及现在新的住处都不近,所以她以前完全没听过这家店的大名。
  “鹏城居然藏着这种店,我以前都不知道。”
  也是,她以前就不怎么去湘菜馆吃饭。现在开始找才发现,越挖越有。
  不过这种店怎么会找她合作打广告呢?
  虽说菜单价略高,菜量不算大,人均消费在70~100左右,客人却算不上少,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买单的。
  至少她的粉丝就有不少人向她推荐这家店。
  不要小看美食博主的粉丝。
  她们可能只是没博主会拍,没博主会写,单论吃的方面,相当讲究!
  因为怕有什么隐藏问题,第一次微服探店之后,禾嫒尺便给这家回了邮件询问原因。
  店家回复的理由带有非常浓烈的鹏城特色。
  他在邮件里说得很委婉,也很正式,在这里翻译一下。
  大致意思是:房东看我生意好又涨我租,我真受不了他,现在决定不惯他这坏毛病,换地方租去。
  我要租一家地方偏一点的,铺租便宜点的大铺子,省下来的钱拿来买广告,划算不知道多少倍去!
  第242章
  接的两家广,一家正在折腾新店装修的事,一家才刚招了两位新员工,进行员工培训。
  两家店暂时都没办法录素材,禾嫒尺只好暂时干别的去。
  她考驾照。
  表姐林菲杏提醒她:“考驾照得赶紧安排,刚拿驾照的新手一年内不能一个人上高速,回头你开高速我还得坐旁边陪你,还是早些考的好。”
  林菲杏家里有车,大二便考过驾照,是可以带新手上路的老司机。
  努力学车的禾嫒尺一心不好二用,干脆暂时把工作的事抛到脑后,在这期间,她的湘西系列作品热度则一直还在平稳地上升。
  确实是稳得有些过分。
  最近各大平台的浏览算法稍微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p站,变得更支持长视频。
  一部被网友们看完的长视频能得到的流量,会比短视频更多一些。
  因此,禾嫒尺的新作不像某些话题作品一样,出来当天或次日便被推送得到处都是,却能非常顺滑地登上各平台首页推送。
  事情发生得理所当然,仿佛就跟首页没设槛似的。
  如果这个时候禾嫒尺仔细观察后台数据,就会发现她的新系列作品虽然互动量比以前的作品少一些,但转发比例特别高。
  也就是说,除平台算法推送以外,她的新作品还能获得大量人工扩散。
  ……
  林潇是前不久才开始关注小迟的新粉。
  在关注她之前,林潇基本不怎么看探店视频,也从来不会因为探店视频到哪家店去吃饭。
  他觉得假。
  最初开始认识她,仅仅是因为小迟在湘潭时发的猫meme视频还挺有意思,广东人到湖南玩耍的反应恰好戳中他这个湖南人的笑点。
  当时,他压根没把小迟当美食博主看,完全是冲乐子来的。
  没想到不久后,这位美食博主忽然带着湘潭火了。
  这让他莫名有种挖到宝藏的感觉,尽管小迟在彻底火起来之前也已经有几十万粉,不算新人。
  因此,小迟没吃饱这位美食博主,便成了他第一个关注的探店博主号。
  只是关注归关注,小迟的探店内容他是不看的。
  对他来说,点关注相当于多了一个人躺列表而已,不算什么。
  这天,他刷到了她的新作品《小迟逛吃湘西之寻味凤凰》。
  其实以前在各大平台尝试做长视频的自媒体从业者真的不少。
  专门做旅游长视频的,寻找各地美食的,基本能想到的赛道都有人尝试。
  可是质量高的不多。
  大多数新人博主还没来得及提升拍摄剪辑技术,挣到买设备的钱,就被数据凉得直接找班上去。
  最近短视频盛行,愿意做长视频的更是越来越少。
  因此,偶尔刷到一部,反而会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林潇看到这部作品时,其实正躺在床上准备睡觉,觉得似乎质量还不错,挺适合催眠,才给了这部视频一些时间。
  很快,他便发现这部作品开篇和平时常见的探店视频不太一样,节奏看起来虽然比较慢。却又给了几个让观众能快速代入拍摄者视角的切入点。
  于是他给这部视频的时间越来越长,多加一点,再看一些,看着看着莫名其妙就看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