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他们大秦用惯了十月这个正月,且他阿父也是在大秦的正月出生的,起名都和正月相关。如果正月不是十月,岂非影响了父亲的名字?不妥不妥,必须改回去。
  始皇也任由他闹:
  “好,都听梓桑的。”
  郭嘉:……不是,你们这群秦人后嗣现在装都不装了是吧?
  改正月回十月这个操作实在太大秦了。
  郭嘉无奈地问道:
  “主公这是不准备继续藏着了?”
  等到改历法的事情一出,群臣都要猜到他们秦氏是秦朝宗室后人了。
  扶苏反问:
  “难道不该是在改国号的时候,就立刻意识到这件事吗?”
  莫非郭嘉以为他们准备重新起个国号?
  郭嘉一想也是:
  “是嘉之前没转过弯来。”
  毕竟也不是所有王室后人都会沿用老祖宗的国号,比如不少商朝后人建立诸侯国之后用的不是商,而是当地的地名,典型代表就是宋国。
  但宋国那个时候有周朝在上头压着,给他们八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用“商国”。
  始皇把话题拉回来:
  “既然吉日还早,就先把荆州打下来吧。”
  二人皆无异议。
  朝中开始调遣粮草军队,又传信联络徐州的曹操和扬州的孙策,再有豫州的韩信主攻,万事俱备。
  然而在开战之前,直隶这边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变故。
  刘协突然死了。
  这两年刘协待在秦正一党精心营造的象牙塔里,对外界的事情一概不知。他还做着他实权天子的美梦,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早就被人架空了。
  这样毫无威胁又好骗的皇帝,其实多留一段时间也没什么关系。始皇哪怕登基了,也用不着对他赶尽杀绝。
  然而历史上能活五十多岁的刘协,如今才不到二十就暴毙了。情况明显不对劲,扶苏就去查了一下。
  结果这一查——
  扶苏无语地看着贾诩:
  “你弄死他干什么?”
  贾文和老神在在:
  “臣见主公发兵攻打荆州师出无名,自然要替主公分忧。”
  贾诩之前在幽州当别驾,韩遂死后他就麻利地申请回洛阳了。毕竟只有留在洛阳的主公身边,才能多刷存在感,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这不,就给贾诩逮到了立功的机会。
  贾诩详细地给公子分析了一下。
  首先,刘协暴毙的事情可以推锅给外头的刘表。
  就说刘表想自己当天子,又忌惮在京中的皇帝会影响他的大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干掉了皇帝。
  皇帝一死,朝廷这边就不能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了。而他刘表这个时候称帝,还能顺理成章地代替刘协当上皇帝。届时再往外宣扬这件事是秦司徒做的,因为秦司徒想篡汉,还能脏秦司徒一波。
  逻辑听起来是不是很通顺?
  一箭三雕了属于是,所以刘表有充足的理由谋害皇帝。
  其次,刘协死了确实对秦司徒有利。
  刘协就留下一个刚出生的儿子,新帝是个婴儿,那大汉还玩什么?司徒再干几个月直接把这婴儿废了,汉室连点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他们再煽动一下舆论,加深东汉皇帝个个都早死这个洗脑包。说老刘家就不适合继续当皇帝,不然朝廷还会延续东汉的动乱。
  通过危言耸听的方式,让群臣放弃继续扶持刘家人。毕竟谁也不想再来一轮无休止的外戚、世家和宦官的三角争斗。
  贾诩劝说扶苏:
  “趁着还未开战,公子应当早些把害死陛下的罪名扣给刘表才是。这样一来,接下来的讨伐就师出有名了。”
  他们要替小婴儿皇帝为先帝报仇,诛杀刘表这个逆贼。然后小皇帝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换他们主公上位。
  扶苏揉了揉太阳穴:
  “文和,下一回动手之前,记得先和孤商量一下。”
  真不愧是毒士啊,真是什么都敢做。
  贾诩算准了主公和公子不会因此生气,不过他也清楚这种事情只能做一次。私自行动是大忌,做多了容易被清算。
  他贾文和这次行动,是特意给主公送个把柄,顺便才是为了立功。
  当初他怂恿郭李反攻长安致使关中生灵涂炭这件事,让自己在主公和公子这边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主公和公子愿意用他,却也不满他造下的杀孽,贾诩自然要想法子解决这个麻烦。
  送上把柄,示意自己任由主公生杀予夺,就是破局之法。
  太聪明的臣子也会显得太过危险,贾诩比一般臣子更加危险。自污有的时候反而是为了自保,顺便还能通过犯错来显得自己其实没那么聪明。
  扶苏收下了他递来的诚意:
  “下不为例。”
  半月后,朝廷以讨逆的名义进攻荆州。刘表天降一口谋害先帝的巨锅,气得呼吸都不顺畅了。
  第81章 什么你居然是始皇帝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刘表气得破口大骂,拉着人写了长长一封的讨秦书,指责秦正等人污蔑他,还挟持皇帝,意图不轨。
  两边各有各的说辞,互相推锅,谁也不认皇帝是自己这边弄死的。
  但这件事的真相也不重要了,现在皇帝已死,大家各凭本事。骂战走个流程即可,接下来就是直接开打。
  刘表以为,自己就算打不过朝廷军队,撑一段时间也是不成问题的。毕竟荆州兵马富足,又有地利可以依凭。
  然而真正开战之后,荆州各郡投降得比谁都快。
  刘表不可置信:
  “他们就这么望风而降了?”
  荆州世家表示,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世家能长久地延续下去。
  所以他们为什么要吃力不讨好,去做这种螳臂当车的事情?跟着刘表造反能有什么好下场,还不如投靠秦司徒呢。
  刘表这些年费尽心思结交荆州士族,以为好歹拉拢住了一二。然而遇到利益相关,这群世家依然会第一时间选择反水。
  什么交情都是虚的。
  刘表在荆州当惯了土皇帝,险些忘了士族们的嘴脸。如今当头一棒,让他一下子清醒过来,意识到大势已去。
  剿灭刘表根本用不了半年,不过短短一个月,荆州就传来了好消息。挡在始皇登基前的阻碍已经全部扫清,接下来就是静待吉日的到来。
  扶苏问道:
  “刘备等汉室宗亲呢?”
  天底下的老刘家人不少,刘表战败了,不代表其他刘家人也选择了认命。接下来得盯着他们,防备他们再次生事。
  虽然造不成多少麻烦,可总是有人反叛也属实是麻烦。
  始皇的解决方案则非常直接:
  “造反者连坐亲友。”
  在汉室宗亲里搞株连,你的好友造反了,你也得跟着一起倒霉,除非你提前举报了他,就能靠检举有功躲过去。
  这是针对刘家人的清洗,不牵扯到其他人员。也就是说,造反者的其他朋友不管,只盯着里头姓刘的搞连坐。
  一边用残酷的手段震慑敌人,一边挑拨离间让他们自己人内斗。
  扶苏赞道:
  “还是阿父心善。”
  换成个小心眼的,直接给你全族一起灭了,哪里还会等你造反再来收拾,前朝皇族还想活命呢?
  此令传达下去没多久,就有刘备的同族友人揭发刘备私下里联络旧部,想要解救小皇帝。
  人性如此,刘备再擅长拉拢人心,也不能每个朋友都和他关系好到愿意跟着他掉脑袋的地步。
  尤其老刘家天性薄凉,友情哪有自己的命重要。刘备肯定不能成事,其他刘氏子弟自然不肯坐以待毙。
  始皇对此并不意外:
  “截下刘备往外送的书信,令其病逝吧。”
  关羽张飞全都杀了实在可惜,所以他们不好明面上直接把刘备处理掉,病逝算是个遮羞布了。关张二人远在外地征战,又不擅长阴谋算计,不一定能看透其中缘由。
  扶苏微笑:
  “前不久陛下染病暴毙,未成想那病还会传染。刘玄德与陛下来往频繁,因此染上了病症。为了不叫旁人担忧,这才不曾对外宣扬,可惜到底还是没能躲过去。”
  始皇看了他一眼:
  “这疫病倒是会挑人,只怕日后还要‘传染’给不少刘氏宗亲了。”
  扶苏惋惜地叹气:
  “许是刘家人有什么遗传病吧,所以格外受不住这种疫病的侵袭。”
  始皇:……
  刘备身边的侍从很快口径一致地承认了这个说辞,不愿意听从秦司徒所言的侍从只好抱歉地跟着刘备一起“病逝”了。
  这样也显得更加真实,总不能真的只有刘家人染病。既然是传染病,那么身边侍奉的仆从多多少少也会沾染一些。
  像刘备这等不死心的刘家人还有几个,扶苏控制着时间,让他们按照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挨个病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