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可见这乱世之中,手握重兵才是王道。
如今,始皇终于掌握了足够的军队,能够强行镇压下这些兖州士族。
别管他们是不是背地里在打着什么坏主意,是不是想找机会翻身。在武力值不够的情况下,就靠他们这点诡计能有什么用?
始皇见过的大风大浪比他们吃过的饭还多。
时机已经成熟。
始皇直接继任兖州牧,还“颇给面子”地询问了一下士族们可有意见。
陈宫等人:不敢有不敢有。
大家谨小慎微地待在角落里,安静如鸡地看着秦正和颍川大才们商量接下来要如何反攻长安,一时间更安静了。
以前曹操为了壮大自身,不会特别不给本地世家面子。哪怕被反复冒犯,曹操也只是忍无可忍后才将人杀了。
曹操可不会也不敢像始皇这么大胆,直接让一群带着武器的士兵整日跟在不安分的世家族长身后,随时准备动手。
几个家主小心翼翼地往身后看了一眼,就见一群人高马大的兵将不怒自威。
大秦将军就没有矮的。
家主们在他们跟前充分感受到了来自身高的压迫,并且因为身高问题,有不少人的视线平视过去时,正好和人家佩剑的剑柄齐平。
某个家主刚一转头,就见那位小将伸手去摸剑柄。
家主:!!!
家主唰地把头扭回去了,不敢再乱看。
这群家伙凶得很,说杀人就杀人,动作快狠准。而且他们根本不怕得罪世家的,简直比董卓还嚣张。
家主在心里愤愤地想着:你们迟早和董卓一样被天下世家声讨!
始皇目光看向沉默不语的荀彧:
“文若可要回曹公身边?”
荀彧自然是想回去的,但他也听出了秦正的意思。对方不准备再替曹操办事了,而且暂时也没有把兖州还给曹操的意思。
事情急转直下,突然变成了这样。荀彧有些忧虑,觉得一切都脱离了掌控。
他看了看好友们。
这群人改弦易辙也太快了。
郭嘉眨了眨眼,理直气壮地说:
“主公此番反攻长安,一旦事成,便能一步登天,在陛下身边担任要职。届时奉天子以讨不臣,岂不比留在兖州给个地方诸侯做事要强?”
戏志才和赵俨也在场。
前者是在兖州境内养病,被吕布的人强行请了回来。后者是前往徐州去找曹操的时候赶路太过磨蹭,没走出兖州境内就遭逢大变,也被一并捉了回来。
戏志才病还没彻底好,咳嗽了一声,没有回话。但他看起来显然和郭嘉是同样的想法,无需赘述了。
赵俨则叹了口气:
“曹公哪怕拿回兖州,也不过是继续和周围的袁术陶谦等人互相攻伐。这对大汉天下无益,哪怕他们打出了胜负来,也只是出了个掌控天下的枭雄罢了。”
言下之意,这么打出来的多半不是汉室忠臣,而是乱臣贼子。而他赵俨可是一心向汉的好臣子,当然要去协助陛下了。
荀彧:……
荀彧无语地看了一眼赵俨。
当今天下一心光复汉室的世家子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随波逐流。汉室复兴可以,汉室被人取代也可以,只要自家能继续待在权利中心就一切都好说。
不过所有人嘴上说的肯定是要复汉,不然失去了名分大义,第一个被围攻的就是自己。
赵俨这种时候扯这样的大旗,不能说他有错。只是荀彧认为秦正不见得会当真扶持长安的小皇帝,说不得他们过去也是把皇帝当傀儡的。赵俨开口如此冠冕堂皇,有些自打脸的嫌疑了。
荀彧看了一圈,无奈地发现好友们似乎都和他选择了不同的站队。
虽然看起来好像是经过这一番变故后,最终选择了奉秦正为主,但也说不准。
或许他们之间早有勾结。
又或许他们早看出了秦正有独立出去的本事,只是之前秦正没有自立的意图,他们也就没有动这个心思。
如今秦正和曹操打擂台,这群早就心里把两人对比了一个遍的聪明人自然会抓准时机,迅速更改投资目标。
没办法,谁让曹操没能夺回兖州证明自己的实力,反倒是秦正成功了呢?
荀彧只是提醒秦正:
“反攻长安并没有那么容易,李傕郭汜手握重兵,还挟持了陛下,占据大义。”
这两人不像董卓行事那么嚣张,因为废立皇帝遭到了天下人的鄙夷。所以董卓会引来众人围剿,他们不会。
其他人都不去打他们,一是不想和皇帝扯上关系。说得好听是去清君侧,说得难听很容易被扣上造反的帽子,引起众人围攻。
尤其是汉室宗亲,更不敢轻举妄动。
再加上大部分诸侯都没看到奉迎天子的好处,反而只想着有个皇帝在身边管事很麻烦,越发不爱搭理直隶那边了。
现在去救了天子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吗?
至少袁绍袁术都觉得没好处,小皇帝拥有自主权后谁知道他会做什么。万一对着外头的诸侯指手画脚,大家都很难受。
因而众人默契地选择了保持现状。
他们打他们的,小皇帝乖乖待在关中就行了。
可见现阶段的诸侯们重点还放在相互吞并之上,而始皇如今领兖州牧,兖州正是众人觊觎的香饽饽一块。
袁家兄弟不会跟他一起去反攻长安,但绝对会在长安放出铲除逆贼秦正的指令时,为了吞掉兖州而调转枪头来打兖州。
始皇却不担心这个:
“袁氏兄弟没有功夫来打我。”
始皇已经去信给了幽州的公孙瓒和刘虞,以及荆州的刘表。幽州可以牵制袁绍所在的冀州和青州,荆州可以牵制袁术所在的豫州。
兖州附近就五个州,南北两边都被牵制住了,就剩东西。西边是他们要打的直隶,而东边,则是曹操正在打的徐州。
始皇和曹操说了,等他攻入长安后,兖州会还给曹操。他的要求只有一个,让曹操尽快把徐州拿下,所以曹操也会牵制住东边的危险。
荀彧不解:
“幽州和荆州为何会配合你?”
戏志才明白了:
“因为他们的刺史是汉室宗亲。”
荀彧不了解始皇这边的后续计划,视角受限,所以觉得奇怪。
不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戏志才等人清楚,主公以后会当一个谁也挑不出错的“大汉忠臣”。
而现在,始皇已经开始为自己造势了。
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之前始皇营造出了自己父子仁爱万民的形象,有这个好印象打底,他再做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别管是真是假,作为形象完美的汉臣,大家都只能认他为真。他再从忠臣的角度劝说汉室宗亲为了陛下出力,牵制住有不臣之心的袁氏兄弟,对方不得不答应。
始皇手下有吕布,而吕布是之前协助王允击杀董卓的功臣。且当时吕布是拿着天子诏书去杀的董卓,后头王允当政时也没做什么对不起天子的事情。
所以吕布的立场在汉室宗亲这边,是站队皇帝的。在吕布做出悖逆之事前,刘表和刘虞都得捏着鼻子认他吕布就是忠臣。
忠臣吕布指控李傕郭汜挟持了皇帝,说服力度大约有五成。
明面上刘表刘虞不能反驳这句话,顶多表示李郭二人未有大不敬之举,或许吕将军误会了云云。
然后借此拒绝发兵支援。
所以始皇又秘密联络了在京中的钟繇,让钟繇写下讨逆的血书,和吕布的证词一并送到了两位宗亲手里。这样就连关中陛下身边的臣子都控诉李郭的话,两人就不能坐视不理了。
况且始皇又没叫他们跟着一起攻打直隶,而是让他们牵制住袁氏兄弟。如果连这个都不答应的话,始皇就可以直接质疑他们两个是不是想自己当皇帝。
之前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可是提过另立新君的。当时被提议的汉室宗亲,就是刘虞。
刘虞为了撇清关系,也得拼了命地拖住袁绍。
荀彧蹙眉:
“然在幽州,刘虞和公孙瓒关系不睦。去年二人便起了兵戈,刘虞险些就兵败被杀了。”
本来刘虞应该在这次兵戈中直接被公孙瓒杀了的,不过始皇捞了他一把。刘虞现在还不能死,否则幽州公孙瓒一家独大的话,会更难收拾。
正好当时始皇从地府叫了一堆人过来,其中大部分充当秦氏部曲来了兖州,但也有一个独自出去执行了任务。
——名将李牧的孙子李左车被派往幽州,趁着刘虞和公孙瓒打起来的时候,应征进入刘虞的军队。
当时因为刘虞的离谱作战指导(不许士兵伤害其他敌军,只杀公孙瓒一人即可),导致刘虞自己占据优势还攻不下公孙瓒。
公孙瓒便以火攻突袭,弄得刘虞军中大乱。李左车趁机站出来收拢乱军,和公孙瓒形成了对峙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