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于是两个人刻意创造机会,“密谋”了好几次。内容主要涉及联盟外的几国,希望消息能传过去,给它们一些错误的信号。
——然而玩家并不关心npc在密谋什么。
只有一部分剧情党热爱探究这个,但剧情党大部分时候都在跑主线,不会在无聊的地方晃悠。
管仲和齐王为了显得自己的密谋比较合理,故作淡定,没有搞得大张旗鼓。他们动作太隐晦,玩家根本看不出来。
所以哪怕是好奇心旺盛的那波玩家,也没能get到这里有墙角可以听,自然也不会刻意跟过来偷听。
这些npc君主天天和臣子私下交谈,谈的还是无聊的政事。玩家要是每个都听过去,哪有那么多精力。
齐国君臣忙了个寂寞。
幸好他们自己不知道这件事。
苏秦从齐王这里得到了私下结盟的准话,这才告辞离去。扭头又去赵国,想和赵国也达成联盟。
齐国这对君臣不好糊弄,即便已经答应了结盟,也不代表万无一失。他们心中肯定有自己的小九九,燕国又无法震慑齐国,只能小心防备。
苏秦猜测齐王是想拿燕国当马前卒,真遇到好处自己独吞,这才会答应结盟。
不过真到了那个时候,谁占便宜还不好说呢。苏秦也不着急,只要齐王暂时答应下来就行。
扭头去找赵王时,他也打着这个算盘。
苏秦想私下里把各国都结交一遍,但和每个国家都说“我燕国只和你结盟”。到处当双面间谍,就可以获取很多国家的信息。
这么玩其实很危险。
可苏秦就是这样胆大包天的人。
历史上他佩六国相印时,也是表面在为各国好,其实只为燕国一家行反间。脚踏六条船,随时可能翻,但他还不照样稳住了?
要不是把齐国坑得太惨,还不一定会暴露呢。
为了隐藏自己的行踪,苏秦果断选择和天外人合作。
他发布任务,请玩家护送他前往赵国。期间不能被任何人发现他的踪迹,玩家也必须保证不往外说他去了哪里。
因为苏秦给的任务奖励是属性极好的装备,玩家就答应了下来。
玩家本来也不会闲得没事,什么任务内容都拿出来和别人分享。一般除非是很有趣很新奇的任务,大部分都是做完就忘的。
游戏内有系统约束,玩家接取了任务就等于许下了承诺。一旦对外说出消息,任务奖励将被收回。
玩家:好说好说!
这有什么难的?就算憋得难受了,还能下了游戏再和朋友分享。
而且npc给的装备是现阶段的神器,过段时间等级上去了就不值钱了。到时候随便往外说,系统扣奖励就扣呗。
说实话,护送任务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就算苏秦不加上这个要求,她也不一定会往外宣扬。
但这个npc一副“千万不要往外说”的架势,就弄得玩家很好奇了。到底为什么不能说呢?你不让我说我就更想说了。
苏秦哪里知道天外人还有那么多钻空子的办法。
他经过观察发现通过发布任务定下的限制,玩家是必须遵守的,就以为这么做万无一失了。还是对玩家群体了解得太少,吃了信息差的亏。
出发前,苏秦甚至不忘找另一个玩家发布假扮成他回燕国的任务,借此糊弄齐王。
玩家最爱这种假扮任务了,接得非常积极,任务也完成得很不错。
苏秦来到了赵国。
他悄悄拜见赵武灵王,提出了结盟的请求。说光靠赵国一国想要对付手握天外人的秦国有些困难,燕国愿意助赵国一臂之力。
赵武灵王虽然怀疑燕国有阴谋,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他没亲自经历过被苏秦骗得团团转,对坊间传闻存在一定的质疑。真有人能把六国都玩弄在股掌之中吗?他不信。
而且赵国如此强大,燕国哪怕有乐毅也不可能像覆灭齐国一样覆灭赵国。何况燕国的目标大概率还是更弱的齐国,不会闲得没事来找赵国麻烦。
赵武灵王思索片刻,认为燕国可能是想让他帮忙牵制住秦国,避免秦国协助齐国。
这场合作有的谈。
于是他热情地招待了苏秦,和对方订立了盟约。互相留下了彼此的把柄,带着盟书作别了。
接下来,苏秦又如法炮制,去了魏国和楚国。
这一回苏秦虽然没佩六国相印,但他拿到了四国盟书。而后马不停蹄地带着盟书去找了越王,给越王看他和楚国的盟书。
苏秦对越王说:
“燕国已经稳住了楚国,答应会协助楚国出兵吞并吴越。不过楚国继续坐大对我燕国没有好处,所以我来同大王谈个生意。”
越王明白了他的来意:
“燕国想表面上协助楚国,背地里帮我越国削弱楚国的国力?”
苏秦微笑:
“大王以为如何?”
越王出现在这个时代这么久了,还是头一次有国家拿正眼看他们。不接受这个盟友的话,也没有别的盟友可以选了。
越王只能答应:
“具体如何协作,阁下可有想法?”
苏秦便出了个主意,让越王寻个时机假装力有不逮,勾引楚国发兵。到时候燕国会把楚国的内部消息卖给越国,并且拖延发兵的速度。
越王:“善!”
谈完这一切,苏秦才在玩家的护送下秘密回到燕国。将四封盟书交给燕王,表示自己谈妥了。
燕昭王问他:
“盟书都是一式两份,回头燕国暴露,他们拿盟书问责可如何是好?”
苏秦劝道:
“大王无须担心,臣已遣天外人去偷取盟书。只要他们手中没有盟书,结盟便是口说无凭。”
燕昭王赞道:
“还是相邦厉害!”
八爪鱼苏秦在外头搅风搅雨的时候,张仪也带着秦王的最新任务出门外交去了。
他先去了魏国,详谈通商这件事。
魏国的商贸也还算繁荣,对于商业并不怎么打压。虽然现在秦齐联手了,但联手的是经商的话,好像也没什么关系的样子。
魏惠王左思右想都觉得对魏国没坏处。
忠心臣子劝他:
“大王三思!管仲当初是怎么拖垮鲁国的,大王您难道忘了吗?”
经济战不得不防!
魏王觉得不是这个道理:
“鲁国是自己不小心,只要我们小心一些,应当问题不大。张仪许诺的好处寡人十分心动,且魏国也不像鲁国那么好欺负。”
要是齐国和秦国敢对魏国用这种手段,魏国难道还不能打回去吗?
就算不一定能打赢,好歹可以叫两国知道魏国也是有脾气的,以后就会收敛些了。
在魏惠王心里,秦国还是那个没变法的弱国——他不知道商鞅已经入秦了——外头再怎么说秦王政能一统天下,也得考虑一下秦穆公时期的秦国国力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魏惠王觉得,秦王政拿着现在的秦国,就算有天外人助力,也是白瞎。
何况张仪说得很对,通商不止对秦齐有好处。商贸繁荣之后,魏国肯定也能分一杯羹。
张仪还许诺了,要是魏国配合,等到去其他国家做生意的时候,他们愿意拉上魏国一起赚钱。
魏惠王怎么想都觉得这是正常的合作,对魏国百利而无一害——顶多就是要防备一下两家搞骚操作,可会折腾这些只有一个管仲,秦国又不懂经济战。
于是魏王承诺会大开国门,放秦齐商队入境。
张仪真情实意地感叹:
“大王真是豪爽!”
魏惠王有些得意:
“这是自然。对了,张子要不要来看看寡人的园林?里头奇珍异兽数不胜数,保准比你们秦国所有园子加起来都好看。”
张仪没有推辞,而是投其所好地答应下来。逛园子时还不忘多多夸赞,把性喜奢靡炫耀的魏惠王夸得心花怒放。
忠心臣子看得头疼不已。
等张仪离开了,才又劝说:
“大王莫要忘了!张仪曾经戏弄过楚怀王,许诺说只要楚国和齐国断交就献上六百里地。等楚王信守承诺,他却只肯给六里,让楚王成为笑话!”
所以张仪画的大饼怎么能信呢?
那厮巧舌如簧,嘴里没有一句实话!
魏惠王不以为意:
“楚怀王被骗是因为他蠢,秦国一共才那么点土地,怎么可能给他八百里?但今次不同,经商的利润没有那么夸张,秦王不至于这都要骗寡人。且哪怕秦国不肯给,我魏国商队也能强行跟过去,不至于吃亏。”
臣子:……
说不通,完全说不通。
魏惠王一向执拗,偏偏被诈骗的人多是如此。陷入圈套之后无论谁来劝都没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张仪半点不担心魏惠王会反水,又去了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