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那么对于大汉来说,她造成的正面影响绝对远远大于负面。
刘秀琢磨起来:
“姓邓啊……”
他手里的心腹臣子也有个姓邓的,就叫邓禹,莫非是一家人?
天幕中,已经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贾诩仗着自己是后世人,又饱读诗书,听说过和熹皇后的事迹,很快做出了判断。
他给出答案:
“应该是女子学堂。”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和熹皇后创立的是男子和女子共同入学的学堂,而不是单独只收女子的。
系统判卷:
【回答正确,土选项应该修改为“创立了史上第一所男女共同入学的学堂”。】
也就是说,之前的发展科技破除迷信这些都是她实打实的功绩。
芈八子好奇地问道:
“纸圣我知晓,此前造纸术的操作指南中提到过蔡伦改良造纸术。这科圣和字圣,又是什么?”
系统简要回答:
【科圣张衡发明了许多仪器,譬如可以在地震发生后迅速检测到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可以利用弹簧的弹性蓄能和螺旋桨独自飞行的独木飞雕等。】
【另外,他在文学、算学、天文、思想等各个方面都颇有建树,功勋卓著。】
霍去病眼前一亮:
“地动仪?怎么做的?有没有图纸?”
古代大一统王朝可太需要地动仪了,这东西不是预测地震用的,是用来第一时间确定哪里地震了的。
这样中央就知道自己该赈灾了,赈灾物资又该往哪里运。不仅中途节省了很多时间,避免耽误救灾,还能防备地方官员故意隐瞒灾情。
系统却没有告知他们,只表示这是活动奖励之一,希望诸位积极参加活动。
随即又介绍起字圣许慎:
【许慎著有天下间的第一部 字典《说文解字》,详解了六国古文和秦朝小篆等文字的含义,对于后人研究古文字发展有极大的作用。】
众人顿时懂了。
就好比给秦朝人一本翻译甲骨文的字典,虽然对于统治者本身来说用处不大,但是学者一定会欣喜若狂。
邓绥执政时期,应该算得上是华夏古代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时期了。
可惜她一死,家里人被清算不说,她的政策也被汉安帝推翻。邓绥给汉安帝立的太子是个不错的继承人,汉安帝也不喜欢,废除掉了。
不过太子自己争气,后来重新登上帝位,正经干得不错,还重新启用了她的一些政策。
邓绥就吃亏在自己没孩子上了。
汉安帝根本养不熟,反倒被乳母笼络得死死的,给乳母封爵的先河就是这家伙开的。
扶苏心里琢磨着汉室救不了,回头去地府把邓绥拉拢到大秦来。干什么给老刘家打工呢,落不到一个好。
邓家人多谦卑啊,根本没有那些外戚的坏毛病,低调恭顺,而且子弟都很争气,立下的战功等都是实打实的。
即便如此也逃不过汉安帝的清算,结果汉安帝把征服鲜卑的猛将邓遵杀了。鲜卑直接不搭理大汉了,再次反叛,汉安帝只能干瞪眼。
那头魏惠王发出抗议:
“这个和熹皇后对他们有些人来说是古人吧?那他们抢答之后岂不是必然能答对?这不公平!”
系统回复:
【答题活动本就如此,有些题目别人知道你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魏惠王无法接受这个说辞。
他反正是没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优势的,只看到后头的人有优势了。
不过系统才不搭理他呢。
【下一题——】
系统突然卡住了。
过了两秒钟,系统改口:
【有观众反应了公平问题,现增加新规定。每位参与者只能抢答自己所在时期之后的相关题目,无法抢答时间线往前的题。】
比如公元前230年刚灭韩国的秦王政,可以抢答公元前229年开始的问题。这样大家就都是不知道正确答案的,只能纯靠蒙了。
扶苏:……
扶苏心道这还不如改成反过来呢,只能抢答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本来就答不对,这还怎么抢?
不过不安好心的系统显然也没指望过他们答对,它只在乎观众看得高不高兴。
扶苏和秦政猜得没错,这个系统是面向原生位面进行直播的。看它这不正规的架势,不是暗网里私下播的,就是成本低廉的小破综艺。
父子俩还是更倾向于暗网播放。
他们不觉得哪个正经的政府能允许这种直播综艺的出现,审核制度不存在了吗?
系统继续播报下一题:
【以下皇帝庙号和人物对应正确的有:(多选题)
金、秦太祖嬴政
木、汉太祖刘邦
水、魏太祖曹操
火、晋太祖司马懿
土、唐太祖李世民】
本题只有魏惠王、芈八子、君王后和韩非四个人可以抢答。
秦政:……
秦政十分无语,秦太祖都出来了。
他们秦朝是没有庙号的,不仅秦朝,其实周朝也没有。周朝好歹还有谥号,到了秦政这里谥号他也给取消了。
不过历史上确实有个秦太祖,是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创立者苻洪。这是个氐人政权,却是十六国里最强大的那方势力。
四个可以答题的人几乎都在瞬间排除了第一个选项。
因为系统从来没用秦太祖称呼过秦政,反而用秦始皇、始皇帝,可见秦朝估计也没重启庙号制度。
第二个刘邦,总听汉人称他为高祖,而非太祖,四人就有些拿不准了。按理来说应该是称太祖的,难道汉朝改了庙号制度?
后头的曹操他们见识过,据说是个没有篡汉的乱臣贼子。他儿子篡汉称帝了,就是在座的曹丕,建立的正是魏国。
汉末的曹操本人还怪尴尬的。
他刚“奉天子以讨不臣”没多久,现在明晃晃的一个魏太祖摆在那里,很难粉饰太平的。
曹操只能努力辩解:
“是我那逆子自作主张——”
郭嘉一脸我懂:
“明公也是被逼的。”
曹操:……
你这么说,我就接不下去了。
曹操只能偷摸去瞄荀彧,这位之前可是一心想匡扶汉室的,他怕文若和他离心。
荀彧神色如常。
历史上荀彧追随曹操二十多年,他又不是个傻子,自然早就看出了曹操的野心。二十年不离不弃,真正的大汉忠臣怎么可能做到这个地步。
所以他当年想匡扶汉室的心是真的,可时间长了,和曹操的君臣情谊便要更重一些。当他发现大汉已经没救了时,难免做出新的选择。
可惜一颗真心错付,曹操还是猜忌他。
荀彧转移话题:
“我等虽习惯称高祖,实则高皇帝的庙号是太祖才对。此题第二和第三个选项应当都是对,后面两个就不好说了。”
曹操见荀彧提起魏太祖时面无异色,稍稍放下心来。
场中的四人已经分析到了后头的晋和唐。
司马懿他们也见过,但不知道他家居然也夺得了天下。而李世民,就彻底不认识了,完全没有印象。
司马懿本人现在处境很尴尬。
之前都在说魏蜀吴三家争锋,结果现在来一个司马氏的晋朝。天幕中曹丕的脸色已经非常阴沉了,司马懿感觉自己要倒霉。
这不明摆着司马家摘桃子了吗?
他得想个办法,看怎么应付过这场危机。
韩非抢到了答题资格。
他言简意赅:
“水,土。”
韩非认为,汉朝那个应该是汉高祖,晋朝那个则是人名错了。或许确实是司马家篡位,但司马懿都那么大年纪了,估计等不到当皇帝的那一天,换成他儿孙比较合理。
系统判卷: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汉太祖刘邦和魏太祖曹操。】
【晋太祖是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司马懿本人被追封为了晋高祖。晋朝是由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建立的,所以司马昭的庙号也是追封。】
【唐太祖是李世民的曾祖父,他自己庙号太宗。他父亲则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高祖。】
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受封陇西郡公,给儿孙争了个爵位出来,所以李唐王朝的基业有一部分是他打下的基础。因而他被追封为太祖,而不是开国皇帝李渊。
曹丕不太高兴地说:
“能不能出一点所有人都能抢的题目?”
新规则对他这个所处时代最后头的太不友好了,不是说公平吗?这哪里公平了?
系统可疑地卡顿了一下。
估计是又受到观众投诉了,很快表示会多出一些三国之后的题目。
扶苏给阿父发消息:
「这题目这么做下去,我觉得他们得挨个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