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北门菜市场主要卖蔬菜水果、生鲜肉类、面点早餐等,早上开门,多是本地居民在买。
  南门菜市场和北门不同,主要是下午营业。除了蔬菜水果、生鲜以外,还会卖一些熟食卤菜。附近开了好些民宿,也有本地人在住。
  不少游客、民宿主都会在这买些熟食回去加餐,或是当作晚饭吃。
  禾嫒尺一听就知道素材来了,拎着摄像道具便跟卢贝敏一块到市场逛去。
  才刚到市场门口,便被一家手揉饵块吸引住眼球。
  烤饵块她知道。
  手揉烤饵块又是啥东东?
  还没等她研究明白,卢贝敏便把她往市场里拖,说是先把市场逛一圈,确定好要买些啥之后,再按照先凉后热的顺序买。
  “鸡爪要买吧?”
  “嗯。”
  “凉拌洋芋搞一点。”
  “ok。”
  “薯片不要了,赶集买的那兜吃得够够的,椒麻鸡试一下?”
  “嗯。”
  “来一份傣味烤鱼怎么样?我看都是现烤现卖的,好像很新鲜。”
  “好。”
  “烧茄子辣椒要来一些吗?也是现烤的,好像很厉害。”
  “也行。”
  本来两人过来只是想买些凉菜水果当零嘴随便吃吃,结果在市场里越逛越高兴,只要见到本地人多的摊子便跟在后边买。
  不知不觉,拎的东西便越来越多。
  等注意到时,手上已经被各家店里打包的凉菜、水果、小零食塞得满满当当。
  卢贝敏甚至还买了两瓶鲜榨果汁,说要回民宿兑上苏打水和酒,做成鸡尾酒喝。
  禾嫒尺沉默片刻,说:“要不,我再买两个西红柿,回民宿里炒蛋吃?”
  第258章
  最终,禾嫒尺还是没能买成她的西红柿和鸡蛋。
  确实是没必要。
  有那功夫炒菜还不如留点肚子给云南特色美食,例如再来一份傣味烤鱼。
  和椒麻鸡、鸡爪不太一样,傣味烤鱼是热菜,最好是现场吃。
  禾嫒尺和卢贝敏看着鱼被炭火烤得逐渐焦香时,就是这么想的。
  可惜,看起来很受本地人欢迎的菜市场李姐傣味烤鱼只做外带,店里根本没有能坐的地。烤鱼35一条,烤好之后只能包在锡纸里打包带走。
  排队边等边拍摄的禾嫒尺在拿到烤鱼前,一直站在摊位前看着鱼在烤网上慢慢变熟。想着要是拎回民宿里吃,皮可能就要被锡纸闷出来的蒸汽给捂软了,实在不服气。
  才刚拎着鱼走出菜市场大门两步,禾嫒尺便停下步伐,说:“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什么想法?”走在旁边的卢贝敏正纳闷旁边的人怎么走着走着忽然停下来。
  才刚转身,便看见禾嫒尺从盛放椒麻鸡的塑料袋里把一次性筷子拿出来拆开,然后飞快地将筷子伸进烤鱼袋里,将鱼身上一块连着鱼鳍的肉叉了下来。
  ?!!
  “你偷吃!”
  在卢贝敏惊讶的眼神中,禾嫒尺把鱼肉叉进嘴里,美美地顺着鱼鳍边上的刺吸了一口。
  好香。
  刚烤好的鱼皮脆肉嫩,明明鱼皮已经被烤得黑乎乎,里头的鱼肉居然还嫩得能出汁。
  鱼皮与鱼鳍相连的部分还带着油脂,大火猛烤后。烤化的部分油脂连着鱼皮底下的胶质只要一嘬便会直接滑到嘴里。
  难怪烤鱼摊前围了那么多本地人。
  就这一口,值!
  禾嫒尺把嘴里的鱼肉咽下,将骨头嘬干净,再快速把装着烤鱼的袋子往卢贝敏跟前递。
  “快,趁热尝一口,凉了皮不脆!”
  卢贝敏还没从禾嫒尺半道偷吃的震惊中缓过来,手中便被塞了一双筷子。接下来,在鱼身上再叉掉一块肉,似乎也是顺其自然的事。
  一口连着皮的烤鱼进肚,卢贝敏再也不提禾嫒尺偷吃的事:“我们走快点吧,快回民宿。”
  她要坐着吃。
  傣味烤鱼和在各个城市比较常见的万州烤鱼不太一样,不是边煮边吃的类型。
  李姐烤鱼和常见的傣味烤鱼不太一样,主配料用的不是香茅草,而是提前腌制后铺上满满蒜蓉烤。
  虽说直接吃也香,调味上却略有些寡,得配特调酱料风味才足。
  站着可不好蘸酱。
  两人在古城里拎着大包小包踏出了竞走的步伐,飞快回到民宿。刚进门便把烤鱼从袋里拿出来,将配送的酱料盒打开,各自夹起自己喜欢的部位,蘸上酱尝。
  如果说铺上蒜蓉烤的烤鱼,味道和平日汉人常吃的口味比较相似,蘸上特调蘸料,傣族风味便一下变得浓厚起来。
  它酸酸的,入嘴便是一阵清新香草味,和仅是肉嫩咸香的鱼肉十分相配。
  再多尝尝,禾嫒尺便怀疑这种酱汁和烤肉也会很搭。
  “酱里都有些什么啊?”
  她把酱往锡纸上倒了一些,再用筷子扒拉开,只大约能分辨出里边有小米辣、蒜蓉、折耳根、香菜。
  她单独用筷子蘸着酱料汁水尝了尝,味道相当复合,而且估计加了些她以前没怎么吃过的东西,愣是让她没尝出里面加了些啥。便只能先暂时记下这个味道,把鱼干掉再说。
  ……
  从市场回来之后,禾嫒尺和卢贝敏便再也没出门,说是民宿贵,要窝在屋里好好享受一下才划算。
  两人将之前买的水果洗干净切块、与之前买的小零食一块放在茶几上。再用酒、果汁、气泡水一块调上两杯鸡尾酒。
  最后找出一部十年前拍的大理电影在智能电视上投屏观影,潇洒得很。
  晚上等差不多饭点时,便找住隔壁的民宿老板要杯米,煮上两碗米饭,配着下午在市场里买的椒麻鸡和烧茄子辣椒便是一顿晚餐。
  将撕碎成条状的鸡肉与云南香菜、花椒油、干辣椒、花生等各式配料拌匀了吃的便是椒麻鸡。35一斤,她俩买了四分之一只,42块钱。
  与花椒油和各式酱料泡了一下午的鸡肉早就去足了味,香麻微辣,肉嫩得很。
  把茄子辣椒放在炭火上烤熟,再撕开拌上各式调料酱汁舂烂了拌着吃的便是烧茄子辣椒。13一份,再加个烧西红柿一共15。
  再煮一把市场里买的豌豆尖,营养均衡得堪称完美。
  原本禾嫒尺以为这天接下来的日子就这么在屋里窝着过了,结果凌晨还不到,卢贝敏便又要喊她出门。
  “大晚上出门要干嘛,你昨天还没逛够啊,有这么上瘾吗?”
  禾嫒尺躺在沙发边看电视边玩手机,觉得有些冷,还把卧室的被子抱到沙发上,现在感觉好得不得了,窝在里头根本不想动。
  没想到卢贝敏居然说:“我要去摆摊。”
  ……
  人和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不一样,遇见事情时,会产生的反应也完全不同。
  禾嫒尺怂,总觉得小命要紧,昨晚看见大理的凌晨有些乱相也只是写篇笔记,好让网友们小心注意出门别被人坑。
  卢贝敏就不一样,她从超市弄来两打啤酒,说要摆在昨天坑她的摊子隔壁跟人抢生意。
  “你不是说68小意思吗?!”禾嫒尺大吃一惊。
  卢贝敏没直接回话,只拍拍她买的啤酒说:“两打24罐,送货上门,88。”
  说完,又拎出一盏不知啥时候买的露营灯:“送货上门,23。”
  “……行吧。”
  禾嫒尺不知道这事也有她的锅。
  卢贝敏昨天晚上确实觉得68小意思,今天也这么想。但耐不住她刷到了禾嫒尺发的防坑笔记。
  发笔记的人这么近,笔记热度又高,而且她还关注过小迟没吃饱账号,很难刷不到。
  因为已经去过一趟凌晨的古城,笔记本身倒是没让她有什么太多想法。但网友们会整活,卢贝敏刷评论区时便看到有人说自己曾在大理摆过酒摊子的事。
  转头便从外卖软件上搜索本地啤酒多少钱。
  一搜,哦豁。
  然后民宿里便多出两打送货上门的啤酒,还有一盏露营灯。
  两人带上民宿里的小板凳,一人搬一打啤酒,便到古城的主干道上占位去。
  她们将啤酒箱的纸皮撕开当作坐垫放在地上,又把露营灯打开放路上。
  最后,卢贝敏掏出一支也不知道啥时候买的大头笔,在一张最大的纸皮上写:喝酒免费,一个故事换一罐酒,欢迎来玩。
  搁啤酒罐旁边立着。
  便明目张胆地在昨天坑她那家摊子旁边坐下了。
  随后,她还打开小紫书发了篇笔记《大理摆摊聊天,免费,快来!》。
  过了段时间见没啥热度,她又变了策略,打开禾嫒尺写的防坑笔记,在底下发:文明摆摊,免费聊天,来的贝贝记得把垃圾带走,谢谢。
  文字底下还配上她拍的摆摊图。
  最后,@笔记里数位说自己刚到大理的网友。
  这回有效,没过太久,便陆续有网友顺着网线摸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