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秦政说起这事:
  “侍者仔细检查后发现下毒之事有迹可循,许是水晶球收集到了奸细的行动,推算分析后得出朕会中毒的结论。”
  扶苏明白了:
  “这就是个好用的辅助工具,但是限制颇多。”
  只能在周遭一定范围内收集信息,离远了估计就收集不到了。而且只能通过现有的条件推算,那种突发奇想地袭击它是预测不到的。
  别说突发奇想了,假如下毒者是在秦政使用水晶球后才去动手的,那它就不会预言到下毒这件事。因为在它收集信息的那一瞬,还没有出现下毒迹象。
  水晶球并不能真正地实现未来预测。
  或许要等到科技发展到能够勘透法则命运的程度,才可以做到真的预测。
  但——
  就连天道都预测不了未来好不好!
  不然天道哪儿能算不到他们父子俩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当初也就不会因为大意被他阿父狠狠坑那一笔功德了。
  可见预测未来永远都只能做到“尽量推演出未来”。
  父子俩三言两语把系统的老底扒了。
  系统有些恼羞成怒。
  因为他们的对话被直播了出去,十二界全部听见了。
  永远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有了父子二人提供的这些金手指使用案例和推测,大家很快就会意识到系统也就那么回事。
  十二界拿它没办法纯属是因为科技被碾压了,并非因为系统当真是什么神异之物。
  系统苦苦营造的威慑力瞬间减半。
  系统气急败坏地发出警告:
  【秦王政、公子扶苏言语不当,记一次过!】
  扶苏冲阿父眨眼。
  它急了它急了。
  秦政轻笑了一声,转移话题:
  “魏无忌应当不愿意放逐袁绍,公孙衍与他同为魏人,八成不会内讧。”
  所以袁绍头上其实挂不到四票,可能就一两票的样子。倒是汉人结盟后,不知道会对谁开刀。
  扶苏明白父亲想说什么:
  “刘邦和刘秀信不得,他们可能会直接对狼队友下手。”
  扶苏不信他们对自己和阿父没有忌惮,那么在有一个现成的袁绍能拉票过来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挂票给秦政或扶苏。
  趁着袁绍急需一个替死鬼,这是将父子档淘汰的最好时机。
  这一轮投票过后,袁绍下一轮就不见得还会和汉室合作了。毕竟他手里有毒葯,完全可以今晚毒死一个投他票的。
  等明天白天,投他的人减少了一个,昨天那群人又没能成功把他投出去,第二天很有可能就不会接着票他了。
  那么,袁绍也便没有与汉室继续绑票的意义,免得被打成狼团队。
  谁让他们正好四个人呢?
  扶苏问父亲:
  “父亲觉得他们会先票谁?”
  秦人只有三票,汉室拉到了第四票。只有一次机会能淘汰父子档,选秦政还是选扶苏?
  秦政反问儿子:
  “你觉得他们会选谁?”
  扶苏不太高兴地抿了抿唇:
  “他们恐怕更忌惮父亲。”
  秦始皇名声太响亮了,不像公子扶苏,估计不少人还傻乎乎地以为他就是忠耿的原主呢。
  要是阿父真出局了,他们会后悔的。
  敢淘汰他爹,扶苏能原地暴走。
  不过反过来其实也没差,这些人一旦淘汰了扶苏,秦政也会很不高兴。
  除非他们能一口气把两人都淘汰了。
  扶苏灵光一闪:
  “李广是猎人吗?如果不是,那刘家恐怕会想方设法说服袁绍把毒药撒到我们父子头上。”
  猎枪和毒葯都是没法防备的。
  狼队夜里倒是可以控制不杀李广,可挡不住白天狼队自己把李广票出去,方便他开枪。
  汉室多一票确实占便宜,按理说李广留着才更有利,可这样也容易让汉室成为众矢之的。
  票了李广就能叫他开枪稳稳打中狼人,既减少了自己这边的显眼程度,又拿到了猎枪奖励,还干掉了一个劲敌,堪称是一举三得。
  前提是李广真的是猎人。
  如果他不是的话,忽悠女巫撒毒同样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袁绍来讲是浪费了一瓶毒,帮别人做嫁衣。但老刘家又不吃亏,他们才不管袁绍高不高兴呢。
  扶苏想了想袁绍是个什么性格。
  他很不看好地摇了摇头。
  袁绍这人刚愎自用,不是个善于纳谏的。你提的建议得正好契合他的想法,他才会采纳,否则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没用。
  老刘家要想靠舌灿莲花说服他,纯属白日做梦。
  刘备之前提供给先祖们的信息还是太少了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时间有限,说不了太多。
  何况对刘备来讲袁绍已经是死了好多年的积年老鬼了,他哪里会特意说起这人是个什么性子呢?
  扶苏不由心下感慨。
  信息战果然是永远的神。
  比敌人掌握更多的信息可真是太爽了,这个亏老刘家注定要吃。
  扶苏提议:
  “叫上章邯,商议一下等会儿的投票方案吧。”
  把刘邦投出去。
  刘秀比起刘邦要好对付一些,而且刘秀不像刘邦那样那么迫切地想削弱大秦。他那会儿都跟秦朝隔了两百多年了,两百年前的古人拿到奖励关他什么事?
  至于李广。
  这位自称是秦将李信后人的老将军为人有些耿直,俗称好骗。而且面子大过天,身上的软肋明明白白,完全可以丢到最后再收拾。
  秦政无奈地看了一眼儿子。
  章邯还没找过来相认呢,你张口就是去叫章邯,默认那是秦人,也不怕露馅。
  扶苏暗示父亲,正史上章邯早就是少府了,所以他知道对方是秦人没什么问题。
  史册记载秦二世元年时起义爆发,时任少府的章邯开始崭露头角。除非这小子是胡亥上位后提拔的,不然始皇帝在位的这最后一年,章邯肯定已经担任了少府之职。
  何况少府可是九卿之一。
  章邯又不是空降的,能爬到九卿,说明他之前就在始皇帝面前挂过号,公子扶苏知道他不奇怪。
  阿父会忽略这一茬倒也正常。
  毕竟在他们父子重生后的位面里,扶苏直接在章邯幼时就把人带到宫里教养了,和正史发展大不相同。父亲日理万机,大概早就忘了章邯前世的具体情况。
  秦政却依然觉得不妥。
  毕竟胡亥时期是有秦臣反叛的先例的,按理来说扶苏应该无法确定章邯是否为叛臣。总之行事还是要谨慎一些,别太过“开天眼”了。
  扶苏受教,赶紧示意父亲自己下次会注意的。
  父子俩打了半晌的眼神官司,外人压根没看懂他们在交流什么。
  秦朝臣子忍不住去看陛下。
  陛下给翻译一下呗?
  公子能和年轻版本的父亲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想说什么,按道理说相处多年的年迈父亲应该更了解彼此才对。
  咦?这么说的话,公子怎么会因为触怒陛下被发配到上郡?难不成这是他们父子俩联手做的一场戏?
  嬴政:……
  嬴政冷漠地扫过众臣,明显不想回答。
  众臣立刻回避视线,作乖巧状。
  不知道为什么,空气中隐隐有一股子冷气流窜,叫人坐立难安。
  嬴政收回视线看向天幕。
  倒是一对感情极好的父子,难不成真是魂魄交换了?不应当啊,年轻的秦王哪儿来这么大的儿子?
  自己儿子消失不见的情况下,看到别人父子情深,嬴政心情能好才怪。再惹人生气的逆子也是他亲儿子,要不是关心孩子,他也不会派人去边郡事无巨细地盯着。
  虽然身边的某些近臣总怀疑他是掌控欲太强才监视儿子,他不否认自己掌控欲确实有些强,但这样的监视又何尝不是保护?
  有了那些人在,扶苏遇到任何意外都有人能及时搭救。
  这些年长子远在边陲,多的是六国余孽刺杀他不成转道去刺杀扶苏的。若非他安排了足够的人手盯梢,扶苏早就死了不知多少回了。
  嬴政的面色更冷了一些:
  “还有几日才能到上郡?”
  有他在或许诸邪便能退散,叫那占了他儿子身体的存在主动退避,把他儿子还回来呢。
  嬴政有心想尽快抵达边郡,担忧时间长了错过了期限。
  这种神魂互换或许有个融合期,现在刚换完躯体还未适应新的魂魄,等适应融合了只怕就换不回来了。
  臣子们是无法透过陛下冰冷的面容看出他的一腔爱子之心了,还当陛下急性子又犯了,连忙表示半月便能到达。
  幸好驰道修好了,不然时间更久。
  其实快马加鞭要不了半个月,但他们是车队出行。陛下已经抛下了辎重行李,一切从简,且只留骑兵随行,否则至少也要耗费月余时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