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早点写不就没事了,非要拖到现在。如今听说父亲有事要离开,又急急忙忙地加班赶稿,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果然懒癌不逼一下是不会上进的。
太子殿下说的最后一点,就是对着光屏敲敲打打写了一下午。好不容易完稿了,一股脑发给李斯,让他去誊抄。
李斯:「怎么又是臣?」
扶苏:「你字写得好看,传国玉玺上的字就是照着你的笔迹刻的。」
李斯:「……」
扶苏想了想,换了个说辞:
「你应该这么想,送到各界手里的都是你的手书,会在大秦君王之间代代相传,是不是非常荣幸?」
李斯不得不提醒太子殿下:
「需要的数量太多了臣誊抄不过来,得用印刷术辅助。」
扶苏立刻改口:
「那让工匠制作雕版时用你的字迹刻字不就完了?」
李斯说不过他们太子,选择了闭麦。
扶苏已经高高兴兴地去同阿父说可以走了,不是要去晋朝搅风搅雨吗?他早就看司马氏不顺眼了,现在就可以去。
秦政问他:
“太子手不累?”
不需要休息一下?
扶苏觉得不累:
“还好,我上学那会儿写论文比这个强度大多了。”
秦政颔首:
“那就走吧。”
走之前,父子俩做了一下善后工作。
系统原生位面补偿的第二块天幕早就播放完毕所有内容被收回了,后来都是秦政在挑选教学视频播放。
如今收回也简单得很,彻底格式化摧毁天幕的源代码就好了。以后不再给它提供能源,它自然会消散在虚空中。
先前系统被带走后,原生位面之所以不担心可能脱落了什么零部件在古代位面,正是因为天幕需要供能才能继续直播。
若非父子俩可以用功德给天幕充电,这东西早就罢工了。
现在要离开,父子俩商议之后决定榨干它最后的价值。而且当初说好了要给高产良种的,一直没给,这次可以一并给了。
倒不是父子二人小气。
地府光屏升级成功以后,天道可以随时来观测此界动向了。父子俩因此不好轻举妄动,避免刺激到天道。
这会儿要走了,正适合搞事情。
走前他们会提交完整版法则给残缺位面作为参考。到时残缺位面开始进行完善,位面会自我形成保护结界,天道一时半会儿无法观测内部的情况。
等位面完善结束,天道再过来看时,发现各界都有了高产良种。也没办法确定是父子俩开后门给的,还是位面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粮食变异,本地粮食自己变高产了。
虽然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扯。
但是无所谓,抓贼拿赃,天道没有证据就不能来找父子俩的麻烦,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次日,秦政父子再次出现在天幕中。
距离上次他们出现已经过去快三年了,乍然看见熟悉的身影,各家还有些恍惚。
秦政简单说了天幕要被收回的事:
【该播的内容已经播完,朕与天幕背后的势力达成协议,他们会收回天幕。但天幕如今属于朕,所以为了补偿朕的损失,他们会提供一些亩产极高的粮食种子。】
秦政还说稍后良种会平分发放给十二个位面,就算是系统遗留问题的最后补偿了。
比起直接说这种子就是他们自己拿出来的,假借系统背后势力的名义行事,会更合适一些。
这是扶苏提出的:
“这么一说,各界不会有被施舍的感觉,毕竟是他们应得的补偿。但补偿是阿父争取来的,况且阿父付出了天幕作交换,他们还是要承阿父的情。”
另有一点就是,秦政没有独吞良种,光这一点就足够叫各界佩服他的为人了。
扶苏坚决维护阿父“仁君”的名声,洗刷其他人给他冠上的暴君头衔。顺便拉踩一下其他小气吧啦的君主,显得他们大秦十分大度,有大国气量。
倘若直接说良种是自己出的,少不得要解释一下为什么现在才给。
如果刚开始接管天幕时就给的话,提前两三年有良种问世,就能有很多人在此期间不用饿肚子了。
这件事真没办法,天道盯着呢。
发放良种和技术直播只能一个一个来,何况在功德商城买良种也要徐徐图之。
一口气买一大堆,天道一查就知道是他们干的。现在花了两三年慢慢积累,表面上假装是买来自己吃的,就不引人注意了。
这其中还有群臣的协助,光父子俩买的数量是不够的。他们得给各界提供充足的种子,不然要培育推广还得再等好多年。
秦政发表完讲话,就把天幕关了。
随即不等天道察觉异常,飞速完成了发放良种、提交法则、脱离位面等一系列操作,眨眼间搞定一切。
天道投射过来探查了一下。
天道发现了位面开始变得完善,不过天道没有引起警惕。
父子俩每去一个残缺位面,就会帮忙把位面完善一番,这都是常规操作了。天道就是习惯性检查一下,发现检查不了也没往心里去。
秦政则拉着儿子回寝宫,假装要去休息了。
有隐私保护,天道也不好跟过来。
不过要探查还是能探查的,只是一般情况下法则不让天道乱看。
为保万一,秦政开了屏蔽器。
他对儿子说道:
“等天道发现良种在十二界推广开了之后,即便没有证据,恐怕也会做出一些应对之策。”
不能公然处罚父子俩,却能搞小动作。
比如禁了他俩的功德商城,不让他们在残缺位面里的时候使用商城购买任何物品。这样一来虽然上个位面已经补救不了了,以后的位面却能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
扶苏想了想:
“那也只能禁止位面内购买,回到地府还是能买的。”
父子俩对视一眼。
扶苏立刻下单:
“先把可能要用到的东西买了,放在玄鸟之躯的随身空间中,要用的时候直接拿便是了。”
中途回地府购买,再带着东西重新进入残缺位面,实在过于显眼。不如提前买好囤着,就当是私人要用的,随用随取。
秦政也是这个想法:
“令商蔓他们也一并购买。”
父子俩已经很熟练了,知道卡着多少数量购买不会引起天道的警觉。叫上同样熟练的臣子,顺便让他们去找其他还在地府的秦人一起帮忙,很快就能攒到需要的体量。
商蔓立刻拿着陛下给的巨款去采购了。
这个工作她熟得很,老本行了。
直播位面内。
天幕虽然消失了,但它带来的影响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弭的。
阴丽华私下里记录了一些东西。
阴丽华多方打探,得知了和熹皇后邓绥实则是她从弟的女儿未来所生的孩子。
既然是自家亲戚,她肯定要为对方多加打算的。邓绥栽过的跟头她并不愿意对方再栽一次,所以阴丽华记下了一些她觉得需要注意的点。
比如说可以的话,不要再培植汉安帝,越过他直接培养他的太子。少一个汉安帝当搅屎棍,邓家的下场或许能好一些,邓绥的政策也能得到更好的延续。
刘秀默许了阴丽华的行为。
刘秀的想法很简单,汉安帝这个子孙皇帝当得不好,他巴不得自家皇位不给这种蠢货呢。邓绥没有自立的野心,他倒也不担心大汉的未来。
只是历史上的邓绥没有那个野心,真的能代表现在这个经过天幕干扰后的位面未来会出生的邓绥,也是一样的想法吗?
史官记录下了梓桑位面的历史发展,大秦那两位闪耀的女帝箫韶和轻韵必然会在所有女政治家的心底点燃一把火。
比起未来的曾孙媳妇,刘秀更在意自己往后几代的继承人。
他和阴丽华所出的刘庄是个好皇帝,刘庄的儿子刘炟也是个不错的仁君。
但是刘炟给大汉留下了皇后外戚窦氏专权,得亏窦宪率军讨灭北匈奴、勒石燕然,不然刘秀真的要气死。
后续邓绥的丈夫刘肇在位期间收拾了窦氏一族,他自己这个皇帝在邓绥的辅佐下做的也还可以,可惜刘肇基因不好。
刘肇就两个儿子,长子有厥疾,会突然昏倒,不能继位。幼子更是当了八个月皇帝就去世了,死的时候才两岁。
剩下的全是公主。
邓绥被迫选了丈夫他兄弟的子嗣汉安帝继位,但是汉安帝也死的早。
后面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等汉安帝的废太子上位干出一番政绩之后,大汉彻底陷入东汉幼儿园的困境中。
刘秀越扒拉越是窒息:
“朕怎么觉得,从朕的孙子开始就不断英年早逝了?”
东汉的皇帝也就刘秀和刘庄活得久点,后头基本都是二三十岁就死了。这还算活得长久的,还有几岁十几岁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