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众人各自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
  始皇的亲爹庄襄王子楚自然不必介绍,父子俩虽然相处时间不多,始皇还是认得出对方的。
  方才他听见的耳熟声音便来自子楚。
  坐在上首正位的是在场众人中辈分最大的孝公嬴渠梁,和商鞅配合着搞变法的那位秦公,也是全场唯一没称王的秦君。
  按照辈分就是:孝公嬴渠梁、惠文王嬴驷、昭襄王嬴稷、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
  还差一个嬴稷的兄长武王嬴荡,也就是举鼎不慎将自己砸死的那位,就把“奋六世之余烈”的六世凑齐了。
  祖父嬴柱解释了一句:
  “武王最近刚克服了举鼎的心理阴影,今日找人比赛去了。”
  始皇:你们死后的生活还挺多姿多彩的。
  鬼魂是不会被大鼎砸死的,所以大家也没管他。死都死了,有点个人爱好也挺好。省得整日里闲得发慌,跟嬴稷似的到处招猫逗狗。
  祖宗爱好暂且不提。
  始皇比较关心一件事:
  “地府中人可以得知人世的情况吗?”
  他得看看他家阿苏生病了没有,若是生病了,有没有好好吃药。那小子一向怕苦,恐怕会偷偷把药给倒了。
  先祖们很是理解他的迫切,毕竟扶苏确实是个容易叫人操心的孩子。多大个人了,还能玩暖手炉把手给烫伤,当爹的哪能不盯着点?
  孝公主动放出了直播光屏:
  “用这个就能看见阳世子孙的情况了,地府中人手一个,一会儿让稷儿教教你怎么用。”
  放大的光屏画面里,身着帝王玄袍的扶苏正在批阅奏书。众人对他手里的奏折很感兴趣,孝公便放大了镜头,聚焦在书中内容上。
  这是一封请安的折子,出自地方郡府。
  某位太守洋洋洒洒一大通,只写了一个中心思想——始皇帝不在了,臣很惶恐,也很不习惯,需要二世陛下的安慰。
  文字间把自己描绘得仿若一个小可怜,试图引起阅读者的怜惜。
  然而扶苏提笔写下的却是:
  「既然惶恐那就别当了,朕可以换一个人接替你。」
  嬴稷啧啧摇头:
  “这都是第几封了?政儿你这招真是绝。”
  为了叫儿子不要沉浸在丧父的悲痛中,反伤己身,始皇生前留下了不少后手。
  比如示意各地郡守给太子写请安奏折求庇佑,借此强调大秦已经失去了始皇帝,不能再失去二世您了。
  扶苏烦不胜烦,前段时间气得封封都回复一个字“滚”。最近脾气好了不少,愿意多写几个字了。
  始皇见儿子还算生龙活虎,终于放心了一些。
  但他又想起之前先祖们对话说他昏睡了半月的事情。
  他便问道:
  “扶苏之前可有生病?朕到底昏睡了多久?”
  父亲子楚先答了一句“生了场小病,不严重,两日就好了”。接着又提起后头那事,反问儿子知不知道他为何会昏睡。
  始皇帝摇了摇头,并无头绪。
  祖父嬴柱帮忙说了句话:
  “你问他有什么用?他一个小孩子哪里知道这个,府君都不清楚呢。不过现下既已苏醒,想必不是什么大事。”
  小孩子·始皇:……
  孝公示意他们不要答非所问:
  “时长的话,应当正好是十五天。余出几个时辰,寡人倒是没记。”
  子楚补充:
  “五个时辰多一点,我记得。”
  孝公点点头:
  “那就是阳世的185天了。”
  始皇猛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阳世已经过去半年了?!”
  阴阳两界的时间流速莫非大有不同?
  “你才来的不清楚,确实如此。阳世过去一日,我们这里才过去一个时辰。”
  也就是地府一天是阳间十二天,地府一年是阳间十二年。所以他们这群陈年老鬼在地府过得也不算太无聊,每日总能靠直播光屏找到新乐子。
  嬴稷积极给他看自己的光屏列表:
  “所有儿孙那边都能围观,不拘儿子还是女儿,也包括他们的后人。”
  也就是说,自己的直系血脉全都在可选之列中。儿孙越多,能挑的直播视角越多。
  在场众人都有不少视角可选,因为始皇帝在世八十年,三十几个儿女繁育出了海量后代。
  倒也有非始皇这一脉的子孙,可他们大多不太有出息。围观他们没什么意思,不如去看始皇家的崽子们。
  直播间太多了,大家根本看不过来。
  也幸好人多,不至于子孙全都在做无聊的事,找不到有趣的能看。
  像那些绝嗣的人就比较惨,自己没得看,只能蹭别人家的子孙看看。
  始皇感到了窒息:
  “所以朕这些年做了什么,先祖们都看见了?”
  哪有人乐意整天被盯着,先祖盯也不行。
  嬴稷摆摆手:
  “我倒想呢,可惜看不着。”
  地府这个直播讲究什么“个人隐私”,所以非得是在公共场所才给直播。
  所幸这个公共场所的定义因人而异,比方外人围观秦皇,就只能看见他上朝、举办典礼等大场合时在做什么。
  自家先祖权限多一点,寻常处理公务、还有在室外地区时,也能围观一下。
  当然,就算在室外也有隐私保护。像是某些人有那种不讲究的儿孙喜欢打野战,这个总不能给祖宗直播现场。
  始皇这才放下心来,勉强接受了直播的存在。
  嬴稷旧事重提:
  “所以政儿,你给曾祖父讲讲你每日和阿苏待在寝殿时都会做什么?曾祖父看不到,好奇很久了。”
  始皇:……
  除了聊天看书下棋和各自回屋休息,还能做什么?这有什么好好奇的?
  始皇决定无视捣乱的嬴稷。
  他继续追问时间流速的事情:
  “大秦如今距离朕驾崩,已经过去六个月了?”
  嬴驷算了算日子:
  “不止,应当是七个月了。”
  始皇:?
  他补充道:
  “你停灵在陵寝之外的时候,耗费了差不多一个月。是后来葬入地宫之后,魂魄才出现在地府的。”
  接着沉睡了半个月,也就是人间的六个月。加上之前那个月,恰好过去七月了。
  始皇先前也发觉了时间上的不对劲。
  因为画面中扶苏穿着的是夏装,而他驾崩时还是初冬。大秦的正月在十月,正月初往后推算七个月,便是四月了。
  农历四月差不多是阳历的五月份。
  一觉醒来儿子已经坚强地独自度过了大半年,始皇哪里还能坐得住。
  爱子半年没有父亲的消息,不知得难过成什么样。
  始皇试探着询问:
  “我等既能看见阳世之事,可否与阳世通信?”
  “当然不行!”
  一个陌生的声音插入进来,只见一个人影匆匆从殿外入内,穿着的并非秦王服饰。
  先祖们同他打了声招呼,姿态比较随意,并无慎重之色。
  他们说的是:
  “府君你可算来了。”
  始皇若有所思。
  看来这个黄泉府君,虽然名义上是地府的管理者,但地位恐怕并不超然。即便是鬼仙,也就那样,人世帝王不见得给他面子。
  府君也习惯了这般的待遇。
  什么鬼仙神仙的,他就是个到处灭火给有大来头的鬼魂善后的倒霉社畜。尤其是生前功绩卓然的人物,身上的功德比他还厚,他敢跟人叫板吗?
  在地府,功德就是硬通货。
  鬼是有阴寿的,阴寿尽后就得去投胎,用功德可以给自己续命。所以功德深厚的人想的话,能一直不去投胎,过上寿与天齐的日子。
  不幸的是他黄泉府君也是一样的,得靠功德续命。保不齐人家能活得比他还长呢,得罪他们实在没有必要。
  黄泉府君是赶来给始皇帝结算功德的。
  地府早就实现了数字化办公——天下间的位面那么多,有些世界甚至都发展到星际时代了。
  要还是人工结算,那么多生灵根本忙不过来。而且还容易出错,引起纠纷。
  但即便如此,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身份还是得他亲自来结算。不仅可以以示尊重,还能当场得知对方的功德数量,提前交好。
  府君否决了始皇不合理的要求之后,便进入正题。他先提起功德的重要性,又介绍了除却延寿之外功德有什么用处。
  在地府处处都要用功德,就像阳世处处用铜币那般。功德可以作为货币使用,互相转赠,前提必须是双方自愿,不能强抢。
  始皇抓住重点:
  “那陪葬品?”
  府君委婉地表示:
  “有些不缺功德的人若是喜欢,会与人交易。不过大部分人功德不足,怕是没有闲钱买这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