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秦稷知道他们最关心什么,无非是以后还能不能送人去阳世了。这点无须担心,天道要是能封掉政儿的这个本事,也不至于拖到现在酿成“大祸”。
  众人这才知道,秦政早在成为分管人之前就干过类似的事情。
  一位始皇帝若有所思:
  “如今看来,只要不在地府任职,进出就不会受罚。”
  秦稷更正:
  “不仅不会受罚,还会获得补偿。”
  反正他们家政儿是这样的。
  秦稷想起刚被送走的那个,又有点心虚。
  应该不是只有他家的有补偿吧?
  要不问问?
  这点心虚根本瞒不过众人,好在始皇帝们都不缺功德,并不在意是否有补偿。
  另一位始皇帝颔首:
  “如此说来,天道许诺的职位,我等最好还是不要担任为妙。”
  罚款扣是扣得起,只是没必要。为了那点微不足道的权利,承担这样的损失,不太划算。
  萧何一时想到了自己。
  陛下同他说过,有意让他接任分管人的位置。虽不知天道如今还会不会答应转让职位,但他最好还是提前做好接任的准备。
  正所谓自己淋过雨之后,就忍不住想去撕别人的伞——
  萧何开口表示:
  “我们陛下曾考虑过让臣代掌分管人之职,诸位陛下不如考虑一番,挑选忠心臣子接管。毕竟权力再小也是权力,以后不知何时便会用上。”
  看如今的情况,只要不闹出太大的影响,罚款也顶多就罚一百万功德。即便闹出了大麻烦,全位面通报批评+一亿罚金,始皇帝们都出得起。
  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那么问题来了。
  吴起并非故意不合群,他是真好奇,询问了一句:
  “你们的位面大都过去许多年了,大秦也已经灭亡多年。哪怕回到阳世,似乎也做不了什么?”
  始皇帝们没有回答。
  秦稷挑眉一笑,懒散地舒展了一下坐久了有些僵硬的身姿。
  他得意地摇头晃脑:
  “这你就不懂了,这世道,多的是乱世。”
  谁说拯救大秦就必须在秦末时期了?挑个乱世出去称王称霸,也是一条路子。
  那些平民乞丐都能趁势崛起,他们为何不可?只要能拯救万民于水火,最后是谁结束乱世的重要吗?
  反正万千世界什么发展都出现过,他们这个一点都不稀奇。而且无论中间的王朝如何更迭,到近现代还是会殊途同归,进入百姓当家作主的时代。
  那么只要结局一致,中间的过程对天道法则而言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众人对视一眼。
  他们要的不是皇帝制度永远存在,而是大秦能多延续千百年。听闻有的世界习惯了这个国号,哪怕进入现代依然叫着大秦共和国呢。
  这样,也就足够了。
  这时有个投奔了某个始皇帝、还有幸被一起带来旁听的宋人忍不住了。
  他说道:
  “非得是乱世吗?末将觉得大宋也可以列为目标。”
  虽然他是宋人,但他是武将。而且是忠君爱国思想没深入骨髓的倒霉武将,已经受够了大宋那群软骨头皇帝了。
  他非常真诚地建议各位陛下,遇到大宋不要手下留情。要是非得等大宋亡国才动手的话,不知多少百姓要遭殃。
  至少,在宋徽宗那会儿就可以动手了。
  在场的王安石:?
  王安石觉得自己身为宋人,好像不太方便坐着看戏。但他又实在说不出大宋好在哪里,只能绞尽脑汁。
  最后王安石决定祸水东引:
  “臣以为还是晋朝更可恶一些。”
  众人:……
  这头骊山陵在讨论要如何利用秦政的能力起事,那头秦政本人还在耐心等待。
  等了一会儿始终没等到公子墓动工,他稍稍安心。心想扶苏或许是被救下来了,毕竟魂魄的赶路速度还是很快的,说不准就赶上了呢。
  始皇回了一趟秦皇的地宫,确定扶苏也没被秦皇做主送来地宫,彻底放下心来。
  他找到此界的先王加了个联系方式,同对方说若是秦皇回归,记得叫对方和他说一说阳世的发展。
  顺便,帮人去阳世的报酬还没给。
  面对始皇理直气壮的要债,孝公:……
  孝公默默掏兜:
  “寡人来替政儿付钱吧。”
  始皇没意见,谁付都一样。
  事情解决了,始皇又失去了分管人的权限,无法及时查看有没有哪个新的位面来到了始皇驾崩的时期。
  所以始皇没办法继续去外面乐于助人。
  现在摆在他眼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家,二是出去看看。
  其实他完全可以也跟出去,亲眼看看秦皇将事情处理得如何。反正账也要到了,就当是去看热闹的,还能顺便关心一下那边的大秦。
  始皇想了想如今应该乱糟糟一片的骊山陵地宫,下定了决心。
  还是出去看看吧。
  家里那群人,交给先祖们招待就行。
  临走前,始皇还不忘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给黑龙也发一份。
  他在地府耽搁了大半日,阳世应该过去好几天了。阿苏一直没有父亲的消息,难免会有些担忧。
  顺着此界的骊山陵甬道来到出口处,一回生二回熟,始皇轻轻松松就进入了这个位面的阳世。
  阳世的骊山陵里一切如常。
  秦皇刚开始出去的时候应该没有显形,因此不曾惊扰众人。始皇也无意显形,闲庭信步地走向咸阳。
  虽说秦皇肯定已经抵达肤施去阻拦扶苏自刎了,但扶苏作为活人想及时赶回咸阳继位,也不是几日功夫就能搞定的。
  扶苏又不会飞。
  始皇主要是想去看看李斯赵高等人现如今在做什么,另外也想看看他们发现扶苏没死成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咸阳宫中。
  胡亥激动又紧张地摸着身上玄袍的精美刺绣,这是皇帝才能穿的制式。他以前也只敢梦里想一想,没料到当真有穿上的一天。
  “老师,我……不,是朕,朕穿着这袍子,看起来可有父亲一半的威严?”
  赵高满意地笑了笑:
  “自然是有的,陛下可是诸公子中最像先帝的那位。”
  始皇刚进殿就听见这句:?
  胡扯,最像他的分明是他家爱子阿苏。
  这样的瞎话,一个敢说,一个敢信。胡亥当真欣喜起来,对着铜镜照来照去。
  这几日他都感觉自己像在梦里。
  之前车队疾驰赶回咸阳给父亲下葬,路上他不好徒生事端。所以虽然顶着“太子”的名头,其实依然没什么实感。
  直到如今始皇帝已经下葬,正式宣布将要由他继位了,胡亥才一点点改变了心态。
  明日就是他的登基大典,等到那时,一切尘埃落定,谁也抢不走他的皇位。
  胡亥嘴角忍不住上扬。
  赵高试探着问道:
  “陛下可要去批阅奏疏?”
  胡亥的笑容一顿:
  “朕不会那个,非要朕自己批吗?”
  赵高放心了:
  “当然不必,朝中那么多公卿大臣,谁不能替陛下批复?陛下若是不耐烦这些琐事,就尽数交托出去,只管享乐即可。”
  此话正合胡亥的心意,但他还是有点忧虑。便提起父亲在时总是夙兴夜寐,他身为人子什么都不干仿佛不好。
  赵高直接就说:
  “陛下可要想清楚了,先帝正是因为太过操劳才会早早离世,您——”
  胡亥闻言大惊失色:
  “那还是算了!”
  他年华正好,可以再活几十年呢。他可不要像父亲一样把自己折腾得一身衰病,到死也没享受过什么。
  始皇听笑了。
  果然是烂泥扶不上墙,胡亥这蠢货莫非以为当帝王真就可以什么正事都不干吗?臣子确实能干,可那些能干的臣子也能随随便便就架空皇帝。
  继而又有些悲凉。
  多少个大秦就是被这样的孽障祸害了!
  若这是他的独子他也就认了,偏偏上有贤明的扶苏,下有将闾等同样聪慧的诸子。独独让这么个最差劲的东西得了皇位,李斯和赵高的眼光可真是“独到”。
  始皇冷眼看着赵高,听他提议为胡亥广纳美妾,又提议可以再多挑些乐人优伶入宫表演,替胡亥解闷。
  他倒要看看,这两人还能做出什么来。
  胡亥听着提议十分心动,嘴上却要说:
  “父亲才驾崩,朕不好过于奢靡,要为父亲守孝的。”
  赵高极力劝说他:
  “守孝乃儒家的提议,我大秦以法度治国,何须遵循什么儒生之言?”
  胡亥荒唐点才好,越荒唐对他越有利。
  赵高扶持胡亥可不单单是为了揽权,历史上他见局势不好立刻干掉了胡亥,而后就想自己当皇帝。群臣不肯支持他,没办法他才立了子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