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本来刘宠这种可能得俘虏回来,由皇帝处决。奈何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也不是一定就能成功把人俘获,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刘协数了数:
  “朕在外的宗亲不多了啊!”
  扶苏点头:
  “是不多了,不过还有不少在封国里待着,其实也不算少。”
  还是太多了,得想个办法挨个灭了。
  这样既能解决汉室宗亲,又能借机将他们除国,收回封地。比如刘宠这种,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收回他的地盘,不用留着传给他的儿子们。
  扶苏忽然灵机一动,回去和父亲说:
  “那些没什么本事的封国国主可以留着,就等他们日后为了复汉造反。如此,便能顺理成章地除国了。”
  始皇瞥他:
  “朕都代汉自立了,哪怕他们不造反,也本来就可以将他们除国。”
  哪有新朝代还承认前朝封地的?
  扶苏撑着下巴:
  “对哦,我给忘了。”
  主要他们这次不是一个个打天下打过去的,而是接手现成的大一统王朝。一不小心就觉得好像应该把前朝的所有东西都接手,再想法子挨个消除隐患。
  扶苏自我反省:
  “还是灭六国简单点,在汉朝谋夺天下要用各种迂回的方法。计谋用多了,都把我套进去了。”
  其实他阿父称帝以后,就用不着再迂回了。不服气的挨个打过去即可,看不惯的制度也可以强行更改。
  改朝换代嘛,这种时候自然是可以多搞点惊天动地的改变。旁人有意见也没用,始皇帝夺天下可不靠他们,自然无需去管他们高不高兴。
  始皇见儿子苦恼的模样,觉得可爱。
  他故意问道:
  “你最近是不是太玩物丧志了,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扶苏拒不承认:
  “我明明就很忙,阿父胡说。”
  始皇挑眉:
  “忙着偷懒吗?朕看太仆之职对你来说还是太清闲了些,不如这样,调你去做个廷尉好了。”
  扶苏连忙拒绝了,他才不去当廷尉呢。
  廷尉就是个卷生卷死的官职,前有李斯呕心沥血,后有曹参无心茶饭。这还是大秦的廷尉,换成大汉的,那就更惨了。
  汉末法度混乱,当个廷尉还得多方权衡。这个罪犯出自世家,不能罚得太狠。那个背靠宗亲,也不能过于铁面无私。
  幸而如今宦官集团已被一网打尽,否则还得顾虑谁背后有没有个十常侍当干爹。
  且刘协目前年纪还小,尚且不必烦恼外戚之患。但再过个三两年的,就得给国丈国舅让道了。
  扶苏想到这里,微微皱眉:
  “刘协这个皇帝……”
  始皇轻描淡写地接口:
  “不能让他坐到加冠之后。”
  拖到加冠就不得不给他立后了。
  还有四年多,他们得在四年内把天下平定了。
  幸而如今冀州、豫州等地已经不成威胁,兖州的荀彧大概率不会因为篡汉就和他们敌对,徐州的曹操也有招安的机会。
  所以唯独剩个荆州,要把刘表收拾掉。
  始皇接下来要做的不多,只要将自己的好名声发扬光大即可。
  他得让全天下都觉得他秦司徒是个绝顶好官,好到就算他篡位了,万民也依然会闭眼吹就该秦司徒当皇帝的那种地步。
  这件事没什么难度。
  饱受灾害和战乱的黎民百姓要求很低,只要让他们接下来数年都能安居乐业,再整顿一些朝廷乱象就行了。
  恰好,除却明年的蝗灾之外,往后十多年都不再有灾害记载于史册。
  在庶民看来,这就是秦司徒将天下治理得海晏河清。而司徒篡位之后,天下也依旧不生灾异,说明连老天爷都认可了他。
  汉朝皇帝自己搞天人感应,导致天下灾害和帝王不修德行挂上钩,现在正好被始皇拿来利用。
  扶苏一本正经地分析:
  “汉末皇帝昏聩,因而灾害四起。自秦司徒主政后,灾难渐渐平息。初年仍有灾害降世,乃是因为皇帝干政的缘故。”
  等三年后秦司徒站稳脚跟,政皆出自其手,不再有皇帝插足,便没了灾祸。
  而三年之后,也是各地诸侯被削没了的时候。有诸侯存在才需要维持忠臣人设,地方诸侯全灭自然就不用装了。
  始皇听着他那个“皇帝干政”的评断,不由失笑。
  人活得久了真是什么词都能听见。
  听过太后干政、宦官干政,头一次听说皇帝也能用干政这个说法的。
  始皇让他不许乱说:
  “你莫不是忘了其他位面有史书记载过的名言‘陛下何故造反’?”
  扶苏这家伙也想成为经典故事中的一环吗?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有些话还是得少说为妙。
  扶苏乖乖闭嘴了:
  “我只和阿父说说而已,没准备往外散播的。”
  始皇根本不信,他分明就是打算传播这种舆论,借此煽动庶民。
  扶苏叹气:
  “算了,我还是去看看桥松吧。”
  桥松这些天一直跟着郭奕满城跑,扶苏还想趁着儿子小,补偿一下他缺失的幸福童年呢。结果小孩子社交挺多,亲爹杵在旁边显得异常多余。
  问过侍从之后得知今日小家伙没去旁人家做客,而是在郭府和郭奕一起进学。扶苏就直接登门了,果不其然见到郭嘉也躲懒没去上职。
  郭嘉担任的职位是大鸿胪,也就是管礼仪庆典的。
  如今天下还乱着,自然没事不会举办什么庆典宴会,也就年初祭天这样的大事还会照常举办。
  因此郭嘉的日常工作就剩下教导皇帝等人礼仪,而这样的事都可以全部推给下属去做。
  所以郭嘉懒觉睡到现在了还没起。
  扶苏也是个爱睡懒觉的,看看两个比自家亲爹都要自律的好孩子,难得有些心虚气短。
  扶苏轻咳了一声:
  “桥松,奕儿,学业里可有什么不会?我今日清闲,可以教导你们。”
  桥松抬头看看他爹,问了一句大实话:
  “父亲难道不是每天都很清闲吗?”
  郭奕连忙捂住他的嘴:
  “桥松乱说的,太仆不要生气。”
  而后小声提醒不到三岁的小弟弟,这种话以后别说,会让大人恼羞成怒的。
  扶苏:……
  扶苏微笑着表示:
  “奕儿多虑了,我哪里是会和小孩子计较的人?只有郭奉孝才会恼羞成怒,我和你父亲不一样。”
  桥松从郭奕手下挣脱出来,又不怕死地补了一句:
  “对,我父亲只会把账记下,等我长大了再和我算。”
  毕竟他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记起仇来压根不用担心被人说小气。反正都是要被记仇,说一句和说两句也没什么区别,桥松选择说个痛快。
  郭奕呆了呆:
  “还能这样的吗?”
  那他感觉他爹比秦太仆好一些,至少他爹不会和小孩子记仇。
  扶苏伸手把桥松拎起来:
  “你对我意见很大?”
  桥松冷静地说:
  “你现在可以去找祖父告状了,控诉我不敬长辈,然后祖父就会说我。你不用做什么都能见到我被训,依旧清清白白。”
  被摸透了套路的扶苏:……臭小子!
  第78章 仕宦当作执金吾
  虽然被儿子点破了小心思,但你以为这样就能阻拦扶苏去告状吗?不可能的,反而让告状的内容又多加了一些。
  扶苏依偎在父亲身边,愤愤地把事情说了一遍。说自己好心去关爱儿子,儿子一点都不领情。
  始皇淡然地听着,丝毫不影响他处理奏章的速度。
  等扶苏说完,他才反问:
  “朕的太子现在混得连儿子都说不过了吗?”
  扶苏不高兴地反驳:
  “我这是不和他计较。”
  始皇伸手摸摸他脑袋,打趣道:
  “好,梓桑总算有点当长辈的样子了,朕心甚慰。”
  扶苏假装没听出来父亲在说反话:
  “桥松看样子用不着我关心了,还是让他继续和小孩子玩去吧。”
  始皇颔首:
  “不错,又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放养孩子的借口。”
  扶苏:……
  扶苏坚强地继续往下说:
  “既然儿子那里无需我关心,我就多关心关心阿父好了。阿父今日可还忙?要不我为您分担一二?”
  始皇但笑不语,只递了个果子给他。
  意思很明显,你就别来添乱了,自己坐在旁边乖乖吃果子吧。
  一般这招都是大人拿来应付小幼童的。
  扶苏想起他小时候,父亲也会给他塞个玩具,然后让他坐在旁边自己玩。未成想都多少年过去了,父亲用的还是同一招。
  扶苏接过果子啃了一口:
  “洛阳这边风水不好,长的果子也不够甜。阿父,我们什么时候回关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