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它很快调整过来,接着分析:
  【兵家与纵横家、墨家与农家、儒家与杂家都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儒家因为声势浩大,成为了各家的血包,经常有儒家弟子弃儒从法、墨、农等。】
  儒家弟子:这种事情就不用说了吧!
  每每想起来他们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养出来两个法家领头人和一个术数家大才,他们就心梗。
  张苍那家伙也就算了,术数不搞治国主张,只琢磨数算。韩非和李斯这两个叛徒,简直可恶。
  【法家与名家看似无甚关联,其实并非如此。名家脱胎自讼者,起初是礼教的推行出现了一批擅长辨别名位的礼官,后来法治的推行涌现出了许多专门替人分辨律法的讼者。这些人针对法律条文进行辩论探讨,名家便应运而生。】
  所以是礼法的兴盛促进的辩讼的繁荣,有需求才有发展。各国法律条文多且杂,所以律师才有就业机会,才能形成一个以律师为主体的“名家”。
  后世总以为名家是辩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譬如白马非马。其实这些哲学辩题并不是全部,很多时候还是以律法辩论为主。
  辩论逻辑和哲学,归根到底还是在为人服务。在探讨宇宙道理的同时,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
  清楚了名家诞生的逻辑,也便不难理解为何生于重法度的大秦的太子扶苏,会是名家编外弟子了。
  扶苏:孤小的时候天天和李斯他们论法来着。
  名家的存在对于大秦还是相当有必要的,父子俩特意养了一批名家弟子在咸阳。每逢有新法出现就把他们叫来,让他们讨论一番律法中的漏洞。
  在这方面,名家不要太好用。
  秦政扫一眼众人的计分板。
  十个抢答题下来,只有君王后分数到了5分。其他人都加加减减,减比加多,扣得有点惨。
  系统宣布第一轮抢答结束。
  【本轮扣分多于加分,没有奖励发放。且玩家胡亥消极活动,将受到惩罚。】
  胡亥一次都没按抢答键,其他人即便没抢到回答机会,好歹也积极参与了。所以即便胡亥被坑着回答了两个问题,也依然受到了系统的针对。
  胡亥:???
  胡亥不服,但他的抗议并没有什么用。
  系统直接表示:
  【现在,补一道针对性问题,请玩家胡亥作答。答错直接淘汰,答对不加分。】
  胡亥:说得好像我这个0分答错之后还有什么扣减的余地似的。
  他本来就是错一题就要淘汰啊!
  【请问秦二世胡亥是被谁杀害的?
  金、六国刺客
  木、闯入咸阳的起义军
  水、赵高
  火、秦国忠臣
  土、自杀】
  胡亥:……
  胡亥大怒:
  “你就是在针对我!”
  而且这种问题他怎么回答?他又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不对,他都不知道自己被杀了。
  虽然听闻外头的起义军成功夺取了大秦江山,但胡亥也想过,他们不一定会杀了他。何况说不定自己隐姓埋名逃出去了呢,现在系统直接告诉他他被杀了。
  胡亥接受不了。
  选项里居然还有先生,他才不相信先生会杀他呢,这简直是在污蔑他的老师。
  倒计时结束,胡亥没有作答。
  系统公布正确答案:
  【本题答案为赵高,胡亥淘汰。】
  吵闹的胡亥消失在了场中。
  也不知道他听到正确答案之后是个什么反应,不过无论什么反应也都不重要了,他又没机会去找赵高问个清楚。
  【第二轮一对一问答开始。】
  【魏惠王请听题。】
  魏惠王:“怎么又是从寡人开始!”
  扶苏抓住机会:
  “就是,凭什么每次都从他开始?为了公平,这次不是应该调转顺序吗?”
  系统顿了顿:
  【那从曹丕开……】
  曹丕眸光一凝:
  “可是如果从朕开始,秦朝那几人次次都是中间,也不公平。”
  曹丕纯粹是想给系统添点堵,而且他看出了扶苏在故意挑事。虽然不知道扶苏为什么要挑事,但不妨碍他帮一把。
  曹丕可不傻,不会被系统刻意塑造的矛盾给忽悠住。系统想用奖励分化他们,可曹丕却知道系统才是他们所有人的大敌。
  何况曹魏和大秦又没有旧怨,反而有共同的敌人大汉,说不得还能联手呢。
  系统再次卡顿。
  这一次比之前更久,因为曹丕提出的问题不好解决。
  父子二人抓紧时间侵入。
  进度条走到90%。
  系统恢复运行:
  【第三轮将从中间开始,按照扶苏、秦政、冒顿单于、韩非、霍去病这个顺序回答问题。】
  而后粗暴地打断了还想抗议的其他人,抓住时间宣布第一题。
  因为曹丕故意为难的缘故,系统还挑了个难度颇高的题目去针对曹丕。
  父子俩都没去关注。
  还剩最后10%了,自然是专心入侵。
  直到扶苏被点名二人才回神。
  扶苏扫了一眼记分牌,虽然针对性的提问很扎心,但是不得不说,正确率是真的高,给大家回了一波血。
  【请选出有关公子扶苏的离谱谣言:(多选题)
  金、他的老师是大儒淳于越,被儒家教傻了
  木、他支持分封制,因而与李斯不和
  水、他的母亲是楚国女子
  火、他的儿子嬴子婴是秦三世
  土、他是秦始皇的嫡长子】
  扶苏:。
  扶苏迅速选出了四个选项,除了楚国女子之外都是谣言。
  顺便认真思考了一下,子婴那家伙年纪比他还大,是怎么做他儿子的。
  哪怕只看正史记载,应该也能发现子婴在处理掉赵高之前曾经和两个儿子商谈过如何行动。
  那个时候公子扶苏就算还活着,也就三十出头的年纪。他儿子都不一定有子婴的儿子大,他还能给子婴当爹?
  天幕外的儒生看完直翻白眼。
  他们倒是希望秦国长公子是他们儒家的弟子呢,这么好的事情真是做梦都能笑醒。这种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就因为长公子仁善吗?还是帮儒家说过好话?
  嬴政皱眉:
  “尽是无稽之谈。”
  帮儒生说话就是支持儒家了?不能是因为儒生势大,所以说点场面话安抚他们?
  至于分封,那更是笑话。
  能当集权天子,谁乐意搞分封。分封分走的是皇帝实打实的权力,吃亏的是当皇帝的那个人。
  但凡扶苏不是作为继承人培养的长公子,而是其他什么普通公子、宗室或者功臣之类的,他支持分封都有道理。
  汉朝搞郡国并行制是因为刘邦喜欢分封吗?不,是因为刘邦没得选。
  如果可以,他巴不得不封。
  所以刚开始刘邦分封分得很麻利,后头就改口说什么“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把一群本来跟着他打天下就为了裂土封王的兄弟架在那里烤。
  以前封过的王都得改掉,找借口削成个侯。
  嬴稷看到扶苏的作答,愣了一下:
  “扶苏不是嫡长子啊?”
  啧,看他们父子俩黏糊的样子,他还以为扶苏是板上钉钉的嫡长子呢。
  虽然大秦之前很多代,奉行嫡长制度都是随便坚持一下,不是很走心吧。但嫡长子地位确实是不一样的,尤其对大一统王朝来说很重要。
  大一统要求稳,所以不能搞立贤这种法子选继承人。不然下场就是唐朝那样的,造反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俗话说的好,你哪个儿子年纪大,所有人都是公认的。但你哪个儿子最有本事,全村都能为此吵破天。
  扶苏似乎猜到了先祖们的疑惑,答道:
  “我是长子,但是我父亲没有立后,所以儿女中不存在嫡庶之分。”
  没有正妻自然也就没有嫡子了。
  嬴稷很快想明白了:
  “扶苏既然如此优秀,没有嫡子身份加持倒也无妨。”
  嫡子是可以通过立后人为造就的,年幼的儿子想压过年长的,只要努力把自己亲娘变成正妻就行了。
  现在始皇帝坚持不立后,底下的弟弟就永远没有机会靠嫡子身份越过长兄了。
  胡亥上位之后没给生母追封皇后是不想吗?还是脑子太笨想不到?他想不到赵高难道还想不到?
  没这么干就是因为没用。
  谁都知道陛下不愿意立后,你胡亥篡位后想通过立后把自己变成嫡子、增加自己继位的正统性,那是做梦。
  所以胡亥就这么尬住了。
  尬到连起义军都觉得“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你胡亥是什么东西?非嫡非长也没有贤名,凭什么你上?
  人家赵武灵王虽然废长立幼了,但他退位给小儿子的时候,小儿子还很年幼。赵武灵王只是自己去专心忙北境的军事部署了,把国事托付给相邦,他自己可没死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