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毕竟国号改了,他自己又不是司马氏子弟,肯定不能继续传司马家的代。
  扶苏撑着下巴想了想:
  “可是改姓之事一出,贾南风作为皇后偷梁换柱这件事就瞒不住了。”
  她会被后人骂的。
  秦政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所以,可以等她称帝之后,再收养孩子。”
  这个时候贾南风已经是女帝了,她爱收养哪家的收养哪家的。孩子都不一定需要改姓,一直以秦为姓也是可以的。
  扶苏有点混乱了。
  他理了理思绪,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父亲实则给出了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是贾南风从母族抱孩子,充作自己和皇帝的亲生子。等她篡位后孩子自然是继承人,继位后再自曝自己的身份。
  但这个孩子不会说自己是从贾南风母族出来的,会说自己是皇后从外头随便抱的孩子,与哪家都没有关系,他本姓为秦。
  第二种是贾南风直接选择抱养个和谁都没牵扯的孩子,这样不容易暴露。否则被母族拿捏住了把柄,对她也很不利。
  如此依旧是孩子继位后改姓,恢复自己的身份。
  只是这两种都对贾南风风评有害。
  第三种就是先帮贾南风篡位,之后孩子哪里来的就纯凭贾南风自己高兴了。哪怕孩子改回本姓,也不会影响她的名声。
  不过这三种方案都存在一个问题,这和吃绝户没什么区别。人活着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传承你家的姓,回头人死了就改回去,不太厚道。
  秦政喝了口茶,放下茶盏时说:
  “这三种都是权宜之计,端看贾南风自己的倾向,再进行选择。”
  扶苏默契地接话:
  “然而我等其实可以和她达成共赢,提前说好改姓的事情。我们帮她篡位,她承诺把皇位传给嬴秦后人,且允许改姓。”
  这就是一场交易了。
  大家各取所需,只看贾南风愿不愿意在秦氏承认她这个开国女帝的情况下,送秦氏后人继位。
  愿意就有的谈,可以达成合作。
  数日后,秦政入宫去见了贾南风。
  贾南风最近有点回过味了,发现自己之前好像一直在被秦胥带着走。秦胥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居然就这么厉害了,她难免心生忌惮。
  这个时候秦政来见她,贾南风的心顿时跳得厉害起来。她意识到对方来者不善,或许这对父子终于要露出他们的獠牙了。
  秦政示意她先遣退侍从。
  而后轻描淡写地问道:
  “皇后可想称帝?”
  贾南风倏地睁大了眼睛,她感觉心脏要从胸腔里蹦出来了。
  但她还是冷静地问道:
  “条件是什么?”
  秦政知道,她这是同意了。
  光凭她自己不可能称帝,所以她愿意做出一些妥协。
  秦氏提出的条件不算过分,像是国号这种,她之前本来就没有生出过篡位的想法,一直想的都是当太后。那么国号定什么她都无所谓,她没那么多要求的。
  所以,主要还是子嗣的问题,到底要不要尝试一下自己生。
  成婚十年,贾南风没有任何一个子嗣出生,也没怀过孕,其实她已经怀疑自己不能生了。
  那么秦氏想选谁继承皇位,实则对她来说都没有区别。司马氏也好,其他家族也罢,都是一样的。
  哪怕她能生,也不过是和司马衷生。
  因为找男宠生的话,很容易暴露,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除非她篡位后再找男宠。但贾南风有理智,知道那个时候自己的年纪估计已经四十多了,生孩子会很危险。
  就算不说那时,自己现在的年纪生孩子也很危险。她是即将要当皇帝的人,为了拼一个血脉就去冒分娩的风险,显得很是本末倒置。
  考虑到司马氏这群人脑子普遍不好……
  贾南风果断地答应下来:
  “一言为定!”
  她很怀疑自己就算和司马衷生下了子嗣,子嗣也会不太正常。遗传了司马衷的先天疾病还不算大问题,最可怕的是跟司马炎和楚王那样冷不丁就发癫。
  太可怕了,司马家的血脉,不行。
  第173章 赵王他可是有前科的!
  皇后和秦氏达成了秘密协议。
  秦氏协助皇后登基篡位,皇后收养秦氏子弟为嗣子。
  不过开国皇帝的嗣子不改姓的话会引起不少麻烦,所以贾南风提议,起初先改为贾姓,登基后再改回来。
  贾南风说道:
  “若我为天子,嗣子却不出自贾氏一族,也不出自司马氏,我母族必然发难。”
  改成贾氏,至少可以拉拢贾家,让贾家觉得这个孩子是传承自家姓氏的。或许贾家还会以为孩子就是从贾氏寻摸的孤儿,或者皇后秘密怀孕生下的。
  贾南风的想法就是少给自己找点事。
  秦政思索片刻,说道:
  “既然皇后要用怀孕一说,倒不如从一开始就宣扬嗣子是你怀孕所生。”
  就说孩子的生父姓秦,这样登基后改姓也顺理成章。
  只是贾南风作为司马衷的皇后,提前和别人生下孩子,会成为旁人攻讦的把柄。而孩子继位后改回父姓,也会为人诟病。
  不过篡权夺位本来就容易遭人谩骂。
  贾南风表示无所谓:
  “现在骂我的人也不少。”
  她在宫中可是有男宠的,汝南王正是因为拿住了她这个把柄,才轻视她,觉得自己可以随便废立皇后。于是没有太过防备皇后和楚王的联手,在他看来皇后是为求自保才投靠了楚王。
  扶苏旁听了半天,冷不丁说道:
  “皇后若说自己与秦氏男子生下嗣子,身边又没有其他秦氏男丁——”
  到时候这口锅就要扣他阿父头上了!
  后人会臆测皇后和他阿父有私情,所以阿父才协助皇后篡位。
  秦政:……
  贾南风:……
  确实,他们差点忘了这一茬。
  贾南风立刻改口:
  “那算了,直接说收养故人之子吧。也不一定非要立太子,先拖着。对外就说这孩子是养子,至于正统继承人,我还在考察到底立谁。”
  因为是养子,所以不改姓也是可以的。
  说真的,收养故人或者恩人的孩子,然后给孩子改成自家姓氏,真的很像是恩将仇报。
  毕竟大部分人又不是收来当继承人的,而是打着孩子无父无母太可怜了、自己想帮忙养大的旗号。既然只是个帮忙的,你没事改人家父母留下的姓氏干什么?
  秦政颔首:
  “可。”
  这年头养子也是拥有继承权的,继承权还不小。
  往前数不远就有个典型案例刘备,他就有个养子得到过蜀汉不少人的支持。如果当初刘备没生出儿子来,估计蜀汉就得传到他手上了。
  同理,贾南风没有孩子的话,她驾崩后秦氏养子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手皇位,也不用把姓氏改来改去了。
  只是这样一来,自诩皇族宗亲的贾家肯定很不满意他摘桃子,会出来闹事。所以他们得提前打压贾家,不让他们真把自己当皇族了。
  麻烦是麻烦了一点,不过有父子俩坐镇,倒是没什么难度。
  贾南风承诺会和族里说清楚。
  既然说好是交易,那肯定要自己处理好自己这边的事情。只要和她血缘关系亲近的人都清楚真相,那么血缘远的贾家旁支也没资格出来蹦跶。
  他们要是蹦跶得太狠,嗣子也可以把当年的交易拿出来说事,告诉其他人别想什么继承皇位的好事。
  贾南风唤了侍者进来摆好笔墨,再将人遣退出去,双方留下了合作的盟书作为交易证据。
  由楚王和汝南王引发的混战在一个月后渐渐落下帷幕,汝南王手下作乱的将军皆被治罪斩杀。
  造反就是造反,扯再多借口也没用。
  豫州的兵权被收回,这次依然没有交给其他藩王掌握。
  贾南风渐渐拥有了实权,她以豫州在都城附近为由拒绝了其他人的插手,指责想要争夺兵权的成都王等人狼子野心,是否也想学汝南王架空皇帝。
  几个藩王立刻老实起来,被打发回了封地去,不敢再闹腾。
  他们也看出来了,现在的朝廷可不是以前的朝廷了。以前藩王可以仗势作乱,现在想都别想,再蹦出来下场就是汝南王那样。
  有聪明人看出了贾南风在背后做的小动作,但谁也没多说。贾南风轻轻松松挑拨了众人内斗,自己做了渔翁,得罪她没有任何好处。
  当朝中局势渐渐平稳下来时,东方的青州出现乱象的消息传回了都城。
  齐王私制冕服,被赵王揭发。赵王、河间王、东海王纷纷起兵讨伐,已经将齐王诛杀。
  贾南风立刻勒令三王进京。
  不向朝廷请示就私自起兵讨逆,虽说事态紧急,可你们也好歹做做样子,在起兵的时候派个人来朝中说一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