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管理员]:你不想要我可以收回。
[隋文帝]:……那我还是要吧。
往好处想,说不定以后他们大隋也能来这一串的史官呢。
秦政在四个史官里挑挑拣拣,思考该把谁先放出来问。
那头名士已经和大家聊上了。
[乱世名士]:虽然我不知道梓桑是谁,不过我知道秦二世楼桑。可能是不同位面的表字有所区别,我这边秦二世扶苏记载的表字是楼桑。
秦政的手一顿。
这个人不归他管,他也禁言不了。既然对方先开口了,那就听一听他的分享。
[秦始皇]:不知秦二世是如何治国的?可能算是一代明君?
[乱世名士]:自然,他可是秦朝名声最好的一位君王了。
秦楼桑大约就是所有始皇帝预想中儿子需要达成的模样。
名士先给自己改了群名,而后娓娓道来。
[陈寿]:某最近恰在编纂秦史,搜集了一些与秦朝初年相关的书册。
[陈寿]:大一统十二年,始皇帝猝然驾崩,二世皇帝扶苏继位。当时大秦朝中风雨飘摇,因二世早年为六国之人所害,中毒致使身体孱弱,朝野上下都担忧他恐怕会成为第二个秦孝文王。
孝文王正式继位后三天就没了。
秦政心脏一紧。
他扭头看向身边活泼健康的儿子,不敢想他的阿苏如果同样遭遇了这样的事情,他该有多心疼。
扶苏仰头冲父亲甜甜一笑:
“阿父你不要着急,我已经在想办法把另一个阿父拉进红包群了,很快就可以成功哒!”
他肯定要让所有阿父都吃上好吃的小鱼干。
秦政搂住小宝贝:
“朕的阿苏真是孝顺,阿父不吃也没关系的,阿苏留着自己吃吧。”
扶苏却没有听:
“不行,我要给阿父吃。”
说完继续埋头骚扰红包群的系统,要求系统把他的幼年阿父拉进来。系统烦不胜烦,居然真的同意了他的要求。
扶苏开心地立刻给幼年秦政发红包,忙的不亦乐乎。
秦政的心情越发沉重了。
这样乖巧懂事的扶苏,继位的时候也不过而立之年,中毒肯定在这之前。也就是说,六国余孽杀他不成,竟对他十几二十岁的孩子下手,实在丧心病狂。
秦政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
群里。
[秦昭襄王]杀气腾腾地问道:是谁下的毒?哪国的?
[陈寿]:这个没有记载。
[秦始皇]:他后来身体怎么样了?
想必应该是养好了一些,不然如何能够应付大秦的乱局?何况扶苏还能做到叫后世之人称赞有加,可见当政时肯定做了不少事情。
毕竟倘若在位只是短短几年的话,根本留不下多少惠及天下的政令,也不足以被后世称颂。
要知道陈寿说的是“秦朝名声最好的皇帝”,这个“最”字的含金量不低。除非大秦后来的皇帝都是暴君昏君,不然多多少少都会有几个仁君在位,和扶苏形成竞争。
人家在位多年,扶苏要是早早就死了,拿什么和他们争?
想到这里,秦政稍稍放下心来。
扶苏必然当了多年皇帝。
[陈寿]:他的身体一直没有好转,常年缠绵病榻。
秦政:!
秦政立刻把身边的儿子抱到腿上。
扶苏手里的小玩具掉了:
“阿父,我还没有发完红包。”
他伸出小短手去够地上的东西,够不到。侍者赶紧过来帮忙,这才没有耽误太子殿下的大事。
秦政拥紧了怀里的孩子:
“阿父现在有些担心。”
虽然他有各种金手指傍身,扶苏肯定不会出事,但他还是心下难安。儿子待在他怀里他才能稍微放点心,脑子里则琢磨着以后绝对不能放任扶苏乱跑了。
外面实在是太危险,宫中的器皿物件也要仔细检查才行,不可掉以轻心。
秦政顺手戳开和魔药师的私聊,问她换了一些解毒药剂。
[陈寿]:不过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二世的身体,毕竟他缠绵病榻还当了二十年皇帝,可见还是很长寿的。
[赵匡胤]:你这话说的我看了都想揍人,秦始皇肯定更生气。
[陈寿]:……抱歉。
他是个后头朝代的文人,看秦始皇也就是个多年前的古人而已,没有太大的滤镜。所以说话带了些点评历史的口吻,并不会代入太多感情。
[陈寿]选择转移话题:某还是与诸位分享一下二世的为政举措吧。
李世民忧伤地叹了口气:
“朕的雉奴也是这般,虽然身负顽疾,却强撑着处理朝政数十年。”
一时间和秦始皇有点同病相怜了。
而且李世民觉得自己更惨一些,他家这个是遗传病,不好治。秦始皇那个是儿子中毒了,小心一点还是可以规避的。
结果就看[秦始皇]:@秦昭襄王,曾祖父无需担忧,朕已向仙人取得神药,扶苏必不会再中毒毁了身子。
秦政觉得魔法世界的魔药师不好解释,干脆假托了仙人之说。
他心想这么说昭襄王应该可以放心,有这个聊天群在,昭襄王约莫会十分笃定仙人确实存在。
李世民:……
李世民:???
不是,我以为我俩同病相怜,结果你不声不响搞到了仙药?还能不能愉快的一起当千古一帝了?
[唐太宗]:@秦始皇,仙药怎么获取?真的是仙药吗?
对于仙药的存在,唐太宗半信半疑。
他本身不是特别信鬼神,但聊天群这么神奇的东西又真实存在。弄得他一时觉得这东西可能和神仙没关系,一时又心想人要怀有敬畏之心,万一有呢?
如今为了儿子的身体健康,李世民还是决定多问两句。顺便提醒秦始皇一声,别又被方士给骗了。
[唐太宗]:不会是方士骗你的吧?
[汉武帝]:你肯定是被方士骗了。
两人几乎同一时间发消息。
秦政懒得搭理汉武帝,只回复唐太宗说他有自己的渠道,别人弄不到。
[汉武帝]:朕说什么来着?他就是被骗了。啧,被骗这么多回还没长记性,方士嘴里哪有真话。
秦政:。
秦政选择反击——
[秦始皇]:武帝是在说自己吗?朕被骗的次数可没有你多,何况朕还没有经历那些事情。
刘彻的笑容渐渐消失。
[汉武帝]:朕、也、没、有!
他还没有被吸铁石斗棋骗,也没有把女儿嫁给骗子。这都是没影的事情,不许拎出来贷款嘲笑他。
[陈寿]很是无语:你们还听不听我分享了?
[秦始皇]:你说,不必理会汉武帝。
[陈寿]:秦二世起先拖着病体处理了始皇帝驾崩后的叛乱。
[陈寿]:根据秦史记载,公子胡亥曾偷偷给六国叛军递送消息,企图用长久的战事拖垮长兄身体。待秦二世驾崩或者病弱无法理政,他自然可以想尽办法取而代之。
[陈寿]:不过他的计谋并未成功,二世很快揪出了他和赵高,将之一并处决。但接连两三年的操劳也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因而之后的数年里,他不得不将大半朝政托付给李斯、冯去疾、蒙毅三人。
[秦始皇]一眼看透:三人互相牵制。
冯去疾是个踏踏实实干活的丞相,只要上头的皇帝不是无差别收拾人的疯子,他就能低调地把事情都处理好。
他既不会主动生出幺蛾子来,也不会放任同僚乱搞,影响自己的日常工作。
蒙毅绝对忠心,无论扶苏病得怎么样都不可能生出二心来,给扶苏添堵。有他盯着,冯去疾就更不可能生乱了。
唯一不太安分的李斯则是个圆滑的人,很懂审时度势。
两个同僚一个是安分的中立党,一个是难搞的保皇党。他无法拉拢到冯去疾一起对付蒙毅,那就唯有蛰伏起来乖乖干活的份了。
[汉武帝]:如此看来,始皇帝留下的旧臣应当大多都很服从于他。
能用蒙毅来牵制李斯,仗的不就是蒙毅对始皇帝的忠心吗?
但对先帝忠心可不一定代表着对新帝也忠心,多的是先帝心腹担忧一朝天子一朝臣,于是倚老卖老疯狂攫取权利。
何况秦国还有新王收拾小妈的传统。
刘彻自己就是从太子登基成皇帝的类型,也继承了他爹刘启留给他的不少心腹。旧臣里不说所有人都服气刘彻,大半还是很听话的,尤其是那些将领。
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刘彻自己争气之外,刘启对这个儿子的宠爱也十分重要。
刘启死的早,导致刘彻十几岁就已经继位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给儿子提前加了冠,尽量做好了一切布置,自然也不会忘记交代群臣尽心辅佐太子。
和刘彻这个景帝的掌上明珠相比,扶苏要惨一点。始皇帝驾崩得太过突然,恐怕没来得及交代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