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上头的提示多了一行,表示神子为神王继承人,神王陨落后神子直接继位。
所以有心人如果想要夺取神王之位,必须先杀神子。不然杀了神王又出现一个神王,还得再杀一遍。
秦政微微皱眉,觉得这个规定对扶苏很不利。早知如此就不填扶苏的名字了,他应该稳妥一点拿其他人来尝试的。
好在秦政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
他想起来书籍第一页是空白的,当时上面写着“神王规则”四个大字,在最上首,有点像标题。
不过那会儿父子俩都没在意,往后翻看到各种规则之后,以为它就是书名。
毕竟很多书都这样,翻开第一页还是书名。和封面的《神王规则》同属于书封的范围,区别只在于它属于内封。
但现在,秦政翻到第一页,尝试在上面写字。
他第一条先写本位面所有人无法伤害神子,规则得到了通过,进入了“不可修改”状态。
果然,这一页不是书封,而是留给神王自己拟定的特殊规则。
唯一的限制就是空白页就那么大,不可能无止尽地写。不过也有解决方案,把字写小一点就行了。
这下扶苏就来劲了:
“我来写,我写一篇微雕小字。”
每个字就蚂蚁大小,他能给这本书密密麻麻写满。
秦政摁住了他:
“用不着。”
这么大的空足够他写了,真要用微雕字体写,秦政还想不出那么多能写的规则呢。
扶苏遗憾地收回手:
“那好吧。”
秦政写完他想要的规则,又去给神明的位置填上群臣的姓名。现阶段先让群臣顶上,等以后有合适的人选再换。
西幻位面想要治理完毕还得很长一段时间,毕竟教派带来的隔阂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除了教派隔阂之外,还有种族隔阂。
扶苏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各族的神明神像还是原来那些。”
那些神都被他们干掉了,继续沿用旧的神像是不是不太合适?而且扶苏认为,用人形的神像会加深隔阂。
比如光明神的信徒,他们信仰的已经不是“光明”这个单纯的元素了,而是光明神这个具体的人。
如果将神像更换成代表光明的太阳,所有神像的模样都是神秘的太阳符号,其实会更好一些。时间长了,信徒心里的光明神就不再是当初那个家伙,而是一个无形的概念。
这样的神更符合古老部族对神的想像,也会在信徒心里留下神没有私人感情和偏向的印象。
它就像是“天道”这样的存在,比起人形的神明统治世界,天道和法则统治世界显然更公平公正,不存在偏私。
秦政懂了儿子的意思:
“神公正没有私欲,信徒就无需为了讨好神而做一些疯狂的事情。”
比如献上神仆之类的。
仆从只能侍奉有实体的东西,神都没有实体只是一个概念了,怎么侍奉?顶多搞搞祭祀,就像华夏古代那样祭天。
秦政顺手往法度规则里加了几条。
祭祀可以,但是不能进行活祭等操作。西幻位面暂时还没有这个苗头,不过也提前扼杀才行。
要替换各地的神像,只能用神力来强行操作。劝说信徒是没有用的,得叫信徒认定这是他们信仰的神自己做下的决定。
于是各地很快都出现了异象。
光明教廷的总部,一轮太阳虚影从高空之中落入了神殿。它没入光明神的神像里,神像便自己变成了一个漂浮旋转着的太阳雕刻,不断朝外散发着光明之力。
紧接着,各地的神像也变了。
它们全都瞬间变成了太阳的雕刻,不过只有分教廷里的才会漂浮旋转,散发神力。其他的都是单纯落在地上和底座相连的石雕而已,只有正中心的空洞里涌动着一团明亮的神力。
不止光明教廷,其他教廷也发生了类似的变故。
火焰神殿里的火之神像变成了一个火焰雕刻,周身燃着神力幻化的熊熊烈火。冰雪神殿的冰之神像变成了一个雪花雕刻,周围漂浮着飞雪。
所有神殿都发生了改变。
神使们一惊,但很快帮忙找补:
“神明大人应该不希望自己的长相被散播出去,神的容貌不是我们凡人可以随便观看的,所以才用这些符号代替。”
信徒们半信半疑:
“可是以前都是用的人像啊?”
神使面不改色:
“以前是神仁慈,纵容了我们。其实我在神殿侍奉祂的时候,都是不允许抬头直视祂容貌的。最近神王现世,祂们才干脆借此机会做出一些改变,将之前遗留的问题一一解决。”
信徒们有些惶恐:
“原来如此!神怎么不早些降下神谕呢?如果早知道的话,我们就不会建造这样的神像了!”
神使安抚众人:
“神并未因此降罪,不必担忧。”
解决完信仰方面的问题之后,秦政认为可以开始着手处理公国林立的现状了。
既然各族都是内部统一,人族当然也得保持统一。实在不行各族都拥有一个单独的国家,人族内部反正不能分裂。
父子俩之前考虑过让法度教廷统一大陆,然后教廷监管政府职能。不过很快就发现这群信徒真的不擅长做这些事情,他们能当好执法者维持治安就不错了。
扶苏便和父亲商量:
“其实各大教廷可以转换成学院。”
光明变成光明学院,培养光明系的魔法师。之前的光明神故意不教信徒怎么修行,只让他们通过祷告获得光明神力,但其实其他教派都是能自主修炼的。
秦政把诸神扒拉了一遍:
“基础元素的教廷改造成学院确实合适,但有一些小的教廷就不太容易了。”
有个教廷是信仰海的,海神和水神撞设定了。
扶苏却说:
“海洋学院怎么会和水学院一样呢?让他们去搞海洋生物研究嘛!”
秦政:……
确实,学院也不是只学战斗。
比如信仰商业之神的,难道是进去学怎么用金币砸死人吗?肯定是学怎么经商做生意。
不过设想是很美好的,实际实施起来却不一定顺利。幸好父子二人掌控了所有神位,很多事情用神的名义操作就容易得多。
这招真是屡试不爽。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大秦众人就在忙活统一人类公国和改造教廷职权的事情。
大部分神官都很好忽悠,告诉他们神想要广招信徒,通过创办学院教导那些人相关知识的方式,轻而易举就让神官答应配合了。
传教是永恒的主题,为了传教他们愿意尝试新的教廷模式。
所以学员入校需要对着神像起誓,表示对神明的效忠。然后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有些是学战斗知识,有些是学其他方面的文化知识。
立誓效忠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各教廷都很满意。
扶苏也很满意:
“这个模式果然能忽悠住他们。”
可能刚开始还不明显,毕竟现在入学的本来就是教徒。但等以后越来越多新出生的学子入校学习,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把教徒们限制在学院里传教,不让他们出去乱晃给人洗脑,那么新生儿入学之前就渐渐的不再拥有信仰。
入学之后,哪怕对着神像宣誓,也只是他们为了学习知识的手段而已。
后世的学子谁还没经历过百日誓师?有些特殊职业入职之前也要对着一些符号宣誓,表达自己不忘初心的决心。
然后该干嘛干嘛,真正工作的时候,坏人也不会因为宣过誓就变成好人,不做坏事。没有信仰的人,同样不会因为宣过誓就成为神的信徒。
秦政让神使们有意地引导各教派别往洗脑和狂信徒的方向走,理智的信徒变多了以后,传教的方式也会变得温和克制。
信仰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应该通过欺骗等手段获得。人家爱信不信,互相尊重一下彼此的人格,而不是天天逮着人反复洗脑,逼人家入自家教派。
华夏境内的教派就不搞这个——可能是想搞,但是反复经历来自最高掌权者的打击,后来就渐渐不敢搞了。
总之和西方教派比起来,显得特别克制内敛。
扶苏则缺德地拿出了“有缘人”的说法,到处宣扬只有有缘人才会成为自家的教徒。如果不管有没有缘先骗进来,对方就会污染教派的纯净,做出一些抹黑教派名誉的事情。
然后拿那些被法度处决的教派高层举例子,说光明教皇当初就不是真心想加入光明神教的。所以后来才敢欺上瞒下,连光明神都不放在眼里。
这个例子传得沸沸扬扬。
各家都警惕起来,毕竟连教皇都有可能是异教徒,这样太可怕了。要不是被法度处决了,光明教廷还不知道会被对方折腾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