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别的也就算了,秦国哪来那么多灵脉?
  各家悚然一惊,开始排查自家的灵脉是否被盗取。又出去探查周围那些早就记录在册的野外灵脉,但野外基本没有大型灵脉,只有小型的。
  但凡到中型这个程度,就有宗门会据为己有。除非是在迷岭那种禁区,否则不可能放任自流。
  排查完,不仅没发现有大型或者中型灵脉丢失,反而发现了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长成大型灵脉的小灵脉。
  大家对照着之前的分布图一看:
  “此地原先有数十个小型灵脉,如今只剩一条大型灵脉了。看起来像是小灵脉互相融合,这才形成了大灵脉。”
  这种事情以前倒也发生过,所以大家接受良好。仔细想想,似乎也只有这个说法比较靠谱,不然还能是那边出现奇遇,所以灵脉膨胀了?
  先不说他们没感受到任何出现天地奇景的迹象,一条灵脉要由小变大,可是得吸收足量灵气的。没有灵气补给,再多的奇遇也白搭,而灵脉大量涌出,绝对会引起周围修士的注意。
  一直没有消息传来,说明不曾出现类似灵气爆发的异象。那就只能是灵脉内部融合了,这样不会有灵力大范围逸散,自然也便不会为人所知了。
  “先不提这些灵脉的融合,明寒到底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灵脉的?难道是他抢夺了秘境中的灵脉?可是这些年开启的秘境都很正常,并未出现灵脉被夺的迹象。”
  有人反驳:
  “怎么就不提灵脉融合了?你仔细看看,这么多地方的小灵脉融合成了一个,你觉得这是正常现象?”
  一处两处也就罢了,多处都有类似的情况出现,绝对不正常。结合明寒那边的灵脉异状,他认定两者必然存在关联。
  这时,一位年长的修士缓缓开口:
  “或许,并非灵脉融合了,而是灵脉被养大了。”
  众人齐齐看向她。
  她神色沉静:
  “明寒取走了其他小灵脉,只留一条。作为补偿,他将那条养成大型灵脉。如此一来,被取走灵脉的地方不仅不会由于灵脉丢失而灵气稀薄,反而越发充沛。”
  因为一个大型灵脉能够覆盖的区域和提供的灵气量,并非几十条小型灵脉能比的,两者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量级。
  “随后,他将取走的小型灵脉养大,便能移植到凡界,去改善凡界的灵气浓度。我等不如计算一下‘合并’消失的小灵脉数量,再对照一番凡界境内的大灵脉。”
  要计算清楚这个,得多宗门联合。
  因为修界太大,大家也不会跑去别人的地盘清点人家的灵脉有几条。都是摸索清楚自己地盘内的现状,避免冒犯旁人。
  多家宗门最后一整合数据,发现大灵脉比他们统计的小灵脉要多上不少。
  年长女修皱眉:
  “难道是我猜测有误?”
  她很快摇头:
  “不,应该是天玄宗境内的灵脉没有统计到。我们是后来才接手天玄宗大半地盘的,恐怕在此之前明寒就已经将其中的灵脉梳理过一遍了。”
  加上天玄宗缺失的,数量基本可以对得上。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明寒居然可以培养大型灵脉?他怎么做到的?”
  这件事对修真界来说,和灵根提纯的功法一样重要。灵气就是修士的根基,没有谁会不在意这一点。
  各大宗门决定联手上门,向明寒讨教一番。可惜明寒如今实力太强,不然他们完全可以仗着人数多,强逼对方交出方法。
  扶苏最近盯上了炼气期秘境:
  “外界的灵根都薅走了,剩下的都在那些宗门驻地内部,不好上门窃取。除非我们和他们做交易,以帮忙制造一条大灵脉作为交换,换走其他的小灵脉。”
  秦政摇头:
  “他们会坐地起价的,何况现在外界到处都是大灵脉,他们真想要的话,恐怕会直接去抢夺。”
  现在没这么干,是因为丢不起那个人。而且他们估计还打着从大秦这里拿到培养方法的算盘,觉得完全可以把自家的小灵脉养大了,当然不会换出去。
  扶苏认同地点头:
  “所以我们要趁着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先去把秘境里的多余灵脉拿走。”
  得益于低阶秘境繁多,里头的小灵脉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之前一直没去动,主要是秘境内灵气浓度太高的话,秘境等级就会提升。好好的炼气期秘境变成筑基秘境,那炼气弟子去哪里历练呢?
  因而要进去拿灵脉,就得控制好度。
  最近张苍被抓壮丁带了过来,扶苏就派他去秘境里计算,什么样的浓度才能维持在当前等级不提升。还有大型灵脉要怎么安置,才可以在保证浓度不超标的情况下,覆盖到秘境内每一处土地。
  以前低阶秘境靠的是大量小灵脉均匀分布在秘境各地,才能一边达成浓度不超标的要求,一边做到秘境内大部分区域灵气浓度相差不大。
  扶苏无意改变内部格局。
  在这种时候,数学家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张苍被迫一个秘境一个秘境地测算,终于在算完了十个秘境后总结出了规律。他给扶苏提供了一份灵脉种植的建议书,告诉太子殿下,炼气和筑基期的秘境至多可以用中型灵脉代替小型灵脉。
  扶苏看完了然:
  “也好,能省出小灵脉就成。”
  之后他便拎上张苍,开始挨个去改造秘境。仗着其他宗门哪怕眼馋这些小灵脉,在方法到手前也不敢轻举妄动,以最快的速度扫荡走了低阶秘境中的多余灵脉。
  回到都城“咸阳”后,扶苏和最近十分清闲的将军们互相分了分。
  大家一起蕴养灵脉,速度更快。
  地府成员内部转功德,可以直接转账,一秒到账。但是蕴养灵脉有点费劲,多来几个人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扶苏边干活边说:
  “之前的那些人造灵脉,也不知道会不会用着用着就溃散了。时间太短,测试不出来。孤打算将他们挪到村落中,自然诞生的灵脉放在大城。”
  扶苏心里还有别的计划。
  例如按照郡府城村的级别,将灵脉规模依次递减。
  不仅是因为越往后的聚落相距越近,近距离内弄一堆大型灵脉暂时没有那个必要。也是因为大城资源好,就能激励国民努力奋斗,往上爬。
  扶苏到底是统治者思维。
  他需要保证国都拥有超然的地位,然后依次往下。如果国都和大型治所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些修士就不一定会尽心为朝廷做事了。
  以官入道的修士,只要认真做官,就能修为飞涨,不一定非得升官才行。在地方上做个父母官也是一样的,有时候甚至无功无过都可以达到要求。
  扶苏不想叫他们无功无过,他想要大家都好好干。那么将更高的官职和更充沛的灵气挂钩,这群臣子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想要修炼得更快吗?那就好好升官。
  怎么才能升官呢?当然是做出亮眼的政绩来,而不是糊弄。
  至于会不会有人为了升官搞一些看起来是政绩,其实草菅人命的骚操作。天道盯着呢,渡劫时不想被劈死就别动歪心眼。
  何况,低阶修士的很多举止,根本瞒不过高阶修士。人家看一眼就知道你身上是否背负业障了,能骗得了谁?
  李斯看完提出了忧虑:
  “如此一来,修士挣破了脑袋也想往大城市里挤。那些村落和小城,就会人口流失了。”
  扶苏自然知道,所以他反问:
  “这不是丞相该去解决的问题吗?”
  李斯:……
  原来在这里等着他呢。
  他就知道太子殿下没安好心,逮到机会就要压榨他。
  李斯只好努力思考:
  “不如这样,在各城设置常驻门槛。修为不达到一定境界,只可短居,不可长住。左右低阶修士在灵气稍差一些的地方修炼绰绰有余了,去大灵脉那里反而不美。”
  高阶修士都在大灵脉那头,人多了灵气根本分不过来。真一股脑挤进去,说不定会发现自己能吸收到的灵气还不如在老家多,过去纯属自讨苦吃。
  扶苏尚算满意:
  “修士为利益而来,自然也会为利益而走。当大城市的资源不够充足的时候,竞争不过的人自然会选择退而求其次。”
  有的时候去二线三线定居未必不是更好的选择,官府只要把控好资源的度,就可以委婉劝退没必要在这里死磕的低阶修士。
  高阶修士那是没办法,他们住在小型灵脉周围,提供的灵气实在不够修炼,只能在大城里待着。
  不过。
  扶苏起身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崇山峻岭,缓缓开口:
  “都城中自然可以填满足够的大灵脉,叫人知道无论来多少高阶修士,咸阳城中也住得下。”
  所以,努力奋斗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