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进入天幕的长孙无忌是隋文帝时期的他,不是面前这位。虽然他也暴露了自己成为唐人的事情,但他又不是皇帝,隋皇不太好追究他。
  南北朝至今,多的是皇朝更迭之后原本的臣子投效新主的。
  大家都是世家子弟,互相之间谁不知道谁?改朝换代之后还指望人家为前朝尽忠也太为难人了,世家根本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所以在后头忠君爱国朝代里,这样的行为会被谴责为背叛。在南北朝到隋唐,属于正常操作。
  要不怎么说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
  长孙无忌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长孙氏和其他姻亲都会为他保驾护航。杨广自己不在长安,其他人也不会为了向杨广示好就和世家撕破脸皮。
  说不定好多世家心里都活泛起来了。
  杨广这几年骚操作一大堆,世家也被折腾得够呛。
  如今眼看李世民能取而代之,而且他的大唐明显延续了很多年、出了不少能成名将,里头甚至还有疑似自家子侄的人,站队谁其实很好决定。
  李世民为避开杨广留在京城的人手,暂时离开了关中。长孙无忌等人却被交好的世家频频相邀上门,共商大事。
  由于李渊跑去了南朝的人群里,没进唐人堆,而且唐人也没想起来叫上他。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一位世家族长同心腹断言:
  “李世民定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不然怎么李渊不去唐人堆里转悠呢?谁家开国皇帝不都是含金量很高的?就算如汉高祖刘邦那种被汉武帝压一头的,也不至于就直接遭到了汉人无视。
  所以李渊必然只是李世民人生中的一个背景板,是开国皇帝他并不重要的亲爹,就像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杨坚的父亲杨忠。
  和李世民众望所归相反的是,少年刘邦现在日子过得不太好。
  或者应该说少年刘季。
  还没改名的刘季本来可以不暴露身份的,奈何汉人没找到刘邦就开始找刘季。刘季被拖出来的时候还以为遭到了仇家的绑架,听说真相后更是不可置信。
  不像李世民是被唐人好心办坏事,刘季怀疑刘家人就是想坑他。
  离开天幕考场后,刘季赶紧收拾东西要躲出去。
  十岁的刘季还是个无名小卒,认识他的人不多。年纪小的好处就是过几年长大了,可能就不长这样了。
  刘季决定先去山里躲几年。
  反正魏国国君也不知道他刘季是魏国人,只要没人告密就不会有人找到他。当地县令和他刘家有点交情,刘太公在见到儿子出现在天幕并被汉人拉着喊高祖皇帝的时候,就第一时间拿钱去打点了。
  和他同一时期的秦王政回到咸阳,扭头看向已经等候在宫中的吕不韦。
  吕不韦原本是准备架空这位少年秦王的,哪成想天幕里一群人对着他喊始皇帝陛下。
  虽不知始皇帝是什么,但三皇五帝谁都认识。能把皇帝之称合并到一起,必然是立下了不世功勋。
  吕不韦很快选择了对自己最好的路:
  “王上虽然年少,却胸有大志。臣愿协助王上治国,不敢自专。”
  日后的秦王肯定是把他收拾了。
  就他这点手段,估计再怎么挣扎都是徒劳。与其负隅顽抗,不如及时投诚。
  吕不韦表示他近期会认真教导王上治国,如果王上需要花费时间进学天幕上的考核内容,他会主动多承担一些国事。他还发誓自己绝不会因此就掣肘王上,请王上放心学习。
  秦王政:……
  秦王政点了点头:
  “那就有劳仲父了。”
  随即又说起其他上了天幕的秦人,让吕不韦把确定是当前位面的都召集过来。他要和几位一起商量积分怎么使用,顺便看看积分是否能够转让。
  如果可以转让,就能集所有人之力,提前兑换出大秦需要的东西。
  吕不韦当即答应下来:
  “人选臣已经派人去确定了。”
  只要打听一下诸如蒙恬王贲之类的人选是否失踪,基本就能知道上天幕的是不是他们这里的人。
  众人很快齐聚一堂,但积分商城尚未开放,还需等待两刻钟。倒是其他功能已经开了,比如班级群。
  顶着“班主任”这个群名的主系统在群里发布了最新的考试安排。
  班主任:【五天后进行下一次考试,试卷难度会增加。今天考的都是基础,而且只有选择题,下次会加上填空题。】
  班主任:【第二轮考试将增加科目语文,考纲范围为《七年级上册》,考生们记得好好复习。】
  看到消息的所有人都在皱眉。
  历史的考试难度增加也就算了,怎么还要加考语文?不是说好只考历史的吗?
  班主任:【第一次考试各位都没有经验,才只考历史。以后会逐步增加语文、数学等重要科目的教学,还会增设特殊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
  班主任:【特殊科目只有特殊人群可以参加考试,不过因为数学是特殊科目的基础,所以特殊人群也需要学习数学。】
  班主任:【对特殊科目感兴趣的人员可以主动报名,考场会对报名者进行为期四天的培训,测试报名者是否适合学习本科目。】
  有些科目的门槛确实高。
  强行要求皇帝和臣子预备役们把后世的学科都学一遍,有些为难人了。毕竟他们还要学习治国理政行军,总不能为了九年义务教育耽误他们的正常人生发展。
  系统耽误得起,等着这群人改变天下的庶民可等不起。大秦将领们要是天天和数理化死磕,还怎么打仗?
  系统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绑定的是少年人而非成年人。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干,是真的没空学习,少年还稍微能挤出一点时间来。
  所以系统的报名要求里,对年龄也卡得很死——十到十五岁。
  秦始皇位面。
  始皇帝看完消息立刻传唤墨家弟子,让他们尝试报名。特殊科目的报名被同步公布到了天幕上面,只要对着天幕的方向点击,就可以报名了。
  那些特殊科目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既然是有门槛的科目,必然拥有大作用。
  除了墨家弟子之外,始皇帝又下令广招百家弟子。而后想起自己那堆儿女,觉得他们也可以试试报名。
  只是四天的培训而已,万一成功通过了呢?
  始皇帝看向长公子:
  “梓桑真跟你这么说?”
  长公子看向梓桑通过群聊里的临时会话给他发的消息,点了点头。
  群里大家在问那些特殊科目是什么。
  扶苏已经在父亲的指点下给各位面的秦人把消息挨个发过去了。
  [梓桑]:化学可以找方士去研究,和炼丹有点关系。物理找墨家弟子,他们的机关术就是物理内容。生物找医家弟子比较稳妥,那个是研究活物的。地理的话墨家和兵家都可以学,它研究的是山川地形和气候变换等。化学墨家说不定都能学。
  这就是始皇帝第一时间让墨家弟子报名的原因,居然能一口气学两到三门,墨家果然非常好用。
  始皇帝还举一反三:
  “既然这几个学科都与数算有关,那就让术数家都报名。”
  术数家是研究数学的,说不定能在四门里头选一门深造呢。就算不成,数学本身也可以深造。
  天幕上公布了详细规则。
  它说考试会根据科目来计算不及格,同一个科目不及格三次才会进入考核。如果是不同科目,不会加在一起算。
  如果考生同时可以考多个科目,那一门科目遭到了退学,不会导致考生整个人被遣退,要所有科目都考核失败才行。
  不过已经退学的科目是无法重新入学的,所以还是要且学且珍惜。
  汉初的几个位面,诸子百家还没有彻底离开历史的舞台。
  可惜的是他们暂时还不清楚这几门特殊科目是个什么情况,顶多意识到数学是什么。
  比起培养特殊人才,少年刘彻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怎么保住自己的积分。
  景帝哄道:
  “你那点积分肯定不够换仙丹,不如拿出来先换别的。”
  刘彻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但他还是好气,有一种辛苦考试不是为了自己考、而是为了他爹考的感觉。皇帝不是他在当,牛马倒是他在当。
  想一想其他位面的汉武帝,可以美滋滋地拿着臣子家中少年郎赚到的积分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酸了。
  扶苏崽二话不说把所有科目都报名了。
  秦政拦都没拦住。
  他家太子振振有词:
  “阿父说了这些东西你都会,那我肯定也会。”
  阿父学得会的,他作为阿父的孩子可不能落后,不然岂不是要给阿父丢人?
  秦政扶额:
  “你才一岁多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